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
菩提子
师兄们好,

最近有师兄提出了「内观」是否就是「止观」的问题,
这同时也是我的疑问,所以在此提出来。

0. 目前有许多教「内观」的修法,是否就是「止观」呢?
   如果不是,其差别何在?

1. 「止」与「观」是分开的两项,还是一体两面(有
    止就有观,有观就有止?)

2. 在经文的修行方法中,我们如何分别一个方法究竟是在
   修「观」或是修「止」,例如《观无量寿佛经》的初观
   经文: 「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
   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
   皆令明了。」这一段修行的方法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有如数息或随息,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3. 同一种修行方法可能有时修止有时修观吗?或是止观双运?

4. 有可能只修止不修观吗?或是只修观不修止吗?止观与解脱
   的关系是如何?定力不足只凭观慧能够解脱吗?

不好意思,因为弄不清楚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下问了
这麽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有可能是同一个问题。师兄们不必一
一细答。谢谢!
Tue May 3 15:52:13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2
邱大刚
    还真巧,昨天读经会上也讨论到止观是否是一体两面的问题.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0. 目前有许多教「内观」的修法,是否就是「止观」呢?
>    如果不是,其差别何在?

    「内观」这个中文是现代亲近南传系统的道场在用的词,
不见得是根据经典用词,而只是强调「向内观察」这个概念。

    内观在英文称为 Vipassana Meditation 或是 Insight
Meditation,就是指向内观察这个意义。而就南传较常见的
说法,Vipassana 指「观」(毗波舍那),Samatha 是「止
(三摩钵底、奢摩他)」,两者加起来才是「止观」。

    若单就经典的中文用词而言,以阿含经为例,是讲四念
处要内观、外观、内外观。内观是个开始,但不是结束。(
再声明:这与一些南传道场的用词意义不见得相同,此处只
是单就中文文字表面来看。)

    实务上而言,在南传法门中通常特别强调 Vipassana
的门派,是强调「观」法,甚至有的认为没有「止」也可
以纯「观」来证道,但不同门派的看法又可能不一样,无
法以偏概全。而且就像北传有许多附佛外道,南传也是有
许多附佛外道,因此无法单依名词「内观」二字就判定是
否是纯正佛教修法。

> 1. 「止」与「观」是分开的两项,还是一体两面(有
>     止就有观,有观就有止?)

    「止」与「观」对初学者在初学方法时,是可以有不
同的切入点,但入了门後,一定是一体两面。

    可参见「大家来读经」版的摘句:

[止观一体] <杂阿含、十七、四六四>

<<<<<<<<<<<<<<<<<<<<<<<<<<<<<<<<<<<<<<<<<<<<<<<<<<<<<<<<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於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
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於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
习於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
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
脱界。」

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

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
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

>>>>>>>>>>>>>>>>>>>>>>>>>>>>>>>>>>>>>>>>>>>>>>>>>>>>>>>>

    另外,在大乘经典有更多的经文表示止观是一体的,可
拿关键字「三摩钵底」、「毗波舍那」之类的来搜寻经文,
我十几年前就读过大乘经典有这麽说,不过已忘了详细是在
哪些经文中讲的了,有兴趣的人可自行查查,只要找专讲止
观的经文,就很容易提到这些。

    若有实际经验的人就知道,不管用何佛教修法,遵循佛
陀所教而修学的佛弟子,止到一个境界後自然会生起锐利的
观慧,这是自然产生的,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依定发慧」。

> 2. 在经文的修行方法中,我们如何分别一个方法究竟是在
>    修「观」或是修「止」,例如《观无量寿佛经》的初观
>    经文: 「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
>    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
>    皆令明了。」这一段修行的方法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    有如数息或随息,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在初入门的方法可以偏止或偏观,习惯上观日轮、白骨观、
观无常等等偏向观法,数息等等偏向止法,不过入门後应该都
要止观兼具。也可参见「七觉支」的相关经文,修行者自己要
调整修法,均衡一下。可参见「大家来读经」版:

[心微不宜修猗定舍,心掉不宜修择法精进喜] <杂阿含、二十七、七一四>
<<<<<<<<<<<<<<<<<<<<<<<<<<<<<<<<<<<<<<<<<<<<<<<<<<<<<<<<

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
舍觉分。[... ...] 此则非时,增懈怠故。

若掉心犹豫,尔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
[... ...] 增其掉心。

[... ...]

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於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
觉分、喜觉分,示教照喜。

[... ...]

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
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法,能令内住一心
摄持。

>>>>>>>>>>>>>>>>>>>>>>>>>>>>>>>>>>>>>>>>>>>>>>>>>>>>>>>>

    可注意的是,「七觉支」直翻是「七个觉悟的部分」,既
然是「部分」,就是要与其他「部分」搭配的,若只有一个「
部分」,是不完整的。

> 3. 同一种修行方法可能有时修止有时修观吗?或是止观双运?

    只要确实是佛教的修法,则专心在方法上即可,不必分心
去分别止观,因为迟早都是双运的。

> 4. 有可能只修止不修观吗?或是只修观不修止吗?止观与解脱
>    的关系是如何?定力不足只凭观慧能够解脱吗?

