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ranckie (right)》之铭言:
: 怎麽分别哪些是妄想? 哪些是需要?
: 如何分别这两者的差异?
: 比较容易满足的就是需要?
: 比较不容易达到的就是妄想?
: 比较便宜的就是需要?
: 比较奢侈的就是妄想?
: 吃鱼翅鲍鱼就比吃卤肉饭多些妄想?
就我个人的经验
可以从
贪嗔痴三种变化
以眼耳鼻舌身意为方式 去对应
色声香味触法之六种状态
这样可以产生18种粗略的欲态
(我是以"贪嗔痴"再加入"慢疑"合成五种,共30种欲态去区分日常生活的心态)
每个人认知程度上的不同
所以每个人妄想程度都不一定会一样
这只能藉由自己"在随心念流转的当下"所产生自觉的功夫来判读
当然,修禅最好参考
大佛顶首楞严经
相信应该会有很多体认的
以上请参考之~
--
□ □ □ □
□□ 爱因斯坦:
□名□/font>H□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
□□/font>擘g□ 上的平冲状态,因此对人类□/font>□/font>□/font>z□/font>Q□/font>O□/font>□/font>□/font>□/font>□/font>t□/font>q□/font>□/fo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