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1
白非白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世间重新建造完成了,我们回顾一下,天火後众生皆在光音天居住,
生活快乐的不得了,那时世界刚又造好,但“空无有物”,由於有新
的地方可去,因而兴起一波移民热,《起世经》记载:(p0358b04起)
┬┬┬┬┬┬┬┬┬┬┬┬┬┬┬┬┬┬┬┬┬┬┬┬┬┬┬┬┬┬
【最胜品十二之一】
 『(佛言)诸比丘。尔时世间转坏已成。空无有物。诸梵宫
  中。未有众生。光音天上。福业尽者。乃复下生梵宫殿中。
  不从胎生忽然化出。』
┴┴┴┴┴┴┴┴┴┴┴┴┴┴┴┴┴┴┴┴┴┴┴┴┴┴┴┴┴

这是光音天又转生诸梵天的开始,天界的人是由化生的,化生就是突
然出现,像是老外来到我国一样,机门一开就来一票人了。我们知道
光音天人是没有形体的一种“光人”,那麽“梵天人”又是什麽情况
呢?
—————————————————————————————┴
《丁福保佛学词典》
梵天:(界名)新作波罗贺麽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
离欲界之□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第
二梵辅天,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

《中华佛学百科》
又作鸠摩罗伽天、鸠摩罗伽天、拘摩罗天、俱摩罗天、矩摩罗天,
意译童子天。护世二十天之一,即初禅天的梵王;因其容颜如童子
而得名。
——————————————————————————————

世尊说当时光音天的人命终後就有转生到此天界的:
┬┬┬┬┬┬┬┬┬┬┬┬┬┬┬┬┬┬┬┬┬┬┬┬┬┬┬┬┬
 『此初梵天名娑诃波帝(娑诃者世界名波帝者主也)。为如是
  故有此名生。诸比丘。尔时复有诸馀众生。福寿尽者。从
  光音天。舍身命已亦於此生。身形端正。喜悦住持以为饮
  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腾空而行。身色最胜。
 『即於其间。长时久住。彼诸众生於是住时。无有男女。无
  有良贱。唯有此名。名曰众生众生也。
┴┴┴┴┴┴┴┴┴┴┴┴┴┴┴┴┴┴┴┴┴┴┴┴┴┴┴┴┴
这一段说明了我们这世界名叫“娑波”世界的意义,“娑波”也译
作“娑婆”。原来“娑波”就是“众生”的意思,现在的众生包括
了光音天和梵天二处了。梵天这一天界众生没有性别,也是以喜悦为
食,虽有形体但清净无欲,自然光明,能腾空而行、具有神通力。也
由於长得像小孩,所以又意译为“童子天”。

这是最初的具有“可见人形”的生物,光音天的人看不见身体,因为
身光太强,无法看到有形体。由於古来各种族皆有“最初人”来到人
间的传说,宗教出世後各教便有“造物初主”的看法,各教的教义中
便常有“回到最初”的愿景作为教条之一,其中“梵我合一、天人合
一、造物上帝、唯一真主、光明童子、矮人祖先、飞天羽人、光明人
形、有翅类人”等等的思想大类依此。

在许多不明飞行物报告中,光体飞行的报告最多,如果是梵天,那是
有形状的,若是光音天来去,那就是不明光球或不明光体了。

在佛法未传入中土前的古书记载里就有这类异象,例如《汉书.天文
志》卷二十六.汉惠帝二年(B.C.193):『天开东北,广十馀丈,长
二十馀丈』,同书【武帝纪】建元二年四月戊申(B.C.139.6月11日)
『有如日夜出』。当然这一类的异象是夜晚才看得见,白天当然无法
看到。目前这类异象在天文学上统统归纳为“(北)极光”之类。

依古书所记载的我们可以了解到古时天人常来到地上人间,大家交往
密切、和平相处,高层次的天众无法和人交谈,那些较低层的天人有
些身无光,有人形,且随时能飞的,才能被人看见,古书也有不少记
载。

这一类“能飞行、长相好看”的人,古人称之为“羽人”,後来引申
为“仙人”。李白就遇到过一个羽人,长相大眼睛很好看,还送他一
本看不懂的书:
——————————————————————————————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李白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
这是六首其中的一首。驯鹿古来是上山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泰山古来
也就是神仙之地,以前皇帝老爷登泰山而小天下,怪了,泰山又不是
最高山怎会小天下呢?据线民指出,其实古时统治者皆和天界人种有
来往,现在有没来往不得而知,但是直到今日,大陆的朋友还不时回
报在泰山上面看到不明飞行物在上空晃来晃去咧。

