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问题] 印顺导师?
#1
所罗门王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请问在佛教界中,印顺导师的地位是怎样?
他对佛教界的贡献是?

我只知道他有一个高徒:证严法师
谢谢
Sat Jul 9 20:48:20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
所罗门王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solomn (所罗门王)》之铭言:
: 请问在佛教界中,印顺导师的地位是怎样?
: 他对佛教界的贡献是?
: 我只知道他有一个高徒:证严法师
: 谢谢
已经在看印顺导师传了
天下文化出版

目前印象最深刻的是,印顺感叹:

「没来台湾前,二十多年平静无事,深受台湾长老法师们的关护。
一来台湾,马上成了问题人物。
不是我变了,也不是长老法师们变了,
主要是因为我出席日本的世界佛教友谊会
(台湾只有五个名额,而印顺这外来的和尚,占去了一个名额)
住进了台北首刹善导寺(大家挤破头想进去)」
Sat Jul 9 23:48:4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3
lucien
印顺导师被号称「玄奘以来第一人」   不是说其修行超越过去大德
而是说玄奘以後    探就印度佛教的第一人
佛教传自印度    导师探就印度佛教
希望在三藏圣典与佛教宏传的流变中     抉择出佛法的真义

圣严法师说    印顺导师的影响力不是现在    而是将来
我猜测未来   印顺导师的地位
就类似     龙树菩萨    世亲菩萨   玄奘法师    宗喀巴法师


※ 引述《solomn.bbs@ptt.cc (所罗门王)》之铭言:
> 请问在佛教界中,印顺导师的地位是怎样?
> 他对佛教界的贡献是?
> 我只知道他有一个高徒:证严法师
> 谢谢
Sun Jul 10 15:08:05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4
佛学那麽好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阿弥陀佛
※ 引述《images.bbs@cbs.ntu.edu.tw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 引述《solomn.bbs@ptt.cc (所罗门王)》之铭言:
: > 请问在佛教界中,印顺导师的地位是怎样?
: 看到「导师」这个尊号,就知道其地位了,这个「导师」
: 不是个人的导师,而是当时佛教界的共识,虽然可能有
: 些人不甚同意,但我们沿用成习。
『导师』的由来不是这样的
我记得只是他从前在大陆的佛学院授课
然後有学生叫他导师
所以就叫开来了,佛教界也就都叫他导师
并不是什麽尊号吧
: 个人在读过其著作後,觉得这个「导师」尊号是名副其实。
: 有空可以到 狮吼站爬爬文,那时,有许多人转贴一些资料,
: 您应该可以知道一些。
: 另外,也可以参考这个这个往生祈福坛及坛内有关
: 印顺导师的相关连结:
: http://cbs.ntu.edu.tw/bless/yinshun/index.php
另外有错烦请批评指教
Sun Jul 10 21:48:09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5
ViMal
存在争议

※ 引述《solomn.bbs@ptt.cc (所罗门王)》之铭言:
> 请问在佛教界中,印顺导师的地位是怎样?
> 他对佛教界的贡献是?
> 我只知道他有一个高徒:证严法师
> 谢谢
2005年 7月10日 22:52:22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6
phy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Hsiehlucien.bbs@cbs.ntu.edu.tw (lucien)》之铭言:
: 印顺导师以佛法宏传的历史角度抉择佛法    的确有人不能接受
: 但佛教界的思想争论由来以久    并非  导师所引起
: 相反的   他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 举例而言    密宗常说「先显後密」    如果大家都认同的话
: 早在几百年前大家都修密宗了     印顺导师又还有什麽话可讲
: 有人认为「先显後密」很有道理    有人认为没这回事
: 这思想的不同早就是历史的事实了   逃避不了
: 但若印顺导师讲错了    我们可以提出修正
: 印顺导师的同情者没有说导师不会讲错话这种观念
: 错就错了    没什麽大不了     问题是评论导师的人可以提出什麽完整的思想
: 以堪布索达吉而言    以修行证量来作批评
: 我们怎知  导师没修行证量
: 密宗最强调大修行者乘愿再来、深不可测     我们怎知  导师不是
: 我们有何资格认为导师没有修行证量
: 达赖喇嘛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藏人看他像看神一样
: 如果圣严法师没修行证量    达赖为何与圣严在纽约举行会谈
: 依照藏人对达赖的尊敬    现在圣严在藏人心中也是大成就者
: 那要怎麽说呢       是达赖喇嘛看错人了吗?

说的好
其实以历史决择发展的角度来说,部派分裂、大乘思想的兴起都是必然的结果
未学认为导师只是要找出一个可以依据的准则。佛法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
不断的抉择、适应本来就会有一些变化,但是未学不敢断言这个变化是好的或是
坏的。但是导师提出他的看法,其实未学认为也很接近龙树菩萨的看法
诚如导师在印度之佛教一书(或是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说到:

"佛法著重於现实的理解,惟有认清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佛法的化导世间,是有原则的,虽多姿多采,但也有一贯的方针。佛
教圣典开展中,每一阶段的特性也可说是一种判教一种史观。"

基本上佛法是可以实际体验的。而不需任何形而上的定义与论究。
未学也无法骤下判断不管是由信位入或由位何的仪轨仪式入有何的缺失
毕竟能够助人成就的法门就是好的法门,无所谓高低上下。任何人皆可以由
自身的验证,得到与佛所证悟的相同结果。今天会特别以佛为准则,正是佛陀
已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我们只需照著佛的足迹就不需多浪费无妄的生命
未学比较无法认同的是宗派为了弘扬自宗的法门而自称无上,最上根器,快速、方便
殊不知方便已造成了随便。明明一些经典如楞伽经已提到"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
开计引我诸外道故,..."
怎麽後世的一些法门都变成无上法门都变成上上根器才能修之法。引导众生之慢心
每个修法之人都自认自己上上根器,都是乘愿再来。今天一个修法者抉择法门是因为
此法门是真契合呢?亦或是自己慢心分别,欲修无上法门呢?
未学自比诸声闻远远不如,诸声闻听闻佛之教法大都皆能当世成就罗汉之果,快则
当下证悟慢则一生即成。试问自己遍读经书佛之教法皆一览无遗,还是连个影
都没有有何资格自认自己能成就无上法门?