    外道才有修止不修观的,佛教徒若有听进去佛陀讲的(声
闻),修止後来自然会发起观慧。

    「定力不足只凭观慧能够解脱吗」这是大哉问,原则上是
很难解脱,因为止观必定双运才能解脱,有些例子是「止」不
见得要四禅,初禅就够了之类的:

[有可能初禅直趣漏尽] <中阿含、五十六、四、二○五>

<<<<<<<<<<<<<<<<<<<<<<<<<<<<<<<<<<<<<<<<<<<<<<<<<<<<<<<<

若有比丘攀缘厌离,依於厌离,住於厌离,止息身恶故,心入离、
定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
成就游。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彼依此处,观觉兴衰已,住彼必
得漏尽。设住彼不得漏尽者,必当升进得止息处。

云何升进得止息处?彼觉、观已息,内靖、一心,无觉、无观,
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 ...

>>>>>>>>>>>>>>>>>>>>>>>>>>>>>>>>>>>>>>>>>>>>>>>>>>>>>>>>
(注:二、三、四禅等,也都可能直趣漏尽。)

    但若半点都没「止」,要起观慧会很困难。另一种特例是
表面上好像没在打坐中,但是在刹那中止观同时生起,那麽表
面上看来是因观解脱,但实际上还是止观双运了,我猜一些佛
世时听佛陀说法说完就证道的人,就是如此。不过末法时期这
种例子恐怕很少,可能只有中大乐透的机率,还是老实修行中
奖率比较高。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Tue May 3 21:09:21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3
nike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师兄们好,
> 最近有师兄提出了「内观」是否就是「止观」的问题,
> 这同时也是我的疑问,所以在此提出来。
> 0. 目前有许多教「内观」的修法,是否就是「止观」呢?
>    如果不是,其差别何在?
> 1. 「止」与「观」是分开的两项,还是一体两面(有
>     止就有观,有观就有止?)
> 2. 在经文的修行方法中,我们如何分别一个方法究竟是在
>    修「观」或是修「止」,例如《观无量寿佛经》的初观
>    经文: 「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
>    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
>    皆令明了。」这一段修行的方法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    有如数息或随息,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 3. 同一种修行方法可能有时修止有时修观吗?或是止观双运?
> 4. 有可能只修止不修观吗?或是只修观不修止吗?止观与解脱
>    的关系是如何?定力不足只凭观慧能够解脱吗?
> 不好意思,因为弄不清楚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下问了
> 这麽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有可能是同一个问题。师兄们不必一
> 一细答。谢谢!
就我的理解
止的意思就是止住念头
观的意思就是观察无我的现象
禅定中会先出现念头变慢->趋向於无念(但这种无念还有出入定的问题)
念头变慢了之後,就要观察它的本质,也就是止观双运(不会有出入定的问题)
至於观察无我的前行方便为观察"缩小自我",观察到自我缩小後,发现可以无我就成为智慧
缩小自我的方法就是为他人著想,以他人的乐,离苦为自己的乐(慈悲喜舍)

至於戒->定->慧,是端正自己->放慢念头->真实正观
也就是七车经讲的次第

希望没有讲错XD
2011年 5月 3日 19:20:37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4
Heaven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师兄们好,
> 最近有师兄提出了「内观」是否就是「止观」的问题,
> 这同时也是我的疑问,所以在此提出来。
> 0. 目前有许多教「内观」的修法,是否就是「止观」呢?
>    如果不是,其差别何在?

我简单提出我所了解的部份,这可能掺杂了一些不同来源的观念,供参考了。

「内观」似乎不算是正式的用法,所以要看使用时的情况。
我刚去内观中心的网站看到如下文字:

「□钵舍那(Vipassana),简称内观,是由释迦牟尼佛所传下,.........」

在我一般接触的□围里,提到内观也通常就是指「□钵舍那(Vipassana)」。
「止观」就是「止」与「观」,二者所要阐述的是不同的情况。

止:奢摩他,Samatha,也就是一般修定就是用「止」。
观:□钵舍那,Vipassana。

关於二者的差别,简单来说,「止」是以概念法(某些情况是究竟法)为心的目标,
将心专注在这些目标上,例如:呼吸、地、水、火、风、色身......
这方法就是修奢摩他,此法定力较强,慧力较弱。

而□钵舍那则有点不同,是以「真实法」为心的目标,也就是将心专注在
「无常、苦、无我」。也因为心的目标是无常等变动之法,所以无法让心完全固定
在一个不动的地方,因此定力差,慧力强。

> 1. 「止」与「观」是分开的两项,还是一体两面(有
>     止就有观,有观就有止?)

我想这就像慈悲与智慧一般,基本上这是二个不同层面的东西,但不是互斥,
真正的慈悲,一定是具足智慧;而真正的智慧,也一定是充满慈悲的。

止观情况相同,它们可以是不同的修学方法,也会有定力强弱与慧力强弱的差别。
但也有定慧等持的情况。

> 2. 在经文的修行方法中,我们如何分别一个方法究竟是在
>    修「观」或是修「止」,例如《观无量寿佛经》的初观
>    经文: 「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
>    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
>    皆令明了。」这一段修行的方法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    有如数息或随息,是止或是观?如何分别之?

由原理来看,就比较容易分别。
若目标是一般的概念法,就是修止。
像上面的落日观,或是观呼吸,或是慈悲观.... 虽然有时会带著「观」字,
但他们还是属於奢摩他的修法,主要还是在修定。

唯有当观照的目标是:无常、苦、无我,这种才是修□钵舍那。

> 3. 同一种修行方法可能有时修止有时修观吗?或是止观双运?