李白兄是由古御道上山的,御道是皇家专用道,可能天众以为他和皇
上有交情,特来现身秀一秀、打打招呼呢。哇,咱们又岔题了,魂归
来兮,回神回神,泰山诗文暂且不表,咱再往下看:(p0358b13)
┬┬┬┬┬┬┬┬┬┬┬┬┬┬┬┬┬┬┬┬┬┬┬┬┬┬┬┬┬┬
 『复次诸比丘。当於如是三摩耶时。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
  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
  停住水上。
┴┴┴┴┴┴┴┴┴┴┴┴┴┴┴┴┴┴┴┴┴┴┴┴┴┴┴┴┴┴
三摩耶又译作三昧耶,意思是“情况、情形、代表”,在真言部指的
就是各种法器、手印、吉祥物等等,因为那是代表某一位菩萨或佛的
形象,例如孔雀明王就是骑一只孔雀,要是哪天换骑了一只火鸡,呃,
这个三昧耶就有点…了。

天界众生看到这世界空无有物,他们身有光,又能飞行,当然就到处
乱逛,当时的地球上有一种物质叫“地肥”。我想这是世尊说给老老
老师兄们容易理解的形容词。

这大地生出的“地肥”是一种营养物质,世尊是用熟煎乳汁比喻,同
学们若喜欢喝豆浆的也会了解,当热豆浆放凉点时表面也会有一层皮
留住,这皮营养多多,就是素食加工业最爱用的豆皮原料了。

顾名思义,可能这地肥的意思是“营养多、味道好,吃了会令人肥汁
汁”,故名地“肥”?世尊又说:
┬┬┬┬┬┬┬┬┬┬┬┬┬┬┬┬┬┬┬┬┬┬┬┬┬┬┬┬┬┬
 『如是如是。诸比丘。复於後时。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
  停住。渐如钻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
  犹如上蜜。』(还有很多种不同颜色样式呢)
 『尔时众生其中忽有性贪嗜者。作如是念:我今亦可以指取此。
  试复尝之。令我得知。此是何物”。(有人勇於□鲜罗)
 『时彼众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深齐一节。沾取地味。』
┴┴┴┴┴┴┴┴┴┴┴┴┴┴┴┴┴┴┴┴┴┴┴┴┴┴┴┴┴┴

在这里世尊没说是哪一天人以指沾吮,但是在《增一阿含经》里则说
是光音天人:(增一》(T02n0125_p0737起)
┬┬┬┬┬┬┬┬┬┬┬┬┬┬┬┬┬┬┬┬┬┬┬┬┬┬┬┬┬┬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
  肥。极为香美。胜於甘露。欲知彼地肥气味。犹如甜蒲桃酒。
 『比丘当知。或有此时。光音天自相谓言。我等欲至阎浮提。
  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
 『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著口中而取
  食之。是时。天子食地肥多者。转无威神。又无光明。身体
  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复能飞。』
┴┴┴┴┴┴┴┴┴┴┴┴┴┴┴┴┴┴┴┴┴┴┴┴┴┴┴┴┴┴
蒲桃酒应该就是葡萄酒,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水果酒,反正是味道不错
又有营养的一种饮料,应是世尊和比丘所熟悉的饮料。(可见水果酒
是比丘能喝的)由这一段我们知道光音天人本来无骨无肉,身质很轻,
是吃了地肥後体重增加才飞不动。

经上续载:(稍注,後同)
┬┬┬┬┬┬┬┬┬┬┬┬┬┬┬┬┬┬┬┬┬┬┬┬┬┬┬┬┬┬
 『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身体不重。亦复不失神足。亦能在虚空
  中飞行。』(现在也一样,空军飞行员也没有大胖子的)
┴┴┴┴┴┴┴┴┴┴┴┴┴┴┴┴┴┴┴┴┴┴┴┴┴┴┴┴┴┴

