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
@Facebook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自性」即可,它不需要大乘那一
套「空」的理论。
Sun Jun 02 10:09:46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2
@Facebook
甚至“无自性”也可以去除掉,只要“观无常-〉无我无我所”即可。
Sun Jun 02 10:23:3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3
@Facebook
不过般若经中也有很多菩萨在听般若法空义的时候,取证初果等。所以不能反过来说
学习大乘“空”就不能取证四果。
Sun Jun 02 10:28:36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4
@Facebook
另一个不成形的感想:大乘空义中的「妙有」跟菩萨道的展开息息相关,是一种对於
「止於涅盘(不再来)」的反动。
Sun Jun 02 10:49:25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5
@Facebook
另一个不成形的感想:「存有」是因为时间的延续性而来,「解脱」则是破除时间的
延续性,进而体认存有的虚幻。
Sun Jun 02 10:55:43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6
@Facebook
印老有解释“妙有”和“幻有”的差别。“妙有”和“如来藏”在四悉昙中属于哪一
悉昙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而引起不同看法之间的争论。
Sun Jun 02 10:59:1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7
@Facebook
对於“妙有”和“幻有”,我也感受到那个角度的差异:一个乐观入世,一个悲观出
世。
Sun Jun 02 11:05:06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8
@Facebook
「空」本身没什麽问题,阿含以及尼柯耶中也很多说到空,例如小空经、大空经。但
到了後来很多人附会佛教的空而说别的东西,偏离了佛教的义理,而混淆了佛教所说
的空,这可能才是问题所在。
Sun Jun 02 14:13:40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9
@Facebook
个人是觉得不须要将世俗所谓大小乘经典对立来看,举例来说,下周的读经班进度:
《中阿含经》卷48〈4 双品〉:「若有比丘随用心自在而不随心,彼若欲得随所住止
,中前游行,即彼住止,中前游行。彼若欲得随所住止,日中、晡时游行,即彼住止
,日中、晡时游行。」(CBETA, T01, no. 26, p. 727, c29-p. 728, a3)

此经中,舍利弗专精的法门「随用心自在而不随心」,自在地转心而不被心转,大家
想到什麽其它经文?《中阿含经》说「比丘随用心自在而不随心」,《金刚经》中说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管是比丘、菩萨摩诃萨
,根本的佛法应该是一样的 :-)
Sun Jun 02 14:20:2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0
@Facebook
我有个想法:「不要为了会通而会通。」要观察阿含的精神,要以它大部份经文所呈
现的样貌来整体评论,不能「以少搏多」,以少数的例子,说它也谈空,也契合菩萨
精神。对了,我们最好集中在这个最早最古的《杂阿含》来说。既然《杂》说空少,
我们何不以「不说空」的立场来检视阿含?在我的观念中,「空」只是一个名相,说
空,或不说空,未必有高下之别。
Sun Jun 02 14:35:24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1
@Facebook
我不敢说是阿含专家,只是读阿含经也勉强混了二十年了,各卷阿含最少读过二遍,
最多读过十几遍,因此不是为了会通而会通,尤其不是断章取义,只是指出一些本来
就会通的东东 :-) 其实《杂》说空是很多的,这点多读几遍就会发现了 :-)
Sun Jun 02 14:39:31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2
@Facebook
「很多」,过半吗?会不会是你别具慧眼,把它都解成空了。按前面的讨论,我把它
推到「无自性」,Lee 兄则说到「无我无我所」即可。
Sun Jun 02 14:45:59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3
@Facebook
现在有 CBETA,不须要读熟阿含经的人也可以验证。指定检索□围为「阿含部」,搜
寻「空」,可见到《杂阿含经》每卷都有「空」,每二卷就最少有一卷里面「空」是
重点法义之一。现在很多人自命为原始,但没好好读经就攻击他自己也不知所云的所
谓大乘空义,让人因此误以为阿含不说空,这是假原始造成的错觉,不是阿含本身的
意义。在宗派之争下,成见、偏见实在很麻烦 :Q
Sun Jun 02 14:54:16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4
@Facebook
「既然《杂》说空少,我们何不以「不说空」的立场来检视阿含?」

删除了空义,阿含不成其为阿含。

会通不是为了会通而会通,是空义本自相通,佛法本是纯然一味。

以下是摘自印顺法师的书:

「关於佛法,我从圣龙树的中观论,得一深确的信解: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 大小
」

「阿含经义,是不能照著偏执者——否认大 乘的小乘者,离开小乘的大乘者的见地
来解说的。从佛法一味,大小异解的观点 去观察,对於菩萨行的慈悲,利他的积极
性等,也有所理会。」
Sun Jun 02 14:56:2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5
@Facebook
不是删除「空义」,而是不计较「空」这个名相。之前在另外贴文的讨论,heaven
也说阿含少谈空(我想这个意思不是大刚说的《杂阿含》出现多少「空」字,而是实
际以「空」来论究的篇幅不多)。
Sun Jun 02 15:02:29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6
@Facebook
若纯就《阿含经》的角度来看,「空」是佛教法义是没有疑问的。但要注意一点,佛
陀很少跟新学佛者开口就讲「空」,而是先说端正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这些善法。然後讲「欲为不净」等等,导向解脱法,当来人心开意解时,才说诸佛世
尊常所说法:四圣谛等等。

在佛教而言,「空」是实修境界,而不是玄虚之词。

在所谓大乘经典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经典讲明空义是进阶班,否则会变成不知所云
。末世有些论师逢人便说佛教只有空,又把空讲成非常复杂的玄虚之词,讲成口头禅
,好像整个大乘都在讲空,虽不能说都是错的,但是恐怕有点头重脚轻、空中楼阁。

