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1
灰色马桶
以色界包含的有情为例:
有情众生是由於五蕴和合而生
那麽众生之色灭时(有生必有灭)
则受想行识亦灭(彼无故此无)

1.
那麽问题来了
什麽东东?(业力?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使得死亡之时让色不尽灭(有生必有死)
而有微色
若色不尽灭
则受想行识亦不尽灭

2.
那麽又产生一个问题
微色必有微根
以是微眼根能见而生眼识
耳鼻舌身意(微脑部)根亦复如是
是故五蕴和合而生中有?(中阴身)

3.承1.
仰或是精神作用(受想行识)不尽灭
致使色亦不灭尽而产生微色?

4.
有情众生肉体的死亡并非完全的死亡(断灭)
仍有微细的色身与受想行识的的精神作用
所以生前所造之业致使中有产生,而有轮回现象?

5.
阿含经是否有提及中有的概念或现象?
鬼道众生与中有众生有何差别?


感谢版上佛子为我解惑.
Mon May 31 23:10:29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2
Heaven
※ 引述《teems (灰色马桶)》之铭言:


《杂阿含经》「婆蹉白佛。众生於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馀处。云何有馀

佛告婆蹉。众生於此处命终。乘意生身生於馀处。当於尔时。因爱故取。
因爱而住。故说有馀

婆蹉白佛。众生以爱乐有馀。染著有馀。唯有世尊得彼无馀。成等正觉。
沙门瞿昙。世间多缘。请辞还去」(CBETA, T02, no. 99, p. 244, b2-8)


--
狮子吼站现有杂阿含的网路读经会,欢迎一同来探讨佛法原貌!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ue Jun 1 18:13:12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3
邱大刚
※ 引述《teems (灰色马桶)》之铭言:
> 以色界包含的有情为例:
> 有情众生是由於五蕴和合而生

    是因缘和合而生。是由爱取有这样子的一连串此有故彼有,
您应该也知道就是了。

> 那麽众生之色灭时(有生必有灭)
> 则受想行识亦灭(彼无故此无)

    这个假设不一定成立 :p 只要有执取,就会灭了又有异阴
相续。

    此有故彼有等的前後关系是十二因缘的各项(无明、行、
识、...)。

> 1.
> 那麽问题来了
> 什麽东东?(业力?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 使得死亡之时让色不尽灭(有生必有死)
> 而有微色
> 若色不尽灭
> 则受想行识亦不尽灭

    看不见的不一定不存在 :Q 我们看不到别人的思想,但是思想的
作用是确实的(就世俗观点。)

> 4.
> 有情众生肉体的死亡并非完全的死亡(断灭)
> 仍有微细的色身与受想行识的的精神作用
> 所以生前所造之业致使中有产生,而有轮回现象?

    就现象而言,有轮回的现象,这是佛所了解的。因此佛法不是断
灭论。

> 5.
> 阿含经是否有提及中有的概念或现象?

    就《阿含经》以解脱为主的角度来看,中阴与识是同一类咚咚,
因此常以「识」或「神识」一并称之。其馀经典中分别演绎解释现象
界的差别的,则有用不同的名词以特称之:中阴、中有、意生身、意
行身 (mind-made body,常指禅定中而生者) 等等。

    《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
识来受胎,云何为三,於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
若无外识应来报,便不成胎,……」

    《中阿含经》卷二十四【中阿含因品】:「阿难,若识不入母胎
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无也。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
精耶?答曰:不会。」

    《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世尊告四大天王:即此巴连弗邑国中,
当有大商主,名曰须陀那,中阴众生来入母胎。」

    《长阿含经》卷十二【自欢喜经】:「识入胎,入胎者,一谓乱
入胎.乱住.乱出。二者不乱入.乱住.乱出。三者不乱入.不乱住
而乱出。四者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彼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
者,入胎之上,此法无上,智慧无馀,神通无馀,诸世间沙门.婆罗
门无能与如来等者。」

    许多经文都有,研习阿含时常见到,不过这只是现象而不是不变
的「灵魂」,佛教是要解脱於识,因此就修解脱法角度常列入「识」
一起讲。

    巴利藏中也多是以「识」称之而不另立名字,也可见巴利藏中「
识」与「入胎」常互用。特指禅定时(而非入胎时)之意行身才会独
立译为 mind-made body。

    简言之,佛教对於中阴的看法,直接用十二因缘看即可。识如果
不缘名色,就中断轮回的锁□。

> 鬼道众生与中有众生有何差别?