《起世经》也有详说:
┬┬┬┬┬┬┬┬┬┬┬┬┬┬┬┬┬┬┬┬┬┬┬┬┬┬┬┬┬┬
 『(时彼众生)吮而尝之。尝已意喜。如是一沾一吮。乃至再
  三。即生贪著(喔喔…吃上瘾了)。次以手抄(单手铲起为
  抄)。渐渐手掬(双手合捧为掬)。後遂多掬。恣意食之。
  (这可能是“吃到饱”老店的第一批客人)
 『时彼众生。如是抄掬。恣意食时。复有无量其馀诸人。见彼
  众生如是食□。亦即相学。竞取而食。(免费吃到饱,这等
  好处当当然人人要去)
 『诸比丘。彼诸众生取此地味。食之不已。其身自然渐渐涩恶。
  皮肤□厚。颜色浊暗。形貌改异。无复光明。亦更不能飞腾
  虚空。以地肥故。神通灭没。诸比丘。如前所说。後亦如是。
┴┴┴┴┴┴┴┴┴┴┴┴┴┴┴┴┴┴┴┴┴┴┴┴┴┴┴┴┴┴

原来贪著是始自口腹之欲,可是身为人类,不吃不行,难怪世尊一直
强调吃是维生,只要不至饿死、可以修道即可,不可挑食、贪食。例
如《金刚经》里头的开经:(T08n0236-p0752c10)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婆提大
  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如
  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尔时诸比丘来诣佛
  所。到已顶礼佛足。』
┴┴┴┴┴┴┴┴┴┴┴┴┴┴┴┴┴┴┴┴┴┴┴┴┴┴┴┴┴┴
舍婆提城就是舍卫城,是古代中印度五大城□之一,也就是□萨罗国
的首城。又译作“舍婆提、室罗伐、室罗筏、尸罗跋提、舍罗婆悉帝
、室罗伐悉底”等。又译为闻、闻物、闻者、无物不有、丰德、好道
等名。是世尊说法时间最久的地方。

世尊是“次第乞食”不挑宅院,不挑宅院自然食物无食法挑选,有了
食物拿回住处吃,吃完收好衣物,这才入坐。这一小段为何要放在这
开经的地方?若照其它般若诸经则如是我闻之後就可以马上立正卧倒
了,何必来此一段看来和般若风马牛不相干的情节?

话是不错,但若以本经後头世尊说诸法空相时再再强调『不应住色生
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的叮嘱来回味,便知般若观空
实由日常起居、饮食节度入手,同学都知道,心是圣法印的指标,当
心无所住,对於色声香味触法不再念念不忘,也就是六入:“眼耳鼻
舌身意”不再有漏洞时,就是观空的初步成就了。

若一个行者念念不忘昨天吃的素食好好吃,一直想著今天还要去吃,
渴望明天也要去吃,心中一个原则不可破坏:非素食不吃。其金刚不
坏的心,如何能空呢。

食欲是人的天性,这是因为由光音天转生人身时的“最初基因”所致,
《起世经》世尊後续说道:
┬┬┬┬┬┬┬┬┬┬┬┬┬┬┬┬┬┬┬┬┬┬┬┬┬┬┬┬┬┬
 『是时。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呼哭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为穷
  厄(困住无处去了)。复失神足。即住世间。(这才住下来)
 『不能复还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视颜色。』
┴┴┴┴┴┴┴┴┴┴┴┴┴┴┴┴┴┴┴┴┴┴┴┴┴┴┴┴┴┴
对照光音天人因贪图食欲而困厄,再思考般若空相的金刚经世尊的亲
身示现,同学们自当警□。

这里光音天人贪食地肥因而长出骨肉,有了肉身所以互相才看得见身
体,本来光音天时大家的样子没什麽分别(因为都是白光嘛),但是
有了肉身之後就长得不太相同了,《增一阿含经》说:
(T02n0125_p0737a19)
┬┬┬┬┬┬┬┬┬┬┬┬┬┬┬┬┬┬┬┬┬┬┬┬┬┬┬┬┬┬
  彼时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是谓。
  比丘。初世成时。有此□法。流布世间。是旧常之法。女人
  必出於世。亦复旧法非适今也。
┴┴┴┴┴┴┴┴┴┴┴┴┴┴┴┴┴┴┴┴┴┴┴┴┴┴┴┴┴┴
第一句的“欲意”指的是食欲,因为那时还无男女之相,食欲多的光
音天人长出了较多的肉(吃得少的则还能飞),“女人”最初意思就
肉多的光音天人。有了身体“各各相视颜色”那麽肉多的自然引起别
人好奇,於是互相触摩“共相娱乐”,有人喜欢摸起来滑溜的感觉,
贪著的情欲因之而起。故世尊说这是古来就有的天性。

