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1
尤克特拉西尔
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义第四十二(卷二十七)

圣者龙树造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烦恼习」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
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

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

如乳母衣,久故垢著,虽以淳灰净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
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

如是诸馀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

如难陀□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於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

如舍利弗□习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便吐食,终不复受请。

又舍利弗自说偈言:

 「覆罪妄念人,  无智而懈怠,
  终不欲令此,  妄来近我住!」

如摩诃迦叶□习故,佛灭度後集法时,旸令阿难六突吉罗忏悔,而复自牵阿难手出:「不共
汝漏未尽不净人集法。」

如毕陵迦婆蹉,常骂□神为小婢。

如摩头婆和吒跳戏习故,或时从衣枷踔上梁,从梁至枰,从枰至阁。

如□梵暋酲印鮺习故,常吐食而?。

如是等诸圣人,虽漏尽而有烦恼习;如火焚薪已,灰炭犹在,火力薄故,不能令尽。

若劫尽时火,烧三千大千世界无复遗馀,火力大故;佛一切智火亦如是,烧诸烦恼,无复残
习。
------------------------------------------------------------------------------
以上大智度论所述,不知法友们如何解读呢?

有点疑惑的是,若是阿罗汉还有烦恼习气的话,以毕陵迦婆蹉尊者为例子,尊者骂□神为

小婢这件行为中,还有造业吗?

有的话,尊者此生就不为不受後有才对。

没有的话,此举就不属造业,那该怎样解释这样的行为属无记业?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别害羞, 尽管问喔!                               BudaHelp
◆ 修改: 10/04/11 19:28:25 <123.192.78.244> 
Sun Apr 11 10:35:37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2
巫师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西尔)》之铭言:
> 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义第四十二(卷二十七)
> 圣者龙树造
>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烦恼习」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
> 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
> 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
> 如乳母衣,久故垢著,虽以淳灰净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
> 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
> 如是诸馀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

    阿罗汉者不受後有,所以烦恼已断。但个性仍在,但贪嗔痴是三毒不是个性,
    所以像须菩提未出家前嗔心重,连听到风声都很生气,证阿罗汉後成为无嗔
    第一的阿罗汉。

> 如难陀□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於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
> 如舍利弗□习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便吐食,终不复受请。

    我不记得舍利弗曾被世尊说过有嗔习,相反地是舍利弗尊者是很热心的为僧
    团弟子说法,也因此当他涅盘後阿难很怀念他。如前所述,三毒是要断得,
    不可能会有不断『嗔习』这回事。

    舍利弗吐掉东西见於律藏,原因在於舍利弗受在家人供养,当时舍利弗带著
    罗云去。结果在家人只给舍利弗好料得却忽略罗云只给羹汤没吃饱的东西,
    结果罗云饿肚子。因此世尊告诫舍利弗该食不是净食,因为照顾年少比丘是
    应该的,且让在家人养成不好的习惯,轻视年少比丘。

    舍利弗可是持戒精进的比丘,因此世尊告诉他之後,他马上去吐掉不净食。
    由此可知舍利弗修行之精进,怎会变成嗔习?经律藏中没这种说法,并非
    挂名龙树所说得就得信。

> 又舍利弗自说偈言:
>  「覆罪妄念人,  无智而懈怠,
>   终不欲令此,  妄来近我住!」

    cbeta的经律藏里面找不到上述的经文。

> 如摩诃迦叶□习故,佛灭度後集法时,旸令阿难六突吉罗忏悔,而复自牵阿难手出:「不共
> 汝漏未尽不净人集法。」


    我看到的经文不是这样,大迦叶不给阿难参加集经是因为阿难当时未证阿罗
    汉,这是合理的。未证阿罗汉者还没有解脱得资格,当然不能集结『解脱法
    』不是吗?当阿难很争气的当晚证阿罗汉後,大迦叶诘问他,阿难也一五一
    十的回答。那些问题都是後世人可能拿来问难阿难尊者的,因为大迦叶的诘
    问,该问答一样集结入经律藏,为阿难的清白留下证明。

    大迦叶多有智慧,只是他的习性严肃而已,阿罗汉一样有个性,但不会有
    和三毒有关的个性。

    当阿难回答完後,大迦叶马上反过来为阿难主持经藏的集结,请阿难说出世
    尊的法藏。

> 如毕陵迦婆蹉,常骂□神为小婢。

    经文不是这样说得,当小婢像世尊告状後毕陵迦婆蹉马上很正式的像女河神
    道歉。世尊才告诉女河神提到尊者毕陵迦婆蹉宿世都是贵族会有贵族的习性
    ,而女河神刚好很多世都是尊者毕陵迦婆蹉的婢女。很习惯的尊者就会这麽
    称呼她。之後没从经文看过尊者又故态复萌的纪录。

