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视师如佛。
#1
nozhung
密教有所谓的『视师如佛』。

那可以『视师如古佛』吗? ^^;;

谢谢您的回答。 ^_^
--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受持四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请多念佛.请常持咒.尊敬传承.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见性成佛
Wed Dec 29 19:58:18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视师如佛。
#2
自净其意
※ 引述《nozhung (nozhung)》之铭言:
> 密教有所谓的『视师如佛』。
> 那可以『视师如古佛』吗? ^^;;
> 谢谢您的回答。 ^_^
 请问你为什麽问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对你有什麽重要性呢?
 谢谢您 ^^;
Fri Dec 31 09:08:15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视师如佛。
#3
nozhung
※ 引述《cleanmind (自净其意)》之铭言:
> ※ 引述《nozhung (nozhung)》之铭言:
> > 密教有所谓的『视师如佛』。
> > 那可以『视师如古佛』吗? ^^;;
> > 谢谢您的回答。 ^_^
> 请问你为什麽问这个问题呢?

因为不了解才这样问。

有这个疑问已经有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了,反正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疑问。

> 这个问题对你有什麽重要性呢?

一个疑问而已。

谢谢您 ^^;

--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受持四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请多念佛.请常持咒.尊敬传承.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见性成佛
Sat Jan 1 07:54:59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视师如佛。
#4
玉风令
※ 引述《nozhung (nozhung)》之铭言:
> > 请问你为什麽问这个问题呢?
> 因为不了解才这样问。
> 有这个疑问已经有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了,反正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疑问。
> > 这个问题对你有什麽重要性呢?
> 一个疑问而已。
> 谢谢您 ^^;

我就佛教的观点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是关於「视师如佛」这个说法的本身。我觉得师明显的并不是佛,那又为什麽要视师如佛
呢?不是佛的怎麽能如佛?佛陀提出这个观点或说方法的用意是什麽呢?於是我查阅了几个有
提到类似说法的经典,发现一个规律:几乎都和特定三昧的修行有关。
因此视师如佛的观点或说方法,就非常容易理解了:这是一个修三昧的过程中的权宜之计。佛
陀在世的时候不许人为他塑像或画像,但他预言自己入灭後一定会有许多佛像,可见凡人如我
们在修行的时候「需要」这个偶像,这是过程中的权宜,虽说渡後当舍,但暂时也是没有办法
中的办法。
然而泥雕木塑的偶像毕竟不如活生生的人,因此与其视偶像,不如视善师如佛。这是为了修三
昧的时候意念能够专一,才不会在念佛的时候,一下想到这边那尊佛像,一下子又想到那座寺
的另一尊佛像,佛的形象也会比较饱满清晰。这是我对於视师如佛的个人理解。
所谓俗人外求菩萨,其实家中的父母尊长就是活生生的菩萨的说法,大抵也是类似的意思。
既然如此,您的问题就有一个答案了:可不可以视师如古佛?那麽,哪一尊古佛?汉传佛教中
主张观世音菩萨或文殊菩萨等等都是古佛,甚至当年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地藏菩萨师兄弟的师父
也是尊古佛,古佛这麽多,要视哪一尊?按理来说,古佛是佛,今佛也是佛,应该是没有差别
的,但实际上有没有差别是看观的功夫到不到,功夫到了观起来就知道实际上就无差别,功夫
不到在我心中自然存在千差万别,想来您也一样,不然根本不会有此一问。既然有差别,那就
绝对再无所谓「修三昧的权宜之计」可言,本来视师如佛,假设是为了要去除佛的形象在心中
不饱满造成的杂念,但要不要视师如古佛?哪一尊古佛?这麽多佛,要视师如哪一尊?这些难
道不是杂念,这里边又哪里有修行三昧的速成方法或是权宜?
因此,综合上述,我认为是不可以的。

但是强调一次,以上是我基於个人对佛教的理解,所做出的回答;至於什麽信四皈依不是三皈
依的什麽不是佛教的密教,请自行查阅贵教相关经典或询问贵教明师,恕我无从回答罗!^_^
2011年 1月 1日 10:49:54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视师如佛。
#5
hank
※ 引述《nozhung (nozhung)》之铭言:
> 密教有所谓的『视师如佛』。
> 那可以『视师如古佛』吗? ^^;;
> 谢谢您的回答。 ^_^

您好!

