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bstsai (白非白)
《四念简介-2》
【观受是苦】
观身後便知"受"的来源,受也叫痛,也叫觉,是一切感
官知觉的通称,前面提过的那一段:「或有菩萨未上菩萨
位,便自观身恶露不净,立根得力;或自观身、观他人身
,复以权慧现身臭秽脓血流溢,於中开寤无数众生。」对
这段经文有些同学或许会奇怪"为何一个修行还没有到达
一定程度(未上菩萨位)的菩萨,怎能「开寤(悟)无数
众生」呢?"
原来世尊指出这类修行者因为观身不净而有心得,所以观
他人身时也能知道他人身体哪里有毛病,在那个当中(於
中)便能藉著这个能力引人正念。这种智慧由於不是真正
的般若,它只是"权宜的智慧"(权慧)而已。
这就是同学们也许听说过的:"某人只要观察你,就知道
你身体哪里有病,对病灶下药很快就好了"的事件。这类
的神通是各类宗教都有的情形,但是这种神通的开发也被
列为不传之秘。
世尊没有不传之密,他直接指出这种神通就是常常练习观
身不净的"副作用",原本不足为奇,不过也有人认为是
可以用来自封神圣、大收利养的好机会,只是这类权慧总
是有凸槌的时候,也不是十分可靠。
要加以"补强"观身的稳定度或准确度,那就必须要加上
第二项「观受」的训练,人的感官不外乎「眼耳鼻舌身」
五样,由於它们是对外界情况的一种反应,就像树木的树
荫一样,所以又称为阴、受或蕴。由於人类对外界的反应
都是如此运作的,因此所有的对外界情况的反应行为"色
受想行识"不管是随意、不随意,有知觉或无知觉,统称
为五阴,或五蕴。
世尊就是要我们训练把不随意、无知觉的部份也加以"觉
知",当行者在观身不净有心得时,便会有一种觉悟,那
就是能了解:"身不净(或病)为苦",也同时了解"苦
的来源"在哪里,也明白"如何能使这个苦消灭",也清
楚的知道"是否苦已消灭了"。
世尊把这个过程给它一个名词叫"苦、集、灭、道",合
称四圣谛,或简称四谛,同时指出苦是因为生苦、老苦、
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等。
世尊成道後,首先到鹿野苑为五比丘讲解这个道理,说明
苦行并不能悟道,要能帮助清净心、脱离诸苦困绑的修行
才是正确方向,如果苦行带来更多苦,那只是恶性循环,
五比丘恍然大悟,终於了解原来他们苦行多年一无所获的
真正原因。
五比丘吃苦多年,当下很快能的就开悟四谛的道理而得法
眼净,并且不久後他们很快的就开始游行人间成为首批的
弘法僧团,并同时招来许多弟子,因为法眼净者已具有基
本神通,在弘法时的帮助很大。後来五比丘的僧团也被称
为"五群比丘"以便和後来恶名昭彰的"六群比丘"加以
区别。六群比丘也是佛弟子,只因习得基本神通後就开始
组党,脱离世尊的管教并且宣称他们和世尊一样"伟大"
了,这是题外话我们暂时不谈。
法眼净就是超越人的感官中"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所以
原本就有修行底子或是慧根的人如:五比丘、舍利子、须
菩提、大迦叶、老迦叶..等人一下子就能理解世尊在说的
境界。
在《杂阿含经》里记载著:(T02n0099_p0104)
┬┬┬┬┬┬┬┬┬┬┬┬┬┬┬┬┬┬┬┬┬┬┬┬┬
(世尊说)我已於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
。故於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
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离垢。
得法眼净。
┴┴┴┴┴┴┴┴┴┴┴┴┴┴┴┴┴┴┴┴┴┴┴┴┴
那时听法者虽只有五比丘,但是诸天已经在场了,诸天是
一般人觉知不到的世界,但是当五比丘觉知後当下才知原
来诸天同在。於是一一的向世尊确认他们明白了。
同学们常作早晚课诵经的话,一定会有一种经验,那就是
本来是一个人孤单的在自家佛堂诵经,诵著诵著好像听见
有很多人一起在诵,那就是耳功能在专心诵经的当下超越
了平常的感知□围。
观受的方法世尊并没有针对如何观眼、耳、鼻、舌、身五
官分别说明,世尊是由组成五官的基本原理直接切入,那
就是地水火风四大要素,也称作「四大(的)学(问)」。
由於早期的僧团弘法是以四圣谛作为入门的基本教学,我
们可从老老老师兄们的教学内容里,了解到他们所转述的
世尊教法。例如舍利子对学生说四圣谛就是由"四大学"
的角度来看人身。
四大学可以涵盖「色、受、想、行、识」的层面,前面观
身不净的身体器官中的发毛爪齿皮肤、肌肉、筋骨、心肾
肝肺、脾肠胃、排泄物等都是「地大」所构成,这些在体
内的叫作「内地界」,表现在外的叫作「外地界」。
外地界的外字除了相对於内,也同时另有定义,世尊说外
字为「大、净、不憎恶」之义,大是有容,净是无求,不
憎恶就是不生烦恼,引申为人身外的世界,大字包含了万
物,净包含了无染无求,不憎恶即是互不排斥,这本来是
一种平稳、安定的状态,但是世尊告诉我们外地界表象虽
然如此安稳,但它们仍是无常、变异的,因为风灾(同学
