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择法」vs「念」觉支
#1
melon
经上说,七觉支的修习是有次第的,依次是念 → 择法 → 精进 → 喜
 → 猗  → 定 → 舍。(详见《杂阿含经》卷27)

七觉支之首的「念觉支」,其实包含很多-----

比如说,「四念处」。例如《杂阿含经》卷24第615经、《杂阿含经》
卷27第733经。

比如说,「不杀心」。例如《杂阿含经》卷32第916经。

比如说,「十善」。例如《中阿含、卷4、(二○)业相应品波罗牢经第十》

比如说,「六念」。例如《杂阿含经》卷33第931经。


请问为什麽不是先「择法」,再来系「念」呢?

谢谢大家。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09年 6月18日 19:17:51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择法」vs「念」觉支
#2
一期一会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经上说,七觉支的修习是有次第的,依次是念 → 择法 → 精进 → 喜
>  → 猗  → 定 → 舍。(详见《杂阿含经》卷27)
> 七觉支之首的「念觉支」,其实包含很多-----
> 比如说,「四念处」。例如《杂阿含经》卷24第615经、《杂阿含经》
> 卷27第733经。
> 比如说,「不杀心」。例如《杂阿含经》卷32第916经。
> 比如说,「十善」。例如《中阿含、卷4、(二○)业相应品波罗牢经第十》
> 比如说,「六念」。例如《杂阿含经》卷33第931经。
> 请问为什麽不是先「择法」,再来系「念」呢?
> 谢谢大家。
> melon

   个人单纯的想法是,就是因为"念"的□围很广,
   所要从中再去择法,如六念.十念,有人择一,有人择二...
Sun Jun 21 02:15:31 2009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择法」vs「念」觉支
#3
乌龟健走^^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经上说,七觉支的修习是有次第的,依次是念 → 择法 → 精进 → 喜 
>  → 猗  → 定 → 舍。(详见《杂阿含经》卷27)
> 七觉支之首的「念觉支」,其实包含很多-----
> 比如说,「四念处」。例如《杂阿含经》卷24第615经、《杂阿含经》
> 卷27第733经。
> 比如说,「不杀心」。例如《杂阿含经》卷32第916经。
> 比如说,「十善」。例如《中阿含、卷4、(二○)业相应品波罗牢经第十》
> 比如说,「六念」。例如《杂阿含经》卷33第931经。
> 请问为什麽不是先「择法」,再来系「念」呢?
> 谢谢大家。
> melon

我也提供一点个人的阅读心得。
个人认为这七觉支不见得有先後次第。

因为第27卷诸多经文提到七觉支时,对治「五盖」。
换句话说,这七觉支,随「五盖」境界而予以应用。

首先,需要能先了解自己此刻处在什麽状态(也包括在念觉支):

(719经)
==============================================================
比丘方便修念觉分时知思惟。彼心不善解脱。不害睡眠。不善调伏掉悔。
        ^^^^^^^^^^^^^^^^  ^^^^^^^^^^^  ^^^^^^^^^^^^^^^^^^^^^^^^
==============================================================
这里提的应该是知道心的状况(不善解脱,好睡眠、不善调伏掉悔等),
知道得更细一点,应该就是714经的内涵(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

知道之後,接著:

==============================================================
如我念觉处法思惟。精[19]进方便。不得平等。(719经)
          ^^^^^^
==============================================================
这里的「法思惟」,应该就是择法觉支。

择了法,就精进;精进了,会有喜;有喜,就可能过high或步调太快。
又得再择法(离倚觉支),再调整。到了定觉支,应该也是有喜;同理,
有喜,接著应用「舍觉支」。

整个过程,应该是一种环状交错的应用状态,用以调伏五盖,从
「不得平等」到「得平等」(也就是能灵活善用此七法调伏,让身心平等)。
================================================================
如是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
亦如是说。若比丘念觉分方便时先思惟。心善解脱。正害睡眠。调伏掉悔。
如我於此念觉处法思惟已。不勤方便。而得平等。(719经)
================================================================

以上,如有误,还请师兄们、同学们不吝指正。感谢。
2009年 7月 5日 2:42:18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择法」vs「念」觉支
#4
乌龟健走^^
※ 引述《belleyyc (乌龟健走^^)》之铭言:

> 个人认为这七觉支不见得有先後次第。

 後来想了一下,可能还是可以说次第。
 就看从什麽角度出发。
2009年 7月 5日 20:21:27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择法」vs「念」觉支
#5
melon
※ 引述《belleyyc (乌龟健走^^)》之铭言:
> 我也提供一点个人的阅读心得。
> 个人认为这七觉支不见得有先後次第。
> 因为第27卷诸多经文提到七觉支时,对治「五盖」。
> 换句话说,这七觉支,随「五盖」境界而予以应用。
> 首先,需要能先了解自己此刻处在什麽状态(也包括在念觉支):
> (719经)
> ==============================================================
> 比丘方便修念觉分时知思惟。彼心不善解脱。不害睡眠。不善调伏掉悔。
>         ^^^^^^^^^^^^^^^^  ^^^^^^^^^^^  ^^^^^^^^^^^^^^^^^^^^^^^^
> ==============================================================
> 这里提的应该是知道心的状况(不善解脱,好睡眠、不善调伏掉悔等),
> 知道得更细一点,应该就是714经的内涵(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


哇,belle 说得很有道理!小的又再回头读一次经文,择法,的确应该就如
 belle 所说的,择的是「善法」与「不善法」。

对照到 715 经:「何等为择法觉分食?有择善法,有择不善法,彼思惟已,
未生择法觉分令起,已生择法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择法觉分食。」

而不善法是什麽呢?也应该就如同 belle 说的,是五盖。

725 经提到:「说不善积聚者,所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不善聚
者,谓五盖故。」

这就让小的回想起卷 24 第 615 经也曾提到,修四念处(此经中,四念处就是
七觉支的「念觉支」)时,应该「自知前後升降」,怎麽说呢?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学四念处善系心住,知前後升降。所以者何?
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若比丘於身身观念住,
於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於净相】,
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则【猗】息。
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定】。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
我於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
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身身观念住】:念觉支
【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於净相】:择法觉支、(精进觉支?)
【喜】:喜觉支
【猗】:猗觉支
【定】:定觉支
【舍】:舍觉支

择法的部分,果然就是把五盖择掉!

而次第的部分,虽然七觉支的确有次第,一般状况下,都是前一觉支满足後,
才满足下一觉支。不过世尊的确也说过,可以依不同学习状况而弹性增删,
例如 belle 所提的卷 27 第 714 经所说。(也可参考 dokuwiki 卷 47 第 714 经的
读经拾得 XD)

哈哈~~这样似乎就都连起来了(是说也不知道我有没有又乱连 XD)!

太开心了!太感谢 belle 了! <(_ _)>



又,顺便发现卷24第615经的标点符号,现在是这样------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学四念处善系心住,知前後升降。所以者何?
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若比丘於身身观念
住,於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於净相【,】
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则猗息【。】
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定【。】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
【,】我於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
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也许可以考虑改成这样 XD ===>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学四念处善系心住,知前後升降。所以者何?
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若比丘於身身观念
住,於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於净相【;】
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则猗息【;】
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定【;】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
【:『】我於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
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




melon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09年 7月 6日 9:37:22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择法」vs「念」觉支
#6
乌龟健走^^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对照到 715 经:「何等为择法觉分食?有择善法,有择不善法,彼思惟已,
> 未生择法觉分令起,已生择法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择法觉分食。」
> 而不善法是什麽呢?也应该就如同 belle 说的,是五盖。
> 725 经提到:「说不善积聚者,所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不善聚
> 者,谓五盖故。」
> 这就让小的回想起卷 24 第 615 经也曾提到,修四念处(此经中,四念处就是
> 七觉支的「念觉支」)时,应该「自知前後升降」,怎麽说呢?
>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学四念处善系心住,知前後升降。所以者何?
> 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若比丘於身身观念住,
> 於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於净相】,
> 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则【猗】息。
> 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定】。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
> 我於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
> 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谢谢提供经文比对!
 也让我更清楚:)


> 而次第的部分,虽然七觉支的确有次第,一般状况下,都是前一觉支满足後,
> 才满足下一觉支。不过世尊的确也说过,可以依不同学习状况而弹性增删,
> 例如 belle 所提的卷 27 第 714 经所说。(也可参考 dokuwiki 卷 47 第 714 经的
> 读经拾得 XD)
> 哈哈~~这样似乎就都连起来了(是说也不知道我有没有又乱连 XD)!
> 太开心了!太感谢 belle 了! <(_ _)>

  互相、互相~ 我也觉得很开心:)
  当同学真好!
2009年 7月 7日 2:00:35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