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什麽心态呢 |
#1 |
记忆重建
|
请教各位同修们 阿弥陀佛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个朋友 是必需要常接触ㄉ
那个人相当的依赖或者是相当的自我中心
但ㄊ的心地并不坏 并不会以钩心斗角
可是 总觉得这种人在很多时候其实是自私ㄉ
虽然不会害人 但是有些时候最基本ㄉ也不会替别人著想
知道我们应该看著别人ㄉ优点 但仍总是觉得相当矛盾
不只是陌生人 一般朋友也是 我相信ㄊ们有困难或需要的话 我会尽自己的力量
去帮助
但是这种人又不知感恩......难道也要像对亲人一样的吗
不理他 又觉得不行 或不放心
但有时又会因为他的种种习惯 觉得过分自私
朋友之间的尺寸 很难拿捏
这种人 该以什麽样的心态来面对呢
像这样就是把事情放在心上 见到别人的过错了
如何不见世间过呢 该以什麽样的心态来思考呢
2004年 9月20日 22:58:10 星期一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2 |
善心无敌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 引述《hsuyalin.bbs@cbs.ntu.edu.tw (记忆重建)》之铭言:
: 请教各位同修们 阿弥陀佛
: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 如果有一个朋友 是必需要常接触ㄉ
: 那个人相当的依赖或者是相当的自我中心
: 但ㄊ的心地并不坏 并不会以钩心斗角
: 可是 总觉得这种人在很多时候其实是自私ㄉ
: 虽然不会害人 但是有些时候最基本ㄉ也不会替别人著想
: 知道我们应该看著别人ㄉ优点 但仍总是觉得相当矛盾
: 不只是陌生人 一般朋友也是 我相信ㄊ们有困难或需要的话 我会尽自己的力量
: 去帮助
: 但是这种人又不知感恩......难道也要像对亲人一样的吗
: 不理他 又觉得不行 或不放心
: 但有时又会因为他的种种习惯 觉得过分自私
: 朋友之间的尺寸 很难拿捏
: 这种人 该以什麽样的心态来面对呢
: 像这样就是把事情放在心上 见到别人的过错了
: 如何不见世间过呢 该以什麽样的心态来思考呢
^.^ 从您的言谈中发现您是个挺可爱的人
提供您两个思考方向
1.是否真的明确了解到朋友的缺点所在,他的缺点是否让他在跟除了你之外的人相处
时,也产生相同的後果或摩擦...如果是,那麽便可大方礼貌的跟朋友说
如果否,便检视自己的心是否有这方面的罩门在...找方法克服
2.较消极的想法:若这是恶缘,那便难以快乐,却是成长的契机
若这是善缘,那便难以烦恼,因为这是之前所耕种的善种子萌芽所致
後学觉得倒也不用以太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这样有时候反而会造成不当的投射
,对自己或他人不一定好,应以慈悲,理解,温柔,来对待自己及他人,如此较不至於产生
心理上的障碍
一点点小看法,与您参考之 ^.^
Mon Sep 20 15:55:08 2004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3 |
非
|
※ 引述《hsuyalin (记忆重建)》之铭言:
> 请教各位同修们 阿弥陀佛
>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 如果有一个朋友 是必需要常接触ㄉ
> 那个人相当的依赖或者是相当的自我中心
> 但ㄊ的心地并不坏 并不会以钩心斗角
> 可是 总觉得这种人在很多时候其实是自私ㄉ
> 虽然不会害人 但是有些时候最基本ㄉ也不会替别人著想
> 知道我们应该看著别人ㄉ优点 但仍总是觉得相当矛盾
> 不只是陌生人 一般朋友也是 我相信ㄊ们有困难或需要的话 我会尽自己的力
量
> 去帮助
> 但是这种人又不知感恩......难道也要像对亲人一样的吗
> 不理他 又觉得不行 或不放心
> 但有时又会因为他的种种习惯 觉得过分自私
> 朋友之间的尺寸 很难拿捏
> 这种人 该以什麽样的心态来面对呢
> 像这样就是把事情放在心上 见到别人的过错了
> 如何不见世间过呢 该以什麽样的心态来思考呢
我现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照顾身边的几个同学,
我在考试和写论文的双重压力下帮她们做种种琐事,
我很累,希望她们至少假以时日至少学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可是结果却很让我寒心,她们也只是比我小两岁左右,都是成年人了,
可还是像孩子一样,眼里只看到自己的一点子事,根本不管别人会怎麽样。
我照顾她们,时间久了,就认为这是我的责任了,不但没有感激,
还挑三拣四,嫌我做的不够好。
有的时候,她们偶尔也会互相照顾一下,可是完全把我拉在一边,
大概认为我不需要这些吧。
有一次,一个mm手里有用过的纸巾想丢掉,都会想著往我手里塞,
我不肯接,她就生气了,估计是嫌我四摄法没做好吧,实在是让人心寒。
学佛学成了这个样子,懂得用佛法来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事,真是了不起。
2004年 9月21日 9:20:26 星期二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4 |
□莆山人
|
不理他 又觉得不行 或不放心
这就是□结点吧?!我觉得放下即可..何必执取而又欲"拿捏分寸"?
