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思益梵天所问经
#1
rlai000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今天读了「思益梵天所问经」,有点不明白。
> 这本经的结构在谈论品第七之前,其行文结构和讲法和金刚经颇为类似。
> 在谈论品第七之後,就如同我们一般所认知的「大乘」。
> 但为何谈论品第七前後的行文是「矛盾」的?
> 嗯…我问得很笼统,只是在叙述个人读经的感觉,但却无法统一,用一以
> 贯之的方法把谈论品第七的前後贯起来。有谁能帮个忙,提点一下,谢谢
> 。^^。

可不可以具体一些,如引前後经文,如何得觉矛盾。

末学粗略看了一遍,没有什麽矛盾。末学觉的,每当阅读大乘经典时,若能留意其
经的序分,则可大概知晓全经的主旨与脉络。

T15n0586_p0033a26(00)□  序品第一
T15n0586_p0033a27(00)□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
T15n0586_p0033a28(01)□与大比丘僧六万四千人俱。
T15n0586_p0033a29(07)□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皆众所知识。
T15n0586_p0033b01(09)□得陀罗尼无碍辩才及诸三昧。於诸神通无所挂碍。
T15n0586_p0033b02(06)□善能晓了诸法实性。悉皆逮得无生法忍。
T15n0586_p0033b03(00)□其名曰文殊师利法王子。宝手法王子。

上来序分的节录,或可窥视一些眉目。於此已说「皆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
及诸三昧。於诸神通无所挂碍。善能晓了诸法实性。悉皆逮得无生法忍」,而且上
首菩萨是「文殊师利法王子」。所以此经应是宣说「无生」、「不二法门」、「不
可思义法门」,由「法」说至「法性」,由「识」说至「智」境。
2005年 5月22日 5:46:37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