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工画师」这个比喻很有趣。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所谓「大乘」的比喻,其实这
是不分宗派的,《杂阿含经》卷十第267经就有的比喻:
《杂阿含经》卷10:「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
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於心长夜种种,贪欲、□恚、愚
痴种种,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
有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乐著於色;
以不乐著故,不生未来色。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
。如实知故,不染著於识;不乐著故,不生未来诸识。不乐著於色、受、想、行、识
故,於色得解脱,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等解脱生、老、病、死、忧、悲、
恼、苦。」」(CBETA, T02, no. 99, p. 69, c19-p. 70, a10)
从这则经文也可知,佛教的唯识(前提是「佛教」的)也是在不违背因缘的前提下的
分析,把唯识讲成神我则不是佛教的说法。而佛教的唯识和因缘生灭并不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