: ※ 引述《hahajack (hahajack)》之铭言:
: > 藏密问答录
: > 堪布索达吉 著作
: > 济群法师问
: > (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
: > 是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
: > 著作中,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
: > 密宗非常崇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
: > 事实上,我对这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
: > 所说的那样,包含著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
: > 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
: > 何另外的思想?
: > 堪布索达吉开示∶
: > 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 >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
: > 是出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
: > 定,不论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
: > 史》中,有这麽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
: > 的,即将此一理论付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碍’的
: > 结果,淫、怒、痴的现象,以为即是究竟的涅槃道。这在密教的理论上可以通,在
: > 究竟的佛位上也正确,在现实的凡夫境界,却未必真的能够‘即事而真’。左道密
: > 教之滥,原因却在于凡圣混淆而倒果为因!”
Mon Jul 11 07:46:5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7
佛学那麽好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阿弥陀佛
※ 引述《images.bbs@cbs.ntu.edu.tw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 引述《buglaugh.bbs@ptt.cc (佛学那麽好)》之铭言:
: > 阿弥陀佛
: > 『导师』的由来不是这样的
: > 我记得只是他从前在大陆的佛学院授课
: > 然後有学生叫他导师
: > 所以就叫开来了,佛教界也就都叫他导师
: > 并不是什麽尊号吧
: 那麽,佛教界为什麽没有人再尊称别人为「导师」呢?
所以说这是个习惯阿
於今是尊称没错
但此习惯开始时还有太虚大师等人,为何不称太虚导师?
: 我以前的老师都称其为导师,他并不在印顺及其门徒底
: 下,那麽,为什麽这麽称呼呢?
: 所以,是尊号没错,我们都叫人家法师,唯独印顺称为
: 「导师」,您可以再看看,现今能让台湾佛教界大多数
: 人称为导师者,只有印顺一人。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某个被许多人称为附佛外道的居士同称印导,却一方面称其是邪见
可知道这是个习惯
况印导一词传开之时,印顺导师尚未来台
来台时其年也未过五十岁
於我看在佛教界之贡献,似乎也尚未被称道於世
故我们可以知道,现在的台湾人所称之印导,是尊称没错^^
尊不尊称的没很大意思,说明始末罢了
Mon Jul 11 17:25:58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8
ViMal
V以为∶

title不是关键。

关键是内容。

内容是否符合佛说才是关键。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 阿弥陀佛
> > 『导师』的由来不是这样的
> > 我记得只是他从前在大陆的佛学院授课
> > 然後有学生叫他导师
> > 所以就叫开来了,佛教界也就都叫他导师
> > 并不是什麽尊号吧
> 那麽,佛教界为什麽没有人再尊称别人为「导师」呢?
> 我以前的老师都称其为导师,他并不在印顺及其门徒底
> 下,那麽,为什麽这麽称呼呢?
> 所以,是尊号没错,我们都叫人家法师,唯独印顺称为
> 「导师」,您可以再看看,现今能让台湾佛教界大多数
> 人称为导师者,只有印顺一人。
2005年 7月14日 14:42:02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9
层次
"W因缘"想必大家都不否认
之所以被称"导师"
不管是何种原因
也是众缘和合下的因缘







>□/font>
Thu Jul 14 14:44:2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0
一念破我值
※ 引述《solomn.bbs@ptt.cc (所罗门王)》之铭言:
> : 请问在佛教界中,印顺导师的地位是怎样?
> : 他对佛教界的贡献是?
> : 我只知道他有一个高徒:证严法师
> : 谢谢
> 已经在看印顺导师传了
> 天下文化出版
> 目前印象最深刻的是,印顺感叹:
> 「没来台湾前,二十多年平静无事,深受台湾长老法师们的关护。
> 一来台湾,马上成了问题人物。
> 不是我变了,也不是长老法师们变了,
> 主要是因为我出席日本的世界佛教友谊会
> (台湾只有五个名额,而印顺这外来的和尚,占去了一个名额)
> 住进了台北首刹善导寺(大家挤破头想进去)」
印顺导师 往生时
某周刊(时报+TVBS+壹)其中一间
有介绍 导师的经历
更八卦的 讨论到一些事情
例如 在善导寺的时候...
当时有几位长老 认为苏北要大团结(不可讳言的 师公也是里面其中之一)
所以 排挤...其他地方 来台湾的法师 ...等等许多问题

权力斗争 不管是在家众 出家众 都出现

在道场 装的傻傻的 只做自己的事情 难免都会嗅到 火药味

无言~~~~
2005年 7月14日 19:11:55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1
层次
> 印顺导师 往生时
> 某周刊(时报+TVBS+壹)其中一间
> 有介绍 导师的经历
> 更八卦的 讨论到一些事情
> 例如 在善导寺的时候...
> 当时有几位长老 认为苏北要大团结(不可讳言的 师公也是里面其中之一)
> 所以 排挤...其他地方 来台湾的法师 ...等等许多问题
> 权力斗争 不管是在家众 出家众 都出现
> 在道场 装的傻傻的 只做自己的事情 难免都会嗅到 火药味
> 无言~~~~

你可以看看这篇对话
转贴  Fw: 苏格拉底的三个筛子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

边喘气边兴奋地说:
「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像不到的……」

「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

「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

他的学生察觉情况不妙,不解地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继续说:

「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麽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

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

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



苏格拉底不厌烦地继续说:

「那麽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

你这麽急著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

「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

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苏格拉底曾说:

「不要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诽谤者的话。

因为他不会是出自善意告诉你的,

他既会揭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会同样地对待你。」

因此,他订出了说话前的三个筛子,

不做始作俑者,当然也不要受人利用成了是非的传播者。



流言比剑可怕,可以伤害一个人於无形,

道听涂说的人,等於是把自己的快乐加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说话反应一个人的智慧,谨言慎行,

言之有物是说话智慧的最高准则,会让你一生都受用无穷。
Thu Jul 14 21:36:1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2
Kao
※ 引述《solomn.bbs@ptt.cc (所罗门王)》之铭言:
> 请问在佛教界中,印顺导师的地位是怎样?
> 他对佛教界的贡献是?
> 我只知道他有一个高徒:证严法师
> 谢谢

就是《增壹阿含经》的「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的这段经文,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由此确立。不仅与
佛光山星云法师的「人间佛教」与法鼓山圣严法师的「人间净
土」相互辉映。乃至於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亦承袭其思想
开展而出,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至於「导师」称号的源由是---
当初演培法师在汉藏教理院,礼请印顺法师为学院最高导师。
日後,演培法师在谈到「导师」这个称谓的掌故时说:「从那个
时候开始,我们就尊称印顺法师为导师,如此一来,导师就被
我们几个学生给喊开来了。不单是当时的法王学院大家喊他
老人家是导师,就是抗战胜利以後,回到上海杭州一带,也同
样如此尊称。当时京沪後方线上的所有出家人,也就都尊称
他为导师,这并不是他本人自封的」。後来,印公於台北善导寺
时,也曾任导师一职。

至於「导师」之尊称在台湾是否唯印公一人?倒是不尽然。华
梵大学的创办人---晓云法师,就有许多人以「晓云导师」称
之。

近来都曾或多或少听过关於印公一些具争议性的见解或事件。
事实为何已不可考亦与解脱无关,切莫被这些无谓的争议或
事件影响了对佛法的信心。
2005年 7月14日 22:46:07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3
一念破我值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 当时有几位长老 认为苏北要大团结(不可讳言的 师公也是里面其中之一)
>                                   ^^^^^^^^^^^^^^^^^^^^^^^^^^^^^^^
> 印公从来就不搞小圈圈,如果今天他搞小圈圈,或者依附政治势力,
> 他老早就当上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不是吗?