> 如摩头婆和吒跳戏习故,或时从衣枷踔上梁,从梁至枰,从枰至阁。
> 如□梵暋酲印鮺习故,常吐食而?。

    这是有的,那位尊者有牛的习气会反刍,这和三毒无关。

> 如是等诸圣人,虽漏尽而有烦恼习;如火焚薪已,灰炭犹在,火力薄故,不能令尽。
> 若劫尽时火,烧三千大千世界无复遗馀,火力大故;佛一切智火亦如是,烧诸烦恼,无复残
> 习。

    如上,有习气(个性)是正常的,但该习气不会和三毒(贪嗔痴)有关。所以像阿难
    尊者对女性特别慈悲也是他的个性,却不是贪毒。

> ------------------------------------------------------------------------------
> 以上大智度论所述,不知法友们如何解读呢?
> 有点疑惑的是,若是阿罗汉还有烦恼习气的话,以毕陵迦婆蹉尊者为例子,尊者骂□神为
> 小婢这件行为中,还有造业吗?
> 有的话,尊者此生就不为不受後有才对。
> 没有的话,此举就不属造业,那该怎样解释这样的行为属无记业?

    有个性不一定会造业,另外就是论中所说得不一定符合经律藏所说。因此您的
    疑问是很棒的,如您所说阿罗汉是不受後有,怎会有嗔习?而阿罗汉的个性是
    不造三业,『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更不造业』是阿罗汉的特性之一。

    论是後世论师所造,有些论只是用来贬低阿罗汉或是被後人添加了"人工添加物",
    这是後世大小乘相争之下产生的怪物。尊敬前贤是必要得,但如您所说得得小心
    检择他们的说法是否符合佛说。

    我们赢论师的就是我们有cbeta,可以多方查证...XD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Sun Apr 11 21:39:07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3
melon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西尔)》之铭言:
> 如乳母衣,久故垢著,虽以淳灰净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
> 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
> 如是诸馀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

yggdrasils 师兄这里所引的乳母衣的比喻,原典出自《杂阿含经》卷5
第103经,又称「差摩经」。由於当时差摩比丘尚未证阿罗汉,所以
他就以自己如同气味还没洗乾净的乳母衣来比喻自己的程度还不到
阿罗汉。《大智度论》这里似乎有点误解原文了?

原文如下:
==================
《杂阿含经》卷5第103经:
「差摩比丘语陀娑比丘言:「我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非漏尽阿
罗汉也。」」
(CBETA, T02, no. 99, p. 30, a10-11)
================

然後诸上座比丘就说:「咦?你已能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了,怎麽
说你还没证阿罗汉呢?」

差摩比丘就说了《大智度论》所说的这个比喻。

原来,乳母衣大污渍都洗乾净了,是比喻已能「观五受阴非我、非我所」;
而进一步把味道洗掉,则是指「於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然後
才能证得阿罗汉。

也就是说,阿罗汉并不是还有馀习的乳母衣,而是已经连味道都洗得
乾乾净净的衣服了 :)

原文如下,提供大家做参考:
==================
《杂阿含经》卷5第103经:
[0030b20] 差摩比丘复言:「我亦如是。非色即我,我不离色;非受、
想、行识即我,我不离识。然我於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而於我慢、
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诸上座听我说譬,凡智者,
因譬类得解。

譬如乳母衣,付浣衣者,以种种灰汤,浣濯[10]尘垢,犹有馀气,要
以种种杂香,薰令消灭。如是,多闻圣弟子离於五受阴,正观非我、
非我所,能於五受阴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
然後於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
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於五受阴如是观生灭已,我慢、我欲、
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实正观。」
==================

当然,若小的有哪里读错了,还请各位师兄不吝多多指教,谢谢。


> 如难陀□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於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
> 如舍利弗□习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便吐食,终不复受请。
> 又舍利弗自说偈言:
>  「覆罪妄念人,  无智而懈怠,
>   终不欲令此,  妄来近我住!」
> 如摩诃迦叶□习故,佛灭度後集法时,旸令阿难六突吉罗忏悔,而复自牵阿难手出:「不共
> 汝漏未尽不净人集法。」
> 如毕陵迦婆蹉,常骂□神为小婢。
> 如摩头婆和吒跳戏习故,或时从衣枷踔上梁,从梁至枰,从枰至阁。
> 如□梵暋酲印鮺习故,常吐食而?。
> 如是等诸圣人,虽漏尽而有烦恼习;如火焚薪已,灰炭犹在,火力薄故,不能令尽。
> 若劫尽时火,烧三千大千世界无复遗馀,火力大故;佛一切智火亦如是,烧诸烦恼,无复残
> 习。
> ------------------------------------------------------------------------------
> 以上大智度论所述,不知法友们如何解读呢?
> 有点疑惑的是,若是阿罗汉还有烦恼习气的话,以毕陵迦婆蹉尊者为例子,尊者骂□神为
> 小婢这件行为中,还有造业吗?
> 有的话,尊者此生就不为不受後有才对。
> 没有的话,此举就不属造业,那该怎样解释这样的行为属无记业?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 4月12日 0:06:31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4
邱大刚
很赞的讨论。能还原出佛陀所说的真相,实在是太好了。

