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1
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有一个学妹问了我一个问题
为什麽基督教都说自己的神最大,佛教也都说自己的佛境界最高
然後,进一步说别人的宗教都不如自己的宗教
让她学得很困惑,觉得跟本没有必要信佛教
没必要加入佛学社

而这个问题一直浅藏在我心里很久了
我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因为我心中也一直浅藏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

别说是不同宗教间的真理不同

就连同样是佛教团体间,而所说的东西也不同
甚至有冲突
甚至完全不一样

同样都是佛教团体,可是为什麽理念不一样?
虽然说法门平等,可是每个团体都麻说自己的法门,自己的书是最好的,别的法门就比较...

学佛,本来是要断烦恼的
可是,却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真理中,产生了更大的烦恼
不知道该怎麽办才好??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教X档案 - 世界搜奇, □谈梦、奇谭、外星、新知                 BudaXfile
◆ 修改: 04/09/30 21:46:25 <192.83.167.49> 
Thu Sep 30 21:43:5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2
我爱死小白了 =_=|||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今天,有一个学妹问了我一个问题
> 为什麽基督教都说自己的神最大,佛教也都说自己的佛境界最高
> 然後,进一步说别人的宗教都不如自己的宗教
> 让她学得很困惑,觉得跟本没有必要信佛教
> 没必要加入佛学社
> 而这个问题一直浅藏在我心里很久了
> 我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 因为我心中也一直浅藏一个很大的问题
> 就是
> 别说是不同宗教间的真理不同
> 就连同样是佛教团体间,而所说的东西也不同
> 甚至有冲突
> 甚至完全不一样
> 同样都是佛教团体,可是为什麽理念不一样?
> 虽然说法门平等,可是每个团体都麻说自己的法门,自己的书是最好的,别的法门就比较...
> 学佛,本来是要断烦恼的
> 可是,却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真理中,产生了更大的烦恼
> 不知道该怎麽办才好??

因为没有信心。


末学最常拿出来举例的就是九九乘法表。

大家都会从 1 X 1 背到 9 X 9,
问题是,为什麽我们知道 10 X 10 = 100?
我们又没有背,不是只背到 9 X 9 吗?


所以为什麽各佛教团体理念不同,
因为大家都只拿出佛所教的一部分,
佛之所以要修三大阿僧□劫才能成,
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在於学「般若」(阿含诸经中称为「法」),
不学般若,只能成菩萨,是不能成佛的。


经上说,信心也不容易得,要在诸佛种无量无边的善根才能得信心。


我们之所以见闻佛法,可以立刻生出信心,
是因为这一世修得很好吗? =_=|||

古大德有云:「书到今生读已迟」

老实告诉各位,能生出信心,是因为我们久远之前与佛种下因缘,
无因无缘,怎麽会能生出信心呢?
Thu Sep 30 22:05:0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3
面对自己
我觉得这是传法的人常会犯的毛病之一(类似自赞而毁他)
佛陀告诉我们『众生平等』、基督教告诉大家要『博爱』、
虽然彼此教义并不相同(目标也不同),然而只要大家发挥
一己的良能、做好自己也帮助别人,更要尊重别人;而且,
事情过以後不把它放在心上(以无为心修一切善法)即是。

【好像没有直接回答到你的问题 :P】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今天,有一个学妹问了我一个问题
> 为什麽基督教都说自己的神最大,佛教也都说自己的佛境界最高
> 然後,进一步说别人的宗教都不如自己的宗教
> 让她学得很困惑,觉得跟本没有必要信佛教
> 没必要加入佛学社
Fri Oct 1 00:07:36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4
QC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同样都是佛教团体,可是为什麽理念不一样?
> 虽然说法门平等,可是每个团体都麻说自己的法门,自己的书是最好的,别的法
门就比较...
> 学佛,本来是要断烦恼的
> 可是,却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真理中,产生了更大的烦恼
> 不知道该怎麽办才好??