你误会 我的意思
我的师公 是另一个系统的
印顺导师 是浙江人不属於那个圈圈

导师的自介里面
好几次 有说到他有些原因 从A地方到B地方
没有很仔细的谈到
但是 跟寺院.佛教界里面的权力肯定有关的


个性内向较少与人"交陪"导致 背离权力中心

或许 就是因为被斗争 才会让他有 复兴佛教

> 印公当年就是看见有人搞小圈圈,自己无故被卷入其中,也不想搞这
> 些有的没的,自己去闭关从事佛学的著作,如果今天印公专门搞这些
> 有的没的,恐怕不会有「中国禅宗史」、「妙云集」的出现,而其地
> 位也会被共称为「导师」。
>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喜欢搞政治的,或许权倾一时,但这些总是无常,
> 如今谁还记得当年权倾一时的佛教人物是谁?大家记得的,只有印顺
> 的修持和著作。
> 讲印公搞政治斗争,简直是在污□,这些记者不查个清楚就乱报,简
> 直是…唉,我无言了。
> 如果有人还要造口业来谤一清净僧,那业报就自行承担。
基本上 他们报导的八卦到其他 往生的法师
2005年 7月15日 1:08:06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4
层次
> 你误会 我的意思
> 我的师公 是另一个系统的
> 印顺导师 是浙江人不属於那个圈圈
> 导师的自介里面
> 好几次 有说到他有些原因 从A地方到B地方
> 没有很仔细的谈到
> 但是 跟寺院.佛教界里面的权力肯定有关的
若要自己的"识"如此作意  想必过往的积习让你会有如此的解读
若要真如真相  那麽试著放下一切  以亲亲如智去观
那麽相信对你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 基本上 他们报导的八卦到其他 往生的法师
在你写出他们的报导之前
他们在站上是无业力
如今是谁让此业力在此相续而行
那麽你想此业归谁???
你?
他?
你与他?
都没有业力?
Fri Jul 15 08:52:4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5
koala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images.bbs@cbs.ntu.edu.tw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 引述《buglaugh.bbs@ptt.cc (佛学那麽好)》之铭言:
: > 阿弥陀佛
: > 『导师』的由来不是这样的
: > 我记得只是他从前在大陆的佛学院授课
: > 然後有学生叫他导师
: > 所以就叫开来了,佛教界也就都叫他导师
: > 并不是什麽尊号吧
: 那麽,佛教界为什麽没有人再尊称别人为「导师」呢?
: 我以前的老师都称其为导师,他并不在印顺及其门徒底
: 下,那麽,为什麽这麽称呼呢?
: 所以,是尊号没错,我们都叫人家法师,唯独印顺称为
: 「导师」,您可以再看看,现今能让台湾佛教界大多数
: 人称为导师者,只有印顺一人。
导师有别於住持
住持是维持道场的行政人员
和自己的修证功夫多深没关系
导师是教育上的实际负责人
住持底下有监院,常住等等
导师呢,算是佛学院里才有的
总之,道场除了维持香火和日常生活所需,
僧伽教育是根本
Mon Jul 18 02:36:2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6
koala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buglaugh (佛学那麽好)》之铭言:
: 阿弥陀佛
: ※ 引述《images.bbs@cbs.ntu.edu.tw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 看到「导师」这个尊号,就知道其地位了,这个「导师」
: : 不是个人的导师,而是当时佛教界的共识,虽然可能有
: : 些人不甚同意,但我们沿用成习。
: 『导师』的由来不是这样的
: 我记得只是他从前在大陆的佛学院授课
: 然後有学生叫他导师
: 所以就叫开来了,佛教界也就都叫他导师
: 并不是什麽尊号吧
: : 个人在读过其著作後,觉得这个「导师」尊号是名副其实。
: : 有空可以到 狮吼站爬爬文,那时,有许多人转贴一些资料,
: : 您应该可以知道一些。
: : 另外,也可以参考这个这个往生祈福坛及坛内有关
: : 印顺导师的相关连结:
: : http://cbs.ntu.edu.tw/bless/yinshun/index.php
: 另外有错烦请批评指教

怎麽都没人仔细看他的平凡的一生或大爱的印顺导师传啊
讲了半天没人能详细讲出来
就是在四川合江的[法王学院]
他担任该学院的导师啦
之後又当了佛学院院长
Mon Jul 18 02:43:0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7
lucien
※ 引述《poohkoala.bbs@ptt.cc (koala)》之铭言:
> 印顺导师本来自己就知道
> 在佛教界很多人不喜欢他
> 平凡的一生中都有讲
> 但是现在又有很多人仍非常尊重他
> 他自己把这份福报归於[我有一个好徒弟]

  印顺导师对佛教的影响力不是他的任何弟子比得上的
  是他的弟子有福报能有导师这个老师


> 所以才集了那麽多新人缘
> 当年讨厌他的人都早就死绝了
> 现在仍尊重他的人都还活著
> 他的高徒不是旁人否认就不被承认的
> 至少他自己承认证严算是他门下教出来下的高徒

  印顺导师的高徒有很多   证严法师是最有名的
  但我们不需要用有名来衡量一切
  另外还有   传道法师   厚观法师   宽谦法师  昭慧法师  等等
  其他自认受到导师影响的人不计其数
  例如  圣严法师就说   导师的影响不是现在   而是将来



> 他的高徒=\=你的高徒啊
> 当好自己的家
> 关照你自己的修行吧
Mon Jul 18 17:55:4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8
hahajack
有大疑惑,请教诸兄哪。

以前看到过一篇印顺法师的著作,其内容却全然像是一篇考古作品。有些考古可以
考得出来,有些不一定考得出来,何况考古的学问及方式方法都应属世间智。越往
下看越觉得离奇,根据这篇考古文章,阿弥陀佛实际上乃是印度教太阳神崇拜之映
像于佛教,佛教的阿弥陀佛实际是印度教太阳神之化身。这篇考古文章非常长,其
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非常显著(甚或印度教成了佛教之母
体)。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劝信的基础、敬仰的基础、信仰的
基础。以世间智的方法去考究佛所开示的知见,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够证明什
麽、可以证明什麽呢?

