您有新信

 
末学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
#1
Being
不知道在经典里面
佛陀是否曾开示僧团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虽然佛弟子都是到处托钵
应该也会有功德主供养财宝等物
假如不是针对个人供养
那要怎麽管理
由谁管理
有没有原则

还有
对於佛弟子接受供养
有没有什麽原则
以这个时代而言
假如有人供养佛陀一台宾士
给佛陀代步
是收还是不收

简言之
佛陀时代的佛弟子
在家或出家
他们经济生活
经典是否述及?

Being

--
持戒念佛妙妙妙
                  ~~~~忏公师父
Sat May 29 22:18:1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末学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
#2
婴愚
※ 引述《Being (Being)》之铭言:
> 不知道在经典里面
> 佛陀是否曾开示僧团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 虽然佛弟子都是到处托钵

  出家学佛者身上除了衣服和个人卫生用品外没有财务。
  僧团里没有财务的问题。

  现在道场累积大量钱财并不是佛制。

  出家人可以有钱财的只有沙弥戒可以,比丘戒以上就
  全没钱了。吃饭也是出门去托钵。

> 应该也会有功德主供养财宝等物
> 假如不是针对个人供养
> 那要怎麽管理
> 由谁管理
> 有没有原则

  佛在世时没没这问题,现在的则全归主持人所有,再由主持
  人看要作什麽事再拿钱出来。

> 还有
> 对於佛弟子接受供养
> 有没有什麽原则
> 以这个时代而言
> 假如有人供养佛陀一台宾士
> 给佛陀代步

  佛不开车,也没执照。他一生也没自己开过牛车或马车(?)。
  那时有人用黄金建道场给佛讲学用,佛也用,但是佛不收归
  他所有,所以佛终其一生没有固定的道场,就连入灭也选择
  在郊外的树林间。

> 是收还是不收
> 简言之
> 佛陀时代的佛弟子
> 在家或出家
> 他们经济生活
> 经典是否述及?

  出家者是身无分文.接受在家者供养饭食。那时出家是要修
  习佛道,取涅盘路。

  在家者要过好在家的生活,经济的处理佛有说到过。就是要
  努力工作,好好运用钱财,有钱就作善事,要储蓄..种种。

  请参加站内的《大家来读经》就会了解很多这类的事,知道
  佛是如何教我们的。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Sat May 29 23:08:34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末学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
#3
小弗
> > 简言之
> > 佛陀时代的佛弟子
> > 在家或出家
> > 他们经济生活
> > 经典是否述及?
>   出家者是身无分文.接受在家者供养饭食。那时出家是要修
>   习佛道,取涅盘路。
>   在家者要过好在家的生活,经济的处理佛有说到过。就是要
>   努力工作,好好运用钱财,有钱就作善事,要储蓄..种种。
>   请参加站内的《大家来读经》就会了解很多这类的事,知道
>   佛是如何教我们的。
这是要看供养者的心呀,真心供养欢喜接受役是无彷
但是若无法了解供养者的心
佛弟子应朝清心自在而修行多了累缀反而不好呀
Sun May 30 07:40:56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末学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
#4
七月
※ 引述《abstsai (婴愚)》之铭言:
> ※ 引述《Being (Being)》之铭言:
> > 不知道在经典里面
> > 佛陀是否曾开示僧团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 > 虽然佛弟子都是到处托钵
>   出家学佛者身上除了衣服和个人卫生用品外没有财务。
>   僧团里没有财务的问题。
>   现在道场累积大量钱财并不是佛制。
        ^^^^^^^^^^^^^^^^^^^^^^^^^^
        以前有讨论过,「管理」不是佛制,是现在方法,
        知道的人会比较好,毕竟,之前有僧众为此事上
        法庭,後来不了了知,因为都会说的很清楚,僧
        众比丘或丘尼是不蓄财物...

>   出家人可以有钱财的只有沙弥戒可以,比丘戒以上就
>   全没钱了。吃饭也是出门去托钵。
> > 应该也会有功德主供养财宝等物
> > 假如不是针对个人供养
> > 那要怎麽管理
> > 由谁管理
> > 有没有原则
>   佛在世时没没这问题,现在的则全归主持人所有,再由主持
>   人看要作什麽事再拿钱出来。

       现在多依「国制」,或个个寺庙的「别制」,当然「律制」
       也有,据个人了解,比一般在家众辛苦,尤其对比较有制
       度的道场来说~~

> > 还有
> > 对於佛弟子接受供养
> > 有没有什麽原则
> > 以这个时代而言
> > 假如有人供养佛陀一台宾士
> > 给佛陀代步
>   佛不开车,也没执照。他一生也没自己开过牛车或马车(?)。
>   那时有人用黄金建道场给佛讲学用,佛也用,但是佛不收归
>   他所有,所以佛终其一生没有固定的道场,就连入灭也选择
>   在郊外的树林间。

       这曾经发生过,没有一定接受不接受的问题,接受之後的
       态度的确是如此的: 没有执照,一生自己也没开,偶尔
       会用,但不属於自己所有......不过,「制度」有规定啦!
       所以,了解会比较重要,否则,一旦会错意,那位开车的
       人会以为这是「财产」~~~


> > 是收还是不收
> > 简言之
> > 佛陀时代的佛弟子
> > 在家或出家
> > 他们经济生活
> > 经典是否述及?
>   出家者是身无分文.接受在家者供养饭食。那时出家是要修
>   习佛道,取涅盘路。
>   在家者要过好在家的生活,经济的处理佛有说到过。就是要
>   努力工作,好好运用钱财,有钱就作善事,要储蓄..种种。
              ^^^^^^^^^^^^

       所以寺院的居士,在这部份就可以代劳了,......
       趋势也是往这方向走,符合时代,又不违佛制。


>   请参加站内的《大家来读经》就会了解很多这类的事,知道
>   佛是如何教我们的。
Sun May 30 21:36:24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