:D
2004年 9月21日 13:41:59 星期二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5 |
记忆重建
|
> ^.^ 从您的言谈中发现您是个挺可爱的人
> 提供您两个思考方向
> 1.是否真的明确了解到朋友的缺点所在,他的缺点是否让他在跟除了你之外的人
相处
> 时,也产生相同的後果或摩擦...如果是,那麽便可大方礼貌的跟朋友说
> 如果否,
其实说的是两个人 他们对每个人都如此....
便检视自己的心是否有这方面的罩门在...找方法克服
> 2.较消极的想法:若这是恶缘,那便难以快乐,却是成长的契机
> 若这是善缘,那便难以烦恼,因为这是之前所耕种的善种子萌芽
所致 後学觉得倒也不用以太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这样有时候反而会造成不
当的投射,对自己或他人不一定好,应以慈悲,理解,温柔,来对待自己及他人,如此较
不至於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 一点点小看法,与您参考之 ^.^
末学对别人一向是以诚待人 不过有一点是人家对我好 末学一定加倍奉还
如果要占末学ㄉ便宜 不怕吃亏 只怕别人干扰生活作息
像末学的室友 是新来ㄉ 她对人讲话的语气总是理所当然 擅自进入房间 善尽做
任何事 末学看的出来她没有恶意 只是人很粗心 但是有很多时候 太没有礼貌
且干扰到末学的生活作息 通常她犯错的时候 我都直接跟她说 但她都没有歉意
也算ㄌ 通常过十分钟 我就忘了 只是常常这样 觉得不好
不过有时候 反过来想 的确是让我看到我的心 我ㄉ成长是到了何处
这也是一种考验吧 凡是都不要跟别人计较 就好了吧
对自己当然会有高ㄉ要求 因为这样才能成长 破除许多盲点
谢谢您 阿弥陀佛~~
2004年 9月22日 9:59:18 星期三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6 |
邱大刚
|
有的朋友很有沟通的技巧,遇到这类的事情,可以很轻松的、
谈笑间将意思表达,像说笑般地说你怎麽可以这样呢? 下次不帮
了哦。诸如此类,在轻松的气氛下,将意思带到。
对於上智的人,点到了,他就懂了。
还不懂的话,下次再讲得明些。可分几次来讲,避免一次讲
完太严肃。不过当然这须要一些言语上的善巧,像我通常就没办
法这样善巧。
如果是下智的人,讲了几次还不听,那麽我们心中也不须牵
挂,大不了疏远恶友即可。
有时爱之适足以害之,如果我们让别人增加恶习,那麽反而
是我们的不对,因此适时处置是须要的,而处置之时心中无嗔念,
善巧圆满,也是一门功课。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Wed Sep 22 10:27:03 2004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7 |
记忆重建
|
※ 引述《dejo (□莆山人)》之铭言:
> 不理他 又觉得不行 或不放心
> 这就是□结点吧?!我觉得放下即可..何必执取而又欲"拿捏分寸"?
> :D
这就是□结点阿 是过一振子就忘了 但是遇到相同的情形
又会不知道该怎麽做好 通常都是尽量去帮忙
2004年 9月22日 11:26:08 星期三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8 |
记忆重建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有的朋友很有沟通的技巧,遇到这类的事情,可以很轻松的、
> 谈笑间将意思表达,像说笑般地说你怎麽可以这样呢? 下次不帮
> 了哦。诸如此类,在轻松的气氛下,将意思带到。
> 对於上智的人,点到了,他就懂了。
> 还不懂的话,下次再讲得明些。可分几次来讲,避免一次讲
> 完太严肃。不过当然这须要一些言语上的善巧,像我通常就没办
> 法这样善巧。
> 如果是下智的人,讲了几次还不听,那麽我们心中也不须牵
> 挂,大不了疏远恶友即可。
> 有时爱之适足以害之,如果我们让别人增加恶习,那麽反而
> 是我们的不对,因此适时处置是须要的,而处置之时心中无嗔念,
> 善巧圆满,也是一门功课。
> Have a nice day!
