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常、乐、我、净的问题.....
#1
adelailly
  因为正在读杂阿含, 看到大家在 budadigest 的讨
论, 总觉得读杂阿含时须要想想其它经典的内容, 比
较不偏颇.

  最近读到的是"无常法当断"的相关经文, 经典中说
了色、受、想、行、识无常, 但我想到佛教中有常、
乐、我、净的观念. 想请教大家, 应该将无常法当断
与常乐我净的观念如何思考, 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

  不晓得有没有师兄姐有任何相关的想法可参考的,
谢谢.

福慧双修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禅与静坐板 - 真心交谈的坐坐板                                 BudaSitting
◆ 修改: 05/11/05 13:32:37 <219.87.12.249> 
Sat Nov 5 13:31:5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常、乐、我、净的问题.....
#2
邱大刚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因为正在读杂阿含, 看到大家在 budadigest 的讨
> 论, 总觉得读杂阿含时须要想想其它经典的内容, 比
> 较不偏颇.
>   最近读到的是"无常法当断"的相关经文, 经典中说
> 了色、受、想、行、识无常, 但我想到佛教中有常、
> 乐、我、净的观念, 想请教大家, 应该将无常法当断
> 与常乐我净的观念如何思考, 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
>   不晓得有没有师兄姐有任何相关的想法可参考的,

    其实常、乐、我、净本来是四颠倒见,是指世人将
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

    而在佛法当中,所不否认的常乐我净,是指离於贪
嗔痴、出脱五阴後:解脱了无常的因缘,因而为常;无
有一切苦,是故称乐;无我可言,我亦无谓;离一切不
净,自然清净。因此常乐我净是「【涅盘】四德」,不
是世间特性。

    在世法当中,则是要以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
利行、同事,随缘化导,将众生的常乐我净之谬见,转
为佛法的常乐我净,从而渐次解脱。因此化导时不是没
有慈悲的指责他人为谬见,而是以同理心、用其能接受
的方法,使其感悟。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Sat Nov 5 13:37:2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常、乐、我、净的问题.....
#3
adelailly
      请问还有师兄姐有其他看法吗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因为正在读杂阿含, 看到大家在 budadigest 的讨
> > 论, 总觉得读杂阿含时须要想想其它经典的内容, 比
> > 较不偏颇.
> >   最近读到的是"无常法当断"的相关经文, 经典中说
> > 了色、受、想、行、识无常, 但我想到佛教中有常、
> > 乐、我、净的观念, 想请教大家, 应该将无常法当断
> > 与常乐我净的观念如何思考, 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
> >   不晓得有没有师兄姐有任何相关的想法可参考的,
>     其实常、乐、我、净本来是四颠倒见,是指世人将
> 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
>     而在佛法当中,所不否认的常乐我净,是指离於贪
> 嗔痴、出脱五阴後:解脱了无常的因缘,因而为常;无
> 有一切苦,是故称乐;无我可言,我亦无谓;离一切不
> 净,自然清净。因此常乐我净是「【涅盘】四德」,不
> 是世间特性。
>     在世法当中,则是要以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
> 利行、同事,随缘化导,将众生的常乐我净之谬见,转
> 为佛法的常乐我净,从而渐次解脱。因此化导时不是没
> 有慈悲的指责他人为谬见,而是以同理心、用其能接受
> 的方法,使其感悟。
> Have a nice day!
.
.
.
.
--
                                                                    
             The way I choose, the way release from .....           □□
                                                 □  .     。          
                                   汲汲退退萦萦      扬风      .  ☆   
      ^^                         □  .     。    .    .   □   □—□ 
       □□□□□□□□□□□□                 苦 集 灭 道       □□
Sun Nov 6 12:22:35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常、乐、我、净的问题.....
#4
lucien
我听过一个法师说   常、乐、净、无我
他不承认涅盘是我   所以把我改成无我
涅盘四德就变成    常、乐、净、无我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请问还有师兄姐有其他看法吗 ?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   因为正在读杂阿含, 看到大家在 budadigest 的讨
> > > 论, 总觉得读杂阿含时须要想想其它经典的内容, 比
> > > 较不偏颇.
> >     其实常、乐、我、净本来是四颠倒见,是指世人将
> > 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
> >     而在佛法当中,所不否认的常乐我净,是指离於贪
> > 嗔痴、出脱五阴後:解脱了无常的因缘,因而为常;无
> > 有一切苦,是故称乐;无我可言,我亦无谓;离一切不
> > 净,自然清净。因此常乐我净是「【涅盘】四德」,不
> > 是世间特性。
> .
> .
> .
> .
Sun Nov 6 15:38:28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常、乐、我、净的问题.....
#5
adelailly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铭言:
> > 我听过一个法师说   常、乐、净、无我
> > 他不承认涅盘是我   所以把我改成无我
> > 涅盘四德就变成    常、乐、净、无我

>     ㄛ, 这个法师很固执ㄛ, 不过末学还得想想,
>   谢谢 Hsiehlucien 提供这个思考方向.
>   福慧双修

      我想到了一个问题, 还有师兄姐也认为常乐
    我净是「【涅盘】四德」吗 ?

