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
@Facebook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运用「似相」这概念非常普遍,但我没印象《阿含经》中提到
打坐时运用「似相」的修法,请问有人知道阿含经中哪些地方有提到「似相」的吗?

我不是否定似相的修法,纯粹好奇,毕竟达成定、慧是目的,手段的细节倒其次,用
「似相」能达到这目的自然很好。这「似相」的修法也与北传许多修定法门中的观想
方法(不是毗婆舍那)有相通的地方。

谢谢!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2
@Facebook
虽然似相这名词在大正藏中没讲,但我们依四大教法来检验,依世尊说的止观教法来
看或许有点端倪。

如果依照似相的作法(以前KE好像说过),那是在修四念处的观身/受时,能维持住心
一处(如观呼吸,世尊比喻将五种小动物栓紧),住心一处不只是字面上的意义先忽
略。接著自动进入观心,此时五根已经开始进入休息状况不会产生干扰(如听不见外
界普通声音),脑海里平静无波无有任何一丝念头。这时会达到初步的定,但还离初
禅很远。

此时就可能会观察到『心流』,此观察不因眼根。而所谓的心流是隐藏在平时我们所
能觉知的念头之下的微细"东西"。

这也是为甚馍必须要修禅定的关系,当我们以为自己心平静下来了没有苦了,事实上
只是把锅盖盖紧而已,锅里水还是强强滚。

当心流稳定不再跳动後,依个人适合修习的法门不一定而"择法"。有的行者此时能保
持清净态(无相)没多久就能入初禅如除粪比丘这类行者。有人虽然无法马上达到清净
态(无相),但能观察到一个稳定不再跳动的"相",这可能就是南传有修止道那一派所
谓的似相(以真言法门的观法来说,就是直接一开始选择一个固定的"相"观得很熟练
,但基本原理都一样)。

将心接著专注在那个相上,让心继续沈静而在往後入初禅。

每次想到世尊所说得止观二道时,心中不免唏嘘。以前推崇净土的时代,狂热者说止
观太难众生不可能会,所以都来念佛。现在推崇南传时,又变成止观很简单大家只要
专心观察身体动作不再苦就解脱。

世尊所说的是,解脱道就是八正道。但每个人的八正道走得方式都不太一样。所以世
尊至少介绍十念清净法门,世尊没说『非我所说都不是解脱法』,那是通天我最大观
念的产物,世尊说的是『甚馍是符合解脱道修习次第的条件』。
Sat Nov 02 00:11:35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3
@Facebook
似相是一种禅相,可能是有些经文中说的 相、标。不过我还没看过经中有进一步的
解释。所以不确定实际的意思是否如此。例如,中阿含177经:

「若有比丘所行、所相、所标,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
初禅成就游。」

此经也说要用正确的方法,念住在相、标上,专注一意,使禅定稳固。

「彼受此行,念此相、标,立念如法,令住一意。彼比丘应当知:『我生此法,不退
、不进,亦复不厌,我生此法能令我住,而我此定必得久住。』彼比丘应如是知。」
Sat Nov 02 09:19:55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4
@Facebook
谢谢 Bowen Ke 所举出的经文!昨天和无著比丘请教了一下,他直接叫我去查
nimitta,中文通常翻译为「禅相」,英文的定义为: mark, sign; image; target,
object; cause, condition. 还真是「相、标」的意思,是「想阴」在禅定中的一种
作用。

《中阿含经》卷十七第72经的定中的「光明」就是一种禅相: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
9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8%83

《中阿含经》卷17〈2 长寿王品〉:「阿那律陀!我今要当作是念:『我心中不生疑
患,不生无念患,不生身病想患,不生睡眠患,不生太精勤患,不生太懈怠患,不生
恐怖患,不生喜悦患,亦不生自高心患,不生若干想患,亦不生不观色患。』阿那律
陀!我欲不起此患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
逸,修行精勤故,便得光明而见色。」(CBETA, T01, no. 26, p. 538, b21-28)

《中阿含经》卷二十四第98经中「身念住」的光明也是种禅相: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
9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5%9B%9B#九八_中阿含因
品念处经第二_第二小土城诵

《中阿含经》卷24〈4 因品〉:「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
持,善忆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
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
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CBETA, T01, no. 26, p. 583, a21-28)

