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如何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1
邱大刚
※ 引述《riko (水蓝色眼泪)》之铭言:
> 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
> 我觉得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开冷气? :)

> 请问各位佛弟子,如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呢?
> 心情郁闷的时候,到底该如何调适呢?

    拜忏的帮助很大。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Fri Jun 17 18:31:2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2
七月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riko (水蓝色眼泪)》之铭言:
> > 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
> > 我觉得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     可以开冷气? :)
      ^^^^^^^^^^^^^^

      这个建议不是很好啦! 据吹冷气习惯的小朋友证明,冷气吹久了
      会越来越没有感觉,不像我们这种年纪的老骨头所能体会的,
      以後的小朋友可能不会太因为冷气而振作~~~


> > 请问各位佛弟子,如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呢?
> > 心情郁闷的时候,到底该如何调适呢?
>     拜忏的帮助很大。
      ^^^^^^^^^^^^^^

      昨天听来的法,说出一个如果曾犯一些不好的、违反善良道德,很容易
      心神不宁,身心无法平静,如果是这原因,拜忏、真诚忏悔会很有用,
      如果是身体原因,去看医生也许会比较有用~~  仅供参考~~




> Have a nice day!
Fri Jun 17 21:34:0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3
nike
※ 引述《riko (水蓝色眼泪)》之铭言:
> 学校毕业将近四、五年了
> 除了读很多佛经原典以外
> 一直在忙碌的为生活打拚
> 我的英文很差,四阿含也很差
> 想拿起书本好好把一本书读完
> 却读到一半就心情郁闷读不下去
> 从以前读书到现在都是如此
> 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
> 我觉得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 夏天一到,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心情
> 很多自杀案件会增多
> 所以我搬到楼上房间去住
> 因为我原本的房间靠近大马路
> 每天又吵又热又闷,空气不流通
> 请问各位佛弟子,如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呢?
> 心情郁闷的时候,到底该如何调适呢?
1一开始是检查环境的问题(观察助缘)
看看这个环境对自己的身心是否产生压迫的感觉
例如:光线不够亮,环境太吵杂,不够通风,温度太高
若有则想想办法改善环境,直到最少自己能接受的程度

2接下来观察自身的问题(观察因)
观察自己的"身.口.意"的问题
是否自己对某些事物太过执著
找出後针对问题做无常观
==============================================
在佛法的核心四谛法(苦,集,灭,道)中的苦谛
记载了达到心解脱的方法

苦原本是不易觉察到的现象
透过顺序性的观察却可以让人了解苦的存在,并且从苦解脱

1无常: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在流转变迁中

2苦:因为无常变化的方向不是我所希望的,了解的,所以对我的身心产生逼迫感
    通常我在遭遇事情的时候都只希望看到"常"所以痛苦

3无我:这里的我指的是控制,主宰;如果我能够主宰,我又怎麽会选择痛苦呢?

4空:空即是无所有,苦是我所有的吗?观察之後,发现我不能拥有"苦",因为我若能
    拥有他,我一定可以抛弃它,但显然我抛弃不了它,所以"苦"不是我所拥有的

===================================================================
知道苦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大事

  本师释迦牟尼佛:修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到苦,不了解苦不会修行,但若见苦却不
知道身心无常,则会沦为只知修福,不得解脱.常做苦谛四行观,可得心解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05年 6月18日 0:14:57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4
nike
※ 引述《riko (水蓝色眼泪)》之铭言:
> 所以要断除对五蕴的贪爱
> 以下的经文是对五蕴的解释
> 我略为白话解释,若有不对请指正或讨论
> 色:风火水土假合的色身
> 受:痛苦,快乐的感受
> 想:讨厌,喜欢的思想
> 行:恶业,善业的行为
> 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心识
因原文太长,故略删,见谅
这位网友对四谛法十分了解
故可以引出杂阿含的原文

就见地上而言确实是要断除五蕴的贪爱
然而在实修上只须常做无常观(苦谛四行观)就可达心解脱
若将苦谛四行观观清楚则可以达到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
即五蕴皆非我所有
五蕴皆空在灭谛四行观(灭,净,妙,离)中属於灭相
也就是涅盘境界的四个现象之中的一个
不论修何法,不修无常观,不得心解脱(观察身心不断流转变迁)

另外心经中记载了最原始最重要的修行法
所以关於修行的次第方法对照心经可以说一目了然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05年 6月18日 16:00:34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5
梵典古幽
那你看要念心经还是多念一点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也可以参参心经

其实你不好好的了解来调适自己 要单靠环境是很难地

因为很多人无法选择自己所在的环境的

只能说随遇而安

如果要参经典 就是不要跟声尘跑罗

其实你不跟六尘跑 六尘也影响不了你的

下面是有关声尘的经文及浅释你可以参考参考




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如果我说真实话,恐怕你的诚心还不会明白,不会信从,我现在只
得用尘俗通俗的道理来作譬喻,才能解除你的怀疑。

  即时如来敕罗侯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
言我闻。

  (罗侯罗,译作覆障,佛之子。在母腹六年才生。中国亦有老莱子
,虽然年已七、八十岁,但活泼好像小孩一样,时常作种种游戏让父
母欢喜。又有老子,在母腹八十一年才生,出世时头发都白了,故叫
老子,姓李名耳。故罗侯罗在母腹六年不算久。)

  佛即叫罗侯罗敲钟一下,当的一声,佛问:『你今闻吗?』阿难和
大众都说:『我等有闻。』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钟声停止,佛又问:『你听到吗?』阿难和大众俱答:『听不到』
。

