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1
几番横渡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最近看了一些佛教哲理的书籍
   我觉得很神奇  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自己的心念所铸
   一直专注的自我也不是个绝对体
   不过是由众多个因缘与"他"聚合而成
   虽然能体会到人的心念决定他所存在的环境
   而无所谓境遇去影响心情
   但是最近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还是让我困在自□的藩篱里

   别人透过第三人的介绍与我借东西
   我本无打算要借任何人这项物品
   然而被提出请求  又觉得没有理由拒绝人
   於是就把怨念放在那位第三人身上
   觉得若无他无心的一句话  我何须受此困扰
   但又知道  困扰由己心而起
   只要我能转念  一切只是个事件与现象  而不带情绪

   我该如何从佛学的观点
   跨越自我设限的迷障呢?恳请指引.谢谢
Sun Oct 10 07:03:4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2
我爱死小白了 =_=|||
※ 引述《cufe.bbs@ptt.cc (几番横渡)》之铭言:
>    最近看了一些佛教哲理的书籍
>    我觉得很神奇  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自己的心念所铸
>    一直专注的自我也不是个绝对体
>    不过是由众多个因缘与"他"聚合而成
>    虽然能体会到人的心念决定他所存在的环境
>    而无所谓境遇去影响心情
>    但是最近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    还是让我困在自□的藩篱里
>    别人透过第三人的介绍与我借东西
>    我本无打算要借任何人这项物品
>    然而被提出请求  又觉得没有理由拒绝人
>    於是就把怨念放在那位第三人身上
>    觉得若无他无心的一句话  我何须受此困扰
>    但又知道  困扰由己心而起
>    只要我能转念  一切只是个事件与现象  而不带情绪
>    我该如何从佛学的观点
>    跨越自我设限的迷障呢?恳请指引.谢谢

1. 没有他人来扰,不能生心中之扰(没有拳头,则当然看不到拳头)
2. 若你不让心中生扰,则亦无扰生(有拳头,但是你可以不把它当一回事)

所以是因缘生成此困扰。
单单是你,不会有这个困扰。
单单是他,不会有这个困扰。
必定要有「他」与「你」,再因缘会合生成这个困扰。

所以要解决这个困扰也可以从二方面:
1. 让对方不再来扰你,当然困扰就没有
2. 让自己不在意,当然困扰也没有
Sun Oct 10 19:10:5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3
KO
 One can't remove oneself from where one's placed.
Sun Oct 10 20:27:19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4
我爱死小白了 =_=|||
※ 引述《kokernel (KO)》之铭言:
>  One can't remove oneself from where one's placed.

Fine, where is the place?
With some proper conditions, one could remove oneself from where one's placed.
Why not?
Nothing is really impossible with proper conditions.
Sun Oct 10 21:08:22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5
KO
※ 引述《YuGar (我爱死小白了 =_=|||)》之铭言:
> ※ 引述《kokernel (KO)》之铭言:
> >  One can't remove oneself from where one's placed.
> Fine, where is the place?
> With some proper conditions, one could remove oneself from where one's placed.
> Why not?
> Nothing is really impossible with proper conditions.

  Nothing really is like proper conditions..
Sun Oct 10 22:45:1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6
ViMal
应该是在楞严经中就有答案。

※ 引述《cufe.bbs@ptt.cc (几番横渡)》之铭言:
>    最近看了一些佛教哲理的书籍
>    我觉得很神奇  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自己的心念所铸
>    一直专注的自我也不是个绝对体
>    不过是由众多个因缘与"他"聚合而成
>    虽然能体会到人的心念决定他所存在的环境
>    而无所谓境遇去影响心情
>    但是最近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    还是让我困在自□的藩篱里
>    别人透过第三人的介绍与我借东西
>    我本无打算要借任何人这项物品
>    然而被提出请求  又觉得没有理由拒绝人
>    於是就把怨念放在那位第三人身上
>    觉得若无他无心的一句话  我何须受此困扰
>    但又知道  困扰由己心而起
>    只要我能转念  一切只是个事件与现象  而不带情绪
>    我该如何从佛学的观点
>    跨越自我设限的迷障呢?恳请指引.谢谢
2004年10月10日 22:50:15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7
我爱死小白了 =_=|||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kokernel.bbs@cbs.ntu.edu.tw (KO)》之铭言:
: ※ 引述《YuGar (我爱死小白了 =_=|||)》之铭言:
: > Fine, where is the place?
: > With some proper conditions, one could remove oneself from where one's placed.
: > Why not?
: > Nothing is really impossible with proper conditions.
:   Nothing really is like proper conditions..