      如果是的话, 那好像是不必思考这问题, 因
    为那不就是佛与成就者(阿罗汉) 的境界 ? 思
    考这个好吗 ? 还是说拿来日常生活中应用没关
    系 ?

      我之前想的是很单纯, 因为读杂阿含有很多
    无我无常的观念, 怕太消极, 想说如果想想常
    、乐、我、净, 很简单的用在生活中, 像工作
    能带给我快乐, 至少努力的话, 这辈子都能在
    工作中得到快乐, 这种简单的想法对我而言,
    至少在这一世中, 快乐的工作就是一种常, 工
    作不快乐时扬弃不快乐的感觉或转换心情方法
    使之快乐, 把它维持在一个常的状态......

      不晓得这样讲有没有人看得懂, 是很简单的
    想法而已......讲得不好不好意思..... 但是
    我就是这样想....... 希望再听听师兄姐的想
    法.

    福慧双修


>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       请问还有师兄姐有其他看法吗 ?
> >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 >     其实常、乐、我、净本来是四颠倒见,是指世人将
> > > > 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
> > > >     而在佛法当中,所不否认的常乐我净,是指离於贪
> > > > 嗔痴、出脱五阴後:解脱了无常的因缘,因而为常;无
> > > > 有一切苦,是故称乐;无我可言,我亦无谓;离一切不
> > > > 净,自然清净。因此常乐我净是「【涅盘】四德」,不
> > > > 是世间特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he way I choose, the way release from .....           □□
                                                 □  .     。          
                                   汲汲退退萦萦      扬风      .  ☆   
      ^^                         □  .     。    .    .   □   □—□ 
       □□□□□□□□□□□□                 苦 集 灭 道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大专学佛联谊板, 天天过得青春有朝气                                 Eureka
◆ 修改: 05/11/07  1:58:19 <219.87.12.250> 
Sun Nov 6 23:35:1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常、乐、我、净的问题.....
#6
小羽毛
我是无我 无我是我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莫执我无 离中道矣

心经云: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铭言:
> 我听过一个法师说   常、乐、净、无我
> 他不承认涅盘是我   所以把我改成无我
> 涅盘四德就变成    常、乐、净、无我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请问还有师兄姐有其他看法吗 ?
>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 >   因为正在读杂阿含, 看到大家在 budadigest 的讨
> > > > 论, 总觉得读杂阿含时须要想想其它经典的内容, 比
> > > > 较不偏颇.
> > >     其实常、乐、我、净本来是四颠倒见,是指世人将
> > > 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
> > >     而在佛法当中,所不否认的常乐我净,是指离於贪
> > > 嗔痴、出脱五阴後:解脱了无常的因缘,因而为常;无
> > > 有一切苦,是故称乐;无我可言,我亦无谓;离一切不
> > > 净,自然清净。因此常乐我净是「【涅盘】四德」,不
> > > 是世间特性。
> > .
> > .
> > .
> > .
Mon Nov 7 01:27:49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常、乐、我、净的问题.....
#7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因为正在读杂阿含, 看到大家在 budadigest 的讨
> 论, 总觉得读杂阿含时须要想想其它经典的内容, 比
> 较不偏颇.
>   最近读到的是"无常法当断"的相关经文, 经典中说
> 了色、受、想、行、识无常, 但我想到佛教中有常、
> 乐、我、净的观念. 想请教大家, 应该将无常法当断
> 与常乐我净的观念如何思考, 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
>   不晓得有没有师兄姐有任何相关的想法可参考的,
> 谢谢.
> 福慧双修

世尊说 无常、苦、空、无我 也说常、乐、我、净

这种相对的说法为何会同时存在 世尊有解释

请见涅盘经:


