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末学家境贫穷,如果出了家,那我父母生活可能会有问题?
出不出家有四种 一身心俱不出 此种人就是所谓世俗人 个人估计约占95%以上 命随前世所造之善恶业流转 今生再造善恶业(来生还是轮回六道) 命能被一般算命师算中(指真正会算的算命师) 也就是无法改变命运 (这种里面包含一般自称学佛人 吃素的人 和修道修善的人 (许多国内某功德会或一些孤儿院或老人院或其他善心机构 仍在此属 比如只是行善想来生再当人过得更好的日子 或想生天道而没想出离三道的人 就是所谓的修学行善时动机错误 到这边可参看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和十善业道经 但行事为人行善时功成不居 则不在此类 属第三类 但佛教□真的不多) (可参看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32到37品) 二是身出心不出 此种人约占 2% 虽然身体出家 可是原因多半是逃避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又或者是感情受创或事业受创 遁入佛门吃免钱饭(佛陀也不禁止) 原因是这1%的其中有约莫30%会转化心境 反而认真修行 好好改变自己身心 但其他的70%甚至比第一种人更差 增加更多贪嗔痴 入佛门更贪 争道场住持或执事或争功德 就是所谓 施主一粒米 大如须弥山 入佛门出家没认真修行 会被佛教护法神看不起 被鬼神唾弃 死後还要先入地狱无量劫 再转生到鬼道无量劫 再转生畜生道无量劫 等到好不如容易当人 还会当穷人和病人 每一生都又穷又病 而且累劫累生都还不清佛门的债(一如楞严经所载) 三是身不出家心出家 这种人约占2%而已 也就是在俗世家庭里能够顾及 事业能把握 父母能照顾 朋友能向他学习 把身心奉献给一切人事物(包含像德雷莎修女之类的人 在末学看来反而是非佛教人反而比佛教人多 当然隐起来修的不算) 能够转化自己命运(不管自己而先顾众生) 就是能运命之人 而非命被运之人(命拘不住) 命已由己所作 此种人能把众生(众生者众缘和合而生)生命(包含动植物矿物有情无情在内) 视如己出 照顾和关怀一切众生(无论宗派民族) 并且存著躹躬尽瘁 死而後已之大无畏精神 已是累劫修福修慧所引发的菩萨心 一如佛说八大人觉经所载 第七条目 觉悟五欲过患 虽为俗人 不染世乐 常念三衣法钵法器 志愿出家守道清白 梵行高远 慈悲一切 第八条目 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边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或如维摩诘经 在家修学而常行梵行的所载内容) 四 身出家心也出家 此种人则称为佛门龙象 在世为人师 常行说法慈悲度众而不厌不疲 来世成佛祖 能转生一切无边无量佛国土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 常令众生返闻了自性 (可参阅圆觉经和法华经和华严经) 此种人只占约 0.00001% 如果大德要出家 末学诚恳建议 当发大心 作此辈众生 至於大德所提之家境不好 所谓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若真修行 不但能得世人尊敬 如果父母没粮 天人乃至佛菩萨都会转化 来帮忙 根本不用担心 但是一定要先使父母同意而且无忧 安心 而且要把亲戚朋友都劝服 让他们是欢喜送你出家的(或到很少很少磨擦力时) 否则身出家心还挂碍都挂碍西还不如孝养堂上活佛(你的父母)来得有功 这样说法的言下之意就是劝大德先把家人安顿好 毕竟先从小单位(个人 家庭 朋友) 先服务起 服务都能作好 才能服务大单位(社会 国家 众生) 先从小宇宙开始 扩到大宇宙 也莫急莫慌 当日日发心 先在家好好修 以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 便可遇善知识和适合的道场出家 所谓一分诚敬 则有一分感应 十分诚敬 则有十分感应 感应道交 不可思议 唯看您所发心量而有境来遇 祝您早日出家成功 道业成就 ^^ 广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得渡者) 阿弥陀佛 ※ 引述《shine9028 (本弘)》之铭言: > 第一:末学家境贫穷,如果出了家,那我父母生活可能会有问题? -- 不以有行 亦不以无行 即得受记 维摩经云 诸行性相 悉皆无常 涅盘经云 佛告迦叶 诸行是常 无有是处 汝但一切处无心 即无诸行 亦无无行 即名受记 阿弥陀佛常以佛光摄受一切众生 请常念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妙音香光 合十
如楼上师兄所说 先把堂上的两尊佛菩萨安顿好之後 才可以出家 这样作也是累积出 家善缘的上善之法 把六波罗密确实在生活中落实 让出家的因缘提早成熟 每天忏悔回向发愿并祈求佛菩萨慈悲摄受 这也可以让出家的缘早日圆满 这些功夫的先决条件是发心至诚 所以必须好好检查出家的动机
※ 你好? 本弘很感谢大德的甘露法语,我为牢记在心的! 我很希望继续读外文研究所,但我又想先就业赚钱,然後在职进修! 出家的确是一见难行之事,也要看我个人的福德因缘,然而如同经典 所说,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发心出家等! 我会给自己一段休息的时间,让我决定是否要先出家? 谢谢你的意见!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