回想一下「大三灾」)来时,宇宙一切随风而去。
外地界都会消失了何况人的身体,观身如此,那身体的感
官也是一样,因此各种"受"都是变异、苦恼的,为何会
有苦恼?因为人们对感官知觉的"受"是以主观的"我"
的喜恶为判断点的,喜爱的感官知觉就会不断的想多取得
,也就是世尊说的「为爱所受」,产生了"我、我所(拥
有)、我是彼所(我是那种感知的主要对象)"的主观。
凡是令我不悦、不乐、不爱的感知,就是一种烦恼,这些
都是由於喜爱那个受的感觉而产生的对立,世尊要弟子们
不要执著去爱感官的乐觉。
世尊要行者能"抽离""执著於某种爱受的感知"或"某
种恶受的感知",世尊用耳闻为例:
《中阿含》(T01n0026_p0464)〔括号简释〕
┬┬┬┬┬┬┬┬┬┬┬┬┬┬┬┬┬┬┬┬┬┬┬┬┬
多闻圣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彼云何作是念〔那弟子该如何念受〕。〔应该如此:〕若
有他人骂詈、捶打、□恚、责数者。彼作是念。我生此苦
〔我之所以会有这种被打骂的苦都是〕从因缘生〔的〕,
非无因缘〔不是没有缘故〕。
云何为缘〔什麽缘故〕。缘苦更乐〔因为苦来取代了乐〕
。彼观此"更乐"〔变苦为乐〕:无常。观觉.想.行.
识无常。
〔这样一来〕彼心缘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动。
┴┴┴┴┴┴┴┴┴┴┴┴┴┴┴┴┴┴┴┴┴┴┴┴┴
当我们的心不动时,苦就消失了。也许有同学会问"那万
一有人来说好听话或替我按摩很舒服时该如何?"世尊教
我们"要无常想,乐觉是会消失的":
┬┬┬┬┬┬┬┬┬┬┬┬┬┬┬┬┬┬┬┬┬┬┬┬┬
彼於後时他人来语柔辞软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乐。
从因缘生。非无因缘。云何为缘。缘乐更乐〔乐上加乐〕
。彼观此更乐无常。观觉.想.行.识.无常。彼心缘界
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动。
┴┴┴┴┴┴┴┴┴┴┴┴┴┴┴┴┴┴┴┴┴┴┴┴┴
乐消失了,最後自然也是只有苦恼留下来。那麽为何会有
苦取代乐、或者乐上又加乐呢?那就是十二因缘的回路原
理,也就是世尊在杂阿含说的「我已於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三转」就是世尊的教学法之一:解说、劝进,证明
。这三种方法,叫作三转,为何要叫"转"而不叫"方法
步骤"或其它的名字呢?。「十二行」行是行为,也就是
现象,十二行就是解析苦乐所以发生的现象,它的逻辑思
路是一个像轮子的回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
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衰弱到消失)→(回到
无明)",世尊的三转即是运用这个过程去分析:
一转、用十二行去了解苦乐的变化原理。
二转、实际用十二行去分析苦乐的生灭。
三转、印证了苦乐消长是十二行的助缘。
心的安定是求道的第一条件,所以当世尊在吃牛大便时他
领悟到了苦上加苦只会使心不定,所以「彼心缘界住。止
合一心。定不移动。」的"缘界"就是十二因缘行的□围
,在缘界中"心"停止不动了,那助缘就没了。
所以小和尚问的"见色即见心,见色像看见柱子,那心咧
?"老和尚的回答"还好我还没看到柱子"。因为心不动
之故。就像《法海情仇》里的"不行大师"一样,他什麽
不行?是心不在十二因缘里行走了,简称"不行"。
所以四念中的第二念:「观受是苦」是现象也是工具,同
学们要是能作到心不动时,那我们就多了"不行大师1,
不行大师2..不行大师n"了。
色声香味触的观法皆相同,十二因缘行法能一一解析出它
的苦乐所在,从而使心不动。观自己的"受"能够心不动
时,观他人的受也一样能分析出来,世尊说那时行者的心
不动,若有人来加恶行者时,行者反而会分析出对方的心
情正受大苦恼,因而替他可怜,这种将心比心的慈悲心是
会扩大的,当慈心遍於十方时,大约就是成就的时候了:
《中阿含经》(T01n0026_p0465)
┬┬┬┬┬┬┬┬┬┬┬┬┬┬┬┬┬┬┬┬┬┬┬┬┬
(行者)起哀愍心。为彼人故。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
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
。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
世间成就游。
┴┴┴┴┴┴┴┴┴┴┴┴┴┴┴┴┴┴┴┴┴┴┴┴┴
所以世尊对"观受"的成就判定就是修行者精勤不懈,专
念不忘的去观受的十二因缘,实证观受是苦之後,对众生
是否能生起慈心,若能像大菩萨一样等视众生,那就是成
就圆满了。
(2)
--
转贴注:「更乐」即「触」的另译。
--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