因此个人认为问题不在於佛教有没有「空」,而是佛教的「空」被一些论师曲解,因
此得回归经典以尽量避免受扭曲的法义。

阿含论述「空」的篇幅,如果就藏经整体来看,个人是觉得并不少,而且大家可自行
比对看看,大概除了般若经类还有末世论师著述外,其馀各经部说「空」似乎不会比
阿含来得多。我了解宝原及heaven的意思,篇幅、名相也实在不是重点,如何证知还
是最重要的。
Sun Jun 02 15:14:14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7
@Facebook
To: 宝原

在阿含中,有时称三解脱门或称三三昧,有时称不动解脱,无我无我所也是空义。

个人观点:读阿含不解空义,就像是买素牛肉面不加素牛肉一样。:)

大刚说得没错,很多论师曲解了空义,因此得回归经典以尽量避免受扭曲的法义。
Sun Jun 02 15:17:06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8
@Facebook
我不是说大小乘无法会通,反而我试著承认其间的思想承接关系,既有承接关系就不
会全同,而是有交集以及非交集的部份。我不是尊古崇古派的,我相信思想流变是不
可免的。

来,就《杂阿含》第一经:「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这当中有说「空」吗?若有,以什麽方
式来说空义?
Sun Jun 02 15:22:00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19
@Facebook
《杂阿含》第一经:「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将此经中的「无常」以
「空」代入,就还原出卷一第3经啦 :D 这卷是讲实修中的谛观,没有废话或阐释,
直接叫人去谛观了。古人有说《杂阿含经》是禅修人的经,虽然学术上不承认这种说
法,也好像有点道理。
Sun Jun 02 15:30:15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20
@Facebook
《杂阿含经》中所说的「空」不是口头禅,而是重点法义。我所说的也不是出现多少
「空」字(那样的比对也太阳春了),而是实际上有阐述空义或是佛陀要弟子观空的
经文。

为方便宝原理解,就卷一至卷十,稍微整理如下:

卷一:五阴无常、苦、空、非我。「空」是最重要的法义之一。(南传相应尼柯耶在
此处的翻译无「空」字,但在其馀地方有。)

卷三:除了无常、苦、空、非我外,又强调:「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
、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CBETA, T02, no. 99, p. 20, a29-b2)

卷五:重覆无常、苦、空、非我。

卷六:重覆观察无常、苦、空、非我。

卷八:六入处无常、苦、空、非我。

卷九:「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
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
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CBETA,
T02, no. 99, p. 56, b24-29)

卷十:「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都是无
常、苦、空、无我 (CBETA, T02, no. 99, p. 69, a18-20)),「一切行皆空、皆悉
寂、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盘」(CBETA, T02, no. 99, p. 67, a14-15)
Sun Jun 02 15:33:48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21
@Facebook
「无常、苦、空、非我」□□这在之前的帖子有讨论,当中的「空」可能不是我们想
的那样,见: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苦空无常无我】:

(术语)是即有漏果报之四相,谓之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者旧译。新译谓之非
常苦空非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苦圣谛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
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观无量寿经曰:「八种清
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大乘义章三曰:「逼恼名苦,
苦法迁流,说为无常。苦非我所,故名为空。苦非我体,名为无我。」

印顺《性空学探源》:

又如《杂阿含》第一及一二一四经等,则说「无常、苦、空、无我」四句。这样一来
,把「空」的意义看小了,使它局限为苦谛四行相之一。於是有部学者,说这个「空
」是无即蕴我,「无我」是无离蕴我。《成实论》则说:「空」是我空,「无我」是
法空——法无我。
Sun Jun 02 15:37:42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22
@Facebook
Ming-Hong,你说:「读阿含不解空义,就像是买素牛肉面不加素牛肉一样。」这当
中的「空义」跟大乘真空妙有的「空义」同或不同?又,「买素牛肉面不加素牛肉」
,这没什麽啊,吃得饱就好,反正素牛肉也是假的。:-)
Sun Jun 02 15:39:05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23
@Facebook
原来宝原是著眼在「妙有」上,在阿含中的确并没有强调所谓的「妙有」。阿含的叙
述是这样的:

《杂阿含经》卷10:「世人颠倒依於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
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於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於此不疑
、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

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
世间有见。

迦旃延!如来离於二边,说於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
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
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CBETA, T02, no. 99,
p. 66, c26-p. 67, a8)

因为了知世间是因缘而生,所以不执著「无」,因为了知世间会因缘而灭,所以不执
著「有」。这也就是佛陀离於「有」与「无」二边,而说的「中道」。

所有的神通等等也都可以说是妙有现象,也都是因缘生灭的,个人对於空的定义是以
佛陀如上所说为准,提供作参考。
Sun Jun 02 15:49:0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24
@Facebook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思想可以有种种流变,但所证的理,古今无不同。

(善哉!吃饱就好! :) )
Sun Jun 02 15:50:1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25
@Facebook
「所有的神通等等也都可以说是妙有现象」□□是啊,所有的菩萨行径也都可以说是
妙有现象。所以我上头才会说:「大乘空义中的『妙有』跟菩萨道的展开息息相关,
是一种对於『止於涅盘(不再来)』的反动。」说「反动」好像有点带刺,改说「革
命」好了。:-)
Sun Jun 02 15:55:41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最近有个不成形的感想:原始佛法只要「观无常→无?
#26
@Facebook
「革命」连命都革了,更刺吧 :D  就我所知,所谓菩萨的「妙有」也是在彻底了知
这些都是无常、苦、空、非我的解脱之下而行的,因此有所谓「不住色生心、不住声
、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此这样的菩萨行才不会变成偏离中
道的执著「有」的边见,而是基於中道、究竟解脱的如实知、如实见。
Sun Jun 02 16:00:19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