这部考古作品看到这里,心中大疑惧,不再看下去。後来也看到过有台湾的先学自
称阅读印顺导师的作品後,认识到阿弥陀佛只是一个巨大的偶像,放弃了二十年的
坚持,开始寻找原始佛教□□真正的佛所教的真理。

阿弥陀佛是太阳神,净宗的核心价值被动摇了,净宗被怀疑,大乘非佛说自然而然
就是下一步的结果。

偶只是觉得,说阿弥陀佛是印度教太阳神的化身,这样的提法是大乘佛门中的正常
见解嘛?
2005年 7月19日 7:05:28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19
phy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hahajack.bbs@cbs.ntu.edu.tw (hahajack)》之铭言:
: 有大疑惑,请教诸兄哪。
: 以前看到过一篇印顺法师的著作,其内容却全然像是一篇考古作品。有些考古可以
: 考得出来,有些不一定考得出来,何况考古的学问及方式方法都应属世间智。越往
: 下看越觉得离奇,根据这篇考古文章,阿弥陀佛实际上乃是印度教太阳神崇拜之映
: 像于佛教,佛教的阿弥陀佛实际是印度教太阳神之化身。这篇考古文章非常长,其
: 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非常显著(甚或印度教成了佛教之母
: 体)。

事实上不只是导师的著做有这种结论,其实以历史学家,哲学家,考古学家的角度
所做的研究都有类似的结论,可参考英国人或日本人有关印度佛教的研究,以现有
可考证到的资料文献大致结论都相同。印顺导师的著作会有如此的争议,还是在於
他的身份。以其在佛教界中的地位做出同样的结论影响不可谓不大。
但是这样有错吗?导师只是提出长久以来佛教所面临的矛盾并提出解决之道。
或许可以不同意,但是没必要如此的激烈,连政治打压的手段都用上了

: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劝信的基础、敬仰的基础、信仰的
: 基础。以世间智的方法去考究佛所开示的知见,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够证明什
: 麽、可以证明什麽呢?
: 这部考古作品看到这里,心中大疑惧,不再看下去。後来也看到过有台湾的先学自
: 称阅读印顺导师的作品後,认识到阿弥陀佛只是一个巨大的偶像,放弃了二十年的
: 坚持,开始寻找原始佛教□□真正的佛所教的真理。

事实上以现有我们所能得到的资料,大乘佛教的经典的确是有可能是由後来的人
所编写的。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是从龙宫取出来的。只是我们面对历史的可能性
要有什麽样的态度。末学是视作大乘佛教是整个佛教在佛陀灭度後所必然的结果
藉由对原始三藏的探究做哲学思想的展开。不管般若经是否为佛所说,但其真实
的意义的的确确是建立在阿含上的。就如同龙树菩萨的观点其将部派所传三藏
确立四悉檀的地位。但是後世的发展却有点变调了,反而将原始三藏视为不入流
的小乘不了义经典。导师所想讲的只是要现在的佛教界认真的思考何谓佛陀教悔
的中心价值。

: 阿弥陀佛是太阳神,净宗的核心价值被动摇了,净宗被怀疑,大乘非佛说自然而然
: 就是下一步的结果。
: 偶只是觉得,说阿弥陀佛是印度教太阳神的化身,这样的提法是大乘佛门中的正常
: 见解嘛?

事实上大乘非佛说早在部派佛教时代大乘兴起时就已有的争论。与净宗的核心价值被
动摇无关。基本上净土法门不管是否非佛说,末学认为其不失为一个方便易行且有效
的法门。问题在於净土法门在成立宗派之後所持的态度。过度强调方便与易行,而逐
渐丧失佛陀教导的中心价值。再加上天台判教,硬是将法门分别高下,某一方面虽
满足了世人追求卓越快速的分别心,但是这真的是好的吗?看看净宗的一些经论
无不竭力扁低其他法门,并提倡读经无用论。导师依据现有的历史资料提出其看法
只是要世人正视佛教面临的真正问题,到底其核心价值是什麽?是否现在的发展
已背离了佛陀的本意?但导师并没有否定净土法门。
Tue Jul 19 15:02:10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0
lucien
就是因为有信仰倾向较重的众生    佛才说  阿弥陀佛法门摄受他们向於佛道
至於佛是何时说的呢    不妨思惟一下法华经记载灵鹫圣会犹未散去
佛陀还在说法不断      当然佛说法有了义与不了义
有无上道与方便道      印顺导师只是想在三藏圣典与佛教宏传的历史流变中
抉择出佛法的真义      揭示出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
但导师的思想是可以质疑的    可以讨论的
导师他自己及导师的认同者从不说导师是不会错的
问题是批评者是否提出完整的思想而不是漫骂一通

反对导师的人常把佛教中的所有问题归因於导师
认为没有导师就没这些问题     事实恰好相反
这些问题早就存在了千年之久    而导师正是要□清问题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密宗常说「先显後密」
学完显宗再学密宗    密宗需要根器好的人才能修
问题是有谁会承认自己资质差    只能学显不能进修密
那为什麽不全天下的人都去学密    就是因为有人根本不认为密宗
是根器好的人修的    密宗是佛菩萨的无上方便
是为摄受顿根贪行人而设的    但密宗行者看到这一定反驳
佛教中类似这种思想路线的分岐已经千百年了
决不是印顺导师一个人造成的

所以像「大乘非佛说」的问题    起码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导师深入经藏才推论出「大乘是佛说」
为的就是折服那些主张「大乘非佛说」的人
但还是有人如此坚持    这当然不是导师所造成

导师从来也没反对人念  阿弥陀佛
我就每天念  阿弥陀佛



※ 引述《hahajack (hahajack)》之铭言:
> 有大疑惑,请教诸兄哪。
> 以前看到过一篇印顺法师的著作,其内容却全然像是一篇考古作品。有些考古可以
> 考得出来,有些不一定考得出来,何况考古的学问及方式方法都应属世间智。越往
> 下看越觉得离奇,根据这篇考古文章,阿弥陀佛实际上乃是印度教太阳神崇拜之映
> 像于佛教,佛教的阿弥陀佛实际是印度教太阳神之化身。这篇考古文章非常长,其
> 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非常显著(甚或印度教成了佛教之母
> 体)。
>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劝信的基础、敬仰的基础、信仰的
> 基础。以世间智的方法去考究佛所开示的知见,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够证明什
> 麽、可以证明什麽呢?
> 这部考古作品看到这里,心中大疑惧,不再看下去。後来也看到过有台湾的先学自
> 称阅读印顺导师的作品後,认识到阿弥陀佛只是一个巨大的偶像,放弃了二十年的
> 坚持,开始寻找原始佛教□□真正的佛所教的真理。
> 阿弥陀佛是太阳神,净宗的核心价值被动摇了,净宗被怀疑,大乘非佛说自然而然
> 就是下一步的结果。
> 偶只是觉得,说阿弥陀佛是印度教太阳神的化身,这样的提法是大乘佛门中的正常
> 见解嘛?
Tue Jul 19 15:46:0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1
hahajack
在非佛信众,佛教是佛学,在学佛中人,佛法是至理大道。在可以想像到的艰难时
期,比如自五四以降。顺势在于不得已,而善巧的变通是为了继续的弘法,于是学
佛大家将佛学的概念引进以代称“佛法”。使在艰难时期,佛之所教也能够继续融
合在文化和学术的版图里。而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本就已经是交
融得无法分割。但时代的断裂导致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佛陀的出世,因何出世、因何悟道、因何而转法轮□□这些不是考古的考证可以得
到解答的。对于佛教以考古学的方式进行判断,这无疑将佛陀视做常人。比如,在
考古者的眼里,佛陀的说教只是一门宗教的现象,而不是事实或者真相本身。

如果阿弥陀佛不是佛陀所说,这个法门即是不存在的。对佛教持以考古学的态度,
百多年後,将会是何等情形?疑心只会因这个态度而越来越炽烈。是不是佛说,生
考古之念,很难说这不是怀疑。

佛陀教人以智慧,但唯有以慈悲之心(更进一步的菩提心)为指南,才能不至迷
途。

另外,说句题外的话,偶觉得,辩论的时候应该时刻观照自己是否嗔心暗动,如果
嗔心在动,说再多也很难肯定于事有益。我执不破,明为护法,实际更可能是在做
卖忠求值的事情,既沾了一个贪,又起嗔,最後还是落回痴。
2005年 7月19日 19:09:25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2
hahajack
呵呵,偶是观察自己与人辩论时的心地,常有嗔念在。觉察到,想就正。如此而
已。没想过要别有用意。“侵至则嗔”,感受被骂,是不是有些愤怒了?