看来的确学佛还是要如同佛说的,以经律为依归。

论师很多博学多闻,不过毕竟不是佛,也就不是全知,会有记错的或是传错的。

其实每位大菩萨也都有个性的,像文殊菩萨就是很犀利、地藏菩萨就是大愿、
普贤菩萨就是大行、观音菩萨就是大悲。这些都是在断除贪□痴之後的了,
要说「习性」也不能说不对,只不过并没有负面的意思。

习气其实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会有不同的观感,一个地方的客气,在另一个
地方可能被认为是懦弱;穿得西装笔挺,在亚洲是礼貌,在美国现代则会被
视为古板。有时候我会想,照论师所说的,要能够有超过「习气」的程度,
佛陀是不是英文会说得比美国人还美国腔、比英国人还英国腔、比新加坡人
还新加坡腔,这样子才是真正无敌的超强的佛? XD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2010年 4月12日 10:11:09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5
Heaven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西尔)》之铭言:
> > 如难陀□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於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
> > 如舍利弗□习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便吐食,终不复受请。
>     我不记得舍利弗曾被世尊说过有嗔习,相反地是舍利弗尊者是很热心的为僧
>     团弟子说法,也因此当他涅盘後阿难很怀念他。如前所述,三毒是要断得,
>     不可能会有不断『嗔习』这回事。
>     舍利弗吐掉东西见於律藏,原因在於舍利弗受在家人供养,当时舍利弗带著
>     罗云去。结果在家人只给舍利弗好料得却忽略罗云只给羹汤没吃饱的东西,
>     结果罗云饿肚子。因此世尊告诫舍利弗该食不是净食,因为照顾年少比丘是
>     应该的,且让在家人养成不好的习惯,轻视年少比丘。
>     舍利弗可是持戒精进的比丘,因此世尊告诉他之後,他马上去吐掉不净食。
>     由此可知舍利弗修行之精进,怎会变成嗔习?经律藏中没这种说法,并非
>     挂名龙树所说得就得信。

看了 mage 的资料, 我也去看了一下原文, 原文的确只说舍利弗是

"若受必受若弃必弃"

这是他的个性, 并没有说这是 "□习" , 这应是後人自行加入的.

> > 又舍利弗自说偈言:
> >  「覆罪妄念人,  无智而懈怠,
> >   终不欲令此,  妄来近我住!」
>     cbeta的经律藏里面找不到上述的经文。

我是找到一段类似的经文:

《杂阿含经》卷18:「若彼比丘谄曲幻伪、欺诳、不信、无惭无愧、
懈怠失念、不定恶慧、慢缓、违於远离、不敬戒律、不顾沙门行、
不求涅盘、为命出家。如是比丘不应教授,与共言语。」
(CBETA, T02, no. 99, p. 130, b25-29)

不知这算不算□习?

我想应该不算... 因为这段是佛陀对舍利弗说的. :Q

> > 如毕陵迦婆蹉,常骂□神为小婢。
>     经文不是这样说得,当小婢像世尊告状後毕陵迦婆蹉马上很正式的像女河神
>     道歉。世尊才告诉女河神提到尊者毕陵迦婆蹉宿世都是贵族会有贵族的习性
>     ,而女河神刚好很多世都是尊者毕陵迦婆蹉的婢女。很习惯的尊者就会这麽
>     称呼她。之後没从经文看过尊者又故态复萌的纪录。

我以前看过这个故事, 当时也觉得好笑, 因为佛陀要尊者向河神道歉,
尊者即说 : 「我错了,对不起,小婢!」

刚也查了原文,才发现此故事也是被加油添醋太多了。

首先,尊者不是叫她小婢,而是首陀罗,这二者在故事中意义就差很多了。

《摩诃僧□律》卷30:「尊者毕陵伽婆蹉。在聚落中住。日日渡□水乞食。
到□水上作是言。首陀罗住。我欲过。水即住。过已作如是言。首陀罗汝去。
如是水流如故。水神不乐。」(CBETA, T22, no. 1425, p. 467, c19-22)

水神向佛告状,佛陀问清楚确有此事,就请尊者向水神道歉,
尊者即说:「我悔过,首陀罗!」

水神当然不高兴,这样根本没有道歉,就问原因,尊者才说:
「唯除佛、八大声闻,馀一切尽言首陀罗。」

原来他是对大多数的人都称为首陀罗,并不是只针对河神称小婢。
故事被改成这样,实在差很多。这中间还有一些故事,有兴趣可查原典。

後来佛陀再次问其原因,他也解释:

「世尊,我当如何?我不□慢,亦不自大轻蔑於人。然我唤和上(尚)
阿□梨诸长老比丘时,发声便成首陀罗。」

佛语比丘:「是毕陵伽婆蹉非□慢,亦非自大轻蔑馀人。」

> > 有点疑惑的是,若是阿罗汉还有烦恼习气的话,以毕陵迦婆蹉尊者为例子,尊者骂□神为
> > 小婢这件行为中,还有造业吗?
> > 有的话,尊者此生就不为不受後有才对。
> > 没有的话,此举就不属造业,那该怎样解释这样的行为属无记业?
>     有个性不一定会造业,另外就是论中所说得不一定符合经律藏所说。因此您的
>     疑问是很棒的,如您所说阿罗汉是不受後有,怎会有嗔习?而阿罗汉的个性是
>     不造三业,『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更不造业』是阿罗汉的特性之一。
>     论是後世论师所造,有些论只是用来贬低阿罗汉或是被後人添加了"人工添加物",
>     这是後世大小乘相争之下产生的怪物。尊敬前贤是必要得,但如您所说得得小心
>     检择他们的说法是否符合佛说。
>     我们赢论师的就是我们有cbeta,可以多方查证...XD

真的是很不错的讨论,找出了过去对阿罗汉的误解,
以及找出经文出处来还原事实,很想再找时间整理整理,放在自己站上。:)

尊者称他人为首陀罗,是过去的影响。其实佛陀背痛,不也是过去的影响。
真的希望大乘行者不要再误解阿罗汉,不要用负面的角度去看 "习性" 这件事。

我们要学的,是不要在他人的言行中产生三毒,而不是去挑他人的毛病,
由这些故事可知,可能对方根本没恶意,我们却自找苦吃。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ue Apr 13 15:44:17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6
巫师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引述《magelinus (巫师)》之铭言:
> 我以前看过这个故事, 当时也觉得好笑, 因为佛陀要尊者向河神道歉,
> 尊者即说 : 「我错了,对不起,小婢!」
> 刚也查了原文,才发现此故事也是被加油添醋太多了。
> 首先,尊者不是叫她小婢,而是首陀罗,这二者在故事中意义就差很多了。
> 《摩诃僧□律》卷30:「尊者毕陵伽婆蹉。在聚落中住。日日渡□水乞食。
> 到□水上作是言。首陀罗住。我欲过。水即住。过已作如是言。首陀罗汝去。
> 如是水流如故。水神不乐。」(CBETA, T22, no. 1425, p. 467, c19-22)
> 水神向佛告状,佛陀问清楚确有此事,就请尊者向水神道歉,
> 尊者即说:「我悔过,首陀罗!」
> 水神当然不高兴,这样根本没有道歉,就问原因,尊者才说:
> 「唯除佛、八大声闻,馀一切尽言首陀罗。」
> 原来他是对大多数的人都称为首陀罗,并不是只针对河神称小婢。
> 故事被改成这样,实在差很多。这中间还有一些故事,有兴趣可查原典。
> 後来佛陀再次问其原因,他也解释:
> 「世尊,我当如何?我不□慢,亦不自大轻蔑於人。然我唤和上(尚)
> 阿□梨诸长老比丘时,发声便成首陀罗。」
> 佛语比丘:「是毕陵伽婆蹉非□慢,亦非自大轻蔑馀人。」

    首驮罗在当时印度的种性制度里面算是最下等的,属於□人和奴隶阶级。
    大概正常人被这麽称呼都会不爽的,女性的首罗驮在某些经文中就被翻成
    了『小婢』之类的称呼。不过对方是女河神,被这麽叫可能会更为火大。

    其他经文写到这里时,旁边还穿插其他弟子在调侃尊者说又要找骂挨了..XD

> > > 有点疑惑的是,若是阿罗汉还有烦恼习气的话,以毕陵迦婆蹉尊者为例子,尊者骂□神为
> > > 小婢这件行为中,还有造业吗?
> > > 有的话,尊者此生就不为不受後有才对。
> > > 没有的话,此举就不属造业,那该怎样解释这样的行为属无记业?
> >     有个性不一定会造业,另外就是论中所说得不一定符合经律藏所说。因此您的
> >     疑问是很棒的,如您所说阿罗汉是不受後有,怎会有嗔习?而阿罗汉的个性是
> >     不造三业,『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更不造业』是阿罗汉的特性之一。
> >     论是後世论师所造,有些论只是用来贬低阿罗汉或是被後人添加了"人工添加物",
> >     这是後世大小乘相争之下产生的怪物。尊敬前贤是必要得,但如您所说得得小心
> >     检择他们的说法是否符合佛说。
> >     我们赢论师的就是我们有cbeta,可以多方查证...XD
> 真的是很不错的讨论,找出了过去对阿罗汉的误解,
> 以及找出经文出处来还原事实,很想再找时间整理整理,放在自己站上。:)
> 尊者称他人为首陀罗,是过去的影响。其实佛陀背痛,不也是过去的影响。
> 真的希望大乘行者不要再误解阿罗汉,不要用负面的角度去看 "习性" 这件事。
> 我们要学的,是不要在他人的言行中产生三毒,而不是去挑他人的毛病,
> 由这些故事可知,可能对方根本没恶意,我们却自找苦吃。