在一般的方法上,都是偏止或偏观的。
不过还是有定慧等持,止观双运的一刻。

在修奢摩他时,是心在一个目标上,这样是有可能得定,证入初禅乃至更高的禅定。

而修□钵舍那时,心的目标是在无常、苦、无我,但在机缘成熟时
(或称为波罗蜜成熟),就会依无常、苦、无我而证道证果,成就初果(或更高),
此时就是依观入定,达到定慧等持。

> 4. 有可能只修止不修观吗?或是只修观不修止吗?止观与解脱
>    的关系是如何?定力不足只凭观慧能够解脱吗?

止观不能偏废。修止,是为了有能力修观,一般认为至少要有未到地定才能修观,
而修观到了一个程度,就可证道证果,也就是证入解脱。

我觉得二者在某些原理是很像的。

修止是以概念法,或者也可以说一开始是以色法为目标,将心放在色法的目标上,
当一切因缘成熟,行者就证入色界禅,也就是改变了欲界种性,证入色界。

同样,修观是以无常、苦、无我为目标,将心全力放在目标上,当一切因缘成熟,
行者就证得圣果,也就是改变凡夫种性,证入圣位。而此时修观而得定,在论中也称
为果定,一般是认为至少有初禅的定力。

> 不好意思,因为弄不清楚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下问了
> 这麽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有可能是同一个问题。师兄们不必一
> 一细答。谢谢!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ue May 3 23:44:44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5
邱大刚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止:奢摩他,Samatha,也就是一般修定就是用「止」。
> 观:□钵舍那,Vipassana。
> 关於二者的差别,简单来说,「止」是以概念法(某些情况是究竟法)为心的目标,
> 将心专注在这些目标上,例如:呼吸、地、水、火、风、色身......
> 这方法就是修奢摩他,此法定力较强,慧力较弱。
> 而□钵舍那则有点不同,是以「真实法」为心的目标,也就是将心专注在
> 「无常、苦、无我」。也因为心的目标是无常等变动之法,所以无法让心完全固定
> 在一个不动的地方,因此定力差,慧力强。

    在这个分类上,我和 Heaven 采用的分类法不太相同,只是分类法不尽相同
而已,不影响修行本身,不过为了避免读者误会我们看法有冲突,因此略为解释
如下:

    Heaven 采用的「止」、「观」的分类,是以「概念法」与「真实法」为心
的目标来区分。这个分类的好处是对於「观」「慧」能作很直接的对应,清楚
明了。不过有点我不太理解的,是若「无常」是「真实法」,那麽为什麽又是
「变动之法」?当然止与观本来就是一体,硬是要分本来就不容易。

    我采用的「止」、「观」的分类,是以「不分别所缘」、「分别所缘」来
区分,因为曾见过一些经论采用类似这种分类,例如:

《解深密经》:
「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观」。「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止」。

《阿□达磨大□婆沙论》卷29:「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
□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加行时□乐读诵思惟三藏,於一切法
自相共相数数观察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若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者入圣
道时,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别法相不系心一缘者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
(CBETA, T27, no. 1545, p. 148, a24-b5)

    可注意的是像《阿□达磨大□婆沙论》以上这段就有二种不同的分类法,
本来分类就没有绝对的标准。

    我也不敢说何种分类才是经中较「正统」的,毕竟只是归类上的不同而已,
就像图书馆中书籍的编目可以有不同的归类法,但编目的不同不影响书籍的内容。

> > 4. 有可能只修止不修观吗?或是只修观不修止吗?止观与解脱
> >    的关系是如何?定力不足只凭观慧能够解脱吗?
> 止观不能偏废。修止,是为了有能力修观,一般认为至少要有未到地定才能修观,
> 而修观到了一个程度,就可证道证果,也就是证入解脱。
> 我觉得二者在某些原理是很像的。

    也看到这则论中所说,同样是讲止观都达成才能解脱,只是切入的不同:

《阿□达磨大□婆沙论》卷29:「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钵舍那而得解脱。
若□钵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脱。若奢摩他□钵舍那熏修心者,依
三种界而得解脱。云何三界?所谓断界离界灭界。」(CBETA, T27, no. 1545,
p. 148, a16-20)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Wed May 4 08:01:35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6
Heaven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止:奢摩他,Samatha,也就是一般修定就是用「止」。
> > 观:□钵舍那,Vipassana。
> > 关於二者的差别,简单来说,「止」是以概念法(某些情况是究竟法)为心的目标,
> > 将心专注在这些目标上,例如:呼吸、地、水、火、风、色身......
> > 这方法就是修奢摩他,此法定力较强,慧力较弱。
> > 而□钵舍那则有点不同,是以「真实法」为心的目标,也就是将心专注在
> > 「无常、苦、无我」。也因为心的目标是无常等变动之法,所以无法让心完全固定
> > 在一个不动的地方,因此定力差,慧力强。
>     在这个分类上,我和 Heaven 采用的分类法不太相同,只是分类法不尽相同
> 而已,不影响修行本身,不过为了避免读者误会我们看法有冲突,因此略为解释
> 如下:

我也不觉得是看法有冲突,我想这是由不同角度来分析事情,
何况大部份的经论的描述我也看不太懂,我只能由我比较能理解的部份才切入。
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如果经中有提到的,就以经为主。
而经中没有提,则各部派各论师的观点,就是参考学习的方式之一。