  时罗侯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罗侯罗是密行第一,没有人知道他修行,可是他随处都可以入定,
他用功修行是没有人知道的。他很聪明又懂佛的意思,故不必等佛说
:他再敲钟一声。佛又问:『你现在听到吗?』阿难和大众答言:『
都听到。』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
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佛问阿难:『怎样叫做有闻?怎样叫做无闻?』阿难和大众,都对
佛说:『钟敲起来,有声音,就是有闻。钟敲过了,声和响都散了,
就叫做无闻。』

  阿难和大众毛病就在『无闻』,以为无声就无闻,其实能知道无闻
,就是闻了。如果真的是无闻,则什麽都不知道了。

  如来又敕罗侯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佛又叫罗侯罗再敲钟,问阿难言:『现在有听到声音吗?』阿难和
大众都答:『有声。』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歇了一会,声音消散,佛又问:『现在有声吗?』阿难和大众,答
说『无声。』

  有顷罗侯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歇了一会,罗侯罗再来敲钟,佛又问:『有声麽?』阿难和大众,
都答:『有声。』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
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佛问阿难:『怎样叫做有声,怎样叫做无声?』阿难大众都对佛说
:『钟若是敲响了,就叫做有声,敲过後声响都消散,就叫做无声。
』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
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
。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佛对阿难及大众说:『为什麽你们今天说话,完全矫乱无章!自相
矛盾呢?』阿难和大众同时问佛:『我们怎样会矫乱无章呢?』佛说
:『我问你们闻不闻?你们都答有闻。又问你们有声麽?你们就答有
声。一句答有闻,一句答有声,闻与声,报答无定,这样怎还不是自
语矫乱呢!你们对声和闻都分不清楚,以声当作闻,以闻当作声,岂
不是颠倒矛盾,矫乱无章?』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於枯木。钟
声更击。汝云何知。

  阿难,声音消散了,你就说无闻。如果真实无闻,闻性既已消灭,
就和枯木一样,冥顽无知。但钟声再敲,既然没有闻性,你又怎麽还
会知道呢?这证明闻性是不生灭的。

  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
知无者。

  知有知无,有和无,当然属於声尘之有无。有闻和无闻,有声或无
声,难道就是你的闻性之有与无吗?如果实在无闻,试问哪一个能知
道你的闻性是无闻呢?

  是故阿难。声於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
。为有为无。

  因此阿难,声在闻中,是有生有灭,但闻性是无生无灭,不是因为
声生声灭,而使得你的闻性,也跟著变有变无。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
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你自己颠倒尚且不知道,还认为声就是闻,声和闻是最浅的,你还
分不清楚,难怪我说真常不生灭法,你认为是断灭法!你也不应该说
:离却动静之声尘,以及通塞之耳根,就没有闻性,不但声尘之有无
,肉耳之聋不聋,都不关闻性之事;因闻性是圆融周遍,不生不灭的
。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时。□练舂米。其人梦中
闻舂□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於梦时自怪其钟为木
石响。

  佛以敲钟,证明闻性是不生灭,有声无声闻性都是存在的,现在再
举例证明闻性不生灭。

  犹如熟睡的人,虽然睡得很熟,但闻性依然存在。其家□人,正在
他熟睡的时候,或捣练即槌衣(古时洗衣方法),或舂米(即碓米)
。熟睡的人,听闻舂米杵声,和□衣砧声,以为是击鼓或敲钟声,还
会意识到。

  为何钟声鼓声,变作木石的声音?梦时睡时能闻声,便是闻性功能
,错认作他物,是分别心念,独头意识作怪,能支配你的梦。好像日
想夜梦,便是独头意识所支配。

※ 引述《riko (水蓝色眼泪)》之铭言:
> 学校毕业将近四、五年了
> 除了读很多佛经原典以外
> 一直在忙碌的为生活打拚
> 我的英文很差,四阿含也很差
> 想拿起书本好好把一本书读完
> 却读到一半就心情郁闷读不下去
> 从以前读书到现在都是如此
> 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
> 我觉得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 夏天一到,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心情
> 很多自杀案件会增多
> 所以我搬到楼上房间去住
> 因为我原本的房间靠近大马路
> 每天又吵又热又闷,空气不流通
> 请问各位佛弟子,如何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呢?
> 心情郁闷的时候,到底该如何调适呢?
◆ 修改: 05/06/19 19:54:15 <218.187.28.60> 
◆ 修改: 05/06/19 21:03:08 <218.187.29.236> 
Sun Jun 19 19:53:4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如何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6
绿茶
※ 引述《riko (水蓝色眼泪)》之铭言:
> > 如何拜忏才是正确的呢?
> > 请指导我,谢谢
> 已收到来信,谢谢
> 不知道除了法鼓山的道场以外
> 可以去佛光山的道场问吗?
> 有关药师法门的修习法。

佛光山、善导寺,佛光山每个月有拜大悲忏
法鼓山、佛光山、善导寺我都去过
哪一边您拜忏後感觉不错,就去哪一边
法鼓山跟善导寺念的大悲咒次数比较多
佛光山念七遍

药师法门的修习法...
目前我很少看到哪一个道场宏扬药师法门

华严莲社每个月第四个星期日拜药师宝忏
每个月的星期二拜三昧水忏

那里也是正信的道场,不过宏扬的是弥勒净土
我只是共修而已,不会影响我去净土的愿
2005年 6月20日 11:30:07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