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转录]随觉
#1
邱大刚
※ 本文转录自 ch 发文:

卷六(一三三)

「如是,比丘,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著、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
 爱系其头,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若细,
 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是名正慧。…」

这一段的「随觉」是何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转录]随觉
#2
邱大刚
> 卷六(一三三)
> 「如是,比丘,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著、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
>  爱系其头,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若细,
>  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  是名正慧。…」

先说结论:

=============================================
见:眼识的作用
闻:耳识的作用
觉:鼻舌身三识的作用
识(知):意识的作用
求:所寻求的
得:所获得的
随忆、随觉、随观:心中所思维的。其中「觉、观」新译为「寻、伺」。
    寻是粗的心相,伺是细的心相,都算是进入更深一层定境的障碍。
=============================================

简言之,从粗到细的知觉,通通都无我。

以下列出相关的记载,可支持以上结论:


□『丁福保佛学辞典』:见闻觉知
 (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
,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三识所和合为一,三识所知别为三?
答曰: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馀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
,是故合为一。馀三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


□『丁福保佛学辞典』:觉观
 (术语)新译去寻伺,旧译云觉观。□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皆为妨定心者
。因此觉观之有无而判定心之浅深。智度论二十三曰:「是觉观挠乱三昧,以是
故说此二事。虽善而是三昧贼,难可舍离。(中略)□心相名觉,细心相名观。
」往生要集中本曰:「愿除灭我□动觉观心。」[□@又]觉与观者为发言语之因,
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曰:「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
离觉观故。」肇注曰:「觉观□心,言语之本。」


□『丁福保佛学辞典』:寻伺
一、寻Vitarka,寻求事理之□性作用也。二、伺Vic?ra,伺察事理之细性作用也。


□南传相应部24相应2经/这是我所经
「任何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得、所求、心之所思惟都是常的,还是无常
的呢?」「无常的,大德!」

菩提比丘英译为「被见、听、感觉、认识、获得、寻求、以心徘徊(衡量)」(is
seen, heard, sensed, cognized,attained, sought after, and ranged over
by the mind),并解说「所得、所求、心之所思惟」是前四者的详述
(elaboration)。

北传经文的「六见处」,南传经文作「在这些地方舍断困惑」(imesu ca ?h?nesu
ka?kh? pah?n? hoti),但菩提比丘长老依锡兰本(imesu chasu ?h?nesu ka?kh?
pah?n? hoti)英译为「在这六种情况已舍弃困惑」(has abandoned perplexity
in these six cases),并解说六种情况似乎是指「五蕴」加上「所见、所闻、所
觉、所识」四者合起来。


□《杂阿含》第139经
「若复见、闻、觉、识,起、求、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
在,是名正慧。」


□《杂阿含经》卷33:「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
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
非见.闻.觉.识。
非得
非求。
非随觉。
非随观
而修禅。」(CBETA, T02, no. 99, p. 236, a11-15)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三项 增壹阿含经

「如是丈夫,不念贪欲缠,住於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缠而求正受。亦不(念
)□恚、 睡眠、掉悔、疑缠,……不以疑缠而求正受」。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
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 想而修禅;不
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
非随观而修禅。诜陀!比丘如是修禅者,诸天主、伊□波罗、波□波提,恭敬合
掌, 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 「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风……若觉、若观,悉伏彼想
。跋迦利 !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

经中先说明,要离贪欲等五盖,不可以五盖来求正受(三昧)。修禅要先离五盖
,是佛法中修禅的一般定律。次说修禅者应不依一切而修禅;如不依一切而修,
那就印度的大神,天主Indra 是帝释天,伊□波罗I^s/vara是自在天(梵天异名
),波□波提Praja^pati是生主,都 不能知道「依何而禅定」。原来一般的禅定
,必有所依缘的禅境,所以有他心通的诸天,能知禅 者的心境。现在一无所依,
这就不是诸天世俗心境所能知道了。接著,佛为跋迦利(Bhakali^『 增支部』作
诜陀)说明:不依一切而修,是於一切想而伏(「除遣」)一切想。依一切法离
一切想,就是无所依的深禅。经中所说不依的一切,也就是一般的禅法。地、水
、火、风,依此四大而修的,如地、水、火、风——四种遍处;如观身四大的不净
,如「持息念」的依风而修。空、 识,也是遍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是四无色定。此世、 他世、日、月:一般世俗禅定
,或依此世界,或依其他世界,或依日轮,或依月轮而修。这都是 有依有想的世
俗定,与『楞伽经』所说的「愚夫所行禅」:「譬如日月形,钵头摩深险(莲华
海 ),如虚空火烬,修行者观察。如是种种相,外道道通禅」相合。见、闻、觉
、识(知),是 六根识。在禅法中,有依根识的直观而修的。得与求,是有所求
、有所得,甚深禅是无求无得而 修的。随觉、随观,觉观即新译的寻、伺。依世
俗定说,二禅以上,没有寻、伺。约三界虚妄说 ,三界都是寻、伺所行。这所说
的一切,都不依止,离一切想的深禅,与大乘所说,般若现证时 能所双忘,没有
所缘缘影像相,是没有什麽不同的。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Sat Jun 20 06:29:37 2009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