>     Heaven 采用的「止」、「观」的分类,是以「概念法」与「真实法」为心
> 的目标来区分。这个分类的好处是对於「观」「慧」能作很直接的对应,清楚
> 明了。不过有点我不太理解的,是若「无常」是「真实法」,那麽为什麽又是
> 「变动之法」?当然止与观本来就是一体,硬是要分本来就不容易。

我所理解的是这样:每件事物都有自相或特相,例如「地」就有硬、软、粗、细...
等特性。而「火」则是有冷热等特性。

然而一切的事物,都有共同的特性,就是「无常、苦、无我」,所以它们被称为
共相,也是实相,或真实法,而它们也的确是变动之法。

>     我采用的「止」、「观」的分类,是以「不分别所缘」、「分别所缘」来
> 区分,因为曾见过一些经论采用类似这种分类,例如:
> 《解深密经》:
> 「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观」。「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止」。

这部份的文义是我所不理解的。

我只能猜是:止法是针对所缘不做分别,专注在不动的那一部份。
而观就是针对它的变动而分别,也就是观其无常。

但这都是我用已知的去猜未知的,若有了解的愿意加以解释,那就太好了。:)

> 《阿□达磨大□婆沙论》卷29:「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
> □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加行时□乐读诵思惟三藏,於一切法
> 自相共相数数观察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若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者入圣
> 道时,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别法相不系心一缘者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
> (CBETA, T27, no. 1545, p. 148, a24-b5)
>     可注意的是像《阿□达磨大□婆沙论》以上这段就有二种不同的分类法,
> 本来分类就没有绝对的标准。

我也是只能大略猜测:因为无常等相就是共相,所以第一段才说观察共相是修观。
而观无常就是看到所缘的变化,即然所缘在变化,因此无法系心於一缘,
这也就是无常,也就是分别法相。

同样这也是用已知去拼出未知,实际上一些名词可能要深入,才会知道它真正要
表达的是什麽。

>     我也不敢说何种分类才是经中较「正统」的,毕竟只是归类上的不同而已,
> 就像图书馆中书籍的编目可以有不同的归类法,但编目的不同不影响书籍的内容。
> > > 4. 有可能只修止不修观吗?或是只修观不修止吗?止观与解脱
> > >    的关系是如何?定力不足只凭观慧能够解脱吗?
> > 止观不能偏废。修止,是为了有能力修观,一般认为至少要有未到地定才能修观,
> > 而修观到了一个程度,就可证道证果,也就是证入解脱。
> > 我觉得二者在某些原理是很像的。
>     也看到这则论中所说,同样是讲止观都达成才能解脱,只是切入的不同:
> 《阿□达磨大□婆沙论》卷29:「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钵舍那而得解脱。
> 若□钵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脱。若奢摩他□钵舍那熏修心者,依
> 三种界而得解脱。云何三界?所谓断界离界灭界。」(CBETA, T27, no. 1545,
> p. 148, a16-20)
> Have a nice day!

我看南传的资料,也都是说在证道那一刹那,就是止观同时成就。
这点似乎没有看到有不同的说法。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Wed May 4 13:26:33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7
邱大刚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Heaven 采用的「止」、「观」的分类,是以「概念法」与「真实法」为心
> > 的目标来区分。这个分类的好处是对於「观」「慧」能作很直接的对应,清楚
> > 明了。不过有点我不太理解的,是若「无常」是「真实法」,那麽为什麽又是
> > 「变动之法」?当然止与观本来就是一体,硬是要分本来就不容易。
> 我所理解的是这样:每件事物都有自相或特相,例如「地」就有硬、软、粗、细...
> 等特性。而「火」则是有冷热等特性。
> 然而一切的事物,都有共同的特性,就是「无常、苦、无我」,所以它们被称为
> 共相,也是实相,或真实法,而它们也的确是变动之法。

    这样就了解了。谢谢。

> 我看南传的资料,也都是说在证道那一刹那,就是止观同时成就。
> 这点似乎没有看到有不同的说法。

    嗯,而且这点在经上有明确的记载,就不会有疑义了。大家加油吧!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Wed May 4 21:04:53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8
Heaven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我采用的「止」、「观」的分类,是以「不分别所缘」、「分别所缘」来
> > 区分,因为曾见过一些经论采用类似这种分类,例如:
> > 《解深密经》:
> > 「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观」。「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止」。
> 这部份的文义是我所不理解的。
> 我只能猜是:止法是针对所缘不做分别,专注在不动的那一部份。
> 而观就是针对它的变动而分别,也就是观其无常。
> 但这都是我用已知的去猜未知的,若有了解的愿意加以解释,那就太好了。:)

我查了一下, 最後还是不甚了解, 大概还是可以用所缘来分别止与观的差别,
但当然分别的方法有很多, 方法不同, 目的不同.... 这都可以再研究.

我先说自己看法, 因为我觉得修观至少要有未到地定 (近行定),
之後有二种方向, 有一种是直接修观, 有一种是认为定力最好要再提高,
甚至到四禅再来修观.

