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关於出生七步
#1
邱大刚
    前面有网友讨论到经典当中本来是记载毗婆尸佛的传说时,
提到出生七步,而不是释迦牟尼佛出生七步。後来佛传中所说
的出生七步,其实是後世的论师不慎把七佛的传记传说弄混,
而再传的传说。

    不过当网友拿去问师父时,却被师父否定,说释迦牟尼佛
是化身佛所以能有神迹,走七步也是自然(其实人间的释迦牟
尼佛是应身佛,由父母所生,不是化身佛,释迦牟尼佛可再化
身千百亿,那才是化身。详情可查佛学辞典。不过题外话暂且
不表。)

    前面的讨论其实网友都已贡献很好的意见了。以下二点补
充:
1. 依经而言,非依人而言:
   基本上狮子吼站上不是 AB 说或是 CD 说如何。我们是讨论
   释迦牟尼佛怎麽说、经典怎麽说,如何交相应证。这样才有
   个跨宗派跨道场的讨论准则。纵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争论,也
   最少去除了许多无谓的宗派之见。AB 所说是依经而言,
   CBETA 让大家都能印证佛是如何说的,这是重点,而不是因
   为是 AB 说的就是对的,因此与站外他人讨论时,也应依经
   讨论,而不是说是 AB 说的云云。
2. 依法不依人,人不是万能:
   师父不是全知全能:只要是人,不管修行多少,都可能犯错,
   否则就觉行圆满为佛了。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
   废言」,依法不依人一方面让人避免依於人而盲信,一方面
   也让我们了解师父就像学校□的指导老师,要尊敬老师,但
   社会老师的数学不一定就全对,毕竟各有专精。
   师父纵使说错,也没有关系,我们对於法义清楚了解即可。
   师父有师父的背景,有其受到的教育,有其对人开示的习惯,
   不一定都 100% 正确,但是我们尊敬其如法的部份即可。
   纵使是成佛前已八地菩萨的希达多太子,也会有认知上的错
   误而要苦行六年走许多冤枉路而成佛,更何况是当今的法师
   呢? 因此也不要对师父有过高的期望,而造成挑法师的毛病,
   我们是要学习师父值得学习的地方。至於皈依,自然是皈依
   诸佛、尊法、贤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Mon Aug 8 14:01:2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关於出生七步
#2
巫师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1. 依经而言,非依人而言:
> 2. 依法不依人,人不是万能:

    补充一点, 请网友发文时注意, 狮吼站为示公平, 避免纷争, 不提供
    在 BudaInfo 版外做道场广告, 因此在文章里面关於推荐道场的的文
    字依站上惯例将视情况处理...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Mon Aug 8 15:36:2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关於出生七步
#3
rlai000
邱兄所言甚是,但末学倒觉的是很难。

往往因他人的文笔风采,言词辩论形式,而生倾慕。也因此而勿略法义或观修的配
合。释迦说法,一定是有法义的传递,也一定有观修的配合,否则释迦只是哲学
家,不是教如何解脱。

经文中所谓的「神变」,每多是经中的法义或主旨的譬喻。如《维摩诘所说经》中释
迦「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於中
现」,就已与经中所宣说的法义配合,就是「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是
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

若把经文著实,便是迷信。若勿略经文,则失法义的善巧譬喻,而失深一层的内心
觉受。所以末学认为,应多以「经义」交叉对比,理解经中的法义主旨及其位置。

末学的些微感想。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前面有网友讨论到经典当中本来是记载毗婆尸佛的传说时,
> 提到出生七步,而不是释迦牟尼佛出生七步。後来佛传中所说
> 的出生七步,其实是後世的论师不慎把七佛的传记传说弄混,
> 而再传的传说。
>     不过当网友拿去问师父时,却被师父否定,说释迦牟尼佛
> 是化身佛所以能有神迹,走七步也是自然(其实人间的释迦牟
> 尼佛是应身佛,由父母所生,不是化身佛,释迦牟尼佛可再化
> 身千百亿,那才是化身。详情可查佛学辞典。不过题外话暂且
> 不表。)
>     前面的讨论其实网友都已贡献很好的意见了。以下二点补
> 充:
> 1. 依经而言,非依人而言:
>    基本上狮子吼站上不是 AB 说或是 CD 说如何。我们是讨论
>    释迦牟尼佛怎麽说、经典怎麽说,如何交相应证。这样才有
>    个跨宗派跨道场的讨论准则。纵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争论,也
>    最少去除了许多无谓的宗派之见。AB 所说是依经而言,
>    CBETA 让大家都能印证佛是如何说的,这是重点,而不是因
>    为是 AB 说的就是对的,因此与站外他人讨论时,也应依经
>    讨论,而不是说是 AB 说的云云。
> 2. 依法不依人,人不是万能:
>    师父不是全知全能:只要是人,不管修行多少,都可能犯错,
>    否则就觉行圆满为佛了。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
>    废言」,依法不依人一方面让人避免依於人而盲信,一方面
>    也让我们了解师父就像学校□的指导老师,要尊敬老师,但
>    社会老师的数学不一定就全对,毕竟各有专精。
>    师父纵使说错,也没有关系,我们对於法义清楚了解即可。
>    师父有师父的背景,有其受到的教育,有其对人开示的习惯,
>    不一定都 100% 正确,但是我们尊敬其如法的部份即可。
>    纵使是成佛前已八地菩萨的希达多太子,也会有认知上的错
>    误而要苦行六年走许多冤枉路而成佛,更何况是当今的法师
>    呢? 因此也不要对师父有过高的期望,而造成挑法师的毛病,
>    我们是要学习师父值得学习的地方。至於皈依,自然是皈依
>    诸佛、尊法、贤圣。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05年 8月 8日 20:40:53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