    不只是大小乘相争,大乘间还有显密相争,显教间还有那部经是经王的相争。
    密教还有自己师父最厉害的相争,小乘间还有北传和南传的相争,同样四阿含
    里面还有独尊某部阿含的争论。

    狮吼站提倡深入经律藏,可算里外不是人..XQ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Wed Apr 14 09:11:14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7
尤克特拉西尔
胜□经讲记  印顺法师


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烦恼有四种,何等为四
?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
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论到二乘的烦恼未
尽,先应总明烦恼头数,才能确明二乘所不断的是什麽。

    烦恼,是烦动扰乱,使现在未来的身心,不得安隐。统而言之,「烦恼」
可分为「二种」,二种是:「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唐译为习地,习
即熏习。地有所依住与能出生的意义。如草木,从地而生,依地而住。起是现
起,即显现於现在的现行。如疟疾,潜伏期,如住地;冷热发作的时候,即现
起。烦恼也如此,贪心或□心现起时,是起烦恼;有时虽不现起贪□,如常人
的欢喜布施时,如婴孩及熟睡无梦时,不能说他没有烦恼,烦恼还是潜在的,
这就叫住地。住地即熏习,种子;起即现行。

    「住地烦恼」又可分为「四种」,即是:「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
住地,有爱住地」。这可约二方面说:一、约修行断烦恼说:可分为二种,即
见道所断的,与修道所断的。见是证见谛理。见谛时所断的,为迷理的,即迷
於真理,障碍正智的烦恼。一旦正见谛理,惑也就息灭了。然见道虽能断迷理
的烦恼,但还有未断的——修道所断惑;这是迷事而起的。触境随缘,於事相
还生起种种的错乱染著。例如鸦片,嗜好的如以为是有益的,这是颠倒是非;
如了解它是毒品,不再以为好的,即颠倒想除。此如见断的见谛所断。可是,
虽知鸦片是毒品,瘾来了仍不免要吸它,这是事的染著;如修道所断惑,要逐
渐的舍除它。所以说:『理必顿悟,事则渐消』。证见的悟道,不是一切都成
就了,还得从现实生活去不断练磨(修),消除不合理的染著。二、约烦恼说
,也可分二种,即属於见的,与属於爱的。见惑是思想的错误,如执我执常等
。爱是事行的染著,如贪□等。今综此二意,解释四种住地:见一处住地,是
各式各样的见,集在见所摄的一处,而是见道时一处顿断的。见有执著性,坚
定的认为如此。《璎珞经》分为七见,即我见、常见、断见、邪见、见取见、
戒禁取见、疑见,此即见道所断的属见的一切。《阿含经》说:断三结,得须
陀洹果;三结就是我见,戒禁取,疑——七见的重要者。属於爱的,又分为三
种,这因为修道所断惑,是三界分断的:欲界的修所断惑,色界的修所断惑,
无色界的修所断惑。欲爱住地,即欲界的一切修所断烦恼;色爱住地,是色界
的一切修所断烦恼;有爱住地,是无色界的一切修所断烦恼。这都是爱所摄的
,所以都名为爱。外道误认无色界为涅盘,不知这仍在生死中,所以名为有—
—生死的存在爱。修所断惑,《璎珞经》中说为六种著,即贪、爱、□、痴、
欲、慢。贪、爱、欲三,即三界爱的别名。《璎珞经》所说,与一切有部的见
断八十八随眠相合,不过开合的不同。

    「此四种住地,生」起「一切」现「起」的「烦恼」。从见一处住地,生
一切见的起烦恼;从欲爱住地,生一切欲爱所摄的起烦恼;从色爱住地,生色
爱所摄的一切起烦恼;从有爱住地,生有爱所摄的一切起烦恼。所以起烦恼,
从住地烦恼说,也应有四种。
    起是什麽意思?「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刹那是生而即灭的一念的别
名;心是刹那刹那的,名为刹那心。烦恼刹那生起,与刹那心相应,名刹那心
刹那相应。烦恼是心所,心是心王,王所是相应的。如眼识了别色境,与之相
应的烦恼,也在色境上转。心与烦恼,所缘同,行相同,同时的相应而合作,
名为相应。但住地,是不与心相应的,如心起善时,并无起烦恼相应,而住地
烦恼还是潜在的;它不与刹那心同缘同事。这「心不相应」的,为「无始无明
住地」。

    依上文说,烦恼有二种:(一)、住地,(二)、起。住地有四,从四住地生起的
是起。起烦恼是心相应,心不相应的,名为无始无明住地。此无始无明住地,
与四住地是同还是异?四住地,是心相应还是不相应?四住地,是住地,当然
也是心不相应的。依本经所说,四住地而外,别有无始无明住地。所以一般所
说的五住烦恼,实以本经所说为本。在本经译者——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楞伽
经》(卷四)中,每说『四住地无明住地』。虽对校魏唐的《楞伽》译本,只
说四种熏习,四种地,或四种习。但依本经及《璎珞经》,四住地外,应别有
无始无明住地。所以依本经辨析,起烦恼有二:(一)是四住地所起的——恒沙上
烦恼;(二)是无始无明住地所起的——过恒沙上烦恼。住地烦恼也有二:(一)是四
住地,(二)是无始无明住地。