偶就事说事,竟然也可以与『政治目的』挂钩,说成是攻击,不知是怎麽回事。至
于被反问是否见到阿弥陀佛,是否得感应,偶窃以为,这不是一个正经问题。偶以
为,佛教非不可知论。总在不可知论之间徘徊,证明自己正确或维护他说的方法是
问凡夫证明到什麽,偶不晓得这样做有什麽意义。

了凡四训第一章里提到,念佛念到无我,何谓无我?鄙人的陋见,无求感应之心、
不生求利之念是其应有之义。印光大师好像说过,大意是,感应之事不值得人前多
说,一分不要当成十分来说,有十分应做一分来看。他的意思,窃以为,感应不值
得说,如果实在憋不住要讲,也不要当回事来特别地讲。当然,特别注明,偶是一
个大凡夫,什麽感应都没有见过,验证更无从谈起。只是想,如果有那麽一把智慧
的剑,愿意接近它。

如果有崇拜,且先崇拜智慧,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既然是以威德智慧降伏其
心,在崇拜某个人之前,首先也应该就事论事一番,如果论事时心起愤怒,问题就
来了。把握这个念头,这个时候扪心自问比反诘别人会有收获。

既然是来讨论,既然是推崇理性,理性的态度,首要应是不唯人、不唯已。

另外,研究佛教的学术,在于佛教信众,佛法已经究竟,信愿行才是关键,学术研
究的结果无所谓重要。立于佛教之外,才需要学术的价值去证明佛教的历史和前
途。
2005年 7月19日 20:48:36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3
hahajack
呵呵,“恐怕是心中有鬼,请问,您的心鬼去除了没?”□□这样的发问,不知意
义何在。每一个人都可以生起无尽的善念,一线善念生起,那一刻在心地里也是无
限深远。每一个人,你如何去看他人,与其说你看到是这样一个他人,不如说你所
看到的,是自己心地里的回光景象。反求诸己,责人不若责己,责人之切,语用之
急,助养嗔心三毒,当惧之才是。

心有三毒,常怀惕若,至于心中是否有鬼,呵呵,这个偶不知道。

google是如此的神奇,且输入“印顺 太阳神”,小试一下,简单快捷。
2005年 7月20日 7:14:45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4
phy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hahajack.bbs@cbs.ntu.edu.tw (hahajack)》之铭言:
: 在非佛信众,佛教是佛学,在学佛中人,佛法是至理大道。在可以想像到的艰难时
: 期,比如自五四以降。顺势在于不得已,而善巧的变通是为了继续的弘法,于是学
: 佛大家将佛学的概念引进以代称“佛法”。使在艰难时期,佛之所教也能够继续融
: 合在文化和学术的版图里。而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本就已经是交
: 融得无法分割。但时代的断裂导致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 佛陀的出世,因何出世、因何悟道、因何而转法轮□□这些不是考古的考证可以得
: 到解答的。对于佛教以考古学的方式进行判断,这无疑将佛陀视做常人。比如,在
: 考古者的眼里,佛陀的说教只是一门宗教的现象,而不是事实或者真相本身。
: 如果阿弥陀佛不是佛陀所说,这个法门即是不存在的。对佛教持以考古学的态度,
: 百多年後,将会是何等情形?疑心只会因这个态度而越来越炽烈。是不是佛说,生
: 考古之念,很难说这不是怀疑。

基本上大德的问题佛陀是否应视做常人,是部派佛教间就已有的争议
佛陀是否具有超经验的存在,其肉身是否也应具有圆满的特性
一直都是上座部与大众部的争执点之一,与是否考古无关
不管是以历史或考古的观点其目的皆是要探究事实及真相的本身
只是碍於他所建构体系下其所能选择的证据及观点有限
但是不意味其所探究的就非事实,一昧相信不去分别抉择就是事实
依末学的观点,佛所呈现的教育就是身语意的教导
原始三藏正是佛陀的言教,而整个大乘菩萨道则是基於佛陀的身教
至於後面佛法在历史中的演化适应通俗。末学不敢否定其就一定为伪
但毕竟整个经典发展的过程,四部阿含尤其是杂阿含是经过佛弟子
严格审定,且为历史上所有佛弟子所共认的,其真伪不容怀疑
而其他经典一直是不断集结传诵,或甚至突然大量出现,来源一直是
有疑问的。即始後期经典的确是佛所说也不能排除其中有人将个人意
志托附其上而为人所传诵。以大乘代表经典法华经为例,即始是大乘
信仰者也有人怀疑其中有数品是後人添附的。
以往对於不合理矛盾的地方各宗派总是以方便、圆融、随机来对应
但是对於自身宗派的传法则有完全不同的态度,都自称无上,上上根
器的法门。试想如果今天印度教与密教的表现不论是仪式神□皆无
二异,抽开其中心理论两者有何差异?对於会抉择分别的人而言
或许各宗派可就其观点解释的很圆融。但在佛教通俗化的情形下,
对於一般人的观感则是无所不同,既然没什麽不同信印度教与信佛教
也就没什麽差异了。佛教会在印度灭亡也只是必然的结果罢了

: 佛陀教人以智慧,但唯有以慈悲之心(更进一步的菩提心)为指南,才能不至迷
: 途。
: 另外,说句题外的话,偶觉得,辩论的时候应该时刻观照自己是否嗔心暗动,如果
: 嗔心在动,说再多也很难肯定于事有益。我执不破,明为护法,实际更可能是在做
: 卖忠求值的事情,既沾了一个贪,又起嗔,最後还是落回痴。
Wed Jul 20 08:22:45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5
Kao
※ 引述《hahajack (hahajack)》之铭言:
> 有大疑惑,请教诸兄哪。
> 以前看到过一篇印顺法师的著作,其内容却全然像是一篇考古作品。有些考古可以
> 考得出来,有些不一定考得出来,何况考古的学问及方式方法都应属世间智。越往
> 下看越觉得离奇,根据这篇考古文章,阿弥陀佛实际上乃是印度教太阳神崇拜之映
> 像于佛教,佛教的阿弥陀佛实际是印度教太阳神之化身。这篇考古文章非常长,其
> 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非常显著(甚或印度教成了佛教之母
> 体)。
>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劝信的基础、敬仰的基础、信仰的
> 基础。以世间智的方法去考究佛所开示的知见,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够证明什
> 麽、可以证明什麽呢?
> 这部考古作品看到这里,心中大疑惧,不再看下去。後来也看到过有台湾的先学自
> 称阅读印顺导师的作品後,认识到阿弥陀佛只是一个巨大的偶像,放弃了二十年的
> 坚持,开始寻找原始佛教□□真正的佛所教的真理。
> 阿弥陀佛是太阳神,净宗的核心价值被动摇了,净宗被怀疑,大乘非佛说自然而然
> 就是下一步的结果。
> 偶只是觉得,说阿弥陀佛是印度教太阳神的化身,这样的提法是大乘佛门中的正常
> 见解嘛?

