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没有规□在家众的这方面细节,就各自依诚意解决了 :)
如果是对出家众来说,则是要亲自向对方忏悔,自己诚心忏悔,对方接受了,自己也
答应不再犯,就大事化小了,忏悔得则得清净、则得安乐。
「有惭愧」是好人的基本条件。《杂阿含经》卷18:「不谄曲、不幻伪、不欺诳、正
信、惭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缓、心存远离、深敬戒律、顾沙门行、勤修自
省、为法出家、志求涅盘。如是比丘闻我举罪,欢喜顶受,如饮甘露。」」(CBETA,
T02, no. 99, p. 130, b21-25)
有时对方早忘了这事了,或是当面向对方讲可能很奇怪,那麽就自己於佛前忏悔,起
码能身心柔软、不愿再犯。真忏悔、尽人事後後若还有愧疚感,但继续愧疚也无事无
补的话,这时毕竟已知道中箭了,就不须要再第二只箭再作无谓的追悔了。
若要谈实修,可以修四无量心而化解,让心量广大。
人世间总是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只能尽量承担了。引用圣严法师的话:面对它、接
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