不过这时还没有真正的男女之分,真正男女之分是後来的事,我们会
再下一回再讲,这里先行略过。其它光音天人见那些互相娱乐的人的
怪样(以前没有的事情)便加呵责:
┬┬┬┬┬┬┬┬┬┬┬┬┬┬┬┬┬┬┬┬┬┬┬┬┬┬┬┬┬┬
  是时。馀光音天见此天子以堕落。皆来呵骂而告之曰。汝等
  何为行此不净之行。是时。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
  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
  有此因缘。今有屋舍。
┴┴┴┴┴┴┴┴┴┴┴┴┴┴┴┴┴┴┴┴┴┴┴┴┴┴┴┴┴┴

这是人间开始欲化的开端,也由於这些“新生”的人类没有了身光,
因此大地不再有光明,只能依靠那一个留下来的太阳光照明活动,所
以有了日夜之分。新生人类不能飞行又没有身光,但仍有地肥可以渡
日,看来好像也不错,然而苦难的日子才要开始…。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Sat May 21 03:13:2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2
ViMal
请问AB老大.
这些地球始祖男人女人会不会有可能刚开始只是细菌呢..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 世间重新建造完成了,我们回顾一下,天火後众生皆在光音天居住,
> 生活快乐的不得了,那时世界刚又造好,但“空无有物”,由于有新
> 的地方可去,因而兴起一波移民热,《起世经》记载∶(p0358b04起)
> ┬┬┬┬┬┬┬┬┬┬┬┬┬┬┬┬┬┬┬┬┬┬┬┬┬┬┬┬┬┬
> 【最胜品十二之一】
>  『(佛言)诸比丘。尔时世间转坏已成。空无有物。诸梵宫
>   中。未有众生。光音天上。福业尽者。乃复下生梵宫殿中。
>   不从胎生忽然化出。』
> ┴┴┴┴┴┴┴┴┴┴┴┴┴┴┴┴┴┴┴┴┴┴┴┴┴┴┴┴┴
> 这是光音天又转生诸梵天的开始,天界的人是由化生的,化生就是突
> 然出现,像是老外来到我国一样,机门一开就来一票人了。我们知道
> 光音天人是没有形体的一种“光人”,那麽“梵天人”又是什麽情况
> 呢?
> —————————————————————————————┴
> 《丁福保佛学词典》
> 梵天∶(界名)新作波罗贺麽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
> 离欲界之婬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第
> 二梵辅天,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
> 《中华佛学百科》
> 又作鸠摩罗伽天、鸠摩罗伽天、拘摩罗天、俱摩罗天、矩摩罗天,
> 意译童子天。护世二十天之一,即初禅天的梵王;因其容颜如童子
> 而得名。
> ——————————————————————————————
> 世尊说当时光音天的人命终後就有转生到此天界的∶
> ┬┬┬┬┬┬┬┬┬┬┬┬┬┬┬┬┬┬┬┬┬┬┬┬┬┬┬┬┬
>  『此初梵天名娑诃波帝(娑诃者世界名波帝者主也)。为如是
>   故有此名生。诸比丘。尔时复有诸馀众生。福寿尽者。从
>   光音天。舍身命已亦于此生。身形端正。喜悦住持以为饮
>   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腾空而行。身色最胜。
>  『即于其间。长时久住。彼诸众生于是住时。无有男女。无
>   有良贱。唯有此名。名曰众生众生也。
> ┴┴┴┴┴┴┴┴┴┴┴┴┴┴┴┴┴┴┴┴┴┴┴┴┴┴┴┴┴
> 这一段说明了我们这世界名叫“娑波”世界的意义,“娑波”也译
> 作“娑婆”。原来“娑波”就是“众生”的意思,现在的众生包括
> 了光音天和梵天二处了。梵天这一天界众生没有性别,也是以喜悦为
> 食,虽有形体但清净无欲,自然光明,能腾空而行、具有神通力。也
> 由于长得像小孩,所以又意译为“童子天”。
> 这是最初的具有“可见人形”的生物,光音天的人看不见身体,因为
> 身光太强,无法看到有形体。由于古来各种族皆有“最初人”来到人
> 间的传说,宗教出世後各教便有“造物初主”的看法,各教的教义中
> 便常有“回到最初”的愿景作为教条之一,其中“梵我合一、天人合
> 一、造物上帝、唯一真主、光明童子、矮人祖先、飞天羽人、光明人
> 形、有翅类人”等等的思想大类依此。
> 在许多不明飞行物报告中,光体飞行的报告最多,如果是梵天,那是
> 有形状的,若是光音天来去,那就是不明光球或不明光体了。
> 在佛法未传入中土前的古书记载里就有这类异象,例如《汉书.天文
> 志》卷二十六.汉惠帝二年(B.C.193)∶『天开东北,广十馀丈,长
> 二十馀丈』,同书【武帝纪】建元二年四月戊申(B.C.139.6月11日)
> 『有如日夜出』。当然这一类的异象是夜晚才看得见,白天当然无法
> 看到。目前这类异象在天文学上统统归纳为“(北)极光”之类。
> 依古书所记载的我们可以了解到古时天人常来到地上人间,大家交往
> 密切、和平相处,高层次的天众无法和人交谈,那些较低层的天人有
> 些身无光,有人形,且随时能飞的,才能被人看见,古书也有不少记
> 载。
> 这一类“能飞行、长相好看”的人,古人称之为“羽人”,後来引申
> 为“仙人”。李白就遇到过一个羽人,长相大眼楮很好看,还送他一
> 本看不懂的书∶
> ——————————————————————————————