  这个问题在读经班及读经版中有讨论到。

  下面转录自 BudaDigest 版,若还不习惯
看经文,可以注意下面的关键字:

『此是我师,我所重敬』…却作出种种不如法
的事… 我因此而不亲近佛法僧,与正法越离越
远。


[信人生五种过患] <杂阿含、三十、八三七>

<<<<<<<<<<<<<<<<<<<<<<<<<<<<<<<<<<<<<<<<<<<<<<<<<<<<<<<<

若信人者,生五种过患,彼人或时犯戒违律,为众所弃。
恭敬其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重敬,众僧弃薄
,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
,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
是名信敬人生初过患。

复次,敬信人者,所敬之人犯戒违律,众僧为作不见举。
敬信彼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敬重,而今众僧
作不见举,我今何缘复入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
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
於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二过患。

复次,彼人若持衣钵,馀方游行。敬彼人者,而作是念:
我所敬人著衣持钵,人间游行,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
塔寺已,不得恭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
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三
过患。

复次,彼所信敬人舍戒还俗。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
是我师,我所敬重,舍戒还俗,我今不应入彼塔寺。不入
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
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四过患。

复次,彼所信敬人身坏命终。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
是我师,我所敬重,今已命终,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
寺故,不得敬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故,退失
善法,不得久住於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五过患。

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我当成就於佛不坏净,於法、
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

注:「信人生五种过患」是在一整段讲「四不坏净」的经文
中一起讲的,可见「依法不依人」与「佛法僧戒四不坏净」
不违。
Sat Jan 1 12:30:14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视师如佛。
#6
rlai000
※ 引述《nozhung (nozhung)》之铭言:
> 密教有所谓的『视师如佛』。
> 那可以『视师如古佛』吗? ^^;;
> 谢谢您的回答。 ^_^

请问於你的理解或愿境中「视师如佛」与「视师如古佛」有甚麽分别?

或者如果你是修行密法的话,请你问你的亲教师。你的亲教师应该以经教与见地来配合你所修的
法。也应说出所修的法义。

如有怀疑,欢迎你於见地或法义来讨论。
2011年 1月 1日 16:56:52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视师如佛。
#7
nozhung
※ 引述《rlai000 (rlai000)》之铭言:
> ※ 引述《nozhung (nozhung)》之铭言:
> > 密教有所谓的『视师如佛』。
> > 那可以『视师如古佛』吗? ^^;;
> > 谢谢您的回答。 ^_^
> 请问於你的理解或愿境中「视师如佛」与「视师如古佛」有甚麽分别?

因为古佛的修行境界,一般而言,应该比佛高吧?

> 或者如果你是修行密法的话,请你问你的亲教师。
> 你的亲教师应该以经教与见地来配合你所修的
> 法。也应说出所修的法义。
> 如有怀疑,欢迎你於见地或法义来讨论。

--
南摩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摩弥勒菩萨。南摩大势至菩萨。
南无金刚藏狮子游戏佛。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南无游戏神通佛。南无游戏佛。
Sat Jan 8 23:33:01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视师如佛。
#8
知识天的图书馆员
※ 引述《nozhung (nozhung)》之铭言:
> > 请问於你的理解或愿境中「视师如佛」与「视师如古佛」有甚麽分别?
> 因为古佛的修行境界,一般而言,应该比佛高吧?

此言非矣!

诸佛之间,彼此固然会有愿心、佛国的差别,
但佛跟佛的修为境界,是没有高下差别的。
Sun Jan 9 00:29:15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