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BudaDigest] 看板
在介绍本期进度--「经文回顾」之前,先以简介读经班的运作与愿景,了解
安排经文回顾的用意:
一、读经班运作图略
报 名 (建议先浏览精华区" BudaDigest须知")
↓
进度读经 (经文摘句与讨论) ←———
↓ ↑
经文回顾 (1摘句选分、2摘句分目录) —→
↓
结集讨论: 《学佛者手册》
二、读经班愿景
在「狮子吼读经班入学须知」曾介绍过,读经班除了提倡读经增进同学的闻思修
外,将来的愿景是希望能将同学们读经的摘句、讨论、心得…等结果结集成一本
《学佛者手册》。
而结集的方式是在进行经文回顾时,透过【选分】对各摘句作筛选,撷取出同学
们的读经精华,并一一【分目录】在适当的目录下以资未来的《学佛者手册》。
三、经文回顾方式
读经班会依同学们的读经状况,不定期安排经文回顾,一方面同学可因复习温故
而知新,於回顾经文中有新的问题与心得、甚至重新思维经文後对先前已提出的
摘句想重新摘取编排都欢迎随时提出。
另一方面希望同学们在较熟悉经文的状况下进行选分与分目录。以下分别说明此
两项的进行方式。
1.【摘句选分】
例如本周经文回顾的□围为「杂阿含卷一~三」,那麽就请同学在重温这三卷经
文的同时,也一一进入版上此三卷□围内的摘句文章作选分。进入摘句的文章後
( www 使用者请以"主题式阅读方式"进入 )在文章的最下方会看到【选分】的项
目,则依指示进行即可。
选分的选项从1~5,5最重, 3中等, 1最不重要。
重要性之参考条件: A. 生活上实用。 B. 特殊、重要。 C. 言简易赅。
有断章取义可能之句,则给低分或是在注解处说明。
2.【摘句分目录】
(此部分的编排列为进阶选修课,同学们若无兴趣可略知进行方式即可跳过^^)
理想的情况下是希望同学们在摘句前就能先了解《学佛者手册》的意义与各目录
的结构,同学们读完某段经文要摘句时先对经义加以思维消化,并想好如何配合
《学佛者手册》给予经文适当的命题与撷文,以及此摘句适合放在哪一个目录下
。也希望如此能帮助同学们对经文再次思考。
对於《学佛者手册》与其目录等架构尚觉陌生的同学请先参考精华区以下路径中
各档的说明:
3 ◆ 本版缘起、目的、参与、使用说明 > 2 ◆ BudaDigest须知
当我们进行经文回顾时,就可在进行上述【摘句选分】步骤的同时,在注解处注
明该摘句适当的目录。
例如版工已在 #785文[观五受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杂阿含、一、二三>中
先做小小的示□,以此经文,因为版工觉得这段摘句可为卷一的代表,详细说明
如何正观五受阴,极为重要,因此我给予4分。当然此处仅为举例,同学们可有
不同的想法。而注解处的地方是我先依精华区《学佛者手册》的目录为参考,觉
得应属於实修中的正观,但我个人觉得似乎是独立出一个目录叫"正观"较为恰当
,而目前的目录结构中并没有此一目录,於是我就在注解处以「实修/(新)正观」
表示在"实修"目录下(新)增一叫"正观"的目录。
或有同学觉得实修中应有八正道的子目录,而正观五受阴可以列在其中之一下
…都可以提出。
最後会由站上审核小组对大家的【摘句分目录】结果作最终的决定。
以上就是我们进行经文回顾的目的与方法,若有不周之处,敬请同学提出讨论。
谢谢 ^_^
--
~ 但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