原来这和上次访谈时有人问到的「光明想」就是一种禅相: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info/permalink/461110507331967/

但有一些可注意的地方,等我把他开的课听完了再贴上重点。
Sun Nov 03 18:21:0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5
@Facebook
还有人帮忙整理重点,真是太赞了!!
Sun Nov 03 19:14:14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6
@Facebook
来当一下剪贴工,提供一点参考资料。最近刚好狮子吼的佛教新消息板有连载 无著
比丘 的访谈,所以就节录 无著比丘 著作【念住:通往证悟的直接之道】中对於念与
定的说明。

念:

不涉入且超然的接纳,是「念」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形成一些现代禅修老师和学者
教学的重要层面。他们强调:「念」的目的,是仅仅让事物被意识到;而不是除去事
物。「念」默默地观察—像在戏台旁的观众,绝不干预。有人将「念」这种不加反应
的特点,视为「无拣择」的觉知。「无拣择」意谓著:以这样的觉知,修习者保持不
偏不倚的觉察,而不作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这样沉默且无反应的观察,有时候已经
足以抑制不善法,因此,「念」的应用,能产生非常有效的结果。然而,「念」的活
动,仅止於超然的观察,也就是—「念」不改变经验;「念」深化经验。(page 72)

定:

「定」的独特素质是去「引导」,并且,将「心」运用在「聚焦」於单一的对象上,
以便排除其他的一切。所以,定的发展,是要促成一种转移—从「主- 客体」二元性
的一般经验结构,转向「合一」的经验。不过,「定」,因此排除了对於外境、及外
境的交互关系的广泛觉知。(page 79)

念与定的差异与配合:

从《相应部.念住相应》( Satipa??h?na Sa?yutta)的一段经文中所用的字汇来看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很明显了。在这段经文中,佛陀劝告:修习者在修习念住时
,如果正好分心或昏沉,那就应当暂时转换自己的修习,并且开发一个「定」(
samatha)的对象,以培养内在的喜悦和平静。对於这一点,佛陀称之为「『被引导
』的禅修形式」( pa?idh?yabh?van?)。如果,一旦心已经变得平静,修习者就可
以回到「『非引导』的禅修形式」( appa?idh?ya bh?van?),也就是念住的修习。
从《相应部.念住相应》这部经典提出「引导式」与「非引导式」禅修模式的差别,
暗示著:就它们自身而论,这两种禅修模式显然是不同的。然而,这整部经所关注的
却是:这两者在技巧上的相关性;并且清楚地显示出:不论两者的差异有多大,这两
者可以相互关联且彼此支持。(page 78)
Sun Nov 03 21:24:29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7
@Facebook
无著法师,在哪里开的课?题目是什麽呀?
Sun Nov 03 22:37:40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8
@Facebook
在德国汉堡大学开的「原始佛典与定、慧的修习」课,实际内容则是《中阿含经》、
《中部尼柯耶》比较研究:
http://www.buddhismuskunde.uni-hamburg.de/fileadmin/pdf/analayo/lectures20
13.htm 其中Lecture 3  01:13:50开始以及 Lecture 4 中有探讨蛮多《中阿含经》
第72经中光明(禅相)的议题。
Sun Nov 03 22:40:26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9
@Facebook
@_@ 你跑去德国听课喔! (Y)
Sun Nov 03 22:41:0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0
@Facebook
线上有上课的录音档还有讲义下载呀 :)
Sun Nov 03 22:42:19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1
@Facebook
看到英文就昏了
Sun Nov 03 22:50:33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2
@Facebook
《中阿含经》第72经中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
9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8%83

阿那律尊者定力增进後,见到光明,但光明又退失了,而向佛陀请教。

佛陀曾说他在未成佛前也作过这样的练习,找出为何光明退失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疑」,因为以前没见过光明,而怀疑那光明是真有其事吗?对修法起
了疑心,而退失光明。

排除了疑心後,光明又起,但又退失了,於是佛陀再一项项的检查,一项项解决自己
在禅定时的以下缺失:无念、身病想、睡眠、太精勤、太懈怠、恐怖、喜悦、高心,
生若干想,不观色心患。