    佛法本源於《阿含》□尼,今略为叙述。总摄一切烦恼,为见一处及三界
爱——四种,为佛法共义,大乘不共说有五种。然《阿含》及□尼说:阿罗汉
断烦恼,但有不断的,名为习气。此习气,即本经的住地。罗汉不断习气,辟
支佛稍侵习气,唯有佛,烦恼习气一切断尽。二乘不断的习气,在声闻学派中
,称为不染污无知。无知即无明的别名;习气,是极微细的无明,这与大乘的
无明住地一致。龙树说:『声闻辟支佛习气,於菩萨为烦恼』。声闻学者,以
为习气是不染污的,无碍於生死的;而在大乘学者看来,习气是微细的染污,
还是要招感变易生死的。二乘不断,而唯佛断尽的无明,大乘学者说,菩萨在
修行中,已分分渐除;佛究竟断尽无明。所以,或分无明为十一重,二十二愚
等。大乘所说的无明住地,实为根本教典所固有的,不过与声闻学者解说不同
。
    又《阿含经》中说烦恼有缠与随眠的二类;声闻学者,大抵以为缠是心相
应的,随眠是心不相应的。心不相应的随眠,是潜在而没有现起的,经部师等
即解说为种子或熏习。所以见一处与三界爱烦恼,约种习与现起说,即四住烦
恼(随眠),及起烦恼(缠)。这都是二乘所能断的——四住及起;而不能断
的,是无始无明住地。本经即综合这些教义而建立。四住的起烦恼,最明显无
诤;而习地的称为无明,也是一般所公认的,所以本经在说到起烦恼的心相应
时,即说心不相应的无明住地。而心不相应的四住地,与无明住地的起烦恼,
且略而不论。天台宗说:烦恼有见思、尘沙、无明的三惑。见思惑即四住地,
尘沙惑即从无明起的过恒沙烦恼,无明惑即无明住地,这实依本经而立。然应
大分为二,别分为四:一、四住地,二、无明住地。此二类各有它的起烦恼。

    《璎珞经》说见(七)爱(六)的四住地,以见烦恼为生得一住地,爱烦
恼为作得三住地。由於无明不了一法界相,无始来即存在,名无始无明住地。
依《璎珞经》意,不了一法界的无明,是无始而有,极难理解。因无明而众生
起一念识,心住於缘(即成为心境相关的存在)时,即生得有见烦恼。因迷理
的见惑,又起作得的爱烦恼。生得与作得,都称为住地,也应都有现起的。所
以生得与作得,并非种子与现行,而是本性成与习所成(依现成种,种又生现
)。由性成的生得,引生习成的作得。心境的相对存在时,就有生得的烦恼的
存在。但此生得以前,昧然不觉而还不可说心说境时,就是无始无明住地。无
始的无明,不但凡小不知,十地菩萨也不能知道究竟,唯佛能知。所以,《璎
珞经》的五住地,是可以假说为从无明而生得见,从见而作得爱,分为三阶段
的。此与本经略不同:见爱四住地,是没有说到生得与作得,而是同有住地与
现起。但此依烦恼微细根源的无始无明住地,并无不同。
(<<胜□经讲记>>p.150 ~ p.157)

---------------------------------------
看来在南北传不共的经典中,对於烦恼的证断有相当的歧异。

不知法友们怎解读这样的说法?
Tue Apr 20 21:17:46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8
巫师
大概看了一下,由文中我看不出来和南北传有关系,因为南传尼柯耶和北传的
阿含部内容都差不多,一般所云南北传的歧见在於『南传的尼柯耶』和『北传
的大乘部(其实是大乘"学者")』。您的引文重点可能在於下面的文字:

[引文一]-----------------------------------------------------------
佛法本源於《阿含》□尼,今略为叙述。总摄一切烦恼,为见一处及三界爱—
四种,为佛法共义,大乘不共说有五种。然《阿含》及□尼说:

阿罗汉断烦恼,但有不断的,名为习气。
----------------------------------------------------------------

这南北传阿含部都是如此说,也就是阿罗汉是『俱解脱-心解脱/慧解脱』,此生
已尽梵行已立,自知不受後有。『自知不受後有』就是断了无明,所以有不再出
生(不受後有)的资格。

问题在於下面的所谓『声闻学者 vs 大乘学者』的歧见。

[引文二]------------------------------------------------------------
此习气,即本经的住地。罗汉不断习气,辟支佛稍侵习气,唯有佛,烦恼习气一切
断尽。二乘不断的习气,在声闻学派中,称为不染污无知。无知即无明的别名;习
气,是极微细的无明,这与大乘的无明住地一致。
---------------------------------------------------------------------

