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知故问请益善知识方式如此在种恶因?????
|
#1 |
alubi
|
此部份是我这些天亲身遇到的真实个案,然对方那
位善知识的回应使我一时不知所以然,然对方回应的理
由是好像和世尊的经典相关法教有些不大的相吻何处,
但我对於佛经的研读仍很粗浅,因此将个人当前的情况
於本站提出来,当个个案实例,期盼本站诸位善士先进能
否指点一下,谢谢!!当然盼请尽量指出佛典中世尊的相
关金口开示的经文更好11总之请尽量帮助,感恩!!
是这样字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经典的思惟上面,
在地藏十轮经里面,佛陀说道末法想出离的众生可依三方
向修习
分别为”修定”,”习诵”,”营福”
http://cbs.ntu.edu.tw/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N/F001006N&num=1
所以我的问题会比较多,比较会提出请益善知识!!
一般我会请益的问题有下面的因缘产生;
1;我是懂问题的答案,但是想要利益其他的初学者,自愿化
成初学者,代替其他的初学者请益那问题,因为其他的初学
者未必知晓问哪些问题才是重点与重要
2;第二种情况是我在观察对方是否是堪值得亲近的善知识
由请益问题中就可以观察对方修为与见地大概到何种程度
3;第三种是我真的不懂请以请益问题
4;我是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我仍不确定,因此多请益一位
善知识,希望能透过多一位善知识的指点盼能使我对於原问
题能够更清楚与明了!!
5:我是知道答案,但是我是明知故问的方式来变相张扬我自己
的
我承认第5方式我曾经犯过那错,但是我真的极少发生,当前
会小心谨慎告诫自己不要再犯第五种的情况,此次我请益问题
的重点是;
当前问题就是出现在上面的第2种情况,想请教大家虽然我
明知道问题答案,但我由请益问题并且虚心拜读过方的回应文章
过程中,暗中观察对方那位善知识的修为与见地是否值得亲近,我
本身在请益的过程应该要注意到的礼节都有注意到!!
请问大家是我本身上述所说的方式可是在造恶因???????老实说
我一时愣住不明所以,是故提出个人当前的遇到情况盼请诸位善士
先进能指点我,盼请尽量成全,感恩!!^_^
Thu Aug 5 11:14:24 2004
|
|
|
Re: 明知故问请益善知识方式如此在种恶因?????
|
#2 |
我爱死小白了 =_=|||
|
其实自己已经知道,
但是为别人而问是没关系的。
但是如果是试看看对方的能力,
这是不对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存在,
对方只要是真诚的回答你,就算答错,你也不应该看轻对方。
也就是说「试探」本身就是个有问题的动作,
回答的诚意才是我们应不应该尊重对方的重点。
Thu Aug 5 12:52:11 2004
|
|
|
Re: 明知故问请益善知识方式如此在种恶因? |
#3 |
nick
|
明知故问 要考受问者 当然犯戒 因为动机不纯良 但是是小戒
倒是末学的建议 不要只在经文的思维上用心 还要如实修证 否则经典读得再熟 都
是思维想像所得 没有功德受用 就如古德说的说食数宝 都是别人的 自己得不到受
用
就像读书 不作实验一样 不能如实了解实相 佛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实验报告 教我们
依他的方法 去亲自证验 一定会像他一样了解生命实相 依生命实相进修 以达成佛
以上供养大德
2004年 8月 5日 17:16:44 星期四
|
|
|
Re: 明知故问请益善知识方式如此在种恶因? |
#4 |
柏
|
※ 引述《alubi (alubi)》之铭言:
> 此部份是我这些天亲身遇到的真实个案,然对方那
> 位善知识的回应使我一时不知所以然,然对方回应的理
> 由是好像和世尊的经典相关法教有些不大的相吻何处,
> 但我对於佛经的研读仍很粗浅,因此将个人当前的情况
> 於本站提出来,当个个案实例,期盼本站诸位善士先进能
> 否指点一下,谢谢!!当然盼请尽量指出佛典中世尊的相
> 关金口开示的经文更好11总之请尽量帮助,感恩!!