Oh? What is suicide?
Sun Oct 10 15:59:4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8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 引述《cufe.bbs@ptt.cc (几番横渡)》之铭言:
>    最近看了一些佛教哲理的书籍

这跟佛学没有关系,跟自己的个性有关。

如果真的不愿意,那麽,真的老实说,你真的不方便,并再替他想办法解决。

如果躲不掉,请你强调这东西的贵重性以及对你的重要性,并限定什麽时候还。

如果没有勇气这麽说,请多练习几次,以後就会了。

如果硬要扯上佛学,那麽,应该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吧?

性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习气,习气(惯),让我们以制式的反应来应对目前
的人事物,心也流转不息,没有定性,杂乱不堪。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直接面对现实和问题。世尊面对问题没有畏惧,也
说出现实世界的本质是苦,而为了灭苦,世尊提出了一套方法……

但就个人的管见而言,你以佛学来解释和看待你所遭遇的问题,是一种逃避,
呃,或者说一种迂回式的自我防卫,事实上,问题没有那麽复杂,你想太多了。

以後,你直接了当跟对方讲就可以了。

祝

一切顺利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大家来读经板 - 共同深入经藏, 以期智慧如海                      BudaDigest
◆ 修改: 04/10/11  3:28:36 <140.113.222.181> 
Mon Oct 11 03:12:14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9
KO
 The main course is censored due to camera diversion
Mon Oct 11 07:39:43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10
我爱死小白了 =_=|||
※ 引述《kokernel (KO)》之铭言:
>  The main course is censored due to camera diversion

I just can't agree with those words --
    "One can't remove oneself from where one's placed."

There are serveral means to eliminate the bothering.
I list two of them below as my suggestion.

First, no bothering would be made without the requests.
Second, no bothering would be made without conscious activity.
Mon Oct 11 09:34:3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11
QC
※ 引述《cufe.bbs@ptt.cc (几番横渡)》之铭言:
>    只要我能转念  一切只是个事件与现象  而不带情绪
>    我该如何从佛学的观点
>    跨越自我设限的迷障呢?恳请指引.谢谢

我说我的自身经验
从我开始一段时间比较积极的打坐 读书(大部分是广论)
心境上有一些转变
我把家里多馀的家具全部送人 沙发 茶几 双人床等等
总之可以送的都送人了 这是因为我不需要所以我就很大方的送人了
但有一个柜子的CD我留了下来 舍不得送
里面有很多我以前喜欢的CD 也花了不少钱
所以我用个大纸箱装好 藏在储藏室的某个小角落
我怕我的某个朋友来会到处找 (因为他每次来我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
柜子前 看看我又买了哪些新的CD 然後要跟我借 但我总是舍不得)
所以 纵使我对这些CD已经不再那麽需要 我还是要留下来
哪怕有一天我又想听了 或是後悔给别人

有一次师父跟我们谈话
她问了我们 还有什麽东西是最放不下的?
有个师兄说 上次地震来的时候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客厅看佛像还好吗?
师父说 好 那你下次把佛像送来给我
(我当时回答 好像没有我放不下的 但事後想想放不下的还真多
至少那一箱CD我就很珍惜)
之後我们每次见师父时 师父总是跟那个师兄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说
「你的佛教什麽时候要带来啊?」
问了五六次之後 有一次师父说了 「我是真的要你的佛像吗?」
我在旁边自作聪明的说到「佛像拿来了 师父也会还给你的……」
师父说「唉约!这个游戏真不好玩 以後不好玩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师兄是一个对任何事都很执著 
也因为从小的生长环境比较困苦所以很多事
都是以「如果我少买这个 还是省下这个 就可以多吃几个便当」的观念在衡量
而师父只是想要用这个方法来破除他的悭贪跟执著

说了别人的故事
我则是听了广论-下士道「念死无常」之後
我终於还算愿意也比较不会舍不得的把那一整箱的CD一次全部送人了

其实学佛除了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念头转念
(如果第一念的习气太强 第二念要转也不容易了)
若可以培养自己更清楚了知自己的烦恼在哪 问题在哪里
然後从那边下手去改 也就不用凡事都转念
而是我们已经转向以佛法的观点去思惟、去过生活
而不光只是佛教哲学 好像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应应急
其它的时候 则是生活归生活 佛法归佛法