>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李白
>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 ——————————————————————————————
> 这是六首其中的一首。驯鹿古来是上山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泰山古来
> 也就是神仙之地,以前皇帝老爷登泰山而小天下,怪了,泰山又不是
> 最高山怎会小天下呢?据线民指出,其实古时统治者皆和天界人种有
> 来往,现在有没来往不得而知,但是直到今日,大陆的朋友还不时回
> 报在泰山上面看到不明飞行物在上空晃来晃去咧。
> 李白兄是由古御道上山的,御道是皇家专用道,可能天众以为他和皇
> 上有交情,特来现身秀一秀、打打招呼呢。哇,咱们又岔题了,魂归
> 来兮,回神回神,泰山诗文暂且不表,咱再往下看∶(p0358b13)
> ┬┬┬┬┬┬┬┬┬┬┬┬┬┬┬┬┬┬┬┬┬┬┬┬┬┬┬┬┬┬
>  『复次诸比丘。当于如是三摩耶时。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周遍
>   凝住。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亦如水膜。
>   停住水上。
> ┴┴┴┴┴┴┴┴┴┴┴┴┴┴┴┴┴┴┴┴┴┴┴┴┴┴┴┴┴┴
> 三摩耶又译作三昧耶,意思是“情况、情形、代表”,在真言部指的
> 就是各种法器、手印、吉祥物等等,因为那是代表某一位菩萨或佛的
> 形象,例如孔雀明王就是骑一只孔雀,要是哪天换骑了一只火鸡,呃,
> 这个三昧耶就有点…了。
> 天界众生看到这世界空无有物,他们身有光,又能飞行,当然就到处
> 乱逛,当时的地球上有一种物质叫“地肥”。我想这是世尊说给老老
> 老师兄们容易理解的形容词。
> 这大地生出的“地肥”是一种营养物质,世尊是用熟煎乳汁比喻,同
> 学们若喜欢喝豆浆的也会了解,当热豆浆放凉点时表面也会有一层皮
> 留住,这皮营养多多,就是素食加工业最爱用的豆皮原料了。
> 顾名思义,可能这地肥的意思是“营养多、味道好,吃了会令人肥汁
> 汁”,故名地“肥”?世尊又说∶
> ┬┬┬┬┬┬┬┬┬┬┬┬┬┬┬┬┬┬┬┬┬┬┬┬┬┬┬┬┬┬
>  『如是如是。诸比丘。复于後时。此大地上。所生地肥。凝然
>   停住。渐如钻酪。成就生酥。有如是等形色相貌。其味甘美。
>   犹如上蜜。』(还有很多种不同颜色样式呢)
>  『尔时众生其中忽有性贪嗜者。作如是念∶我今亦可以指取此。
>   试复尝之。令我得知。此是何物”。(有人勇于尝鲜罗)
>  『时彼众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深齐一节。沾取地味。』
> ┴┴┴┴┴┴┴┴┴┴┴┴┴┴┴┴┴┴┴┴┴┴┴┴┴┴┴┴┴┴
> 在这里世尊没说是哪一天人以指沾吮,但是在《增一阿含经》里则说
> 是光音天人∶(增一》(T02n0125_p0737起)
> ┬┬┬┬┬┬┬┬┬┬┬┬┬┬┬┬┬┬┬┬┬┬┬┬┬┬┬┬┬┬
>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
>   肥。极为香美。胜于甘露。欲知彼地肥气味。犹如甜蒲桃酒。
>  『比丘当知。或有此时。光音天自相谓言。我等欲至阎浮提。
>   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
>  『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著口中而取
>   食之。是时。天子食地肥多者。转无威神。又无光明。身体
>   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复能飞。』
> ┴┴┴┴┴┴┴┴┴┴┴┴┴┴┴┴┴┴┴┴┴┴┴┴┴┴┴┴┴┴
> 蒲桃酒应该就是葡萄酒,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水果酒,反正是味道不错
> 又有营养的一种饮料,应是世尊和比丘所熟悉的饮料。(可见水果酒
> 是比丘能喝的)由这一段我们知道光音天人本来无骨无肉,身质很轻,
> 是吃了地肥後体重增加才飞不动。
> 经上续载∶(稍注,後同)
> ┬┬┬┬┬┬┬┬┬┬┬┬┬┬┬┬┬┬┬┬┬┬┬┬┬┬┬┬┬┬
>  『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身体不重。亦复不失神足。亦能在虚空
>   中飞行。』(现在也一样,空军飞行员也没有大胖子的)
> ┴┴┴┴┴┴┴┴┴┴┴┴┴┴┴┴┴┴┴┴┴┴┴┴┴┴┴┴┴┴
> 《起世经》也有详说∶
> ┬┬┬┬┬┬┬┬┬┬┬┬┬┬┬┬┬┬┬┬┬┬┬┬┬┬┬┬┬┬
>  『(时彼众生)吮而尝之。尝已意喜。如是一沾一吮。乃至再
>   三。即生贪著(喔喔…吃上瘾了)。次以手抄(单手铲起为
>   抄)。渐渐手掬(双手合捧为掬)。後遂多掬。恣意食之。
>   (这可能是“吃到饱”老店的第一批客人)
>  『时彼众生。如是抄掬。恣意食时。复有无量其馀诸人。见彼
>   众生如是食啖。亦即相学。竞取而食。(免费吃到饱,这等
>   好处当当然人人要去)
>  『诸比丘。彼诸众生取此地味。食之不已。其身自然渐渐涩恶。
>   皮肤粗厚。颜色浊暗。形貌改异。无复光明。亦更不能飞腾
>   虚空。以地肥故。神通灭没。诸比丘。如前所说。後亦如是。
> ┴┴┴┴┴┴┴┴┴┴┴┴┴┴┴┴┴┴┴┴┴┴┴┴┴┴┴┴┴┴
> 原来贪著是始自口腹之欲,可是身为人类,不吃不行,难怪世尊一直