> 是这样字的:
> 我个人比较喜欢经典的思惟上面,
> 在地藏十轮经里面,佛陀说道末法想出离的众生可依三方
> 向修习
> 分别为”修定”,”习诵”,”营福”
>
http://cbs.ntu.edu.tw/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N/F001006N&nu
m=1
> 所以我的问题会比较多,比较会提出请益善知识!!
> 一般我会请益的问题有下面的因缘产生;
> 1;我是懂问题的答案,但是想要利益其他的初学者,自愿化
> 成初学者,代替其他的初学者请益那问题,因为其他的初学
> 者未必知晓问哪些问题才是重点与重要
> 2;第二种情况是我在观察对方是否是堪值得亲近的善知识
> 由请益问题中就可以观察对方修为与见地大概到何种程度
> 3;第三种是我真的不懂请以请益问题
> 4;我是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我仍不确定,因此多请益一位
> 善知识,希望能透过多一位善知识的指点盼能使我对於原问
> 题能够更清楚与明了!!
> 5:我是知道答案,但是我是明知故问的方式来变相张扬我自己
> 的
> 我承认第5方式我曾经犯过那错,但是我真的极少发生,当前
> 会小心谨慎告诫自己不要再犯第五种的情况,此次我请益问题
> 的重点是;
> 当前问题就是出现在上面的第2种情况,想请教大家虽然我
> 明知道问题答案,但我由请益问题并且虚心拜读过方的回应文章
> 过程中,暗中观察对方那位善知识的修为与见地是否值得亲近,我
> 本身在请益的过程应该要注意到的礼节都有注意到!!
> 请问大家是我本身上述所说的方式可是在造恶因???????老实说
> 我一时愣住不明所以,是故提出个人当前的遇到情况盼请诸位善士
> 先进能指点我,盼请尽量成全,感恩!!^_^
若你没有实修实证经验来支持,如何验证对方修为与见地到何种程度?
这样不就变成一种主观的判断,
你实修到了那个层次,反推文意自然可有所体悟,提出的问题自然较具说服力
有相同经验的人也乐於和你讨论和分享
学者与实修者是不同的,不知你想成为何者?
但若能理论与实务兼顾,偏差值才不至过大吧!
再者,每个人的根器悟性不同,你所得的答案是否真适合每个初学者?
若因此让其他人造成误解岂不罪过!
勤学精进是好事也令人佩服,但太过头是不是也变成对法的贪求?
2004年 8月 5日 20:40:13 星期四
|
|
|
Re: 明知故问请益善知识方式如此在种恶因?????
|
#5 |
自净其意
|
是否种恶因倒不一定,不过被问的人的确可以选择不答。
依据十诵律有五种不应答:
(一)试问,人怀慢心,以自己所知者问於他人,试彼知否。
(二)无疑问,自己无所疑而设假作问。
(三)不为悔所犯问,於事已知有所犯而无追悔心,复又设问。
(四)诘问,已知他人不能作答,而故作诘难。
(五)不受语问,曾经听说而不接受,复又设问。
Thu Aug 5 20:49:50 2004
|
|
|
Re: 明知故问请益善知识方式如此在种恶因? |
#6 |
睡莲乍现
|
※ 引述《alubi (alubi)》之铭言:
> 此部份是我这些天亲身遇到的真实个案,然对方那
> 位善知识的回应使我一时不知所以然,然对方回应的理
> 由是好像和世尊的经典相关法教有些不大的相吻何处,
> 但我对於佛经的研读仍很粗浅,因此将个人当前的情况
> 於本站提出来,当个个案实例,期盼本站诸位善士先进能
> 否指点一下,谢谢!!当然盼请尽量指出佛典中世尊的相
> 关金口开示的经文更好11总之请尽量帮助,感恩!!
我觉得这些问题不是很重要;0 . 我们自己从初善慢慢开始学, 每个人的是非的
标准, 本来就有些许不同. 不过大家心理对於大原则大概都有一个底了. 与其发很
多时间在次要的问题上打转 , 不如把那些时间用来研读佛经. :)
2004年 8月 5日 23:18:14 星期四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