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问题] 如果喜欢某部佛经中的某段,可以只诵□…
#1
深奥幽玄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Isolde (逃离垃圾鼠窝)》之铭言:
: 读到佛说摩邓女经里佛陀点化摩邓女的那段
: 很喜欢也很有感触
: 常常读也抄写过几次
: 这部经书可以像心经或佛说阿弥陀经一般念吗?
: 只念诵片段可以吗?

心经本身也是节录的经文,
开头之处没有「如是我闻」四个字,
所以其实也不用在意是否抄写全文。

--
欢迎参观我的部落格
    YuGar POWER
        围棋新闻.诘棋发表与讨论.围棋棋友心得经验交流.无限期招募共同作者.
            http://www.wretch.cc/blog/yugar/
                IGS 帐号:YuGar (注意大小写)
Tue Feb 22 23:39:00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如果喜欢某部佛经中的某段,可以只诵□…
#2
逃离垃圾鼠窝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sici.bbs@cbs.ntu.edu.tw (七月)》之铭言:
:     麻烦您将想抄写及念诵的片段post出来,
:     这样别人回您答案时才会清楚,谢谢。
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
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
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有夫妻者。便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
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
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身中恶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罗汉道。

佛知已得阿罗汉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难所。女即惭而低头。长跪於佛前言。
实愚痴故逐阿难耳。今我心已开。如冥中有灯火。如人乘船船坏依岸。如盲人得扶。
如老人持杖行。今佛与我道令我心开。如是诸比丘俱问佛。是女人母作蛊道。
何因缘是女得阿罗汉道。佛告。诸比丘。汝欲闻知是女不。诸比丘言。我曹当受教。
佛言。是摩邓女。先世时五百世为阿难作妇。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贪相爱。
同於我经戒中得道。於今夫妻相见如兄弟。如是佛道何用不为。佛说是经。
诸比丘闻皆欢喜佛说摩邓女经

如果只念这两段可以吗
Wed Feb 23 08:41:3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如果喜欢某部佛经中的某段,可以只诵□…
#3
七月
※ 引述《Isolde.bbs@ptt.cc (逃离垃圾鼠窝)》之铭言:
> ※ 引述《sici.bbs@cbs.ntu.edu.tw (七月)》之铭言:
> :     麻烦您将想抄写及念诵的片段post出来,
> :     这样别人回您答案时才会清楚,谢谢。
> 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
> 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
> 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有夫妻者。便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
> 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
> 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身中恶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罗汉道。
> 佛知已得阿罗汉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难所。女即惭而低头。长跪於佛前言。
> 实愚痴故逐阿难耳。今我心已开。如冥中有灯火。如人乘船船坏依岸。如盲人得扶。
> 如老人持杖行。今佛与我道令我心开。如是诸比丘俱问佛。是女人母作蛊道。
> 何因缘是女得阿罗汉道。佛告。诸比丘。汝欲闻知是女不。诸比丘言。我曹当受教。
> 佛言。是摩邓女。先世时五百世为阿难作妇。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贪相爱。
> 同於我经戒中得道。於今夫妻相见如兄弟。如是佛道何用不为。佛说是经。
> 诸比丘闻皆欢喜佛说摩邓女经
> 如果只念这两段可以吗
      ^^^^^^^^^^^^^^

      这里提到「不净」、「死亡」的观念摩邓女正心即得阿罗汉道,
      现在的观点来看,修行人是不是有这样的功夫呢?
      「五百世为阿难作妇」,现在讲三世七世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能做
      五百世仍如此恩爱,大概不会是我们现在人能够理解的,
      精华区经典系列《楞严经》可参考看看,属如来密意的经典,
      密意经典需有老师讲解,您就自行抉择了。

祝和喜自在
Wed Feb 23 20:36:30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如果喜欢某部佛经中的某段,可以只诵□…
#4
逃离垃圾鼠窝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Isolde (逃离垃圾鼠窝)》之铭言:
: ※ 引述《sici.bbs@cbs.ntu.edu.tw (七月)》之铭言:
: :       这里提到「不净」、「死亡」的观念摩邓女正心即得阿罗汉道,
: :       「五百世为阿难作妇」,现在讲三世七世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能做
: :       五百世仍如此恩爱,大概不会是我们现在人能够理解的,
: 摩邓女开悟的过程如此吸引我有二:
: 一是她从「身中恶露」领悟到生死轮回之苦
: 另一点便是她与阿难的关系从「相敬相重与相贪相爱」转变为「同於经戒中得道,
: 夫妻相见如兄弟」
: 五百世为夫妻
: 可见两人因缘之深
: 但不论关系属於敬、重、贪、爱哪一层面
: 总是限制於「男女之情」间
: 何况相爱者可能也想独占对方的一切
: 两人间免不了由「敬、重」衍生出「贪、爱」
: 如此两人之间更难分割
: 这也算是一种挂碍吧?
: 失恋会想寻求超脱较容易理解
: 但在两情相悦中了悟两人彼此牵绊的力量
: 进而超脱,我觉得这很了不起

以上是一个正在思索爱情意义的人
对摩邓女悟道的一些看法
请各位不吝赐教!
Wed Feb 23 15:52:0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