尔时诸比丘,闻佛世尊定当涅盘,皆悉忧愁,身毛为竖,涕泪盈目,稽首佛足,

□无量匝,白佛言:世尊,快说无常苦空无我。世尊,譬如一切众生迹中象迹为上

是无常想亦复如是,於诸想中最为第一,若有精勤修习之者,

能除一切欲界欲爱色无色爱无明□慢及无常想

世尊,如来若离无常想者,今则不应入於涅盘,若不离者,云何说言修无常想,

离三界爱、无明□慢及无常想。

世尊,譬如农夫,秋月之时深耕其地能除秽草,是无常想亦复如是

能除一切欲界欲爱色无色爱无明□慢及无常想

世尊,譬如耕田秋耕为胜,如诸迹中象迹为胜,於诸想中,无常想为胜

世尊,譬如帝王知命将终,恩赦天下狱囚系闭,悉令得脱然後舍命

如来今者亦应如是,度诸众生一切无知无明系闭,皆令解脱,然後乃入於般涅盘

我等今者皆未得度,云何如来便欲放舍,入於涅盘

世尊,譬如有人为鬼所持,遇良咒师以咒力故便得除差,如来亦尔,为诸声闻除无明鬼

令得安住摩诃般若解脱等法如世伊字

世尊,譬如香象为人所缚,虽有良师不能禁制,去绝羁锁自恣而去

我未如是脱五十七烦恼系缚,云何如来便欲放舍入於涅盘

世尊,如人病疟值遇良医所苦得除,我亦如是,多诸患苦邪命热病

虽遇如来,病未除愈 未得无上安隐常乐,云何如来便欲放舍入於涅盘?

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觉知,不识亲疏母女姊妹,迷荒□乱言语放逸

卧粪秽中,时有良师与药令服,服已吐酒还自忆识,心怀惭愧深自克责

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除断则远众罪

世尊,我亦如是,往昔已来轮转生死,情色所醉贪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

非女女想,於非众生生众生想,是故轮转受生死苦,如彼醉人卧粪秽中

如来今当施我法药,令我还吐烦恼恶酒,而我未得醒寤之心,云何如来便欲放舍入於涅盘

世尊,譬如有人,叹芭蕉树以为坚实,无有是处

世尊,众生亦尔,若叹我人众生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是真实者,亦无是处

我等如是修无我想,世尊,譬如浆滓无所复用,是身亦尔,无我无主

世尊,如七叶花无有香气,是身亦尔无我无主,我等如是心常修习无我之想

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无我我所,汝诸比丘应当修习,如是修已则除我慢,离我慢已便入涅盘

世尊,譬如鸟迹,空中现者,无有是处,有能修习无我想者,而有诸见,亦无是处


尔时世尊赞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无我想


时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无我想,亦更修习其馀诸想,所谓苦想无常想无我
想

世尊,譬如人醉其心□眩,见诸山河石壁草木宫殿屋舍日月星辰,皆悉回转

世尊,若有不修苦无常想无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为圣,多诸放逸流转生死

世尊,以是因缘我等善修如是诸想

尔时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达其义

何等为义? 如彼醉人,见上日月,实非回转,生回转想

众生亦尔,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

以为烦恼之所覆故,虽生此想不达其义,如彼醉人於非转处而生转想

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盘义。净者是法义

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慢贡高流,转生死

汝等若言,我亦修习无常苦无我等想,是三种修无有实义

我今当说胜三修法,苦者计乐,乐者计苦,是颠倒法,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是颠倒法

无我计我,我计无我,是颠倒法,不净计净,净计不净,是颠倒法,有如是等四颠倒法

是人不知正修诸法,汝诸比丘,於苦法中生於乐想,於无常中生於常想,

於无我中生於我想,於不净中生於净想

世间亦有常乐我净,出世亦有常乐我净,世间法者有字无义,出世间者有字有义

何以故? 世间之法有四颠倒,故不知义,所以者何?有想颠倒、心倒、见倒

以三颠倒,故世间之人,乐中见苦,常见无常,我见无我,净见不净,是名颠倒

以颠倒故,世间知字而不知义,何等为义? 无我者名为生死,我者名为如来

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盘,不净者即有为法

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是名不颠倒,以不倒故知字知义

若欲远离四颠倒者,应知如是,常乐我净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离四倒者,则得了知常乐我净,如来今者永无四倒

则已了知常乐我净,若已了知常乐我净,何故不住一劫半劫教导我等

令离四倒,而见放舍欲入涅盘,如来若见顾念教敕,我当至心顶受修习

如来若入於涅盘者,我等云何与是毒身同,共止住修於梵行

我等亦当随佛世尊入於涅盘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

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犹如如来为诸众生作依止处,摩诃迦叶亦复如是

当为汝等作依止处。譬如大王多所统领,若游巡时悉以国事付嘱大臣,如来亦尔

所有正法,亦以付嘱摩诃迦叶

汝等当知,先所修习无常苦想非是真实,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

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

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

於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

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

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为实义

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

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复应当知先所修习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欲得真实修诸想者

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


尔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说,诸法无我,汝当修学,修学是已,则离我想

离我想者则离□慢,离□慢者得入涅盘,是义云何?