> 强调吃是维生,只要不至饿死、可以修道即可,不可挑食、贪食。例
> 如《金刚经》里头的开经∶(T08n0236-p0752c10)
> ┬┬┬┬┬┬┬┬┬┬┬┬┬┬┬┬┬┬┬┬┬┬┬┬┬┬┬┬┬┬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
>   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婆提大
>   城乞食。』
>  『于其城中次第乞食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如
>   常敷座结加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尔时诸比丘来诣佛
>   所。到已顶礼佛足。』
> ┴┴┴┴┴┴┴┴┴┴┴┴┴┴┴┴┴┴┴┴┴┴┴┴┴┴┴┴┴┴
> 舍婆提城就是舍卫城,是古代中印度五大城巿之一,也就是憍萨罗国
> 的首城。又译作“舍婆提、室罗伐、室罗筏、尸罗跋提、舍罗婆悉帝
> 、室罗伐悉底”等。又译为闻、闻物、闻者、无物不有、丰德、好道
> 等名。是世尊说法时间最久的地方。
> 世尊是“次第乞食”不挑宅院,不挑宅院自然食物无食法挑选,有了
> 食物拿回住处吃,吃完收好衣物,这才入坐。这一小段为何要放在这
> 开经的地方?若照其它般若诸经则如是我闻之後就可以马上立正卧倒
> 了,何必来此一段看来和般若风马牛不相干的情节?
> 话是不错,但若以本经後头世尊说诸法空相时再再强调『不应住色生
> 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的叮嘱来回味,便知般若观空
> 实由日常起居、饮食节度入手,同学都知道,心是圣法印的指标,当
> 心无所住,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不再念念不忘,也就是六入∶“眼耳鼻
> 舌身意”不再有漏洞时,就是观空的初步成就了。
> 若一个行者念念不忘昨天吃的素食好好吃,一直想著今天还要去吃,
> 渴望明天也要去吃,心中一个原则不可破坏∶非素食不吃。其金刚不
> 坏的心,如何能空呢。
> 食欲是人的天性,这是因为由光音天转生人身时的“最初基因”所致,
> 《起世经》世尊後续说道∶
> ┬┬┬┬┬┬┬┬┬┬┬┬┬┬┬┬┬┬┬┬┬┬┬┬┬┬┬┬┬┬
>  『是时。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呼哭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为穷
>   厄(困住无处去了)。复失神足。即住世间。(这才住下来)
>  『不能复还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视颜色。』
> ┴┴┴┴┴┴┴┴┴┴┴┴┴┴┴┴┴┴┴┴┴┴┴┴┴┴┴┴┴┴
> 对照光音天人因贪图食欲而困厄,再思考般若空相的金刚经世尊的亲
> 身示现,同学们自当警愓
> 这里光音天人贪食地肥因而长出骨肉,有了肉身所以互相才看得见身
> 体,本来光音天时大家的样子没什麽分别(因为都是白光嘛),但是
> 有了肉身之後就长得不太相同了,《增一阿含经》说∶
> (T02n0125_p0737a19)
> ┬┬┬┬┬┬┬┬┬┬┬┬┬┬┬┬┬┬┬┬┬┬┬┬┬┬┬┬┬┬
>   彼时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是谓。
>   比丘。初世成时。有此婬法。流布世间。是旧常之法。女人
>   必出于世。亦复旧法非适今也。
> ┴┴┴┴┴┴┴┴┴┴┴┴┴┴┴┴┴┴┴┴┴┴┴┴┴┴┴┴┴┴
> 第一句的“欲意”指的是食欲,因为那时还无男女之相,食欲多的光
> 音天人长出了较多的肉(吃得少的则还能飞),“女人”最初意思就
> 肉多的光音天人。有了身体“各各相视颜色”那麽肉多的自然引起别
> 人好奇,于是互相触摩“共相娱乐”,有人喜欢摸起来滑溜的感觉,
> 贪著的情欲因之而起。故世尊说这是古来就有的天性。
> 不过这时还没有真正的男女之分,真正男女之分是後来的事,我们会
> 再下一回再讲,这里先行略过。其它光音天人见那些互相娱乐的人的
> 怪样(以前没有的事情)便加呵责∶
> ┬┬┬┬┬┬┬┬┬┬┬┬┬┬┬┬┬┬┬┬┬┬┬┬┬┬┬┬┬┬
>   是时。馀光音天见此天子以堕落。皆来呵骂而告之曰。汝等
>   何为行此不净之行。是时。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
>   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
>   有此因缘。今有屋舍。
> ┴┴┴┴┴┴┴┴┴┴┴┴┴┴┴┴┴┴┴┴┴┴┴┴┴┴┴┴┴┴
> 这是人间开始欲化的开端,也由于这些“新生”的人类没有了身光,
> 因此大地不再有光明,只能依靠那一个留下来的太阳光照明活动,所
> 以有了日夜之分。新生人类不能飞行又没有身光,但仍有地肥可以渡
> 日,看来好像也不错,然而苦难的日子才要开始…。
2005年 5月21日 10:30:12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3
白非白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这些地球始祖男人女人会不会有可能刚开始只是细菌呢..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

