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业报迷踪-24》【花
#1
ViMal
请问蔡大,三天使是派来示现的,还是本来就是如此存在,行者而只是恰好遇到,
或者是安排好给行者遇到呢。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业报迷踪-24》【花
> 第三阿修罗王叫作“花
> 下去∶《正法经》(T17n0721_p0113a09)
> ┬┬┬┬┬┬┬┬┬┬┬┬┬┬┬┬┬┬┬┬┬┬┬┬┬┬┬┬┬┬
>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阿修罗第二地已,次观第三阿修罗
>   地,何等为第三阿修罗地?
>  『彼以闻慧。见第三地在第二地(之)下二万一千由旬。有阿
>   修罗地,名修那婆。纵广一万三千由旬。树林郁茂,浴池流
>   泉,众花常敷,伎乐充满,城名
>  『于彼城中,有阿修罗王。名曰花
> ┴┴┴┴┴┴┴┴┴┴┴┴┴┴┴┴┴┴┴┴┴┴┴┴┴┴┴┴┴┴
> 顾名思义,花
> 饰,有时则是戴上花冠,这一族是有著美丽头鬃的修罗族,叫作“游
> 戏行修罗族”,也称“游戏阿修罗”,这一族在《起世经》里是称为
> “波利阿修罗”,波利是花很多的意思,尤其指各种莲花,这一族以
> 产莲花闻名,也以花为饰,故名波利。世尊接著说∶
> ┬┬┬┬┬┬┬┬┬┬┬┬┬┬┬┬┬┬┬┬┬┬┬┬┬┬┬┬┬┬
>  『彼阿修罗
>   浴池,莲花具足,游戏阿修罗众,悉满其中。有四大林。以
>   为庄严。于六时中,花常鲜荣。何等为四。一名铃
>   林树,皆有宝铃,出妙音声。二名黄
>   三名焰
>   为庄严。此四种林。庄严阿修罗
> ┴┴┴┴┴┴┴┴┴┴┴┴┴┴┴┴┴┴┴┴┴┴┴┴┴┴┴┴┴┴
> 上面第二行特别说明“莲花具足”,表示这里有所有的莲花品种,同
> 时另外有四大植物园林,也都是珍贵植物。这样美丽的城市住起来可
> 真是舒服,天天像过嘉年华,修罗王、修罗民都快乐得不得了∶
> (《正法经》T17n0721_p0113a24)
> ┬┬┬┬┬┬┬┬┬┬┬┬┬┬┬┬┬┬┬┬┬┬┬┬┬┬┬┬┬┬
>  『游戏阿修罗住处。快乐如天无异。以众涂香末香。自涂其身。
>   常乐游戏。歌舞戏笑。百千婇拧 ∑卫弧酰弧阿修罗王。
>   常游园林而相娱乐。种种众宝。庄严其身。是名游戏阿修罗
>   所受乐处。
> ┴┴┴┴┴┴┴┴┴┴┴┴┴┴┴┴┴┴┴┴┴┴┴┴┴┴┴┴┴┴
> 这麽美丽的地方,却住著脾气暴躁的国王大臣(咦?怎麽感觉好像很
> 熟悉=.=a),修罗邦结合成一个共犯结构,共犯什麽?就是对天道的
> 仇视,只要有人提起天界,修罗就大大生气。
> 有一次勇健阿修罗王派了一位特使叫“阎婆”来找华
> 使对华
> 于人类心善所导致的,我要去破坏人天的善行…”意思就是邀请华
> 修罗来参一脚。经上是这麽说的∶
> (T17n0721_p0113a28)
> ┬┬┬┬┬┬┬┬┬┬┬┬┬┬┬┬┬┬┬┬┬┬┬┬┬┬┬┬┬┬
>  『时第二地勇健阿修罗王遣使。名曰阎婆。来诣花
>   作如是言。阎浮提人。供养父母。知恩报恩。恭敬沙门及婆
>   罗门。如法行故。令天有力。我当竭力破坏人天所行正法。
> ┴┴┴┴┴┴┴┴┴┴┴┴┴┴┴┴┴┴┴┴┴┴┴┴┴┴┴┴┴┴
> 花
> 出征一定要找恶龙来助阵,结果善龙一听也火大,气得口中生烟,几
> 乎要喷火∶(T17n0721_p0113b03)
> ┬┬┬┬┬┬┬┬┬┬┬┬┬┬┬┬┬┬┬┬┬┬┬┬┬┬┬┬┬┬
>  『是时第三地花
>   作如是言∶“我当云何坏彼人天。因人故天人天即是我之大
>   怨。”』
> ┴┴┴┴┴┴┴┴┴┴┴┴┴┴┴┴┴┴┴┴┴┴┴┴┴┴┴┴┴┴
> 上句中“云何”的意思就是“为什麽”,对啊,为什麽要破坏人和天
> 呢?理由却是很简单,“看不顺眼”而已,上句中的“天人天”指的
> 是四天王天和三十三天众的天界,因为天界和人类来往密切,也具有
> 人形,所以也称作“天人”,但他们不是人,是天,所以叫天人天。
> 经上是这麽记载的∶
> ┬┬┬┬┬┬┬┬┬┬┬┬┬┬┬┬┬┬┬┬┬┬┬┬┬┬┬┬┬┬