我想有人误将印公认为「阿弥陀佛是印度教太阳神」,应是
以下段原文来作文章:

《净土与禅 --- 五、弥陀中心的净土观》
&&&&&&&&&&&&&&&&&&&&&&&&&&&&&&&&&&&&&&&&&&&&&
在梵语amita的後面,附加a^bha—amita^bha,译义即成无量光。
无量光,是阿弥陀佛的一名。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
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佛法
虽本无此说,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 太阳崇拜的思想,
也就方便的含摄到阿弥陀中。这是从那□知道的呢?

一、『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是落日观;再从此逐次观水、观地、
观园林、房屋,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这即是以落日为根本
曼荼罗;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即 依太阳而生起显现。「夕阳无
限好,□是近黄昏」,这是中国人的看法。在印度 ,落日作为光明
的归宿、依处看。太阳落山,不是没有了,而是一切的光明,归藏
於此。明天的太阳东升,即是依此为本而显现的。佛法说涅盘为
空寂、为寂灭 、为本不生;於空寂、寂静、无生中,起无边化用。
佛法是以寂灭为本性的;落日也是这样,是光明藏,是一切光明
的究极所依。

二、『无量寿佛经』(即『大 阿弥陀经』)说:礼敬阿弥陀佛,应
当「向落日处」。所以,阿弥陀佛,不但是西方,而特别重视西方
的落日。说得明白些,这实在就是太阳崇拜的净化,摄取太阳崇
拜的思想,於一切——无量佛中,引出无量光的佛名。
&&&&&&&&&&&&&&&&&&&&&&&&&&&&&&&&&&&&&&&&&&&&&

依在下所见,从此文看不出任何有印公将「阿弥陀佛」与
「印度教太阳神」划上等号之意,也闻不出有对印度教太阳神的
「考古」之味。诸大德亦可读後自由心证。众所周知,印公对「中论」
与「大智度论」用功颇深,(印公著有「中观今论」、「中观论颂讲记」
;而现行许多流通的「大智度论」亦是印公加以新式标点才更易於
阅读的。)此二论皆是龙树菩萨所造,而印公必然知道龙树菩萨亦
往生安养国(极乐世界)。可知印公实无否认阿弥陀佛乃至极乐世界
之理。

在下以为佛陀教化,总是竭尽所能地能让众生了解他所说与所指,
故善用譬喻。当人们尚於因地修行,未成就时,如何能知何谓
无量光,更遑论能观想无量光,是以藉柔和的暮日光芒来观想
无量光;再者,观日落於西,亦隐含欣羡西方净土之意,是故以
「落日观」来摄受之。依既有婆罗门教对太阳的崇拜为基础,善巧地
导引众生对於「落日观」的信心与摄受,此益彰显佛陀於净土法门
的应机与善巧。而印公依《观无量寿佛经》的「落日观」来阐述
「阿弥陀佛与太阳,是有关系的。」,何咎之有? 而「落日观」之有,
与「不净观」等诸观同,只为应机、善巧度化众生,如此而已。故
在下以为「阿弥陀佛是印度教太阳神」应为穿凿附会之说,不值一哂。

《佛说阿弥陀经》卷1:
&&&&&&&&&&&&&&&&&&&&&&&&&&&&&&&&&&&&&&&&&&&&&&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说
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
能於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於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

净土法门,乃「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首重「信、愿、行」,缺一不可。
若有人因此穿凿附会之邪说,未经思惟求证而放弃多年的坚持,
或许其福德因缘未具足也或许其得度因缘非此法门。然祈望勿再
传播或道听涂说如「阿弥陀佛是太阳神」等邪说,虽名为护佛教、
正法义,实则误人慧命乃至於谤佛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谤法(净土法门)、谤僧(印公),其罪甚重,不可不慎。

以上是个人一点浅见,仅供参考。谬误之处,请多见谅。
2005年 7月20日 13:07:51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6
BBCALL
※ 引述《ptk (Kao)》之铭言:
> 我想有人误将印公认为「阿弥陀佛是印度教太阳神」,应是
> 以下段原文来作文章:
> 《净土与禅 --- 五、弥陀中心的净土观》

并不只此处,相关的尚有如下:

<<印度佛教思想史>>p.88

重信愿的(大本)『阿弥陀佛经』,原本是著重无量光Amita^bha
,从落日潜晖,而以那边的无量光明(净土)为理想的。无限光
明的仰望,有崇仰太阳的意义;印度的□卢遮那Vairocana——日
,也正受到『华严经』的尊重,不过阿弥陀佛,更多一些外来的气
息。波斯Pa^rasya的琐罗斯德(Zoroaster教,无限光明的神,名
Ohrmazd,是人类永久幸福所仰望的(7.016);与阿弥陀佛的信仰,
多少有点类似。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480

阿弥陀佛与太阳神话,是不无关系的(受到了波斯文化的影响)(59.010
)。以印度而论,印度是有太阳神话的。象徵太阳光明遍照的□卢遮那
Vairocana,是印度宗教固有的名词,大乘佛教引用为究竟圆满佛的德名
。佛是觉者,圣者的正觉现前,称为「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汉译作「生眼、智、明、觉」(59.011)。明与光明,象徵圣者的证智
,是「原始佛教」所说的。象徵佛的慧光普照,而有身光遍照的传说。原
来印度的神——天deva,也是从天上的光明而来的,所以光明的天,光明
的佛,在佛法适应神教的意义上,有了融合的倾向。在光明中,应推太阳
为第一,如『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
一六中——下)说:

    「西向拜,当日所没处,为弥陀佛作礼,以头脑著地言:南无阿弥陀
三耶三佛檀」!