  这点不得而知。佛经所写看起来有点像,
  但无法和有意识的生物联想。
Sat May 21 22:36:28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4
ViMal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这些地球始祖男人女人会不会有可能刚开始只是细菌呢..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
殖..
>   这点不得而知。佛经所写看起来有点像,
>   但无法和有意识的生物联想。

尊敬的AB老大,我记得以前看到过,美国的实验室模拟地球原始状态,结果在封闭的环
境内出现了原生的单细胞细菌生物...
2005年 5月22日 11:57:25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5
七月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这点不得而知。佛经所写看起来有点像,
> >   但无法和有意识的生物联想。
> 尊敬的AB老大,我记得以前看到过,美国的实验室模拟地球原始状态,结果在封闭的环
> 境内出现了原生的单细胞细菌生物...
            ^^^^^^^^^^^^^^^^^^^^
            问题是单细胞细菌如何演变成多细胞生物,中间至今仍是个谜~~
Sun May 22 12:15:56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6
哈哈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 这些地球始祖男人女人会不会有可能刚开始只是细菌呢..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
> 殖..
> >   这点不得而知。佛经所写看起来有点像,
> >   但无法和有意识的生物联想。
> 尊敬的AB老大,我记得以前看到过,美国的实验室模拟地球原始状态,结果在封闭的环
> 境内出现了原生的单细胞细菌生物...

