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
ViMal
包括药师法门等等,被批了∶(

似乎严重不信任在家人。


我说这些文章里面每一个论点都是有经文可以依据的。

但是他们似乎也不需要用经文,然後就判定,这个见解有问题,是依文解义,甚至
是断章取义。


汗~

似乎跟我心里想的一切以佛经为准的佛教很不同(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道场)。

但是这里的上师似乎是比较重视经典的。

那麽我应该怎麽呢?

是我错了,还是这里的僧人错了,还是ABT错了?
2005年 8月 5日 13:11:37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2
渡若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包括药师法门等等,被批了∶(
> 似乎严重不信任在家人。
> 我说这些文章里面每一个论点都是有经文可以依据的。
> 但是他们似乎也不需要用经文,然後就判定,这个见解有问题,是依文解义,甚至
> 是断章取义。
> 汗~
> 似乎跟我心里想的一切以佛经为准的佛教很不同(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道场)。
> 但是这里的上师似乎是比较重视经典的。
> 那麽我应该怎麽呢?
> 是我错了,还是这里的僧人错了,还是ABT错了?

    佛陀教导我们要仔细思考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当然在现在也就包含思考我们师长朋友的每一
    句话,唯有前後不乱,纯一满净的真实语,方
    堪成为我们专精思维的依止。

    现在有很多人都依照著经典作诠释,这种方式
    也被称为重视经典,依照经典,但是所有的诠
    释都应该跟佛陀所说的种种经典来作比对。

    愿您能够於佛陀法语中得依止,不被无益语所
    扰乱。^_^
Fri Aug 5 14:25:19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3
白非白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那麽我应该怎麽呢?
> 是我错了,还是这里的僧人错了,还是ABT错了?

先了解一下世尊说的沙门、僧有几种。吃饱没事
就打打坐,别坏了他人生意。
Fri Aug 5 14:36:1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4
白非白
※ 引述《poiopoio (渡若)》之铭言:
>     现在有很多人都依照著经典作诠释,这种方式
>     也被称为重视经典,依照经典,但是所有的诠
>     释都应该跟佛陀所说的种种经典来作比对。

  的确,看样子  Cbeta 的推广有待努力。
Fri Aug 5 14:39:06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5
巫师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 那麽我应该怎麽呢?
> > 是我错了,还是这里的僧人错了,还是ABT错了?
> 先了解一下世尊说的沙门、僧有几种。吃饱没事
> 就打打坐,别坏了他人生意。

    插朵花,请参考地藏十轮经□面的有依行和无依行品,里头有说到各种
    的沙门和僧的定义喔。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Fri Aug 5 15:16:1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6
清明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那麽我应该怎麽呢?
> > 是我错了,还是这里的僧人错了,还是ABT错了?
> 先了解一下世尊说的沙门、僧有几种。吃饱没事
> 就打打坐,别坏了他人生意。

呵呵呵
我也曾经热心过头踢过铁板
不过师父们没有批评蔡老大的说法
是教训我学才不足
不要到处乱吃
免得半瓶水泼光光反造业
2005年 8月 5日 16:17:01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7
ViMal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那麽我应该怎麽呢?
> > 是我错了,还是这里的僧人错了,还是ABT错了?
> 先了解一下世尊说的沙门、僧有几种。吃饱没事
> 就打打坐,别坏了他人生意。

哎,怎麽说呢,问题在于这里的僧人修行也挺精进的。

问题是这样更麻烦,如果是看上去就不怎麽样,那我一看就知道,应该供养,不需
要依止,但是这里的我以为应该是不会错了吧,但是目前来看又好像又不是。

另外想请问一下。

我以前在显宗道场皈依过,

前些天因为这里传法,要先在这里皈依过,所以也皈依三宝了,也受了五戒,然後
也学了文殊五字真言以及烧香供,水陆供了。

那麽如果以後不来了,会不会有什麽不好呢。
2005年 8月 5日 17:09:06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8
ViMal
比如说释佛出生的问题。