>  『时第三地游戏阿修罗。即时庄严种种钾(甲)胄。执持器仗。
>   欲诣乐城龙王(恶龙王)宫殿。时婆修吉、德叉迦大龙王等
>   (善龙族)。闻阿修罗声。生大
>   雨大炽电。无量百千亿龙从海中出。共阿修罗兴大斗诤。』
> ┴┴┴┴┴┴┴┴┴┴┴┴┴┴┴┴┴┴┴┴┴┴┴┴┴┴┴┴┴┴
> 或许有同学会问“人家阿修罗和恶龙王要攻打天界,碍到善龙王什麽
> 事了,为何善龙王要多管闲事呢?”,原因也很简单,正如世尊在教
> 导行者观畜生龙族类时所说的∶『畜生处互相憎嫉,以多业故,共相
> 残害,随本业故。』
> “随本业故”就是生为畜生是本为人时所造恶业所致,以致于现在成
> 了畜生而“互相憎嫉,共相残害”。而所以会“共相残害”又因为是
> “多业故”,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若非世尊大智教导,行者想破头也
> 理不出头绪。
> 因此这些互相杀害的行为是畜类天生的性情,世尊要我们观察时保持
> 客观的角度,他并没有说善龙去攻打修罗是“造善业”或说修罗去打
> 天界是“造恶业”。因为那些行为无论杀或被杀,都是生为畜生所受
> 本业的“业报”。
> 人心善变,无法逆料,修罗战争的胜负也一样不可预测,经上说∶
> ┬┬┬┬┬┬┬┬┬┬┬┬┬┬┬┬┬┬┬┬┬┬┬┬┬┬┬┬┬┬
>  『若阎浮提人修行正法。龙则得胜。阿修罗众四散破坏。若世
>   间人。不顺正法。则阿修罗胜。龙众破坏。
> ┴┴┴┴┴┴┴┴┴┴┴┴┴┴┴┴┴┴┴┴┴┴┴┴┴┴┴┴┴┴
> 上句中“破坏”意思就是打败了。善龙败了怎办?只好往天界求援∶
> ┬┬┬┬┬┬┬┬┬┬┬┬┬┬┬┬┬┬┬┬┬┬┬┬┬┬┬┬┬┬
>  『(善龙)既被破已。往白天使者曰∶“大仙。我今被破。汝
>   应竭力破阿修罗。”时天使者闻是事已。心生
>   出。往告四天王白言。天王。阿修罗胜。龙今破坏。』
> ┴┴┴┴┴┴┴┴┴┴┴┴┴┴┴┴┴┴┴┴┴┴┴┴┴┴┴┴┴┴
> 天使就是界于天界和人间的守护者,天使大致上分有二类,一类是人
> 类的肉眼不可见的天使,是由四天王所派的,由于人界是由四天王所
> 守护,因此四天王在经上也称作“护世四天”,四天王派遗有使者巡
> 行人间,经上说∶《起世因本经》(T01n0025_p0402a06)
> ┬┬┬┬┬┬┬┬┬┬┬┬┬┬┬┬┬┬┬┬┬┬┬┬┬┬┬┬┬┬
>  『…当于是日。四天大王。集其眷属而告之言。汝等可往普观
>   四方。颇有人辈。于世间中。多行孝顺。供养父母。恭敬沙
>   门婆罗门不。于诸尊长崇重以不。修行布施受禁戒不。守摄
>   八关持六斋不。
>  『时四天王。如是教敕其使者已。而彼使者如天王命。承奉而
>   行。即下遍观一切人世。是谁家中。孝养父母。有何族姓。
>   恭敬沙门婆罗门等。谁家男女。敬事尊长。谁行布施。谁受
>   六斋。谁持八禁。谁守戒德。尔时使者。如是遍历世间观察。
> ┴┴┴┴┴┴┴┴┴┴┴┴┴┴┴┴┴┴┴┴┴┴┴┴┴┴┴┴┴┴
> 四天王的天使是观察人间善恶,但并不干预人类的行为,另外一类天
> 使是人类肉眼可见的,这一类有五大天使在人间走动,专门对人类提
> 出警告,或许同学们会问道“咦?在哪?我怎没见过?”其实我们是
> 常常看到天使的,只是我们有看没有到、视而不见。来找找看∶
> 《增一阿含经》(T02n0125_p0674b16)
> ┬┬┬┬┬┬┬┬┬┬┬┬┬┬┬┬┬┬┬┬┬┬┬┬┬┬┬┬┬┬
>  『(四)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
>   尊告诸比丘。犹如屋舍有两门相对。有人在中住。复有人在
>   上住。观其下出入行来皆悉知见。我亦如是。以天眼观众生
>   之类。生者.终者.善趣.恶趣.善色.恶色.若好.若丑。
>   随行所种。皆悉知之。
> ┴┴┴┴┴┴┴┴┴┴┴┴┴┴┴┴┴┴┴┴┴┴┴┴┴┴┴┴┴┴
> 这一部《增一阿含》【第四经】开头,世尊先说明天眼的意义,原来
> 天眼就像住在楼上的人看楼下,或者像人造卫星看“台”风的动态一