所以我先以近行定为目标, 之後再来研究哪一种方法适合我?
并研究那些方法究竟如何修? 现在就不用担心太多。^^

我贴一下查到的资料:

《解深密经》卷第三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
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於此四
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是□钵舍那所缘境事。几是俱所缘境事。佛告慈氏
菩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钵舍那所缘境
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

也就是所缘有四种,无分别影像是 "止" 的所缘,分别影像是 "观" 的所缘。
後二者则皆可为止观的所缘。

至於详细一点的说明,可参考底下经文,我只贴前二者: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云何有分别影像。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或见或闻或分
别故。於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多地□钵舍那行。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思
遍伺察。所知事者。谓或不净。或慈愍。或缘性缘起。或界差别。或阿那波那
念。或蕴善巧。或界善巧。或处善巧。或缘起善巧。或处非处善巧。或下地□
性上地静性。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名所知事。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
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多地作意现前。即於彼法而起胜解。即於彼所
知事而起胜解。彼於尔时。於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虽彼所知事非现领
受和合现前。亦非所馀彼种类物。然由三摩□多地胜解领受相似作意领受。彼
所知事相似显现。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修观行者。推求此故。於彼本
性所知事中。观察审定功德过失。是名有分别影像。

云何无分别影像。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复观察简择极简择遍寻
思遍伺察。然即於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
。谓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彼於尔时成
无分别影像所缘。即於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简择极简
择遍寻思遍伺察。是名无分别影像。即此影像亦名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
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口。亦名三摩地门。亦名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
。亦名光影。如是等类当知名为所知事同分影像诸名差别。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hu May 5 12:36:24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9
Heaven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解深密经》卷第三
>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
> 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於此四
> 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是□钵舍那所缘境事。几是俱所缘境事。佛告慈氏
> 菩萨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谓无分别影像。一是□钵舍那所缘境
> 事。谓有分别影像。二是俱所缘境事。谓事边际所作成办。

> 也就是所缘有四种,分别影像是 "止" 的所缘,无分别影像是 "观" 的所缘。
> 後二者则皆可为止观的所缘。

多谢大刚提醒, 这里我写错了.

应该是 "无分别影像" 是止的所缘, "分别影像" 是观的所缘.

前面的原文我会直接去修改它.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hu May 5 22:11:13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0
大愚若智
> 止:奢摩他,Samatha,也就是一般修定就是用「止」。
> 观:□钵舍那,Vipassana。
> 关於二者的差别,简单来说,「止」是以概念法(某些情况是究竟法)为心的目标,
> 将心专注在这些目标上,例如:呼吸、地、水、火、风、色身......
> 这方法就是修奢摩他,此法定力较强,慧力较弱。
> 而□钵舍那则有点不同,是以「真实法」为心的目标,也就是将心专注在
> 「无常、苦、无我」。也因为心的目标是无常等变动之法,所以无法让心完全固定
> 在一个不动的地方,因此定力差,慧力强。

我的分法跟david是一样的,不过这种分类法真的很清楚。

以前有听过观法中,除了静态(如观日轮)以及观无常无我等之外,观法也可以观到
动态如到各佛国供养诸佛,而且是可以互动的,例如拿著水果想供佛却找不到供具时,
就会出现从没见过却妙不可胜收的器皿来装盛供物,以上述的分类法,不知这类观
法是属於止还是观。
Fri May 6 23:10:31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1
Heaven
※ 引述《bachida (大愚若智)》之铭言:
> > 止:奢摩他,Samatha,也就是一般修定就是用「止」。
> > 观:□钵舍那,Vipassana。
> > 关於二者的差别,简单来说,「止」是以概念法(某些情况是究竟法)为心的目标,
> > 将心专注在这些目标上,例如:呼吸、地、水、火、风、色身......
> > 这方法就是修奢摩他,此法定力较强,慧力较弱。
> > 而□钵舍那则有点不同,是以「真实法」为心的目标,也就是将心专注在
> > 「无常、苦、无我」。也因为心的目标是无常等变动之法,所以无法让心完全固定
> > 在一个不动的地方,因此定力差,慧力强。
> 我的分法跟david是一样的,不过这种分类法真的很清楚。
> 以前有听过观法中,除了静态(如观日轮)以及观无常无我等之外,观法也可以观到
> 动态如到各佛国供养诸佛,而且是可以互动的,例如拿著水果想供佛却找不到供具时,
> 就会出现从没见过却妙不可胜收的器皿来装盛供物,以上述的分类法,不知这类观
> 法是属於止还是观。

我所知有限,所以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看法,我觉得这有二个层面可以谈。

第一个动态的观,像慈心观也是蛮动态的,要观四面八方,也要观各种不同的众生。
或是三十二身分,要观身体内许多细节。或是像密教的一些修法,要观想坛城,
要观想自身种子字,或是要观想各种大供养,修起来也是很忙碌,这些大概都是动态
的观。

不过这些在我所了解的分类,都算是「止」法,它们的目的,依然是要把心拉回到某
一个□围中,以藉此得定。它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去观那些诸相的实相,它们主要是摄
心,针对不同情况的行者,使用各种技巧,用意还是在修定。

至於在修法中有一些特别的像,修一般的止禅,就会有似相,修观禅,也会有
「观之染」的境界发生,不论只是光影或殊胜影像,一般禅修都是以不理它带过,
就像楞严经提到的各种情况,都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
即受群邪」。

