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师兄好, 刚看了一下版规, 好像没规定一次不能问太多问题 ^^ 所以想再请教, 学佛应该要受持五戒吗? 不受持五戒的话, 会影响修证吗? 五戒每一条都会有影响吗? 还是只有部份戒条? 感谢!
感谢川枫师兄回应. 本来看第一句还懂什麽意思, 但看到第二句, 就连第一句也不懂了... 不知道是否有经典依据? 八戒以上难倒就不含五戒了? 其他戒还有比五戒更重要的戒? 人的品质连欲界人都达不到, 但是不影响修证更高的境界? 那麽, 修定是影响修证的直接关系吗? 就只剩下慧是有直接关系的罗? 那又从何下手呢?
虽不同意, 但仍感谢.
好像还没结论,那我插花一下。 学佛应该要受持五戒,否则造业太多,入三恶道的机率太大,如果学佛会说得一口好 道理,好像证几果跟吃水果一样简单,结果堕三恶道,不是很讽刺 :Q 不受持五戒会影响修证,因为由戒生定、依定发慧,连戒中最基本的都没有,要有较 高的修证算是空中楼阁。 细部的则会因文字定义而有所不同,「戒」不等於「慧」,这「直接」或「间接」定 义不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过我想大家都知道意思(例如我觉得流川兄跟我说的 意思没差太多,只是字面定义差别)。再者,如果一个人是完全清净的,那自然不须 要特别「持戒」了,像佛陀最早的弟子,清净无瑕,那时僧团没有戒律也没恶事,後 来僧团人多口杂,开始有恶事,才有了制戒。另一方面,佛世很多弟子一遇到佛、听 了法就证了法眼净(初果),永不造三恶道业,接著才受五戒。不过我想现代没什麽 天生特别清净的人,还不会走就自认是田径比赛冠军,还是别想了 :) 现代不管哪个宗派,不管南北藏传,都常听到有人轻视端正法、轻视持戒,这只能说 是人的劣根性了,拿自己主观去扭曲佛法,而不是拿佛法来修正自己的行为。当然, 在佛教来说戒并不是终极目标,而是过程,如筏喻者,但还没能过河的人就说筏是要 丢掉的,恐怕脑袋不太清楚。 《杂阿含经》卷24:「尔时,世尊告?低迦:「汝当先净其初业,然後修习梵行。」 ?低迦白佛:「我今云何净其初业,修习梵行?」 佛告?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後修四念处。」(CBETA, T02, no. 99, p. 175, a4-8)
大刚说得好, 希望下辈子我的头脑可以像大刚一样清楚. 大家有遇过只记得持戒而忽略修定、修慧的人吗? 我是没遇过. (现在只谈在家人) 倒是遇过很多只对禅定、智慧有兴趣, 却对布施、持戒完全没兴趣的人. 我自己以前就是. 更不可取的, 连实修禅定都没兴趣, 只想赶快开悟. 现代人的弊病在哪里, 应该是很清楚的. 只记得布施、持戒, 至少下辈子可以再修学佛法的机会大些. 只愿意修学禅定、智慧, 完全不管布施、持戒, 那祝福他不劳持戒、身心自然清净, 当生成就, 不然下辈子不知是否还有机会修学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