> 样一清二楚。众生无论生死,世尊对他们的去向都很明白,有善行者
> 生天,恶行者生畜生、鬼道或地狱道,亡者若入地狱道时,亡者被押
> 到阎罗王前,阎罗王会一一询问“你生前行恶,我有天使示警于你,
> 你都没看见吗?”当然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一样∶“呒看见,哪里有天
> 使?”
> 王问∶“你有看见婴儿生时,自已不能料理,躺在屎尿之中、口中无
> 法言语、也不知好恶吗?”,亡者答∶“有看见”。
> 阎王告诉亡者“这是我差遗的第一位给你看的天使,你见婴儿而不知
> 自己自由行动、言语、分辨善恶的重要,却以为你不会像婴儿一样,
> 不知警愓!≡作恶行!
> ┬┬┬┬┬┬┬┬┬┬┬┬┬┬┬┬┬┬┬┬┬┬┬┬┬┬┬┬┬┬
>  『王言。汝自谓独不如是耶(你以为不会像婴儿一样吗)。人
>   神从行终即有生。虽尚未见常当为善(虽然还没看到像婴儿
>   一样无法自主的业报,也该行善)。自端其身、端其口、端
>   其意。“奈何放心。快志人言”(任意胡作非为,到处说我
>   才不会像婴儿一样笨笨的)。实愚暗不知故耳。
>  『王曰。汝自以愚痴作恶。非是父母师长君天沙门道人过也。
>   罪自由汝。岂得以不乐故止乎。今当受之。是为阎王现第一
>   天使。
> ┴┴┴┴┴┴┴┴┴┴┴┴┴┴┴┴┴┴┴┴┴┴┴┴┴┴┴┴┴┴
> 自己的恶业报当然不是“父母、师长、君、天、沙门、道人”之过,
> 不用怪别人,而是自作自受。
> 接著阎罗王再问∶“你有看见残弱的老人吗?”,答案也是“有”,
> 老人之形是阎罗王的第二个天使∶
> 《增一阿含》(T02n0125_p0674c27)
> ┬┬┬┬┬┬┬┬┬┬┬┬┬┬┬┬┬┬┬┬┬┬┬┬┬┬┬┬┬┬
>  『阎罗王以此第二天使约敕已。复以第三天使告彼人曰。汝前
>   身作人时。不见有病人乎。卧在屎尿之上。不能自起居。
>  『罪人报曰。如是。大王。我实见之。
>  『阎罗王曰。云何。男子。汝不自知。我亦当有此病。不免此
>   患。
>  『罪人报曰。实尔。大王。我实不见之。(中略)…。
>  『…是时。阎罗王以此教敕已。复以第四天使告彼人曰。云何。
>   男子。身如枯木。风去火歇而无情想。五亲围绕而号哭。
>  『罪人报曰。如是。大王。我已见之。
>  『阎罗王曰。汝何故不作是念∶我亦当不免此死。
>  『罪人报曰。实尔。大王。我实不觉。…。
> ┴┴┴┴┴┴┴┴┴┴┴┴┴┴┴┴┴┴┴┴┴┴┴┴┴┴┴┴┴┴
> 多少人见生老病死而无动于衷、不自知惕厉,自己作错的事反而要怪
> 别人“都是某某害我这样的…”等到面对阎罗王时,便无法为自己的
> 愚痴脱罪了。
> 第五天使就是“见世间人犯王法受罚,而不自觉自已也当小心护守莫
> 犯恶业而受到业果的处罚”,这五个天使也作三天使,以老病死为代
> 表。如《长阿含》(T01n0001_p0126b19)
> ┬┬┬┬┬┬┬┬┬┬┬┬┬┬┬┬┬┬┬┬┬┬┬┬┬┬┬┬┬┬
>  『佛告比丘。有三使者。云何为三。一者老。二者病。三者死。
>   有众生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身坏命终。堕地狱中。狱
>   卒将此罪人诣阎罗王所。
>  『到已。白言。此是天使所召也。唯愿大王善问其辞。
>  『王问罪人言。汝不见初使耶。罪人报言。我不见也。(…中略)
>  『阎罗王以第一天使问罪人已。复以第二天使问罪人言。云何
>   汝不见第二天使耶。对曰。不见。(…中略)
>  『阎罗王以第二天使问罪人已。复以第三天使问罪人言。云何
>   汝不见第三天使耶。答言。不见。(…略)
> ┴┴┴┴┴┴┴┴┴┴┴┴┴┴┴┴┴┴┴┴┴┴┴┴┴┴┴┴┴┴
> 古人无论学佛或学道者都知道三天使或五天使的事情,也常以此自
> ,例如佛学诗词名家王维、白居易等都有诗词咏叹∶
> ┬┬┬┬┬┬┬┬┬┬┬┬┬┬┬┬┬┬┬┬┬┬┬┬┬┬┬┬┬┬
> 《恭懿太子挽歌--王维》(悼念早逝的皇子)
> 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