所以这些应该都是禅修的境界,只是不同的行者及不同的法门所感应的相会不同,
我所提到的只是我知道的大原则,细节处如何处理,最好就是请教指导的禅师。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Sat May 7 13:57:57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2
善护念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阿□达磨大□婆沙论》卷29:「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
> □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加行时□乐读诵思惟三藏,於一切法
> 自相共相数数观察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若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者入圣
> 道时,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别法相不系心一缘者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
> (CBETA, T27, no. 1545, p. 148, a24-b5)
>     可注意的是像《阿□达磨大□婆沙论》以上这段就有二种不同的分类法,
  我看起来上面两种分类法是一样的,只是描述不同。

「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
  因为「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所以不管是静是吵都能让心安止於一处,
  这种行者名为奢摩他行者。

 「□乐读诵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数数观察入圣道」
  也就是「分别法相不系心一缘」,名为□钵舍那行者。

  这样讲好像有解释跟没解释差不多:P

  以呼吸为例,
  修止禅时,系心一缘(呼吸),但这个所缘也会产生变化,
  会有出、入、长、短、冷、热、粗、细等等不同的样貌出现。
  修行时,也可能外界环境有噪音产生或被蚊子咬了觉得很□,
  但是行者仍然专注於原先观察呼吸的方法上,
  不管呼吸怎麽变化,也不管外面吵不吵、身体□不□,
  仍然将注意力放在同一个所缘(呼吸)上,
  而不作分别这些变化属於色法、心法、何是因、何是果。
  也就是「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

  反之,修观禅时,
  同样是呼吸,就变成每一呼是一个所缘、每一吸又是一个所缘,
  且重点是放在觉知每一个所缘的生起灭去,
  这中间若是外界突然有个噪音产生,心跑去攀缘那个声音,
  这时候所缘就变成那个声音,并需立即觉知其生起灭去。
  若是觉得身体很□,心跑去看□,所缘又变成□的受觉,
  这时後就观察这个□受的所缘直到消失。
  在不断观察所缘的生起灭去之後,就会开始分别出名法、色法,
  并且觉察到名色的因果关系。整个过程,即「分别法相不系心一缘」。
  因为能分别名色法及因果关系也才能看到无常、苦、无我这三种实相的存在。
  这也就是为什麽光修止,不修观,定力再高也无法解脱的原因。

  以上是个人经验的简单解释,不知道会不会比较清楚一点:P
  当然,我没有看到实相的地步,只是有一点实作经验,提出参考而已。

  总之,如果光看《解深密经》以「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
  或以所缘的静态、动态来区分止观的话,恐怕还是难以理解其间的差别。

  所以不管是落日观、白骨观、不净观,或任何止於一境的观想方法,
  虽然都有观这个字眼却不属於观禅的行法,而是止禅了。


--

                 始从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                         BudaHelp
◆ 修改: 11/05/09  0:25:34 <119.150.208.127> 
Mon May 9 00:20:17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3
邱大刚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 《阿□达磨大□婆沙论》卷29:「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
> > □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加行时□乐读诵思惟三藏,於一切法
> > 自相共相数数观察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若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者入圣
> > 道时,名奢摩他行者;若分别法相不系心一缘者入圣道时,名□钵舍那行者。」
> > (CBETA, T27, no. 1545, p. 148, a24-b5)
> >     可注意的是像《阿□达磨大□婆沙论》以上这段就有二种不同的分类法,
>   我看起来上面两种分类法是一样的,只是描述不同。

    谢谢 grace 的指教。原则上我也觉得二种分类法差别不大,不过
若以某种为主,就会有些例外是在另一种分类法不合用的,但在大多数
状况并不会冲突。因此我说这是「二种不同的分类法」,但不代表两者
在大多数状况会冲突啦。

    以下 grace 讲得不错。只有点小修正:

> 「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居静室入圣道时,名奢摩他行者。」
>   因为「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所以不管是静是吵都能让心安止於一处,
>   这种行者名为奢摩他行者。

    这段的意思是指要在阿练若寂静处修行练止,而为奢摩他行者。把标点
标上就比较清楚了:

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居静室,入圣道时,
名奢摩他行者。

    当然,也会有修观的行者,□乐独处、闲居寂静……的,因此我才说这
是「二种不同的分类法」,这分类法都只是供参考用的。在不同的分类法下,
同样一个修法就可能被归到不同类别,但修法本身并不会因此而有不同。

>   所以不管是落日观、白骨观、不净观,或任何止於一境的观想方法,
>   虽然都有观这个字眼却不属於观禅的行法,而是止禅了。

    照现在比较常见的南传分类是如此没错,不过既然是分类,也就不是绝
对的啦,像『瑜伽师地论』第30卷就有讲「不净观」的「□钵舍那」如何修
(看来像在由戒生定、依定发慧的次第中)。因此我说切入点可能不同,但
若是佛教的修行者,任何修法要能证道,还是会止观双运。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Mon May 9 01:07:34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4
大愚若智
> 我所知有限,所以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看法,我觉得这有二个层面可以谈。
> 第一个动态的观,像慈心观也是蛮动态的,要观四面八方,也要观各种不同的众生。
> 或是三十二身分,要观身体内许多细节。或是像密教的一些修法,要观想坛城,
> 要观想自身种子字,或是要观想各种大供养,修起来也是很忙碌,这些大概都是动态
> 的观。
> 不过这些在我所了解的分类,都算是「止」法,它们的目的,依然是要把心拉回到某
> 一个□围中,以藉此得定。它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去观那些诸相的实相,它们主要是摄
> 心,针对不同情况的行者,使用各种技巧,用意还是在修定。

heaven这里提到的上述的各种"观"法目地都是以其当所缘来止心而得定,这跟我原先
的想法不太一样,我原本以为是要心先静止到一个程度之後才有办法行观法,某些观
法是有目地的而不是为了止心,例如慈心观的发慈心以及广大供养的发心供养十方佛,
我这部份的认知可能是有错的。