我说那个在经典里面不是释佛,而是另外七佛里的第一位佛。

但是他们说,虽然表面上在说其他佛,但是还是在说他自己。

我说经典上是这麽讲的,而且也就只有这麽一部经典这麽说,其他有讲释佛这样的
都是论或是梳或是传(撰)。

但是这里的师傅还是说不对,认为那是化身,确实是那麽出生的。

那就有点晕了。


※ 引述《poiopoio (渡若)》之铭言:
> > 包括药师法门等等,被批了∶(
> > 似乎严重不信任在家人。
> > 我说这些文章里面每一个论点都是有经文可以依据的。
> > 但是他们似乎也不需要用经文,然後就判定,这个见解有问题,是依文解义,
甚至
> > 是断章取义。
> > 汗~
> > 似乎跟我心里想的一切以佛经为准的佛教很不同(这里是藏传佛教的道场)。
> > 但是这里的上师似乎是比较重视经典的。
> > 那麽我应该怎麽呢?
> > 是我错了,还是这里的僧人错了,还是ABT错了?
>     佛陀教导我们要仔细思考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     当然在现在也就包含思考我们师长朋友的每一
>     句话,唯有前後不乱,纯一满净的真实语,方
>     堪成为我们专精思维的依止。
>     现在有很多人都依照著经典作诠释,这种方式
>     也被称为重视经典,依照经典,但是所有的诠
>     释都应该跟佛陀所说的种种经典来作比对。
>     愿您能够於佛陀法语中得依止,不被无益语所
>     扰乱。^_^
2005年 8月 5日 17:13:24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9
面对自己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比如说释佛出生的问题。
> 我说那个在经典里面不是释佛,而是另外七佛里的第一位佛。
> 但是他们说,虽然表面上在说其他佛,但是还是在说他自己。
> 我说经典上是这麽讲的,而且也就只有这麽一部经典这麽说,其他有讲释佛这样的
> 都是论或是梳或是传(撰)。
> 但是这里的师傅还是说不对,认为那是化身,确实是那麽出生的。

这里我个人比较好奇的是, 您没是去做标题的事情干嘛?

没事就好好休息,呃! 不是休息,是好好修习。 就酱子
Fri Aug 5 18:16:28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0
ViMal
※ 引述《dave5 (面对自己)》之铭言:
> > 比如说释佛出生的问题。
> > 我说那个在经典里面不是释佛,而是另外七佛里的第一位佛。
> > 但是他们说,虽然表面上在说其他佛,但是还是在说他自己。
> > 我说经典上是这麽讲的,而且也就只有这麽一部经典这麽说,其他有讲释佛这
样的
> > 都是论或是梳或是传(撰)。
> > 但是这里的师傅还是说不对,认为那是化身,确实是那麽出生的。
> 这里我个人比较好奇的是, 您没是去做标题的事情干嘛?
> 没事就好好休息,呃! 不是休息,是好好修习。 就酱子


“没事去做标题的事情” 这个听不懂。。。

可是我就是喜欢寻找事实真相呀。

有一个师傅说是因为释佛是化身佛,所以从右肋生,生下走七步是可能的。所以这
些说的话,我倒还觉得解释的合理。

但是这个又没有经典上这麽说,所以就还是比较怀疑。
2005年 8月 5日 19:23:11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1
面对自己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有一个师傅说是因为释佛是化身佛,所以从右肋生,生下走七步是可能的。所以这
> 些说的话,我倒还觉得解释的合理。
> 但是这个又没有经典上这麽说,所以就还是比较怀疑。

回归逻辑思考一下:
你如果是世尊的爸妈,看到这种状况你会怎麽想?
我的小孩生下来就会走路讲话?出生的位置也跟别人不同?
这种小孩在今天尚不能被大家接受,更何况是古代?

