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阿甘正传」吧? :)
本文录自《人类手册》, 佛使比丘著.
□ 第六章 自然止观法门
-.-.-.-.-.-.-.-.-.-.-.
尽力又专注的了解某些事情时,定就自然产生了。
佛陀时代,於听闻佛法中自然开悟的人比比皆是。
-.-.-.-.-.-.-.-.-.-.-.
自然止观法门的程序
* Pitiparamot:法喜充满、喜悦、舒畅、爽朗
* Passadhi:心的止静、平静
* Samathi:心 (定) 、适合於实行工作
* Yathabhutananadassana:观照真理、洞察真理
* Nibbida:心境深感厌倦、厌离
* Viraga:离欲、松驰
* Vimutti:心的摆脱、解脱
* Visuddhi:清净、不受污染
* Santi:寂静、清凉
* Nibbana:涅盘、不苦了
-.-.-.-.-.-.-.-.-.-.-
各位法律系的同学:
今天我感到非常抱歉,在还未开始今天的讲题之前,要和各位谈一些私事
,今早醒来,就感觉到前天提到的哲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名为 BERHSON
,正确名为 DESCARTES (笛卡儿),拉丁文是 COGITO ERGOSUM。後来到附近借
字典来查时,才发现不正确,如果有谁想要查明,可自己翻阅字典。
所谓「私事」或者较正确的字眼应该是「自我纠正」,也就是自认记忆错
误,俗语说「四足尚有失,学者尚有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还不
算是哲学家,因此,自然是常会犯错的,特别是对那些不太留意或不想记住的
事情。也就是那些不很相信、不太感兴趣的事物,造成不太想要记住而容易犯
错。就如刚才说过的哲学家 DESCARTES,是十七世纪的人,但思想却像两千多
年前的古印度人一样,认为「行」-「组合」就是「自我」,所以我才不注意
这些人,正因为我不曾注意,这才不能记住他。
对於这一点,希望各位能稍为注意和观察;如果我们对某人或某种理论学
说不相信,对它也不太能记住,若想要记住就必须要先去明了直到信奉。因此
,特别是对佛教的原理,我们必须要学习研究而明了,到能虔诚的信奉为止,
才能熟记它。另一件希望大家思考观察的事情是,一旦心情舒畅清凉,即是将
要见法的时刻,或称为「开悟」,它是悄然而至的知晓、觉悟,即使是那以前
模糊不清的记忆,也将再次地清楚映现出来。若是处在疲劳、闷热或散乱之时
,既使原本有的良好的记忆,也会变得含糊、杂乱。记忆已是这样了,更何况
明了法则的定心,在此恶劣的环境将更难以出现。前面有关我错误的记忆,正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例子明显指出在喜悦、清安、舒畅的状态下,才能有
「定」去思考。在此我将阐述有关看清法则真相的方法和阶段,以及它是如何
产生的。
在开始这一系列讲座时,我曾说过佛教即是明了「什麽是什麽」的知识理
论和实践程序,接著说明「什麽是什麽」即是无常、苦、无我。并解说众生沈
溺於无常的事物,都是由於染著、妄著,所以才紧紧的黏缚著这些事物;而三
增上学则是断除染执的实行方法。最後也说出支配、形成世间的五蕴,即是执
取的归依处。因此我们必须要实际的探讨这五蕴,正确的明了它的真相,才能
产生那透澈看清的智见而从染执中舍放,摆脱出来。其基本的实行原则,世尊
已详尽解说,即:有良好的戒就能改善身、口;修定则是专注及调和心力,来
适合心行的任务;继续的内观而产生慧。在此我想特别慎重的指出,其实我们
很幸运,当心处在「适合於工作」的情形时,即自然解决藏在我们内心的各种
问题。
现在所要说明的是,心的「定」不是按照仪式或形式来训练。实际上,「
定」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的方法中获得,而不需要制定任何形式,在前一回
已有了合理的解说。所以自然的「定」和按照形式的方法所产生的「定」是两
回事。但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样的,即是当有了定之後,将可很轻易而且
顺利的应用於观照慧或心。另外还有一个应注意的要点是随缘而修习的定,往
往是恰到好处,利於观照;而按照一定形式所修习的定,往往因定力过强,而
只是喜欢处於定中的轻安悦乐的倾向。造成沈溺停滞不进的障碍,甚至产生迷
惑以为自己已证果了,因为在定中肯定有那轻安悦乐的感受,由此缘故,如果
懂得滋养自然的「定」而让它生起,并好好地保护它,才不会浪费这定力或培
养过多的定,同时也不致输给按照形式的修定者。
在三藏经典中,时常有提到这自然随缘的证果次第。有的在佛陀跟前证果
,有的在说法者前证果,而不是进入森林成为隐士,也没有形式上坐式的精修
,尤其是五比丘及一千位比丘是在听闻佛法而证果的,这更证明证果不须在任
何形式上下功夫,而实际上是在自然随缘的法中看清、觉悟。
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让我们明了自然的止定。当我们在尽力的看清时,
自然止定和那要看清的心境必定是紧紧的相互依存,这是自然且不能分开的。
其它同样的方式例如,当我们专心计算或练靶时,心就被逼著专注,这也是自
然形成的。同样地,虽然各位坐著听我开示,如果你们理解所讲的句子,或很
专注的随著开示的句子思考,也自然显示定的存在,这就是自然止定的情形了
。然而却常被人们所忽略,因为它们看起来并没有什麽特异神奇。但事实上,
随缘的定力,使得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甚至在世尊跟前或其他地方,依靠这自
然定的方式而证悟阿罗汉的也不乏其人。因此,希望各位别忽略这自然修定的
方式,我们以前可能已拥有或已能实行它,应该尽力的滋长和保护它,就有如
证悟阿罗汉的圣者,不知道以坐式来修定的方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