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法号
#1
一心称名
请问为何古时候的禅宗法师们的法号
会有2个.如:百丈怀海
而其他宗派的法师们是否也是如此?
谢谢解说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法号
#2
邱大刚
※ 引述《tty (一心称名)》之铭言:
> 请问为何古时候的禅宗法师们的法号
> 会有2个.如:百丈怀海
> 而其他宗派的法师们是否也是如此?

感谢站友提供以下资讯:

 有的法师的法号是因为地名或寺名的通用。可参见《五灯会元》。

中华佛百:百丈清规
按怀海为马祖道一的弟子,曾於江西【百丈山】
大智寿圣禅寺举扬禅风,鉴於当时未有丛林规章
制度,乃糅合大、小乘戒律,制定禅门仪规。此
即本书之由来。然其原本於唐、宋间散佚。至元
代,德□奉勒重编《敕修百丈清规》,惟内容与
原本相去甚远,欲窥知原本的体制大要,可据下
列资料略知一二∶《宋高僧传》卷十〈怀海传〉
、《景德传灯录》卷六所附〈禅门规式〉、《禅
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颂〉、《敕修百丈清规
》所附杨亿〈古清规序〉等书。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Wed Nov 10 09:22:3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法号
#3
七月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tty (一心称名)》之铭言:
> > 请问为何古时候的禅宗法师们的法号
> > 会有2个.如:百丈怀海
> > 而其他宗派的法师们是否也是如此?
> 感谢站友提供以下资讯:
>  有的法师的法号是因为地名或寺名的通用。可参见《五灯会元》。
             ^^^^□受戒时有内号外号,此处是某山某禅师,有点不同~~~

查一下《五灯会元》卷二
>>>>>>>>>>>>>>>>>>>>>>>>>>>>>>>>>>>>>>>>>>>>>>>>>>>>>>>>>>>>>>>>>>>>>>>

牛头山法融禅师 牛头山智□禅师 锺山昙璀禅师 牛头山智威禅师 生头山慧忠禅师
安国玄挺禅师 天柱崇慧禅师 佛窟惟则禅师 径山道钦禅师 天台云居智禅师
鸟窠道林禅师 北宗神秀禅师 嵩岳慧安国师 蒙山道明禅师 五台巨方禅师
兖州降魔藏禅师 寿州道树禅师 嵩岳安国师法嗣 嵩岳破灶堕和尚 嵩岳元□禅师
终南山惟政禅师 嵩山峻极禅师 保唐无住禅师 西域崛多三藏 韶州法海禅师
吉州志诚禅师 匾担晓了禅师 洪州法达禅师 寿州智通禅师 江西志彻禅师
信州智常禅师 广州志道禅师 永嘉真觉禅师 温州净居尼玄机 司空本净禅师
婺州玄策禅师 河北智隍禅师 南阳慧忠国师 荷泽神会禅师 耽源应真禅师
蒙山光宝禅师 圭峰宗密禅师 文殊菩萨 天亲菩萨 善财童子
须菩提尊者 舍利弗尊者 殃崛摩罗尊者 宾头卢尊者 障蔽魔王
跋陀禅师 金陵宝志禅师 南岳慧思禅师 天台智者禅师 天台丰干禅师
天台寒山 明州布袋和尚 法华志言大士 扣冰澡先古佛 千岁宝掌和尚
鹤林玄素禅师
>>>>>>>>>>>>>>>>>>>>>>>>>>>>>>>>>>>>>>>>>>>>>>>>>>>>>>>>>>>>>>>>>>>>>>>>>
也有不少例外的,......

查一下《丁福保佛学辞典》
>>>>>>>>>>>>>>>>>>>>>>>>>>>>>>>>>>>>>>>>>
又僧死後之谥号。亦称法号。
又云戒名。受戒时师所授之名也。
>>>>>>>>>>>>>>>>>>>>>>>>>>>>>>>>>>>>>>>>>
1.□以俗家姓
    马祖道一禅师(709~788)
    唐代禅僧。南岳怀让之法嗣。汉州(四川广汉)人,
    俗姓马,世称马大师、马祖。名道一。
2.  谥号
    清凉澄观(738~839)
    唐代僧。四祖讳澄观。字大休。俗姓夏侯氏。越州会稽人也。号清凉国师...
    贞元十五年。德宗圣诞,召入内殿,阐扬华严宗旨,帝朗然觉悟,谓「以
    妙法清凉朕心」,遂赐号「清凉国师」。
......                        (etc.)

    讲究一点的话,以丁福保辞典为主,不过有些资料似乎找不到了.....
Wed Nov 10 12:07:4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法号
#4
□□□二等兵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感谢站友提供以下资讯:
>  有的法师的法号是因为地名或寺名的通用。可参见《五灯会元》。
> 中华佛百:百丈清规
> 按怀海为马祖道一的弟子,曾於江西【百丈山】
> 大智寿圣禅寺举扬禅风,鉴於当时未有丛林规章
> 制度,乃糅合大、小乘戒律,制定禅门仪规。此
> 即本书之由来。然其原本於唐、宋间散佚。至元
> 代,德□奉勒重编《敕修百丈清规》,惟内容与
> 原本相去甚远,欲窥知原本的体制大要,可据下
> 列资料略知一二∶《宋高僧传》卷十〈怀海传〉
> 、《景德传灯录》卷六所附〈禅门规式〉、《禅
> 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颂〉、《敕修百丈清规
> 》所附杨亿〈古清规序〉等书。

题外话,乱入一下,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小说"倚天屠龙记"快结束时的一段

http://www.bwsk.net/wx/j/jingyong/yttlj/039.htm

就是谢逊求忏悔坦然受辱,
後来出家的这一段..
谢逊道:“弟子懂得。牛屎谢逊,皆是虚影,身既无物,何况于名?”

以前拼命看金庸时,我不喜欢这部小说,
因为男主角太婆妈 =.=
但是这段还是让我感动了一小下,
记得当时年纪小,好像懂了一些说不清楚的什麽....
2004年11月10日 12:14:16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