我董了 谢谢您喔
不计较 放下吧 做自己该做的事搂
2004年 9月22日 11:41:27 星期三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9 |
佑佑
|
※ 引述《hsuyalin (记忆重建)》之铭言:
> 请教各位同修们 阿弥陀佛
>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 如果有一个朋友 是必需要常接触ㄉ
> 那个人相当的依赖或者是相当的自我中心
> 但ㄊ的心地并不坏 并不会以钩心斗角
> 可是 总觉得这种人在很多时候其实是自私ㄉ
> 虽然不会害人 但是有些时候最基本ㄉ也不会替别人著想
> 知道我们应该看著别人ㄉ优点 但仍总是觉得相当矛盾
> 不只是陌生人 一般朋友也是 我相信ㄊ们有困难或需要的话 我会尽自己的力量
> 去帮助
> 但是这种人又不知感恩......难道也要像对亲人一样的吗
> 不理他 又觉得不行 或不放心
> 但有时又会因为他的种种习惯 觉得过分自私
> 朋友之间的尺寸 很难拿捏
> 这种人 该以什麽样的心态来面对呢
> 像这样就是把事情放在心上 见到别人的过错了
> 如何不见世间过呢 该以什麽样的心态来思考呢
我希望你能很仔细的去思考以下我所为你示说的 相信可以真正解决你的问题 况且
对你永生受用
你目前的境界是在施恩不求回报 想尽量做个好人 但是你并不平衡 是故也有了嗔痴
与不甚值得的感觉 在这里我希望你用心去观想自己 首先你必须了解问题的□结 不
在你的朋友 烦恼的源头也是来自本身的念头不够清净 其实如果你觉的你是为别人
好 你为何不快乐呢 一个真正具备慈悲心的人 对自己所做所为 并不需要别人来认
同与回应 当你期望对应体能了解那是你在布施 那就是有相布施 所以布施波罗蜜你
没真正做到 再者 忍辱亦没做到 一个修持的人是不会去埋怨周遭的一切 而且是充
满快乐与自信 有问题必先反省自己 烦恼的根源来自本身 答案一定也在自己 这个
事件里 你太多情 就如同人家没说要吃饭 你也不一定要煮给他吃 否则人家不吃 你
又起嗔痴 自古多情空遗恨 因情有爱 因爱有嗔痴 世人都假各种名相 行情爱之 实
你现在的情况所需做的
1. 问自己是否能不把念头放在人家身上 你念头抛到人家身上是你的非礼 你要不认
识他 请问你烦恼从何而起
2. 如果共处一室无法避免见面时 他的磁场真的影响你 那你可选择 不在呼对方是
否自私 但更有智慧时 你可以让他心悦诚服的听命於你的领导
3. 你可不起嗔痴 毫无畏惧示现狮子吼 不在乎他是否恨你 要是你真为他好 他也恨
不到你 嗔怒只会打回自己 世上大家都想做好人 谁肯扮黑脸 所以充满了虚伪与假
道学
4. 你也可选择离开他 他有需要你 你才帮他 千万不要自作多情
5. 供养他 柔化磁场.
爱一个人 是永生永世的关爱 直至成佛 你与人成为朋友应有感恩的心 记取当初选
择在一起的快乐 是对方给你的 即使是那麽的短暂 也应感谢 还有我们若老是碰到
自私的人 我们也该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自私的一面 自己没有发觉 磁场是类聚的
龙交龙 凤交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所有的佛法不离世间法 每天说法念法的人不懂
佛法 每天说自己是正道的人是镑佛 法非法 非法非非法 其实非法也是法 就如同非
常道也是道 故可道
谢谢你的问题 祝福你不为嗔痴所恼
2004年 9月23日 1:44:23 星期四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10 |
QC
|
> 我现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照顾身边的几个同学,
> 我在考试和写论文的双重压力下帮她们做种种琐事,
> 我很累,希望她们至少假以时日至少学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 可是结果却很让我寒心,她们也只是比我小两岁左右,都是成年人了,
> 可还是像孩子一样,眼里只看到自己的一点子事,根本不管别人会怎麽样。
> 我照顾她们,时间久了,就认为这是我的责任了,不但没有感激,
> 还挑三拣四,嫌我做的不够好。
> 有的时候,她们偶尔也会互相照顾一下,可是完全把我拉在一边,
> 大概认为我不需要这些吧。
> 有一次,一个mm手里有用过的纸巾想丢掉,都会想著往我手里塞,
> 我不肯接,她就生气了,估计是嫌我四摄法没做好吧,实在是让人心寒。
> 学佛学成了这个样子,懂得用佛法来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事,真是了不起。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师父跟我们说过的一句话
不晓得用在这里对不对?
