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对辟支佛这个词汇有兴趣,给你一个关键字--Jainism,然後透过国外期刊跟
文献找资料,应该会看到不少有趣的资料,当然更直接的方法是阅读Jainism的经典
.(但这得要会印度语)
会给这个关键字是因为你的问题其实牵涉到印度学,奥义书,沙门思潮以及我们的姊
妹教-耆那教的□畴,讨论起来其实可以聊不少东西.所以在这篇我尝试把资料予以
精简,希望让你看完後让你开始有能力去找文献.正所谓给人一条鱼还不如给支钓竿
来得实际.
在佛陀的时代,印度时兴著沙门思潮,因此那时有不少沙门教团,每个沙门教团的领
导著率领著一群追随的比丘与比丘尼进行传教,修行等诸事.每个教团的领导者(教
主)都会宣称自己已经开悟然後招收门徒.然而每个教团的教主会不会认为自己才是
唯一的真理发现者,则是要看各教团的主张,如果教主认为自己不会是唯一的真理发
现者,那还有谁可以发现真理呢?发现真理的人的人格特质是否会跟教主一样呢?也
就被教团的追随者所关心.
在佛陀的时代,有两个教团算是有高知名度且彼此间竞争激烈,一个即是由我们最熟
悉的释迦摩尼佛(之後简称佛陀)所领导的佛教教团,一个则是圣者大雄所领导的耆
那教的教团.这两个教团以严守戒律,修习止观有名.耆那教的大雄宣称,过去到现
在共有二十四位教主,他本人则是第二十四位,至於这二十四位,以目前的文献看来
耆那教除了第二十四位跟第二十三位教主曾在历史存在过外,其他都是传说人物.
佛陀则是强调灭苦的重要性,重视实践,并约束弟子们不要往形而上的方向去思维,
因此灭苦之道以外的问题,他几乎都不太回答.就宗教学看来,这样的作法可以称作
好老师,因为他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指导弟子修行并确保学有所成,但这样的做法也
留了一个後遗症,那就是给後人在他教法上下其手的机会,因为他很多议题都不讲,
後人可以宣称其实佛陀说过,只是当时没有记载(虽然佛陀在临终前强调他没有保留
任何秘密),而这样的困扰就这麽困扰了不少佛教徒.因为每个传承都会宣称自己的
教法来自佛陀.
就信仰的角度来说,各教派宣称的传承能否与史实匹配,并不是许多信徒关心的议题
.就像大部分的基督徒不会去关心历史上耶稣的爸爸是谁,但对於学界来说,佛陀跟
耶稣都是个重要的议题,因为他们想了解佛陀是否是个曾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物.後
来透过耆那教,南传佛教文献,学界找到了阿育王碑跟佛舍利等文物,证实了佛陀曾
在历史存在过.在确认了佛陀的历史身分後,势必得面对另一个议题就是佛陀是怎样
的人,透过学界分析初期佛教的经典,并尝试透过语言学、文献学等方法学把初期经
典的古文层找出来,其实会发现过去佛,十方佛,未来佛,乃至辟支佛等词汇都没在
古文层没找到过.而且佛陀常提醒弟子们是:□比丘们,要禅修,慎勿放逸,以免日
後懊悔.□( jh?yatha bhikkhave, m? pam?dattha,m? pacch? vippa?is?rino
ahuvattha).由於这样的研究,学界发现佛陀是个走务实路线的人.此外也因此发
现了佛教与耆那教团间竞争是激烈的,因为彼此间的教义是雷同的,而且是越後期越
雷同,所以学者常戏称佛教跟耆那教是姊妹教.因为佛耆教义有雷同或相同处,所以
词汇自然也有相同处,因此我们在耆那教的经典找到了过去佛,菩萨,辟支佛甚至大
乘等词汇,而且是在古摩揭陀语的时代经典就找到.所以你说这些词汇古不古老?当
然古老,因为我们在古摩揭陀语的经典就可以找到,不过因为你只有问到辟支佛,所
以我们就针对辟支佛的部分进行探讨,另一个原因是每个议题从佛耆比较的角度去写
,都是很大一篇,我目前也没那个时间去写.
刚提到,耆那教的经典是承认辟支佛的存在,圣者大雄的年代跟耆那教经典都比佛教
跟佛陀还早.所以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而我们尝试在佛耆之间的经典作了比
较,会发现有不少偈颂跟本生故事内容很雷同甚至相同,这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可能
来自耆那教原创,一个是来自更古老的传说.从古奥义书时代的文献跟文物一路看来
,辟支佛应该是个自古就存在的名词,差异是耆那教有针对辟支佛有进行分类.承认
辟支佛意味著这个教团的教主承认除了他以外的人,还有其他人可以在没有被他教导
下独立找到真理,而这样的人的其中一个身分就是森林瑜珈士,终其一身在深山生活
的禅修者,因为他们不太接触人群,因此就被称为沉默的觉者(辟支佛),在耆那教
的经典有记载许多辟支佛跟耆那教阿罗汉的故事,其中还有几位是来自释迦族,随著
时间耆那教又将辟支佛做了分类.有趣的是根据巴利注释书的记载,佛陀开悟前夕,
曾出现魔罗想诱惑佛陀,他告诉佛陀想开悟就必须绝食苦行,但佛陀以绝食只会导致
丧命不会让人开悟拒绝了魔罗的要求,之後佛陀发现四圣谛取得最後果证并宣称自己
是佛陀,这样的经过,比起更後期--佛教梵语化後兴起的佛教文学提到的魔罗派歌舞
团诱惑佛陀的传说相比,可真是一点都不浪漫感人.但这样的记载却意味著佛陀在开
悟前有接触过耆那教.
另外我们可以参考北传佛教重要的经典,瑜珈师地论提到辟支佛有三种,大智度论与
大毗婆沙论等则有提到两种.但不管是几种分类,我们都可以在耆那教经典找到对应
的说法,而且更早,巴利语经典说的辟支佛说法虽然只有一种,但也可以在耆那教经
典找到,所以也没得嘲笑,换句话说从部派佛教起乃至後起的大乘佛教,因为跟耆那
教互动的过程是既竞争又融合,因此在讨论佛陀以外是否有觉悟者的可能性被耆那教
所影响了.佛耆比较在华文世界算是比较陌生的领域,你真有兴趣,就从我给的关键
字一路研究下去,相信会对佛陀宣说的灭苦之道会有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