国王的小孩从产妇的右胁出生 马上会走路
甚至大出狂语说 我是最大的(唯我独尊)
天底下遇到这种事 我想大部分的母亲会昏倒
其他的人(周遭的人,包括阿公阿妈以及产婆俾女)
一定会强烈主张这是妖怪来投胎
Fri Aug 5 22:24:4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2
渡若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比如说释佛出生的问题。
> 我说那个在经典里面不是释佛,而是另外七佛里的第一位佛。
> 但是他们说,虽然表面上在说其他佛,但是还是在说他自己。
> 我说经典上是这麽讲的,而且也就只有这麽一部经典这麽说,其他有讲释佛这样的
> 都是论或是梳或是传(撰)。
> 但是这里的师傅还是说不对,认为那是化身,确实是那麽出生的。
> 那就有点晕了。

    面对这种迷思於自我或是宗门诠释经典的人,
    最主要是要确立自己的思维依止,比如我们都
    以经典为主,那就是以经典为主,论典乃至传
    为辅,看到论典史传与经典不同,我们仍以经
    典为主;但是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论典跟史传
    是依据其他的撰述而成,并非是依据事实跟经
    典而写成的;并非依据事实跟经典所写成的部
    分,可以不被我们所接受跟思维。

    以上是确立自己的思维依止,但是面对迷思者
    ,我现在也只能做到微笑以对,毕竟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诠释权力,但是我也不会放弃自己唯
    一一次的发言权力的。讲完之後,彼此不对盘
    ,就只剩下微笑而已了,毕竟不挡人财路,是
    行走这个世间的原则之一。
Sat Aug 6 06:15:5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3
白非白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可是我就是喜欢寻找事实真相呀。
> 有一个师傅说是因为释佛是化身佛,所以从右肋生,生下走七步是可能的。所以这
> 些说的话,我倒还觉得解释的合理。
> 但是这个又没有经典上这麽说,所以就还是比较怀疑。

有些人是把传说当正史看待的,有些人则是把形容词当动
词或名词看待。

肋骨下有没有洞洞可以生小孩?依人体的结构当然是不可
能的,事实上“右胁生”是古印度以四姓尊卑依梵天四部
位的分类分为左、右、胁、膝、以比喻四姓。右胁最尊、
左膝最下。是形容出生的尊贵。有些人把形容词当真这只
能怪教育出了问题。例如形容一个人长得“虎背熊腰”可
别真的把这位仁兄看成真的是虎背熊腰。

--
~~~~~~~~~~~~~~~~~~~~~~~~
一箧涅盘经,清拂两袖风,三番五道回,七情总成空。
四生不离嗔,苦集六趣中,八风九有里,十力无不同。
~~~~~~~~~~~~~~~~~~白非白~~~
Sat Aug 6 08:21:35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4
ViMal
※ 引述《poiopoio (渡若)》之铭言:
> > 比如说释佛出生的问题。
> > 我说那个在经典里面不是释佛,而是另外七佛里的第一位佛。
> > 但是他们说,虽然表面上在说其他佛,但是还是在说他自己。
> > 我说经典上是这麽讲的,而且也就只有这麽一部经典这麽说,其他有讲释佛这
样的
> > 都是论或是梳或是传(撰)。
> > 但是这里的师傅还是说不对,认为那是化身,确实是那麽出生的。
> > 那就有点晕了。
>     面对这种迷思於自我或是宗门诠释经典的人,
>     最主要是要确立自己的思维依止,比如我们都
>     以经典为主,那就是以经典为主,论典乃至传
>     为辅,看到论典史传与经典不同,我们仍以经
>     典为主;但是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论典跟史传
>     是依据其他的撰述而成,并非是依据事实跟经
>     典而写成的;并非依据事实跟经典所写成的部
>     分,可以不被我们所接受跟思维。
>     以上是确立自己的思维依止,但是面对迷思者
>     ,我现在也只能做到微笑以对,毕竟每个人都
>     有自己的诠释权力,但是我也不会放弃自己唯
>     一一次的发言权力的。讲完之後,彼此不对盘
>     ,就只剩下微笑而已了,毕竟不挡人财路,是
>     行走这个世间的原则之一。