我觉得答案还是来自凡夫的"执著"未破
还没学佛以前 我们的执著可能在工作事业家庭
学佛之後 发现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所以目标转变罗
开始在佛法上执著
学净土的说净土最殊胜 可以三跟普被 利钝全收
学密的说我可以即身成就
法门无量只是要应付有无量烦恼的众生
每个众生的习气不一样 所以偏好的法门也不同
只是大部分的人只要一找到跟自己有缘的法门
(其实或许只是跟自己的习气相应吧)
就会执著的不得了

我们只要知道法无高下
每个法门也没有任何的矛盾冲突
有什麽因缘就学什麽法门
就不用再起烦恼
如您所说 那是佛教团体所说的 而不是佛所说的
所以听听就好
千万不要有自赞毁他的心理 不然就会造下更严重的罪
谤法的罪可是比五逆重罪还要重

至於佛教为什麽比其他的宗教殊胜?
大部分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
都是教导人天善法 告诉你死後可以生天 或生天堂
相较於佛教来说 就是行十善业的果报而已
因为你只要行十善业 正确的断恶修善 死後就可以生天
但这样的内容却只是佛法里面的一小部分
後面还有解脱道
如果发无上菩提心 更可以成就佛道
因为佛法最根本的就是要破除有"我"的观念
去除我执才有办法成就解脱道
其它的宗教则是以"我"为出发点
念念有我 然後力求个人的杰出表现(以坚固我执)
这样也很好 只是最终就是回到天国
然後福报享完 就再来轮回
但是这些宗教并不相信有轮回一事
所以天堂就是最好的广告

这大概就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最大的差别吧?
2004年10月 1日 8:59:56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5
绿茶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今天,有一个学妹问了我一个问题
> 为什麽基督教都说自己的神最大,佛教也都说自己的佛境界最高
> 然後,进一步说别人的宗教都不如自己的宗教
> 让她学得很困惑,觉得跟本没有必要信佛教
> 没必要加入佛学社
> 而这个问题一直浅藏在我心里很久了
> 我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 因为我心中也一直浅藏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觉得金刚经可以回答这方面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以,我觉得佛教也没说自己的境界最高,也没否认外道就无善法。
2004年10月 1日 13:28:40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6
无心
> 就连同样是佛教团体间,而所说的东西也不同
> 甚至有冲突
> 甚至完全不一样
> 同样都是佛教团体,可是为什麽理念不一样?


我觉得 "法" 本身是一样的
同样是 "法" ,可能因为人的想法观念体悟及看待的角度而有不同解释
所以你才会有如此的迷惑

如同包了不同糖衣的糖果般,外在不尽相同,但味道同样是甜的
不过别把"糖衣"当作法,真正的法是那个"甜"

当你□到了那个滋味,你会豁然开朗,呀~~原来是这个
2004年10月 1日 17:46:43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7
人生的奥秘
真理都一样 只有一个

达到那最终的才是重点

每个宗教都好,殊途同归而已

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道"相同而已

记住你要成为那宗教的,而不是宗教而已




身在此处心在彼,花落红尘,是生是死

身在何处,心在何处。生不带苦,死不带乐

大千轮回,终须一别
Sat Oct 2 19:37:36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8
睡莲乍现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这是印顺法师的一段话 , 可供为一个参考 , 很写实的一段话 :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仅是信仰的。所以义理的开导,或是修持的指示,都是通过理性,□茼麻□I的,正确的内容。由於通过理性的随机适应,自由抉择,所以宏传中的佛法,可说是
多彩多姿的。但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容易引起二项观念,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那二项□O:一、佛的教说,菩萨与祖师们的宏传,都是适应不同的时间地区,不同的根性好乐,而给
以适宜的教导。所以方便多门,或浅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还似乎是
矛盾的。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万花筒一样,初学者不能统摄条贯,每有不知如
何是好的感觉。二、由於众多的教说,有内在的关联性,常从一端而说到其他。如衣服一
样,提起衣领(当然这是最适当的),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衣服的全体。
但在一般人,对一一法门的应机特性,一一法门的浅深次第,一一法门的相互关联,
每被忽略而□侗的觉得都是差不多的。这种杂多而又差不多的观感,会引起相反的同一倾
向。有以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这样,不需要广修遍学,一经一佛一咒的
佛法,大大的发展起来。其实是不能完满的把握佛法,取一滴水而弃大海,却自以为大海□ㄕb这。有的,不能完满的总持佛法,对自己多少理会的法门,赞扬到极点,□控o这是最殊胜的,最究竟的。有了这,就有了一切;或以为有了这,就不需要别的。
总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适化无方,凡不能统摄总贯,不能始终条理,都会犯上偏取
部份而弃全体的过失。这种家风,使佛教走上空疏贫乏的末运!