下面十轮经有一段相关经文。

「为欲随顺观五取蕴。复方便修入出息观。即是修习持来去念。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
出息。谓正观察。数故。随故。止故。观故。转故。净故。应知此中数能造作二种事业。
一能为依伏诸寻伺。二能取於入出息相。随能造作二种事业。一依出离舍诸寻伺。二能
善取入出息相。止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灭。二能安住胜三摩地。观能造作
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尽。二能安住心及心法。别异观察。转能造作二种事业。
一能方便舍诸取蕴。二能方便趣入圣地。净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舍结。二能净见。如
是六种方便。修习入出息观。便能随顺观五取蕴。」

经中说六种方便是数随止观转净六个步骤,看起来当作顺序也还蛮顺的:)经中对止的
叙述是入出息灭,所以行止禅最後是shutdown可能看起来像死人一样,另一条路也可
以转向观,取代入出息。

以前有看过慈心观的文章,看起来的确是很忙:)蔡老师在占察经豆得一书里也有提到
广大供养,这应该也是忙翻了,所以我是有点怀疑以此观法来止心能够作到入出息灭,
不过一来,我的想法都是用推测的,应该是有很多问题,二来上述经文也可能不是包
含了所有的止观禅法,只是刚好提到了数随止观转净六个步骤可以随顺观五取蕴。三
来不同的分类法其实只是参考用的,了解内容比较重要。

Anyway,南传的分类法的确有其优点。
Mon May 9 22:08:01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5
善护念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加行时,□乐独处、闲居寂静、怖畏愦闹、见谊杂过、□居静室,入圣道时,
> 名奢摩他行者。
     说的也是,感谢指正!
     之前写的文章写太长,写到这篇已经快昏睡去了:P

>     当然,也会有修观的行者,□乐独处、闲居寂静……的,因此我才说这
     好像也没有哪一种认真修行的行者不乐独处闲居寂静的吧.....

> >   所以不管是落日观、白骨观、不净观,或任何止於一境的观想方法,
> >   虽然都有观这个字眼却不属於观禅的行法,而是止禅了。
>     照现在比较常见的南传分类是如此没错,不过既然是分类,也就不是绝
> 对的啦,像『瑜伽师地论』第30卷就有讲「不净观」的「□钵舍那」如何修
> (看来像在由戒生定、依定发慧的次第中)。因此我说切入点可能不同,但
> 若是佛教的修行者,任何修法要能证道,还是会止观双运。
  分类法比较不是重点,但的确是切入点不同。
  比如同样都是观呼吸,切入点不同(如前文所述),
  就变成一个是奢摩他,一个是□婆舍那。
  而『瑜伽师地论』所述的不净观方式是「寻思外诸所有不净自相」
  及「寻思不净共相」。自相、共相是在分别色法、心法之时会看到的,
  也就是在作"分别法相不系心一缘"这件事,
  所以也就是□婆舍那的行法了。

  奢摩他、□婆舍那的差别用文字描述很不容易理解,
  但如果有两者的经验就比较容易体会。
  在还没有密集练习□婆舍那前,我也搞不清两者的差别,
  尤其在台湾学佛大多先学的是进入奢摩他的方法,而叙述文字又充满了许多
  观照、观想此类用语,因此以前我也一直以为"只要好好观察ex心念的变化、
  所缘的变化或肢体的动态等等"就是□婆舍那的观。但是直到密集修习□婆舍那,
  有了明确的觉受之後才发现并非如此,也才知道差别在哪里。
  这就是为什麽我要用经验来白话描述止、观,而不引经据典的原因。
  在前文中,我尝试用最简单的概要方式,以便适用大多数止、观操作方法
  来让读者快速分辨两者的差别,所以写得很粗略。

  前文的举例中特别写出对声音出现及身体觉受的对待方式
  是因为我先学了止禅,止禅的操作观念在我脑中已经定基很久,
  当我刚开始修习观禅时,被告知声音出现要去觉知它、身体觉受出现要去觉知它时
  觉得很奇怪,因为照以前的观念都是继续守住既定的所缘而不理会其他干扰。
  但也就是所谓的切入点不同,观禅的操作法是放在所缘的生灭上面,
  一个所缘生起又灭去了,再继续观下一个所缘的生起和灭去,
  所以当觉知声音来了,也就是一个新的所缘生起,
  当声音消失了,就继续观下一个所缘,通常就是原先观的那个,比如呼和吸。

  在我修习观禅的经验,不断觉知一个一个所缘的生灭到某阶段时,
  主要所缘ex呼和吸(即风大)会产生许多变化,也就是风的特相,会变得很明显,
  从这里开始就跟以呼吸来修止禅的相的变化不一样了,
  因为四大的特相特别明显,所以行者自然能分别其相,
  这个时候所见的特相,跟读文字描述而来的概念不一样,也就是比较有真实感。
  所以我按照这个粗的经验推测如此继续操作下去能如经上讲的 "如实知"的味道。
  不过,前文的结论也不是我自己写的,是来自各种资料的消化总结。

  虽然止观不必然是分开的,不过应该有比重的问题,
  不然拥有奢摩他禅定的外道怎会看不到无常、苦、无我这些实相?