    真有此事?看来我的资讯落後好多了....印象中我的资讯还停留在氨基酸
    的阶段...
Sun May 22 22:30:0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7
巫师
※ 引述《shiyee (哈哈)》之铭言:
>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 > 这些地球始祖男人女人会不会有可能刚开始只是细菌呢..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
> > 殖..
> > >   这点不得而知。佛经所写看起来有点像,
> > >   但无法和有意识的生物联想。
> > 尊敬的AB老大,我记得以前看到过,美国的实验室模拟地球原始状态,结果在封闭的环
> > 境内出现了原生的单细胞细菌生物...
>     真有此事?看来我的资讯落後好多了....印象中我的资讯还停留在氨基酸
>     的阶段...

    我的印象当中也是产生一些可以形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就是一些元素,但不记得有
    产生单细胞生物,可有link可以看看?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Mon May 23 00:44:5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8
白非白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我的印象当中也是产生一些可以形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就是一些元素,但不记得有
> 产生单细胞生物,可有link可以看看?

  2002年有诺贝尔生物得主 Smith  和另一位 DNA专
家 Crag (首先绘制完成基因图的科学家)宣布要用三
年的时间弄一个全新的单细胞出来,不过没注意到今
年是否有成功消息发表。当时有人害怕会不会成为魔
鬼细菌。

  不过他们是要用一个空细胞作基本的壳,不像佛经
所说的是由“光(音天人)和营养物质(地肥)”所合成
的。
Mon May 23 06:14:4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9
墓园九观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 我的印象当中也是产生一些可以形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就是一些元素,但不记得有
> > 产生单细胞生物,可有link可以看看?
>   不过他们是要用一个空细胞作基本的壳,不像佛经
> 所说的是由“光(音天人)和营养物质(地肥)”所合成
> 的。
不好意思  末学想问个问题

经中有提到人一开始就是长像我们现在这样子吗?

如果老师您推测人类一开始是由光音天(光)

与地肥(营养)而合成,似乎符合目前科学所知

人渐渐由细胞演化而来


那如果人是"一时俱有",从别的宇宙一次整批移转过来

为何我们现在所知的历史只有五千多年?

因为距离三灾後的"世间生成"(宇宙大爆炸)已经好久好久啦~

如果说中途发生过大战争而使文明历史消失的话

经中有提到类似这样的事吗?

                            感谢解惑  末学sivathika
Thu May 26 13:28:0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5》【给它吃到饱】
#10
白非白
※ 引述《sivathika (墓园九观)》之铭言:
> 不好意思  末学想问个问题
> 经中有提到人一开始就是长像我们现在这样子吗?

  世尊一直是用“人形”说世间生成的众生。除了无色
  界以上才没有人形。人形是“两足”类,由经上推论
  来看,高级生物大应是两足类,因此世尊的称号之一
  才会有“两足尊”。
  照《起世经、长阿含经》诸经来看,光音天人是有人
  形的。

> 如果老师您推测人类一开始是由光音天(光)
> 与地肥(营养)而合成,似乎符合目前科学所知
> 人渐渐由细胞演化而来

  这不是佛说,这是我们以现有的知识推测由光音天到
  人类的过程,但是别忘了人类另有二次是由别天来的,
  一次是遍净天,另一次是广果天。这二天界就不是光
  了,所以如果推生物由光而来,那也必须推测有些不
  是由光而来的。可以查一下《丁福保》佛学词典,看
  看遍净天人和广果天人的特徵。

> 那如果人是"一时俱有",从别的宇宙一次整批移转过来
> 为何我们现在所知的历史只有五千多年?
> 因为距离三灾後的"世间生成"(宇宙大爆炸)已经好久好久啦~
> 如果说中途发生过大战争而使文明历史消失的话
> 经中有提到类似这样的事吗?

  有的,这当中有三劫,刀兵、饥饿和疫疾劫都造成人类
  消灭到只剩一小部份善良人类。再由这一小部份残馀人
  慢慢再增多人,下期的《业报迷踪》【人类大灭绝】会
  提到。

  由原始人类的化石骨头推测,上一次的人类大灭绝可能
  在二十万年前或更早时期。

  就以美洲大陆来说,这麽一大片土地只有一点人类,要
  到二三百年前才有由其它世界(欧亚)的人登陆,不是很
  奇怪吗?以美国来说,印地安人的人种何来?我想等美
  国这一大片土地中若有原始人的老骨头出土,或许会解
  开这一部份迷题。
Thu May 26 14:24:49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