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第四静虑是否就是指第四禅??
#1
alubi
不大懂耶~~请指点谢谢感恩!^_^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一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
次复应入第四静虑。既入如是第四静虑已应作是念。我从无际生死已来。数数曾入
如是静虑。
-------------------------------
  上面的第四静虑请益是不是就是指四禅??
  外道不是也能够修练至四禅吗??
 
2005年 9月29日 17:08:39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第四静虑是否就是指第四禅??
#2
lucien
外道虽也修第四禅    却不是佛教的第四禅
以定的深浅来说虽相同     但佛教的禅定与慧相应
如同外道也持戒    佛教徒也持戒
戒条有一样的部份    但佛教徒的戒体是从皈依三宝而来
跟外道的戒是不一样的


※ 引述《alubi (alubi)》之铭言:
> 不大懂耶~~请指点谢谢感恩!^_^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一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
> 次复应入第四静虑。既入如是第四静虑已应作是念。我从无际生死已来。数数曾入
> 如是静虑。
> -------------------------------
>   上面的第四静虑请益是不是就是指四禅??
>   外道不是也能够修练至四禅吗??
>  
Thu Sep 29 18:38:5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第四静虑是否就是指第四禅??
#3
nike
※ 引述《alubi (alubi)》之铭言:
> 不大懂耶~~请指点谢谢感恩!^_^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一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
> 次复应入第四静虑。既入如是第四静虑已应作是念。我从无际生死已来。数数曾> 如是静虑。
> -------------------------------
>   上面的第四静虑请益是不是就是指四禅??
>   外道不是也能够修练至四禅吗??
>  
第一个问题我不了解

关於第二个问题
外道修习"止念"得生四禅天
佛陀教导修习"止妄念"得四禅境界

修习"止念"可以将所有的念头拉的离自己远一些,让自己不受念头的影响
但是这样还是没有办法开悟证果,因为缺乏正确的思惟

修习"止妄念",可以将自己的所有念头净化成正确的决定

一开始修习"止妄念"是有困难的,因为自己的惯性太强
可以先修习"止念"一阵子,之後由"正志,正见"入手
将之转换为"止妄念"
2005年 9月29日 21:52:35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第四静虑是否就是指第四禅??
#4
nike
※ 引述《chessjim (nike)》之铭言:
补充说明一下
"止念"与"止妄念"的差异与转换的重点由下面的次第可以清楚的说明

<造成烦恼的因缘>(同缘起法)
1.老(病)死,忧悲恼苦......
2.贪,嗔,痴
3.我见,戒禁取见,疑
4.邪思惟,学习邪道,心懈怠
5.失念,不正知,散乱
6.掉举,不守律仪,不学戒
7.不信,难教,懈怠
8.不喜见圣者,不闻正法,好求人之短
9.不恭敬,恶语(常说不正确之语),学习恶知识
10.无惭,无愧,放逸

由下而上为因生果
修行要由下一层一层修正上去
下面修的越稳固,上面就越容易爬

"止念"能够修到"5"
但是对於"4.邪思惟"没有能力矫正
所以无法开悟证果
2005年 9月29日 22:07:50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第四静虑是否就是指第四禅??
#5
火之舞
※ 引述《alubi (alubi)》之铭言:
> 不大懂耶~~请指点谢谢感恩!^_^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一
>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
> 次复应入第四静虑。既入如是第四静虑已应作是念。我从无际生死已来。数数曾入
> 如是静虑。
> -------------------------------
>   上面的第四静虑请益是不是就是指四禅??
>   外道不是也能够修练至四禅吗??
可以参考精华区 [读经工具] >>> [佛学字典]

列出丁福保字典的解释:

四静虑
 (名数)有二种:一定静虑,一生静虑。定静虑者,生於四静虑天
之禅定也,旧云四禅定(见四禅定条)生静虑者,其天处也,旧云四
禅天。

禅者梵语禅那Dhya^na之略,旧译曰思惟,新译曰静虑。静息心虑之义
。易言之,即禅定者得静息心虑之人之天处,故谓之静虑。其静虑有
四种之浅深,故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是色界之四禅四静虑也,此四
静虑又有诸天之别。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Fri Sep 30 06:11:5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