    中有只是暂存体,鬼道众生则可以活很久。而且中有通常是蛮好
看的,鬼道众生当然比不上。可参见《中阴经》。

    但是不论是暂存体或活很久,都是刹那生灭,此阴灭已,异阴相
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Wed Jun 2 01:08:0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4
灰色马桶
※ 引述《canilogin (hihi)》之铭言:
> ※ 引述《teems (灰色马桶)》之铭言:
> > 5.
> > 阿含经是否有提及中有的概念或现象?
> > 鬼道众生与中有众生有何差别?
> > 感谢版上佛子为我解惑.
>     原PO可能已经看过这篇,但还是转贴此法友文章以利参考:
>     发言人: 希拉  210.69.62.134 2004-05-08 17:42:29

  感谢 Heavenchow 及 canilogin 师兄的回覆.


  末学无法感知灵异现象之有无

  但信佛所言:

  "死有馀故,则随有馀爱取受生"不生断见(死後断灭)

  以"有馀爱取亦无我故"不生常见(灵魂不灭)


> 而佛法教导,远离这两种「常见」、「断见」而说「中道」(「缘起法」):「所谓此有
> 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
> 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 譬如,古代的印度人也常常争论「世间」到底是有?是无?但佛陀的回覆则是:「如实正
> 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 3、
>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於二边。若有.若无
> 。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於我。此苦生时生.灭
> 时灭。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
> 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 迦旃延。如来离於二边。说於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
> 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 」(杂阿含二六二经)
Wed Jun 2 01:26:21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5
Heaven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teems (灰色马桶)》之铭言:
> > 5.
> > 阿含经是否有提及中有的概念或现象?
>     就《阿含经》以解脱为主的角度来看,中阴与识是同一类咚咚,
> 因此常以「识」一并称之。其馀经典中分别演绎解释现象界的差别的,
> 则有用不同的名词以特称之:中阴、中有、意生身、意行身 (mind-made
> body,常指禅定中而生者) 等等。

对啊, 实际上经文谈的很单纯, 佛陀就是说 "有馀",
而以 "爱染执取" 为因缘.

至於有馀称其为中阴, 中有, 意生身或是识神.....根本不是什麽问题,
这些都不是由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其内涵的东西.
若因此由字面产生误解, 然後再自行解释自己的误解, 似乎意义不大.
因为那只是个人的问题, 不是经典的问题.

  heaven

--
狮子吼站现有杂阿含的网路读经会,欢迎一同来探讨佛法原貌!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Wed Jun 2 02:28:2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6
root
> 微色必有微根
> 以是微眼根能见而生眼识
> 耳鼻舌身意(微脑部)根亦复如是
> 是故五蕴和合而生中有?(中阴身)

人死了(色灭),但是识未必会因此而灭,

可能会转成中阴身,中阴身也是有形相的。

中阴经 (卷1):
>>>>>>>>>>>>>>>>>>>>>>>>>>>>>>>>>>>>>>>>>>>>>>>>
尔时世尊内自思惟。此中阴形极为微细。唯佛世尊独能睹见。
>>>>>>>>>>>>>>>>>>>>>>>>>>>>>>>>>>>>>>>>>>>>>>>>

> 仰或是精神作用(受想行识)不尽灭
> 致使色亦不灭尽而产生微色?

所以世尊对中阴众生开示:

一切行无常   识为外尘法
起者必有尽   彼灭最为乐

> 中有只是暂存体,鬼道众生则可以活很久。而且中有通常是蛮好
> 看的,鬼道众生当然比不上。可参见《中阴经》。

中阴经 (卷1):
>>>>>>>>>>>>>>>>>>>>>>>>>>>>>>>>>>>>>>>>>>>>>>>>
中阴众生寿命七日。阎浮提人面上广下狭。
弗于逮人面正圆。拘耶尼人面上狭下广。
郁单曰人面正方。中阴众生面状如化自在天。
>>>>>>>>>>>>>>>>>>>>>>>>>>>>>>>>>>>>>>>>>>>>>>>>

中阴众生个个都是帅哥美女(长得像化自在天人还不好看吗?),

不过却是 红颜多薄命,寿命最多七天。但是别小看这七天,

世尊为度此类众生还出於彼世为佛。这七天中有 "人" 还能

随佛出家证阿罗汉。

中阴经 (卷1):
>>>>>>>>>>>>>>>>>>>>>>>>>>>>>>>>>>>>>>>>>>>>>>>>
自此以还释迦牟尼名号已灭。妙觉如来出现於世。
>>>>>>>>>>>>>>>>>>>>>>>>>>>>>>>>>>>>>>>>>>>>>>>>
世尊仍在彼处教化众生,号 妙觉如来。