我在阿含经中没看过世尊说阿罗汉的"个性"是『不染污无知。无知即无明的别名』
的说法。

[引文三]-------------------------------------------------------------
龙树说:『声闻辟支佛习气,於菩萨为烦恼』。声闻学者,以为习气是不染污的,
无碍於生死的;而在大乘学者看来,习气是微细的染污,还是要招感变易生死的。

二乘不断,而唯佛断尽的无明,大乘学者说,菩萨在修行中,已分分渐除;佛究
竟断尽无明。所以,或分无明为十一重,二十二愚等。大乘所说的无明住地,实
为根本教典所固有的,不过与声闻学者解说不同
--------------------------------------------------------------------

文中的『声闻辟支佛习气,於菩萨为烦恼』以及『在大乘学者看来,习气是微细
的染污,还是要招感变易生死的。』拿来形容阿罗汉的习气是要『招感变易生死』
,是很明显的违背佛说如前所述阿含经的说法,因为阿罗汉所代表的是解脱的资格
。一个成就阿罗汉者(也就是证阿罗汉)就有成不成佛的选择,所以世尊也说自己是
阿罗汉。

另外大菩萨本来就是有习气的如文殊大智观音大悲,因为大菩萨就是选择不入灭的
『具阿罗汉资格者』。所以地藏经中说地藏菩萨证解脱以来的时间太长远了,还不
包含他在声闻辟支佛地的时间。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  就是樱桃爷爷那个样子, 有点呆呆的很可爱.
                             
Wed Apr 21 11:19:15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9
sici1
> 另外大菩萨本来就是有习气的如文殊大智观音大悲,因为大菩萨就是选择不入灭的
> 『具阿罗汉资格者』。所以地藏经中说地藏菩萨证解脱以来的时间太长远了,还不
> 包含他在声闻辟支佛地的时间。

      之前与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那个人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那得对
      「习气」下个定义~~

      我在读《法华经》时,想到阿难尊者受记成佛,及迦叶尊者受记成佛,
      阿难是以「多闻」,而迦叶是以「苦行」,如果这也算「习气」可能得
      再细分,除了「贪□痴」相应的习气应舍之外,......

      行者在证得阿罗汉之後,阿难及迦叶二位尊者,就依著自己习惯、擅长
      的特质来度众生,看起来也很好 :D

      看起来比较像是「个性、性格」~~~而不是「习气」
Wed Apr 21 12:57:09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10
sici1
※ 引述《yggdrasils (尤克特拉西尔)》之铭言:
> 以上大智度论所述,不知法友们如何解读呢?
> 有点疑惑的是,若是阿罗汉还有烦恼习气的话,以毕陵迦婆蹉尊者为例子,尊者骂□神为


        烦恼指「贪□痴」三毒,阿罗汉已没有了,
        至於习气,「如梦幻泡影」种子现行在心里头,知道这样的作用,
        就不听它的~~ 阿罗汉所作已办,有这样的习惯,就不听它的就好了~~
        以下资料提供参考 :-)

----
有人说:有烦恼习气,无论是贪是□,他就大声念一会儿佛,
就清醒过来、转过来,好了,贪□烦恼就不再来了。要紧在
自己应用。
  
  再知道,习气如梦幻泡影,就是种子现行在心里头,现行
熏种子、种子熏现行,知道是这样作用,就不听它的。

资料来源:
http://blog.udn.com/yea6969/3374428
Wed Apr 21 18:31:31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11
果任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论师很多博学多闻,不过毕竟不是佛,也就不是全知,会有记错的或是传错的。
> 其实每位大菩萨也都有个性的,像文殊菩萨就是很犀利、地藏菩萨就是大愿、
> 普贤菩萨就是大行、观音菩萨就是大悲。这些都是在断除贪□痴之後的了,
> 要说「习性」也不能说不对,只不过并没有负面的意思。

愿力与习气应是不同,习气应是尚有微细无明心的波动。愿力是在明之下慈悲心发起的菩提
行。如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音菩萨闻身救苦,是大悲大愿力,而非习气。
2010年 4月22日 12:08:05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12
邱大刚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 论师很多博学多闻,不过毕竟不是佛,也就不是全知,会有记错的或是传错的。
> > 其实每位大菩萨也都有个性的,像文殊菩萨就是很犀利、地藏菩萨就是大愿、
> > 普贤菩萨就是大行、观音菩萨就是大悲。这些都是在断除贪□痴之後的了,
> > 要说「习性」也不能说不对,只不过并没有负面的意思。
> 愿力与习气应是不同,习气应是尚有微细无明心的波动。愿力是在明之下
> 慈悲心发起的菩提行。如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音菩萨闻身救苦
> ,是大悲大愿力,而非习气。

谢谢您的指教,这也是一种说法。

若从一般经论的定义,只有佛是完全没有习气的,大菩萨还是有习气。
但习气一定不好吗?那可不一定,就看如何定义习气是什麽了。这些文字
游戏很多是论师为了大小相争而论释出来的,实际上习气不一定不好。