佛告诸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善能谘问是义,为自断疑

譬如国王□钝少智,有一医师性复顽□,而王不别厚赐俸禄,疗治众病纯以乳药

亦复不知病起根原,虽知乳药复不善解,或有风病冷病热病,一切诸病悉教服乳

是王不别是医知乳好丑善恶。

复有明医晓八种术,善疗众病知诸方药,从远方来,是时旧医不知谘受,

反生贡高轻慢之心,彼时明医即便依附请以为师,谘受医方□奥之法

语旧医言:我今请仁以为师□,唯愿为我宣畅解说

旧医答言:卿今若能为我给使四十八年,然後乃当教汝医法

时彼明医即受其教:我当如是,我当如是,随我所能当给走使

是时旧医即将客医,共入见王,是时客医即为王说种种医方及馀伎艺

大王当知,应善分别此法如是可以治国,此法如是可以疗病

尔时国王闻是语已,方知旧医痴□无智,即便驱逐令出国界,然後倍复恭敬客医

是时客医作是念言:欲教王者今正是时

即语王言:大王,於我实爱念者,当求一愿

王即答言:从此右臂及馀身分,随意所求,一切相与

彼客医言:王虽许我一切身分,然我不敢多有所求,今所求者,愿王宣令一切国内

从今已往,不得复服旧医乳药,所以者何? 是药毒害多伤损故,若故服者当斩其首

断乳药已,终更无有横死之人,常处安乐,故求是愿

时王答言:汝之所求盖不足言,寻为宣令一切国内,有病之人,皆悉不听以乳为药

若为药者当斩其首

尔时客医以种种味和合众药,谓辛苦咸甜醋等味,以疗众病无不得差

其後不久王复得病,即命是医:我今病重困苦欲死,当云何治

医占王病应用乳药,寻白王言:如王所患应当服乳,我於先时所断乳药,是大妄语

今若服者最能除病,王今患热正应服乳

时王语医:汝今狂耶,为热病乎,而言服乳能除此病,汝先言毒,今云何服欲欺我耶?

先医所赞,汝言是毒,令我驱遣,今复言好最能除病,如汝所言,我本旧医定为胜汝

是时客医复语王言:王今不应作如是语,如虫食木有成字者,此虫不知是字非字

智人见之终不唱言,是虫解字,亦不惊怪。大王当知,旧医亦尔,不别诸病悉与乳药

如彼虫道偶成於字,是先旧医不解乳药好丑善恶

时王问言:云何不解

客医答王:是乳药者,亦是毒害,亦是甘露,云何是乳,复名甘露

若是□牛不食酒糟,其犊调善,放牧之处不在高原,亦不下湿

饮以清流不令驰走,不与特牛同共一群,饮□调适行住得所,如是乳者能除诸病

是则名为甘露妙药,除是乳已其馀一切皆名毒害

尔时大王闻是语已,赞言大医:善哉善哉,我从今日始知乳药善恶好丑,

即便服之,病得除愈,寻时宣令一切国内,从今已往当服乳药

国人闻之皆生□恨,咸相谓言:大王,今者为鬼所持,为狂颠耶,而诳我等复令服乳

一切人民皆怀□恨,悉集王所。

王言:汝等不应於我而生□恨,而此乳药服与不服,悉是医教,非是我咎。

尔时大王及诸人民,踊跃欢喜倍共恭敬供养是医,一切病者皆服乳药病悉除愈

汝等比丘,当知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亦复如是

为大医王出现於世,降伏一切外道邪医,诸王众中唱如是言:我为医王欲伏外道

故唱是言,无我无人众生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比丘当知,是诸外道,所言我者

如虫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来於佛法中唱是无我,为调众生故,为知时故说是无我

有因缘故亦说有我,如彼良医善知於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

凡夫愚人所计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尘,如来说我悉不如是

是故说言,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何者是我,是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

是名为我。如彼大医善解乳药,如来亦尔,为众生故说诸法中真实有我

汝等四众应当如是修习是法

--

「如□蚀木」这个说法应该算佛学常识吧!

上头就是如□蚀木的原典 涅盘经第二卷

不过我想应该没有人会看 大家一定是直接按END


关於常无常、我无我的问题 在维摩诘经和楞伽经都有提到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

我即於後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於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

无常、苦、空、无我 空拳黄叶尔
Mon Nov 7 10:25:26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常、乐、我、净的问题.....
#8
邱大刚
    「常乐我净」在佛法中的描述的确是《大般涅盘经》中提出的,
而且涅盘经中就定义为涅盘的四个德性。如有其馀疑问,可以用 CBETA
搜寻大正藏经部即知。

    佛弟子日常生活行於八正道,如法而行,得轻安、得法喜、少忧
恼,不过除了某些观想的状况外,还称不上涅盘四德的常乐我净:)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Tue Nov 8 08:42:2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