  学佛 当皈依三宝 , 可以从阿含经次第学起 .佛所说法 ,
初.中.後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 应该要很有信心的 . 佛为增益人间安乐 ,
增加天众 , 减损阿修罗众 , 而为说法 . 是可以使天人获安的法 .
Mon Oct 4 00:38:02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9
南无阿弥陀佛
我之前有看印顺导师的文章
也觉得,印顺导师的文章和我之前所学的某些地方有冲突
我就觉得很疑惑很疑惑
如果我之前学的是佛说的
但是印顺导师的文章也是佛说的


都是佛说的
那为什麽又会有冲突


※ 引述《sleeplotus (睡莲乍现)》之铭言:
>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这是印顺法师的一段话 , 可供为一个参考 , 很写实的一段话 :
>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仅是信仰的。所以义理的开导,或是修持的指示,都是通过理性,□/font>
> 茼麻□I的,正确的内容。由於通过理性的随机适应,自由抉择,所以宏传中的佛法,可说是
> 多彩多姿的。但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容易引起二项观念,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那二项□/font>
> O:一、佛的教说,菩萨与祖师们的宏传,都是适应不同的时间地区,不同的根性好乐,而给
> 以适宜的教导。所以方便多门,或浅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还似乎是
> 矛盾的。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万花筒一样,初学者不能统摄条贯,每有不知如
> 何是好的感觉。二、由於众多的教说,有内在的关联性,常从一端而说到其他。如衣服一
> 样,提起衣领(当然这是最适当的),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衣服的全体。
> 但在一般人,对一一法门的应机特性,一一法门的浅深次第,一一法门的相互关联,
> 每被忽略而□侗的觉得都是差不多的。这种杂多而又差不多的观感,会引起相反的同一倾
> 向。有以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这样,不需要广修遍学,一经一佛一咒的
> 佛法,大大的发展起来。其实是不能完满的把握佛法,取一滴水而弃大海,却自以为大海□/font>
> ㄕb这。有的,不能完满的总持佛法,对自己多少理会的法门,赞扬到极点,□/font>
> 控o这是最殊胜的,最究竟的。有了这,就有了一切;或以为有了这,就不需要别的。
> 总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适化无方,凡不能统摄总贯,不能始终条理,都会犯上偏取
> 部份而弃全体的过失。这种家风,使佛教走上空疏贫乏的末运!
>   学佛 当皈依三宝 , 可以从阿含经次第学起 .佛所说法 ,
> 初.中.後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 应该要很有信心的 . 佛为增益人间安乐 ,
> 增加天众 , 减损阿修罗众 , 而为说法 . 是可以使天人获安的法 .
Mon Oct 4 01:13:02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10
我想向你下跪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wskevin.bbs@cbs.ntu.edu.tw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我之前有看印顺导师的文章
: 也觉得,印顺导师的文章和我之前所学的某些地方有冲突
: 我就觉得很疑惑很疑惑
: 如果我之前学的是佛说的
: 但是印顺导师的文章也是佛说的
: 都是佛说的
: 那为什麽又会有冲突

不是佛说的有冲突,是我们的理解有冲突。
你之前学的是你说的,不是佛说的
你只是根据佛说加上自己理解,把它变成自己的信仰
印顺导师的文章也是印顺导师说的,也不是佛说的
只是他根据佛说加上自己理解,将它化为自己的理念
但是理解难道不会出错吗?这是问题所在。

因为你还未成佛,印顺导师成佛了没也不清楚
你们的理解有冲突,那是你们自己的冲突
跟佛说佛说有冲突是两回事。
除非能举出佛说的经典中真正明显的冲突。
真正佛说要依原经,而不是其他人的解释。
Sun Oct 3 23:30:21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今天的社团博览会~~
#11
睡莲乍现
※ 引述《wskevin (南无阿弥陀佛)》之铭言:
> 我之前有看印顺导师的文章
> 也觉得,印顺导师的文章和我之前所学的某些地方有冲突
> 我就觉得很疑惑很疑惑
> 如果我之前学的是佛说的
> 但是印顺导师的文章也是佛说的
> 都是佛说的
> 那为什麽又会有冲突
> ※ 引述《sleeplotus (睡莲乍现)》之铭言:

     哪里冲突有冲突可以提出来 , 我们可以看看佛经上的说法 .
 这要就比较不会疑惑了:)
Mon Oct 4 13:37:4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