> 心悲阳禄馆,目断望思台。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
> 《寄元微之--白居易》(叹好友亡故,活著的越来越少)
> 松筠与金石,未足喻坚密。在车如轮辕,在身如肘腋。
> 又如风云会,天使相终匹。不似势利交,有名而无实。
> ┴┴┴┴┴┴┴┴┴┴┴┴┴┴┴┴┴┴┴┴┴┴┴┴┴┴┴┴┴┴
> 上首“三天使鹤催”指的是催促早亡,下首是说世间的一切终是无法
> 和天使相抗衡,早晚要死。
> 修罗世界和诸天世界或其它人道之外各道,并没有三天使,修罗或天
> 界人民或者鬼、畜道众生死後即时转生下一个受报的轮回,没有再受
> 阎罗王的问审。
> 前面说道,善龙王向天使求救,那是向四天王的天使求救,天使听了
> 气得口中生烟,这烟是人类肉眼可见的,由于火烟状物在夜里可见,
> 世尊说“一些世间的占相师就说这种天空异象是吉啦、凶啦…”总总
> 说法如之前世尊提过的世间怪异说法一样∶
> 《正法经》(T17n0721_p0113b17)
> ┬┬┬┬┬┬┬┬┬┬┬┬┬┬┬┬┬┬┬┬┬┬┬┬┬┬┬┬┬┬
>  『阎浮提中邪见相师。见烟相已。咸作是说。彗星出现。或丰
>   或俭。或水或旱。亦如上说。是为第二因缘彗星出现。若天
>   龙胜。则时雨数降。疫气不行。兵革不起。邪见相师。复作
>   此说。是八曜力之所作为。广说上事。』(反正世间相师就
>   是“一字诀”原理的运用。)
> ┴┴┴┴┴┴┴┴┴┴┴┴┴┴┴┴┴┴┴┴┴┴┴┴┴┴┴┴┴┴
> 当阿修罗来犯,四天王就召集四天天众来扺抗修罗,若再打败,就再
> 往上向三十三天求助。若是阿修罗败,那他就打道回府,下次再来,
> 世尊说要实观这种没完没了的情形而心生厌离之心∶
> (T17n0721_p0113c22)
> ┬┬┬┬┬┬┬┬┬┬┬┬┬┬┬┬┬┬┬┬┬┬┬┬┬┬┬┬┬┬
>  『花
>   如实见已。生厌世心。顺法修行。
> ┴┴┴┴┴┴┴┴┴┴┴┴┴┴┴┴┴┴┴┴┴┴┴┴┴┴┴┴┴┴
> 什麽业因会生为游戏修罗呢?来看看∶(T17n0721_p0113c25)
> ┬┬┬┬┬┬┬┬┬┬┬┬┬┬┬┬┬┬┬┬┬┬┬┬┬┬┬┬┬┬
>  『(世尊说)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第三地花
>   受业报。以何业故。生第三地。
>  『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因节会日。相扑射戏。樗
>   种博戏。因此事故。行不净施。无心无思。亦无福田。
>  『是人身坏。堕于恶道。生游戏行阿修罗中。寿七千岁。以人
>   中七百岁。于阿修罗中一日一夜。如是寿命。满七千岁。亦
>   有中夭。命亦不定
> ┴┴┴┴┴┴┴┴┴┴┴┴┴┴┴┴┴┴┴┴┴┴┴┴┴┴┴┴┴┴
> 由上可知,布施给博戏节目是没有福田的,为何?理由很简单,输的
> 人没奖金拿啊,嗔心恼心因而生起,以助长了人们的嗔恼心,所以施
> 者死後转生畜生道,又以布施功德,虽沦为畜生,但快乐时仍是很快
> 乐,只是爱生气,生气也不打紧,只是常常要打仗死于非命。
> 游戏修罗民业因如此,那华
> ┬┬┬┬┬┬┬┬┬┬┬┬┬┬┬┬┬┬┬┬┬┬┬┬┬┬┬┬┬┬
>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察思惟花
>   知此阿修罗王。以食施于破戒病人。心无净思。以此业缘。
>   生阿修罗中。于
>   味。如天所食须陀之味。一切乐具。如前所说。
> ┴┴┴┴┴┴┴┴┴┴┴┴┴┴┴┴┴┴┴┴┴┴┴┴┴┴┴┴┴┴
> 施给病人很好,但是施给病人时偏偏这病人是破戒人,而施者想以此
> 种布施得到回报,故曰“心无净思”,清净布施是如此重要,施者应
> 该回头就忘了才是,怎能再冀望有任何交换条件呢,布施为六度之首
> 但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故世尊不厌其烦的再三告诫学者一定要行
> 清净布施,于布施要运用般若才不会误入岐道。行者明白业报实相如
> 此之馀,六度于其它种种可不慎哉?