不过这个道场是比较正规的。

在多闻与戒律方面都是做的好的。

特别是在汉地这所道场甚至是全国(大陆)有名的。
2005年 8月 7日 9:46:42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5
ViMal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可是我就是喜欢寻找事实真相呀。
> > 有一个师傅说是因为释佛是化身佛,所以从右肋生,生下走七步是可能的。所
以这
> > 些说的话,我倒还觉得解释的合理。
> > 但是这个又没有经典上这麽说,所以就还是比较怀疑。
> 有些人是把传说当正史看待的,有些人则是把形容词当动
> 词或名词看待。
> 肋骨下有没有洞洞可以生小孩?依人体的结构当然是不可
> 能的,事实上“右胁生”是古印度以四姓尊卑依梵天四部
> 位的分类分为左、右、胁、膝、以比喻四姓。右胁最尊、
> 左膝最下。是形容出生的尊贵。有些人把形容词当真这只
> 能怪教育出了问题。例如形容一个人长得“虎背熊腰”可
> 别真的把这位仁兄看成真的是虎背熊腰。


原来是这麽回事∶)

可见学佛不但经精通佛学,还得通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等等。

那麽请问一下蔡大,生下走七步对于释佛来说,有没有这回事呢?
2005年 8月 7日 9:48:48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6
白非白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 能怪教育出了问题。例如形容一个人长得“虎背熊腰”可
> > 别真的把这位仁兄看成真的是虎背熊腰。
> 原来是这麽回事∶)
> 可见学佛不但经精通佛学,还得通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等等。
> 那麽请问一下蔡大,生下走七步对于释佛来说,有没有这回事呢?

盘古开天,我们也要探讨盘大爷的斧头哪来的吗?
神话传说也者,不外是作者要突显出主题人物的
特别而已。

有一文人到了一处山明水秀之地,问当地老者,
“贵乡可有什麽大人物出生?”

老者慢条斯理的回答:“我们这里出生的都是
小婴孩”。

世尊的伟大在於拿掉那些神话他传的法仍是独一
无二的。世尊也没提过他小时候的资优事迹,反
而一直捅他过去生的糗事要同学们好好修习。这
麽一位慈悲而苦口婆心的师长其尊贵在心,而不
是他是什麽怪胎来转世。

让神话和传说止於神话和传说,别当成正史。
Sun Aug 7 23:23:0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我在寺院里把AB老大的文章推介给僧人看了。
#17
ViMal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原来是这麽回事∶)
> > 可见学佛不但经精通佛学,还得通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等等。
> > 那麽请问一下蔡大,生下走七步对于释佛来说,有没有这回事呢?
> 盘古开天,我们也要探讨盘大爷的斧头哪来的吗?
> 神话传说也者,不外是作者要突显出主题人物的
> 特别而已。
> 有一文人到了一处山明水秀之地,问当地老者,
> “贵乡可有什麽大人物出生?”
> 老者慢条斯理的回答:“我们这里出生的都是
> 小婴孩”。
> 世尊的伟大在於拿掉那些神话他传的法仍是独一
> 无二的。世尊也没提过他小时候的资优事迹,反
> 而一直捅他过去生的糗事要同学们好好修习。这
> 麽一位慈悲而苦口婆心的师长其尊贵在心,而不
> 是他是什麽怪胎来转世。
> 让神话和传说止於神话和传说,别当成正史。


问题就在于这些师傅就是认为这是真的。是真的那样。

可见。。。
汗~

这年头,学个佛还真是不容易。
2005年 8月 8日 20:18:45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