缺失都解决了,光明就稳定了,然後以光明为所缘,向初禅、二禅……稳定的修习。

细节不表,请迳自参见原经文。此经当中提到的「光明」,还有卷二十第81经、卷二
十四第98经中「身念住」的光明,是《阿含经》当中少见的提到运用「禅相」(巴利
文 nimitta)来修行的经文。

「禅相」是在南传的修定法门中很普遍的一个方便,例如打坐用一个方法入静後,出
现了光明,接下来可以这光明为所缘来修定。这光明并不是圣境,只是行者过去业力
而有的想阴的一种呈现,因为可以很稳定,而可作所缘修定用。在南传的不同派别中
,对这个方法有很多的发扬,而北传的观想法或是真言法也有很多相通的方法,例如
《观无量寿佛经》的日轮观,或是《楞严经》提到「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
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待续)
Sun Nov 03 23:38:19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3
@Facebook
除了经文本身以外,无著法师的课中有些讨论值得参考,记录如下:

* 禅相不是必要的,这可从《阿含经》中并没有大量提到禅相可知。但对於有禅相的
人,是可以利用禅相来加深定力的。另一方面,从经中的原理来看,禅相甚至不一定
是光明或是形色,也可以「喜」作禅相(因为初禅、二禅有喜支),例如很多打坐的
人不会生起光明,但会生起「喜」。只是对於禅修指导老师来说,学生以「光明」为
禅相比较容易指导,因为这是很容易描述的;学生以「喜」为禅相就比较难指导,因
为较难描述,要够经验的老师。

(David注:原来之前我访谈时问的「喜心的观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info/permalink/462876907155327/ 似乎就
是这种状况。)

* David的想法:在无色定时应该是没有「光明」之类的禅相?照经中所述那时的所
缘已转换为无边的空、识、无所有等等。因此这些「禅相」也只是过度的产物。

* 入定时是否能观照?我们在台湾看到的翻译的南传论是认为不行,因为入定是「心
一境性」,不会「分心」,而要在出定时观照。但在这课堂上显然巴利学者对此有各
种不同的意见,台湾听到的翻译是主流看法,但不代表巴利学者全部的看法。

无著法师表示「三摩地」的特性并不单只是「心一境性」,还有其它的特性(他引用
一部巴利经但我没记下),例如心念住、法念住时。

无著法师个人的看法是(他有强调是个人看法):完全地投入禅支时,没有办法「观
照」;而刚出禅支时,像是人先潜到水里,然後把头提到水面上,这时是可以「观」
的。这时算是在水里吗?也算。算是在水上吗?也算。这时可以观照是合理的,只是
文字解释上的问题。

部份巴利学者提出有巴利经描述佛弟子在入定时,也有提到观照,无著法师个人的看
法是早期经典的特性是不会非常严谨的□清一些文字细节,而是「指月指」,因为那
时的人照著做很快就会了,看到月亮就不须要多说,不像後代论师讲究文字细节。

* nimitta 是「相」的意思(用在禅定当中出现的徵相才称作禅相),很多经典强调
「不能执著相」,原文就是不能执著 nimitta。涅盘则是 a-nimitta,无相的。另外
还有「无相三昧」等,其中的「相」就是 nimitta。

*  Lecture 3 41:30~42:30 时段,课堂讨论提到一点很有趣的:依据《尼柯耶》许
多经中的记载,人死亡、舍报的时候,如果在生时有修习佛法,是极有可能升进、获
得佛法上的突破的时机。(不过尼柯耶中似乎没有将此原理作太多说明?北传这方面
则著墨很多。)

以上笔记提供给对「禅相」这主题在尼柯耶中经载有兴趣的同学的参考。
Sun Nov 03 23:39:00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4
@Facebook
邱兄的分析如实精细,感思分享,sadhu.
Mon Nov 04 00:54:33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5
@Facebook
请问「似相」和「相似相」指的是同一回事吗?
Mon Nov 04 20:35:50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6
@Facebook
回云水法师,这些词都不是经典上的,而是後代的论师发明的,因此的确是没有标准
。