  不管怎样,要用文字描述止、观的差别真的很不容易,
  我很佩服Heaven居然可以写的如此清楚!
Tue May 10 00:22:37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6
Heaven
※ 引述《bachida (大愚若智)》之铭言:
> heaven这里提到的上述的各种"观"法目地都是以其当所缘来止心而得定,这跟我原先
> 的想法不太一样,我原本以为是要心先静止到一个程度之後才有办法行观法,某些观
> 法是有目地的而不是为了止心,例如慈心观的发慈心以及广大供养的发心供养十方佛,
> 我这部份的认知可能是有错的。

我觉得你的话也没错,为了避免误解,我先用「慈心禅」这个词。
(有些禅师也是担心与□钵舍那混淆,所以用慈心禅取代慈心观)

若是要修习观禅(□钵舍那),的确是要先静止到一个程度之後,
通常是指近行定或未到地定。

某些禅修法的确是有目的,不只是为了止心。以慈心禅为例,它能对治□心,
如果□心重的行者,修慈心禅是不错的方法。但我觉得在佛法中,
它最後的目标应该还是为了修止。

对某些外道众而言,则可能是为了升梵天而修的法,所以慈悲喜舍才称为四梵住,
而佛陀将四梵住转换成止禅的方法,我想也是一种摄众的方便。

> 下面十轮经有一段相关经文。
> 「为欲随顺观五取蕴。复方便修入出息观。即是修习持来去念。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
> 出息。谓正观察。数故。随故。止故。观故。转故。净故。应知此中数能造作二种事业。
> 一能为依伏诸寻伺。二能取於入出息相。随能造作二种事业。一依出离舍诸寻伺。二能
> 善取入出息相。止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灭。二能安住胜三摩地。观能造作
> 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尽。二能安住心及心法。别异观察。转能造作二种事业。
> 一能方便舍诸取蕴。二能方便趣入圣地。净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舍结。二能净见。如
> 是六种方便。修习入出息观。便能随顺观五取蕴。」
> 经中说六种方便是数随止观转净六个步骤,看起来当作顺序也还蛮顺的:)经中对止的
> 叙述是入出息灭,所以行止禅最後是shutdown可能看起来像死人一样,另一条路也可
> 以转向观,取代入出息。

在《清净道论》中也有提到这六妙门(清净道论中有七妙门),
同样也是认为最後三者「观、转(还)、净」是转向观(□钵舍那)的方向,
这一点倒是一致的看法。

在阿含经中也有提到安般念搭配四念处的十六胜行,
就是包含了止禅与观禅全部了。

> 以前有看过慈心观的文章,看起来的确是很忙:)蔡老师在占察经豆得一书里也有提到
> 广大供养,这应该也是忙翻了,所以我是有点怀疑以此观法来止心能够作到入出息灭,
> 不过一来,我的想法都是用推测的,应该是有很多问题,二来上述经文也可能不是包
> 含了所有的止观禅法,只是刚好提到了数随止观转净六个步骤可以随顺观五取蕴。三
> 来不同的分类法其实只是参考用的,了解内容比较重要。
> Anyway,南传的分类法的确有其优点。

以慈心禅来说,一开始的确是很忙,但那只是一些巧技,利用这些忙来取代脑子中
的各种杂念,同时又可以对治□心,而修到最後也是只剩一个所缘,就是无量有情。
虽然慈心禅是无法到达入出息灭,因为那是四禅境界,但慈心禅也可以到达三禅了。
若再修四梵住的舍梵住,也是可以到达入出息灭。这样也就能转向修观(□钵舍那)
了。

不过前面也说过,其实要修观也不一定要四禅。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ue May 10 21:15:04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止与观的差别与关系
#17
菩提子
哇!想不到这个问题可以讨论得这麽精彩,
真是要感谢 Chakwos 的好问题。

谢谢 David 引用《杂阿含》、《中阿含》
指出了止和观以及解脱之间的关系。如同
经中所说,修习止观者,虽有偏止或偏观
者,但最後都一定是止观双运。

经典也指出了「七觉支」和「止观」之间
原来存在著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在《解深密经》及《阿□达磨大□
婆沙论》中对「止观」有明确的定义。

也谢谢 Heaven 对「止观」的分类提出了不同的
角度,让我了解到「止」、「观」原来还可以
这样分类角度。下次看到不同的分类方法时,
才不会大吃一斤,喔不!是大吃一惊。

谢谢 chessjim 所提出的「一句式简易判别法」
,既简单又明白。

记得我以前的老板 tyuan 常常训练我们要用一句
话去解释一件复杂的事。既要简单,又要让人一听
就明白。 tyuan 真是一个好老板(好烦的老板 :P)

谢谢 grace 不吝於和大家分享自己禅修的心得,
让我了解到安那般那既可以修止禅、也可以修观
禅。差别只在於切入点的不同。同时也随喜 grace
在禅修上的体验。

谢谢 bachida 所提出的《十轮经》中有关於修出
入息观的一段。这段经文虽然不长,却非常精要
的指出了出入息观的「六妙门」(六个步骤)。所以
我了解到,同一个修法,本身就可能先是「止」、
後是「观」。或是止观可以任意切换。

感谢诸位师兄罗!<_O_>
Fri May 13 14:44:38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