但是前提就是需要长时间的薰习跟思惟佛法
因为我们的习气太强 平常也都是忙著上课 上班
脑子很少用在佛法上
一遇到问题的第一念都是习气在控制我们
而不是佛所说的法
所以只有靠多听闻跟思惟
如果是因为悭贪的习气造成自己的烦恼
可以多思惟布施的功德 
或是思惟念死无常 因为死了什麽也带不走
借朋友用用又何妨
2004年10月11日 12:14:20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12
几番横渡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images.bbs@cbs.ntu.edu.tw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这跟佛学没有关系,跟自己的个性有关。
: 如果真的不愿意,那麽,真的老实说,你真的不方便,并再替他想办法解决。
: 如果躲不掉,请你强调这东西的贵重性以及对你的重要性,并限定什麽时候还。
: 如果没有勇气这麽说,请多练习几次,以後就会了。
: 如果硬要扯上佛学,那麽,应该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吧?
: 性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习气,习气(惯),让我们以制式的反应来应对目前
: 的人事物,心也流转不息,没有定性,杂乱不堪。
: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直接面对现实和问题。世尊面对问题没有畏惧,也
: 说出现实世界的本质是苦,而为了灭苦,世尊提出了一套方法……
: 但就个人的管见而言,你以佛学来解释和看待你所遭遇的问题,是一种逃避,
: 呃,或者说一种迂回式的自我防卫,事实上,问题没有那麽复杂,你想太多了。
: 以後,你直接了当跟对方讲就可以了。
: 祝
: 一切顺利

      谢谢你......
      但也正因为是性格的问题
      我既然知道了,如果依旧落在这样的性格中去处理自己的生活
      这样不也是一种驼鸟心态吗?
      之所以想寻求佛法,是希望能有所谓的"理"
      虽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我亦相信一切源自人心
      所以想知道,有没有"理"能够指引一个方向......
      还是很谢谢你帮助我^^
Tue Oct 12 16:45:39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13
QC
※ 引述《cufe.bbs@ptt.cc (几番横渡)》之铭言:
>>       我既然知道了,如果依旧落在这样的性格中去处理自己的生活
>       这样不也是一种驼鸟心态吗?
>       之所以想寻求佛法,是希望能有所谓的"理"
>       虽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但我亦相信一切源自人心
>       所以想知道,有没有"理"能够指引一个方向......

要恭喜你!!
只要对佛法有信心
可以认定佛法绝对有办法改变你的任何牛脾气还是难移的本性
你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对治法门(或是您说的"理")
光凭这一点信心 事情就一定会有转变!

困在藩篱中就代表你困在自己的烦恼中
佛法可以对治任何的烦恼
所以别轻言放弃!
呵呵呵 ^_^
2004年10月14日 17:26:43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困在自己建□的藩篱中
#14
一无所有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cufe (几番横渡)》之铭言:
:       这样不也是一种驼鸟心态吗?
:       之所以想寻求佛法,是希望能有所谓的"理"

曾听过两个故事, 不过记得不是很清楚...
末学大致上描述一下, 因此而导致您无法到网路上找到完整的全貌烦请包含:

一个是, 一位居士因为在茅房上厕所时掉出了一枚金币而凝心寻找,
就在苦恼至极之际, 吒见一只蛤蟆蹲在草丛里,
方才兴念欲似蛤蟆能窜入丛中寻找, 意识循即离身附入蛤蟆身中.
後来有一位老和尚见状, 一看到蛤蟆, 大力压了它一下, 那位居士才醒过来.

另一个故事是, 金碧峰禅师是位修行道行甚高的修行者,
到他阳寿尽时, 牛头马面每次都抓他不著, 因他一入定, 牛头马面根本拿他没办法.
後来阎王跟牛头马面说, 金碧峰禅师受了当今皇帝赏赐的一个玉钵, 喜爱非常.
若此去遇他入定, 将钵取出轻敲一声即可.
牛头马面照著做, 结果金碧峰禅师即时出定, 喊道:"谁在动我的钵?"
然後他就被抓了.....
不过, 金碧峰禅师也因此而懂了, 於是跟牛头马面请求能再拿一下那个玉钵.
牛头马面笑著把钵递给他, 他一接过钵, 马上就将他摔到地上摔破了.
瞬间, 金碧峰禅师脱离了枷锁, 留下一句:"若能抓得住虚空, 再来抓我金碧峰."

这两个故事的真实性或正确性姑且不论.
末学从这两个故事学到的, 是我们若是总是抓著自身喜爱的对象不放.
那我们的世界就是那麽小.
我们的能力就是那麽小.
大概可以说是画地自限吧.

世间的人事物, 从形成的那天起就都不断向损坏的方向走.
即使没有人使用, 也是一天天坏去.
不容易因时间损坏的, 也将不容易因人为使用而损坏.
若是会因为借予而损坏, 当然也就有可能因为自身使用而损坏.
保持或损坏, 岂是能完全保障.
将广大的心量局限在小小的人事物的成住坏空, 不免浪费?

多数人不喜陌生人触碰自身,
然, 陌生人与好友不过差别在意识心的喜恶或生熟.
既是意识, 只消稍转念头, 即有天堂地狱之别.
虽说转念甚难, 然, 理如此也.

佛家修行所为何事? 转念而已.
转念入空, 何事得而扰自?
末学拙见, 希望能有一点参考的用处.
Thu Oct 14 13:56:11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