> 那麽问题来了
> 什麽东东?(业力?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 使得死亡之时让色不尽灭(有生必有死)
> 而有微色
> 若色不尽灭
> 则受想行识亦不尽灭

什麽东西让受想行识亦不尽灭,世尊开示了一段:

中阴经破爱网品第七
>>>>>>>>>>>>>>>>>>>>>>>>>>>>>>>>>>>>>>>>>>>>>>>>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三界为火宅   火炎极炽盛
爱心所染著   将入三恶道
                  :
                  :
佛道实真正   无畏无所著
不有想念累   心亦无往来
>>>>>>>>>>>>>>>>>>>>>>>>>>>>>>>>>>>>>>>>>>>>>>>>
中阴众生听後作了一段心得报告:

中阴经 (卷1):
>>>>>>>>>>>>>>>>>>>>>>>>>>>>>>>>>>>>>>>>>>>>>>>>
尔时世尊说此颂时。六十八亿那由他中阴众生。即从坐起偏露
右臂右膝著地。长跪合掌叉手前白佛言。咄嗟此苦乃是大苦。
於众苦中此爱最苦。唯愿世尊听为出家。尔时世尊默然听之。
尔时中阴众生闻佛说法。即得阿罗汉果。
>>>>>>>>>>>>>>>>>>>>>>>>>>>>>>>>>>>>>>>>>>>>>>>>
中阴众生说此爱最苦,

以识来说,不缘名色即可解脱。此经也同时提到非想非非想识

天,於佛法来说,彼处算是边地,但世尊也不放弃此类众生。

中阴经三世平等品第八:
>>>>>>>>>>>>>>>>>>>>>>>>>>>>>>>>>>>>>>>>>>>>>>>>
尔时世尊。即以神力接中阴众生。至非想非非想识天。尔时
世尊复以神力到彼。至非想非非想识界。施设庄严七宝高座
皆有化佛。
>>>>>>>>>>>>>>>>>>>>>>>>>>>>>>>>>>>>>>>>>>>>>>>>
或现无常身体[月*逢]胀。烂臭如白鸽色。或现手足各在异处。
尔时非想非非想识众生。见此变易心怀恐怖。我本生心。谓呼
定是泥洹。无病无老无诸痛苦。今观此法有生有老有病死痛。
今遇如来降神在此。若不顺者。无择地狱即我舍宅。
>>>>>>>>>>>>>>>>>>>>>>>>>>>>>>>>>>>>>>>>>>>>>>>>

世尊让他们了解此定境也是无常,而且都没形相了(无色),但仍

非处涅盘境。

>  简言之,佛教对於中阴的看法,直接用十二因缘看即可。识如果
>  不缘名色,就中断轮回的锁□。

是的,非想非非想众生听佛开示後也作了段心得报告:

中阴经三世平等品第八:
>>>>>>>>>>>>>>>>>>>>>>>>>>>>>>>>>>>>>>>>>>>>>>>>
已生此念非想识众皆生苦心。我等诸人虽生此处。非得泥洹。非
安隐处。今遇如来说真实法。断拔千万门。不去亦不来。贪欲本
生我。我今还灭汝。
>>>>>>>>>>>>>>>>>>>>>>>>>>>>>>>>>>>>>>>>>>>>>>>>

都没形相了,就是那个东西让受想行识亦不尽灭。

>>>>>>>>>>>>>>>>>>>>>>>>>>>>>>>>>>>>>>>>>>>>>>>>
识神染其形。轮转五趣中。所往无脱处。生死五道海。无往而
不经。心为杀身本。汝灭我何患。
>>>>>>>>>>>>>>>>>>>>>>>>>>>>>>>>>>>>>>>>>>>>>>>>

那玩意儿没了识神不染其形,也就解脱啦!


南无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Wed Jun 2 12:07:4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7

※ 引述《canilogin (hihi)》之铭言:
>      其实不需要去穷解什麽死後的灵异现象…
>      身我为一:人死後就没有的断见。
>      身我相异:人死後却还有的常见。

怎麽说呢..
上面这几个词好像不太是照佛教用法ㄛ..... ^^!
也不能说就错, 但在因明的分析□
为一和断见没直接关系
相异和常见没直接关系
由以前 不是我 不异我 不相在的讨论就知道ㄌ
佛法是讲 无我 无我所
不要讲太玄说 ^^;

重点不在身或心的同异
而是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此..
总之有兴趣的人照阿含经修就知ㄌ..