    阿弥陀在西方,所以向落日处礼拜。到傍晚,西方的晚霞,是多麽美
丽!等到日落,此地是一片黑暗,想像中的彼土,却是无限光明。比对现
实世间的苦难,激发出崇仰彼土,极乐世界的福乐,而求生彼土。在这种
宗教思想中,从神话而来的太阳,被融摄於无量光明的阿弥陀佛。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03

初期大乘的兴起,主要是佛教自身的开展,与适应印度神教的影响;这点
,阿弥陀净土也不应例外。但『阿弥陀经』,可能为了适应西方的异教思
想,而更多一些外来的气息。太阳崇拜,原是不限於波斯Pa^rasya的。但
阿弥陀佛的净土在西方;「当日所没处,为弥陀佛作礼」(91.022),确为
佛在西方的具体表现。『阿弥陀经』二十四愿以下,说明国土庄严以前,
广说阿弥陀佛顶的光明,结论为:「阿弥陀佛光明,名闻八方上下,无穷
无极,无央数诸佛国,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度脱也」(91.023
)。阿弥陀佛的原始思想,显然著重在「无量光」Amita^bha,以无量光明
来摄化众生。在波斯的琐罗斯德(Zoroaster教,无限光明的神,名Ormuzd
,是人类永久幸福所仰望的(91.024)。两者间,多少有点类似性。

<<净土与禅>>p.22

在梵语amita的後面,附加a$bha□amita$bha,译义即成无量光。无量光,
是阿弥陀佛的一名。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是有关系的。

<<净土与禅>>p.23

所以,阿弥陀佛,不但是西方,而特别重视西方的落日。说得明白些,这实
在就是太阳崇拜的净化,摄取太阳崇拜的思想,於一切——无量佛中,引出
无量光的佛名。

<<净土与禅>>p.30

阿弥陀佛有净土,弥勒菩萨也有净土,现在从这二种净土的关系来说。前面
曾谈到,弥勒菩萨与月亮有关;阿弥陀佛与太阳有关。月亮和太阳的光明是
不同的:阿弥陀佛如太阳的光明,是永恒的究竟的光明藏。弥勒菩萨如月亮
的光明,月亮是在黑暗中救济众生的。


与阿弥陀无关的则有: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471

□卢遮那是象徵太阳的,也是渊源於太阳神话的名称。然在佛教自身的
发展上,功德究竟圆满所显的□卢遮那佛,与色究竟天相当。


<<以佛法研究佛法>>p.126 ~ p.127

「法轮」,从轮王的轮宝而来。释尊诞生於王家,所以佛的化导世间,每
以轮王的治化相对比。正法治世的轮王,主要从轮宝得名。轮宝是轮王的
七宝之一。据印度传说,如国王而奉行仁政,轮宝就会东方来。「轮(宝
)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佥],光明昱烁」
(中阿含经卷一五等)。轮宝有无比的威力,飞到那里,那里的国家就(
不经战争而)顺伏,奉行爱民及物的德化的政治。轮宝是圆形的,光明赫
赫的,威力无边的,迅速飞行的,从东方来的,来了就是和平与繁荣。这
大概是太阳神话引起的传说;「千辐轮相」,也与传说日称「千光」相合
。佛於菩提树下的廓然妙悟,称为菩提、般若、涅盘,都不外乎这一现证
——「法」的说明。据佛法的信念,释迦佛所现证的,与一切佛平等;弟
子们修习相应,也一样的现证,与佛一样同得解脱。所以,现证的法,是
古今一如的,迅速出现的,可以从此到彼的;现证时慧光朗彻,降伏一切
无明烦恼的,这样的法的现证,如轮王的轮宝一样,所以就称之为「法轮
」、「转法轮」了。这就是「正法」(妙法),是我们归依的法。

<<净土与禅>>p.25

在後期的密宗的大日如来,也即是以太阳的光明遍照而形成的(太阳,在
世俗中就是永恒的光明)。现代修持净土的,每著重在极乐世界的金沙布
地、七宝所成等,这在弥陀净土的思想中,显见是过於庸俗了。

以上仅列出参考。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http://edharma.info/
2005年 7月20日 14:06:22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7
koala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Hsiehlucien.bbs@cbs.ntu.edu.tw (lucien)》之铭言:
: ※ 引述《poohkoala.bbs@ptt.cc (koala)》之铭言:
: > 印顺导师本来自己就知道
: > 在佛教界很多人不喜欢他
: > 平凡的一生中都有讲
: > 但是现在又有很多人仍非常尊重他
: > 他自己把这份福报归於[我有一个好徒弟]
:   印顺导师对佛教的影响力不是他的任何弟子比得上的
:   是他的弟子有福报能有导师这个老师

我要说的是印顺导师他的修行真的很高深
他不自我吹捧,对於弟子徒孙,有成就者他就随喜赞叹
是大修行人的身教,

: > 所以才集了那麽多新人缘
: > 当年讨厌他的人都早就死绝了
: > 现在仍尊重他的人都还活著
: > 他的高徒不是旁人否认就不被承认的
: > 至少他自己承认证严算是他门下教出来下的高徒
:   印顺导师的高徒有很多   证严法师是最有名的
:   但我们不需要用有名来衡量一切
:   另外还有   传道法师   厚观法师   宽谦法师  昭慧法师  等等
:   其他自认受到导师影响的人不计其数
:   例如  圣严法师就说   导师的影响不是现在   而是将来

我也不是用名气去横量
我只是把印顺导师的简单原话再说一次
他自己赞叹自己的学生
是他的身仪,他的心没有放在过去不顺遂的境遇中
而是感恩当下的顺缘好运
那时他感恩的对象是证严...没被点名的也不是不感恩
只是他住在慈济精舍,弟子孝顺
老人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表现在言语里
就留下这句话,这是他们两人个人的关系
与外人无涉,但却看到大师行仪...时时怀抱感恩心
印顺导师的影响,除了论注
他的身仪更该挖掘拿来弘扬
依法修行的人更是值得让人敬佩与学习
而当年圣严师父说的将来
现在也是当年的[将来]

将来不就正是把解与行互相佐证嘛
他这导师,已不只是佛学院僧伽的导师
而是僧俗四众的人间导师

佛教是一种可以实践印证的理论
只有实际的行,才能的感动人
影响人

: > 他的高徒=\=你的高徒啊
: > 当好自己的家
: > 关照你自己的修行吧
Thu Jul 21 04:06:1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8
koala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hahajack.bbs@cbs.ntu.edu.tw (hahajack)》之铭言:
: 有大疑惑,请教诸兄哪。
: 以前看到过一篇印顺法师的著作,其内容却全然像是一篇考古作品。有些考古可以
: 考得出来,有些不一定考得出来,何况考古的学问及方式方法都应属世间智。越往
: 下看越觉得离奇,根据这篇考古文章,阿弥陀佛实际上乃是印度教太阳神崇拜之映
: 像于佛教,佛教的阿弥陀佛实际是印度教太阳神之化身。这篇考古文章非常长,其
: 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非常显著(甚或印度教成了佛教之母
: 体)。
: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劝信的基础、敬仰的基础、信仰的
: 基础。以世间智的方法去考究佛所开示的知见,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能够证明什
: 麽、可以证明什麽呢?
: 这部考古作品看到这里,心中大疑惧,不再看下去。後来也看到过有台湾的先学自
: 称阅读印顺导师的作品後,认识到阿弥陀佛只是一个巨大的偶像,放弃了二十年的
: 坚持,开始寻找原始佛教□□真正的佛所教的真理。
: 阿弥陀佛是太阳神,净宗的核心价值被动摇了,净宗被怀疑,大乘非佛说自然而然
: 就是下一步的结果。
: 偶只是觉得,说阿弥陀佛是印度教太阳神的化身,这样的提法是大乘佛门中的正常
:
 也有学术研究出耶稣的崇拜也是罗马的太阳神
可是太阳的象徵意义是什麽?
只是一个圆圆的发热体?