就是「慈悲生祸害」(下一句是方便出下流)
可能有时候我们不善观察众生的根性
会以为利益一切的众生就是对他们好
但没想到这样反而助长他们懒惰等等负面的习气
可是我们会觉得这样是一种慈悲
但是因为智慧还不是圆满的情形下
而不能以佛法的观点真实利益他人
2004年 9月23日 9:56:50 星期四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11 |
□□□二等兵
|
用狮子把小狮子丢下山谷的心态~~XD
以平常人模式---朋友之间本应有来有往,互相互相,礼尚往来.直道而行.
以学佛人模式--如果你的行为反而引起他们贪嗔痴,又让自己起烦恼,
还要继续下去吗?
早点闪人吧
说不定这才能让对方成长.
Fri Sep 24 03:05:57 2004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12 |
非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有时爱之适足以害之,如果我们让别人增加恶习,那麽反而
> 是我们的不对,因此适时处置是须要的,而处置之时心中无嗔念,
> 善巧圆满,也是一门功课。
> Have a nice day!
谢谢师兄,我已决定离开,这般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徒增烦恼。
不过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真的学到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事事想当然。
2004年 9月24日 9:35:42 星期五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13 |
爵士猫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有的朋友很有沟通的技巧,遇到这类的事情,可以很轻松的、
> 谈笑间将意思表达,像说笑般地说你怎麽可以这样呢? 下次不帮
> 了哦。诸如此类,在轻松的气氛下,将意思带到。
这也是目前我所需要学习的课题,种种善巧方便真的是需要智慧
来使用,不然使人起了嗔念就不好了,也失去原本劝人改过向善
的本意了。
比较熟的人,的确点一下就能明白。但是不太熟的人,有的时候
我会诉诸於文字,有的时候会比当面说好一些,因为不知道该怎麽
拿捏说话的尺度。
多沟通几次,诚心诚意,对方多少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意,最近
也是觉得地藏王菩萨愿力不思议,很多事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
化解了,至少也是少结恶缘。
--
对酒 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生
随富随贫且欢喜
不开口笑是痴人
Sat Sep 25 18:29:01 2004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14 |
一期一会
|
※ 引述《Misty (爵士猫)》之铭言: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有的朋友很有沟通的技巧,遇到这类的事情,可以很轻松的、
> > 谈笑间将意思表达,像说笑般地说你怎麽可以这样呢? 下次不帮
> > 了哦。诸如此类,在轻松的气氛下,将意思带到。
> 这也是目前我所需要学习的课题,种种善巧方便真的是需要智慧
> 来使用,不然使人起了嗔念就不好了,也失去原本劝人改过向善
> 的本意了。
> 比较熟的人,的确点一下就能明白。但是不太熟的人,有的时候
> 我会诉诸於文字,有的时候会比当面说好一些,因为不知道该怎麽
> 拿捏说话的尺度。
> 多沟通几次,诚心诚意,对方多少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意,最近
> 也是觉得地藏王菩萨愿力不思议,很多事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
> 化解了,至少也是少结恶缘。
我最近也有这样的烦恼,後来想想,所谓我对别人好,
别人是否真的这样觉得呢?也许我还是用我的偏见做事,
到底是我在帮别人还是别人在帮我呢?好像又牵扯到什麽有相无相的问题,
越想真是越觉得太难了,只有尽其在我,以戒为师吧,
一点小感想而已
Sat Sep 25 23:09:50 2004
|
|
|
Re: 以什麽心态呢 |
#15 |
爵士猫
|
※ 引述《wucs (一期一会)》之铭言:
> 我最近也有这样的烦恼,後来想想,所谓我对别人好,
> 别人是否真的这样觉得呢?也许我还是用我的偏见做事,
> 到底是我在帮别人还是别人在帮我呢?好像又牵扯到什麽有相无相的问题,
> 越想真是越觉得太难了,只有尽其在我,以戒为师吧,
> 一点小感想而已
最後我发觉,问心无愧即可。
不过像是我认识的师兄大概就更有智慧,
他作一些事情之前,
还会考虑到会不会引起对方的嗔心或者是分别心等等的,
他认为万一害人家起了恶心结了恶缘,
这样罪过更大,也是帮自己埋下不好的恶因,
会招致不好的恶业。
我个人觉得要是能做到这样,真的是需要很大的智慧呢。
--
对酒 白居易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生
随富随贫且欢喜
不开口笑是痴人
Sun Sep 26 15:19:14 2004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