以下都没错..

> 犊子言。瞿昙。火尚可尔。人则不然。所以者何。身死於此。意生於彼。於其中间。谁为
> 其取。
> 佛言。当於尔时以爱为取爱取因缘。众生受生。一切世间。皆乐於取。一切皆为取所爱乐
> 。一切悉皆以取为因。众生见取。则生欢喜。一切众生皆入于取。如来阿罗呵以无取故。
> 而得成於无上正觉。
>      因为有这三种爱(欲贪、色贪、无色贪),才有受生和执取身见,以及执取身见
>      所产生的疑问。如来阿罗汉没有贪爱执著的缘故,不会有身见和其疑问,即使肉
>      体还活著,生命的爱焰也已经熄灭!
Thu Jun 3 00:42:1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8
Heaven
※ 引述《night (止息炽燃)》之铭言:
> 我们是欲界的人类,从来没去过色界、无色界
> 哪知道什麽是:色爱、无色爱呢?

我猜..
大概入初禅就知道对色界的贪爱.
入空无边处就知道无色界的贪爱.

--
狮子吼站现有杂阿含的网路读经会,欢迎一同来探讨佛法原貌!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hu Jun 3 19:23:3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9
灰色马桶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引述《night (止息炽燃)》之铭言:
> > 我们是欲界的人类,从来没去过色界、无色界
> > 哪知道什麽是:色爱、无色爱呢?
> 我猜..
> 大概入初禅就知道对色界的贪爱.
> 入空无边处就知道无色界的贪爱.

  若彼无爱,则无取

  若无取,则不受後有

  若彼不受後有,则不名为色界无色界众生

  众生所爱者,无非就是我相

  即使无色界,也是贪计有我,以"我所"为我


  不知有无猜对?
--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Thu Jun 3 21:05:06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10
灰色马桶
※ 引述《canilogin (hihi)》之铭言:
>     正是因为要讲白话一点才直接这麽说,不然容易引导到知解的错误方向去,
>     一大堆XX身、XX识也就跟著出笼了…
>     该注意的是,所谓身我异同,佛陀没有同意,但也没有否定哦!
>     因为否定其中一样,就等於同意另外一样,都属於我见。

      的确是这样

      离我见者不会回答这种问题

      "身"与"无我"为一?
      "身"与"无我"为异?

      但以十二因缘说明受生

      同一个人或非同一个人受生?

      则如上所问,故不答

>     找碴的犊子:人死後还会投胎转世,肉体和自我是不同的吧?
>           佛陀:这样的问题我是不回答的。
>     找碴的犊子: 您明明就曾经说某某某死後会投胎受生到六道中的某一道去!
>                 怎麽反而这最基本的问题却不会回答?
>           佛陀:我所阐明的是有贪爱才有受生,而不是同一个人死後再生。
Thu Jun 3 22:11:1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一些中阴的问题?
#11
七月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canilogin.bbs@cbs.ntu.edu.tw (hihi)》之铭言:
: ※ 引述《fox (净)》之铭言:
: > 怎麽说呢..
: > 上面这几个词好像不太是照佛教用法ㄛ..... ^^!
: > 也不能说就错, 但在因明的分析□
: > 为一和断见没直接关系
: > 相异和常见没直接关系
: > 由以前 不是我 不异我 不相在的讨论就知道ㄌ
: > 佛法是讲 无我 无我所
: > 不要讲太玄说 ^^;
:     正是因为要讲白话一点才直接这麽说,不然容易引导到知解的错误方向去,
:     一大堆XX身、XX识也就跟著出笼了…
:     该注意的是,所谓身我异同,佛陀没有同意,但也没有否定哦!
      ^^^^^^^^^^^^^^^^^^^^^^^^^^^^^^^^^^^^^^^^^^^^^^^^^^^^^^
          这句话讲得较中肯,蛮不错的!  ^_^

:     因为否定其中一样,就等於同意另外一样,都属於我见。
      ^^^^^^^^^^^^^^^^^^^^^^^^^^^^^^^^^^^^^^^^^^^^^^^^

          嗯! ^_^


:     找碴的犊子:人死後还会投胎转世,肉体和自我是不同的吧?
:           佛陀:这样的问题我是不回答的。
:     找碴的犊子: 您明明就曾经说某某某死後会投胎受生到六道中的某一道去!
:                 怎麽反而这最基本的问题却不会回答?
:           佛陀:我所阐明的是有贪爱才有受生,而不是同一个人死後再生。
Sun Jun 6 11:58:4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