只是有人的形象...那种民间信仰的神佛吗?
还是更深层的精神象徵

我从来没观想过阿弥佗佛
或任何佛菩萨
因为不管是印度或中国的各种佛教美学作品
神佛形象我都不喜欢

只是从文字,去内省自己
有没有这些神佛的大修行功夫
大愿心,大悲心
自己能学到做到了多少
赞仰,然後更谦卑的继续学习
Thu Jul 21 04:15:4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29
巫师
※ 引述《Everest.bbs@ptt.cc (真言行者)》之铭言:
> 什麽是阿弥陀佛?又谁是阿弥陀佛?
> 在我领悟里  阿弥陀佛是光  是无烦无忧的光  是清净无瑕的光
> 是瞬超亿万劫的光  是尊贵的金黄色所铺陈的光  是穿透一切万物的光
> 於彼世界  游诸佛国的光

    在经典里面, 阿弥陀佛的特点的确是他的光, 烛光数太强了.

> 是万生万物最终的渴望  清净庄严的国土

    诸佛国皆有其特点, 净土法门所祈求要往生的净国也随著时代不同
    , 因为清静佛国;有无量就是. 目前流行的是弥陀净土, 但同时世
    尊也介绍了很多其他的净土, 如药师净土, 阿处净土...

> 我们是否去感受与意识到这光的存在?
> 感受这光的本质  他是如此清澈  如此庄严
> 大乘无量寿清净庄严平等觉经

    有一点满奇怪的就是, 目前净土法门流行的'大乘无量寿清静庄严平等觉经',
    印象中在大正藏似乎是找不到的...@_@

> 观此经名  体会光无边无碍无分别的崇高德行
> 观阿弥陀四十八大宏愿  细索光明种种相貌具足
> 人的生命源於光明
> 造就居处的净土也依止於光明
> 日月好比生命的泉源
> 若只是在名相上进退失道
> 岂不辜负生命与领悟的可贵?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Fri Jul 22 09:14:5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30
BBCALL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有一点满奇怪的就是, 目前净土法门流行的'大乘无量寿清静庄严平等觉经',
>     印象中在大正藏似乎是找不到的...@_@

是的,这是现代造经运动的版本,争议颇大,由夏莲居会集编造,台湾某法师所弘扬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http://edharma.info/
2005年 7月22日 10:17:58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31
lucien
是整理汇集本    整理过去不同翻译版本成新的一本
不算新的经    争议也不大   应该说很小     争议很小


※ 引述《bv4pr (BBCALL)》之铭言:
>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     有一点满奇怪的就是, 目前净土法门流行的'大乘无量寿清静庄严平等觉经',
> >     印象中在大正藏似乎是找不到的...@_@
> 是的,这是现代造经运动的版本,争议颇大,由夏莲居会集编造,台湾某法师所弘扬
Fri Jul 22 15:17:0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32
巫师
※ 引述《bv4pr (BBCALL)》之铭言:
>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     有一点满奇怪的就是, 目前净土法门流行的'大乘无量寿清静庄严平等觉经',
> >     印象中在大正藏似乎是找不到的...@_@
> 是的,这是现代造经运动的版本,争议颇大,由夏莲居会集编造,台湾某法师所弘扬

    如果对照大正藏的其他无量寿经, 大宝积经里面的弥陀会, 可能就会发现一些
    差异就是噜...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Fri Jul 22 15:26:2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33
BBCALL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铭言:
> 是整理汇集本    整理过去不同翻译版本成新的一本
> 不算新的经    争议也不大   应该说很小     争议很小
> > 是的,这是现代造经运动的版本,争议颇大,由夏莲居会集编造,台湾某法师
所弘扬

师兄所言如是,争议很小是在台湾本岛,在内地,则许多净土宗门人便
不如此认同,言词激烈者则直批此书为伪经且降低要求标准,支持者则
认为此书是修正了过往翻译的问题,双方各执一方,多年前便闹的不甚
愉快,只不过,这个问题并未在宝岛延烧而已。

争议大不大并不重要,是不是新的经也不重要,这个问题请自行判断,
晚学只是告知此事件而矣。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http://edharma.info/
2005年 7月24日 10:47:48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34
lucien
能够在大陆引起争议算是不错了
我以为大陆根本很少人在意佛教的发展
原来还有人对经典这麽重视
希望大陆佛教早日复兴      少林寺别在再打拳了


※ 引述《bv4pr (BBCALL)》之铭言:
> 师兄所言如是,争议很小是在台湾本岛,在内地,则许多净土宗门人便
> 不如此认同,言词激烈者则直批此书为伪经且降低要求标准,支持者则
> 认为此书是修正了过往翻译的问题,双方各执一方,多年前便闹的不甚
> 愉快,只不过,这个问题并未在宝岛延烧而已。
> 争议大不大并不重要,是不是新的经也不重要,这个问题请自行判断,
> 晚学只是告知此事件而矣。
Sun Jul 24 11:50:25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问题] 印顺导师?
#35
蛮头加花生
净土法门 ----- 完全合乎根本教义

净土就是在 无常、苦、无我 的不确定加入了确定的因素,由於众生心向外求时要有依托,向
内求时要找一个自性(这东西会我执更坚固),所以阿弥陀佛才创造净土法门,在无常的无我的
生命中,给一个确定性的东西,完全是为了满足众生心。

有许多人在接触佛教时,震慑於佛教的伟大而感到失落,在这样的不确定下转向其他宗教,只
当有人能给他确定性的东西,缘起中道虽是凡圣的平衡点,但是还是使很多人卡在那里,阿弥
陀佛就是这麽善巧而创造净土。

净土法门有个深刻的意义,当一个人将身心全部交托给阿弥佗佛时,他反而不再注意自我,不
再恋於世间的一切,远离自私的心态,当心响往弥陀净土时,不要忘记阿弥陀经中,不可少善
根福德因缘而得生彼国。

利他行 与 无我 还是弥陀净土的重点!! ,这同於阿含经的根本教义。

在阿弥陀佛国 由阿弥陀变现的种种稀有之鸟,其音演唱的是什麽?

不是□聊,不是□聊,不是□聊,不是□聊 .....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戒定慧)。---- 灭苦之道 同於阿含根本教法。

误解阿弥陀佛的意思的人只会到化城 ,利他行菩萨道是阿弥陀佛教化的重点。

庄严阿弥陀佛净土是回报阿弥陀佛的教化。

净土法门也包含了**** 创创创创创成净土的精神 ******,这是被忽略掉的,在响往净土的美
丽世界却全然忽略 --创成净土的精神,就像整天想著果实而不愿灌溉施肥。

依著信有很大的力量,所以印顺导师来点刺激的 ..... 让大家好好反省
2005年11月30日 19:55:34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