《华严经》卷四十,说第十地菩萨有十种习气:
菩提心习气
善根习气
教化众生习气
见佛习气
於清净土受生习气
菩萨行习气
大愿习气
波罗蜜习气
出生平等法习气
种种分别境界习气

当然,根据文字定义的不同,也有人说佛也有习气,这些就与修
证无关,只是文字定义了。而佛陀教我们「依义不依语」就可以
跳出这种桎□。

总而言之,说阿罗汉有习气是没什麽意思的,这是论中吵出来的
东西,不是佛陀跟我们说的东西 :Q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2010年 4月27日 11:08:25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13
果任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若从一般经论的定义,只有佛是完全没有习气的,大菩萨还是有习气。
> 但习气一定不好吗?那可不一定,就看如何定义习气是什麽了。这些文字
> 游戏很多是论师为了大小相争而论释出来的,实际上习气不一定不好。
> 《华严经》卷四十,说第十地菩萨有十种习气:
> 菩提心习气
> 善根习气
> 教化众生习气
> 见佛习气
> 於清净土受生习气
> 菩萨行习气
> 大愿习气
> 波罗蜜习气
> 出生平等法习气
> 种种分别境界习气

感恩邱师兄指教受益非浅,我不在臆测及争论阿罗汉是否不断习气。只是对习气及悲愿提出一
点看法。
依《杂阿含经》卷5第103经:
 差摩比丘复言:「………。然我於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而於我慢、
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诸上座听我说譬,凡智者,因譬类得解。譬如乳母
衣,付浣衣者,以种种灰汤,浣濯尘垢,犹有馀气,要以种种杂香,薰令消
灭。………….。」
於经中告诉我们差摩比丘能於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可见差摩比丘已是见谛圣者,但我慢、
欲贪、烦恼,尚未完全断除、了知、离清、吐尽。就如用沙灰之水,只能洗去一般尘垢,尚留
有不洁遗味,就要以各种香味的物质于以薰染。方能除去原来不洁遗味。
由此可知楞严经所讲的「理可顿悟事则渐修」。因此我们在见谛之下尚馀有过去吾人之思想及
行为(尤以烦恼),熏习於吾人心中之习惯、气分、习性、馀习、残气等,尚会在我们不觉之
下激起心的波动。因此必须以诸善根积习之气分,来取代不良烦恼积习。就如旧华严经卷四十
离世间品所载,第十地之菩萨有菩提心习气(又称本气)、善根习气(成行气)、教化众生习
气(下化)、见佛习气(上见)、於清净土受生习气(受生)、菩萨行习气(大行)、大愿习
气(十愿)、波罗蜜习气(十度)、出生平等法习气(理智)、种种分别境界习气(量知)
等,此十种,用以压伏烦恼,於诸行积累诸善根熏习气分,方能究竟断伏烦恼习气。此种就如
鼓励培养以用运动、读书、下棋….等良好习性取代不良的吸毒、酗酒、赌博习惯一样。使此
不良习性渐渐远离乃至断除。
以空性论:空性无处所,无色相,非有想。空性无所有,无妄想,无所生,无所灭,离诸知
见。本无所生,非知见所及。如不将习气转为智慧〈明〉,只以习气止习气是否究竟解脱?

在同此旧华严经卷四十离世间品所载: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取,以此不断诸菩萨行。何等为十?
所谓:取一切众生界,究竟教化故。
取一切世界,究竟严净故。
取如来,修菩萨行为供养故。
取善根,积集诸佛相好功德故。
取大悲,灭一切众生苦故。
取大慈,与一切众生一切智乐故。
取波罗蜜,积集菩萨诸庄严故。
取善巧方便,於一切处皆示现故。
取菩提,得无碍智故。
菩萨取一切法,於一切处悉以明智而现了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取,则能不断诸菩萨
行,得一切如来无上无所取法。

我们是否能以明智而现了菩萨摩诃萨十种习气、十种取,安住於此不断发诸菩萨行愿,则能得
一切如来无上无所取法,此是转习气为智慧。如不能现了菩萨摩诃萨十种习气、十种取,行一
切法,是否依然有微细无明存在?是以习气止习气。
就如观音菩萨是古佛倒驾慈航再来,应该是明智而现了而行菩萨愿,而非仅依菩萨摩诃萨十种
习气行大悲愿行。
2010年 4月28日 13:18:14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14
邱大刚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依《杂阿含经》卷5第103经:
>  差摩比丘复言:「………。然我於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而於我慢、
> 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诸上座听我说譬,凡智者,因譬类得解。譬如乳母
> 衣,付浣衣者,以种种灰汤,浣濯尘垢,犹有馀气,要以种种杂香,薰令消
> 灭。………….。」

谢谢果任师兄的回覆。其实这一段经载是很棒的,差摩比丘把馀气除去後,
就证阿罗汉了。因此後世有的论师说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实在是蛮怪的,
到头来文字游戏的成份较多。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2010年 4月28日 14:24:27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仍有烦恼习气?
#15
愿生佛住世时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2011年 5月13日 11:53:08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