--
悟心铭
不是有心 不是无心 不是不见 不是不闻 了了觉知
不著见闻 荡然无住 是名无心 心若无住 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问心何来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
同属幻影 妙用恒沙 尽是缘心 缘心息处 顿证无生
无生实相 非可眼见 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 证悟之者
2005年10月20日 5:49:53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24》【花
#2
白非白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请问蔡大,三天使是派来示现的,还是本来就是如此存在,行者而只是恰好遇到,
> 或者是安排好给行者遇到呢。

  三天使万物皆可见,三天使是生物的“指标”,
  它并不为某人特设,只是人们不因见到三天使而
  有所警□。

  见不见到三天使是有无慧根的差别,但是地狱苦
  并不因为“我没见到啊”的理由而可免。
Thu Oct 20 07:14:0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24》【花
#3
ViMal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请问蔡大,三天使是派来示现的,还是本来就是如此存在,行者而只是恰好遇
到,
> > 或者是安排好给行者遇到呢。
>   三天使万物皆可见,三天使是生物的“指标”,
>   它并不为某人特设,只是人们不因见到三天使而
>   有所警愓
>   见不见到三天使是有无慧根的差别,但是地狱苦
>   并不因为“我没见到啊”的理由而可免。

了解了。

也就是说三天使并没有人格或神格。是缘起法的一部分。


--
悟心铭
不是有心 不是无心 不是不见 不是不闻 了了觉知
不著见闻 荡然无住 是名无心 心若无住 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问心何来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
同属幻影 妙用恒沙 尽是缘心 缘心息处 顿证无生
无生实相 非可眼见 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 证悟之者
2005年10月20日 11:58:08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业报迷踪-24》【花
#4
白非白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   见不见到三天使是有无慧根的差别,但是地狱苦
> >   并不因为“我没见到啊”的理由而可免。
> 了解了。
> 也就是说三天使并没有人格或神格。是缘起法的一部分。

是的。缘起万法,上慧者能因落叶而
观无常,是故世尊赞辟支佛,虽非因
佛法而悟道但也和阿罗汉一样,是应
供之一。

非神、非人是否也是“使者”呢?例
如 PC 上的小信差跳出来,可爱的对
著你叫著“you got mail..”那麽算
不算“使者”?

--
~~~~~~~~~~~~~
落叶亦使者,老病死皆同,
世尊说十念,三天使在中。
~~~~~~~白非白~~~
Thu Oct 20 14:10:59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