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1
ViMal
rt
2004年 9月17日 18:26:54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2
慈焰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rt
地藏三经中之占察善恶业报经
可以得知
2004年 9月17日 20:10:13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3
ViMal
※ 引述《aaaa (慈焰)》之铭言:
> > rt
> 地藏三经中之占察善恶业报经
> 可以得知
自己占还是请法师占?
2004年 9月17日 22:57:00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4
大手印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rt

请问这重要吗?
Sat Sep 18 02:41:1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5
QC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rt

这是拣别自己是利根还是顿根的方式之一
就是从平常听经闻法时的相应程度可得知
上根利智的人一闻法便法喜充满 立刻相应 产生信解
而不会疑根不断 先怀疑了再说

以下节录自大智度论(二)六成就之一
所谓有善根的人,就是他一听就懂。像那些直接说,他听不懂,比喻了半天他还是
听不懂的,我们就说他根性比较差,比较没有善根。那麽,善根是怎麽来的?就是
从过去世慢慢种、慢慢薰习来的。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说他宿世善根深厚,就表
示他是有来根的,因为他过去生生世世都不断的培养善根,所以他到这一世呢,很
快,一听就懂,可以马上契入,因此,这样的人是容易得度的。
2004年 9月18日 10:23:21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6
我是谁?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rt

读金刚经却不开悟,
读无常经还不怕无常,
读八识规矩颂,什麽也看不懂。
整天是是非非嘻笑怒骂,
我是这样给自己测过。
Sat Sep 18 18:32:4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7
南无阿弥陀佛
可是如果说
一闻法便法喜充满 立刻相应 产生信解
可是却不懂得把佛法用到日常生活中
或是明明知道不能生气…也知道佛经里说生气是不好的
可是嗔心却非常强大
这样算是利根还是顿根啊?


※ 引述《tag73m (QC)》之铭言:
>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 rt
> 这是拣别自己是利根还是顿根的方式之一
> 就是从平常听经闻法时的相应程度可得知
> 上根利智的人一闻法便法喜充满 立刻相应 产生信解
> 而不会疑根不断 先怀疑了再说
> 以下节录自大智度论(二)六成就之一
> 所谓有善根的人,就是他一听就懂。像那些直接说,他听不懂,比喻了半天他还是
> 听不懂的,我们就说他根性比较差,比较没有善根。那麽,善根是怎麽来的?就是
> 从过去世慢慢种、慢慢薰习来的。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说他宿世善根深厚,就表
> 示他是有来根的,因为他过去生生世世都不断的培养善根,所以他到这一世呢,很
> 快,一听就懂,可以马上契入,因此,这样的人是容易得度的。
Mon Sep 20 08:11:5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8
我爱死小白了 =_=|||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可是如果说
> 一闻法便法喜充满 立刻相应 产生信解
> 可是却不懂得把佛法用到日常生活中
> 或是明明知道不能生气…也知道佛经里说生气是不好的
> 可是嗔心却非常强大
> 这样算是利根还是顿根啊?

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说其法门为「闻思修」。

其中以「闻」最难,佛法是旷劫难值的,
所以我们己经达成最难的一步了。

再来当然就是「思」,
如果切切实实的去思考,去理解,
就能够去除大量的「无明」,见到自性净地。

「无明」去除的量越多,嗔心就越不可能生起。

如果完全的去除无明,嗔心就再也不生起,这是阿罗汉的程度,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难,要到各种境界或佛土去磨练修习,
其中「娑婆世界」也是佛土,一样是诸佛所赞叹的,
只要把吃苦当吃补,努力体会在这世界要学什麽,佛道一定能成。


至於利根与钝根之别,
只要能听到佛法後,知道要「修」(学习与实行),就是利根。
听到佛法後,不知道要「修」,就是钝根。

为什麽呢?
听到佛法还「迟钝」,好像没听到,这种人当然很「钝」。(台语的钝)
所以听不懂不代表是钝根,而是不知道要「修」才是钝根。



而利根之人硬再分成「利根」、「钝根」,
就跟在资优班里面再分高等资优与低等资优一般,
就有点过火了,再分下去还有高高等资优,高高高等资优......等,
只要是利根,就不容易了。
Mon Sep 20 09:49:2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9
QC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可是如果说
> 一闻法便法喜充满 立刻相应 产生信解
> 可是却不懂得把佛法用到日常生活中
> 或是明明知道不能生气…也知道佛经里说生气是不好的
> 可是嗔心却非常强大
> 这样算是利根还是顿根啊?


由喜乐而产生「信解」
重点在信解
表示你对所听闻的法坚信不疑 并且信受奉行
把之前的观念知见转为现在听闻佛法的内容
这应该是包含了实践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既然实践了 就不会有「明明知道不能生气…也知道佛经里说生气是不好的」
的问题

但不论一个人的根器是利是顿
这一世能得暇满人生 就有无限的可能
如何把握难得人生比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好像实际一点
根器如何是我们过去世所决定的
但佛法不是宿命论
所以这一世的努力每个人都有成就的机会


注:
辞典上说信解可等同於「胜解」
---
「胜解」是一种坚固不拔的殊胜理解。由於这种殊胜的见解,因此对於「决定
境」,就能「认定和持守」,这就是「胜解」的体性。一旦於境印可了以後,
就不轻易地被影响或转变,这是胜解的作用。

胜解又是从闻、思、修从「教、理、行证」的审决印持而得的。

以上节录大乘百法明门论
2004年 9月20日 20:06:03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诸大德,怎麽知道自己的根器如何呢
#10
@Facebook
我这样说法给您一个参考:

觉得自己修得很有进展很不错
那是钝根
觉得自己修得不好别人修得好
那是利根
努力吸收佛学知见
那是钝根
努力实践佛法
那是利根
觉得自己是利根或是钝根
那是真是是钝根
不管自己是利根钝根
只问自己是否向佛菩萨祖师大德看齐
那是利根
不看自己懂多少佛学
只问自己做到多少
且永远不觉得自己做到
也不觉得自己做不到
只是完完全全努力照佛所说而行
那一定是利根
这时要注意
心中还有利根钝根的影子
那真是的钝根
2004年 9月23日 4:28:29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