在南传来说,就我所知,一般说来称取来观想的物体在心中清楚呈现的影像作「取像
」;打坐定力深後心中自然冒出的光明或形相为「似像」。这些都是「禅相」。

《中阿含经》第72经中,阿那律尊者以定中的光明来加深定境,这些後代论师就称作
是以似相或禅相来修定。

照《中阿含经》来看,的确是有这种修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修法。而照《楞严经》
的记载,这是属於色阴区宇,甚至会有相似神通的副作用,因此「不作圣心,名善境
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似相或禅相是「定」的修法,还必须接著慧观才能依定生慧。究竟来看,「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Mon Nov 04 21:17:45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7
@Facebook
大纲兄说的真好,其实还是要依照戒定慧的方法,其实无论眼前出现光球,或是眼前
亲见本尊(本尊现前)其实都只是一种禅相(清净道论所说的似相),无论是本尊凝
结成形,或是光球凝结成形,都只是『定』的工具,禅相现前时也只是近行定,要专
注投入禅相,才能禅定正受。不过个人比较建议用南传的方法训练定.简单.单纯.快
速,用本尊的方法如大纲兄所说,只有嗔性行的人比较适用,而且容易有两种流弊,
1.你很容易把个人强烈想得到的加持保佑,愿望,希求,加上去,这样在一段时间不
修练後,心理会升起恐惧。有希求必然跟随恐惧。2.很容易自以为成就成佛,然後就
去追逐名闻利养。除了潜水的比喻,我也有另外一种比喻『禅定』与『观慧』就像是
锻□宝剑的『火炉』与『气动□』,靠著禅定的火炉把身心加热的红热软化的状态,
然後用观慧的气动□,敲打锻□,火炉的加热是快速的,但是气动□的敲打锻□也能
带来物理性的形变的热能,温度也不会衰退太多,而且锻□,本来就是反覆进出火炉
与敲打。入定然後出定观慧,等到内在言语太多太明显时,身心不够专注时,再入定
,然後再出定观慧,总之『观慧』才能成就涅盘,禅定只是必要的训练,所以也有法
友是直接观慧的。
Tue Nov 05 23:50:56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8
@Facebook
感谢大纲兄,最近各各社团里面有关禅相的笔记与无著法师的笔记,正好我很受用。
感谢。
Wed Nov 06 00:32:46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19
@Facebook
周兄於解脱法应有定见,随喜随喜。能知道自己适合走哪条路,

本身就是种智慧。

众生性识各异,相信只要是符合法次法向的所有教法都值得推荐如周兄所说也是其一
,也就是符合世尊所说得『佛 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於色向厌
、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识,於识向厌、离 欲、灭尽, 是
名法次法向。」 』。

『色、受、 想、行、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这才是我们要看得
月亮。

指向月亮的"手指"有很多种,面对陌生的手指,当以四大教法来推其虚实究其本末如
世尊所说。由经藏中即可看出很多种实修 的方式,因缘观是其一、不 净观是其一、
光明想是其一.、本尊法、净土法皆是其一...等等面对不同根性众生所说的方式。

佛子能对陌生的手指推其虚实究其本末,才不至於成为佛法灭尽的推手之一。目前的
佛教如经藏所说已经是处在『斗诤坚固』的 时期了,不同宗派间忙著分 割佛法、赞
自毁他这应该大家都看很多了,吾等佛子自当警觉日三省之。

至於要升起『自以为成佛追求名闻利养』,这和哪种法门无关。只要是自认为我的最
究竟,只有我的能解脱,只有我的才能涅盘,那 □真的是通天我最大那 一派了。无
论是原始佛教或是大乘佛教从来都不缺这种通天教。
Wed Nov 06 10:44:04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20
@Facebook
Linus Hsao 说的好!!找到自己的道路,多要求自己实修,少评论别人,实为上策
。所以我也不敢评论什麽,只是以个人经验提供一点点的建议,当然这个建议是无足
轻重的。小弟也是以 Linus Hsao 师兄所说的『色、受、想、行、识,向厌、离欲、
灭尽,是名法次法向』为目标。
Wed Nov 06 11:17:24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21
@Facebook
周兄的实修经验应能成为读经班同学的宝贵参考,有空也来参加吧...XD
Wed Nov 06 11:28:12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22
@Facebook
您太抬举我了,您们几位才是善知识,大纲兄的文,你的文,Bowen Ke 的文,我都
会尽量看,感谢你们。
Wed Nov 06 11:30:30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23
@Facebook
果然又是ㄧ位修赞叹的同学,看来周兄也是被大刚兄上身的样子。
Wed Nov 06 11:36:25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24
@Facebook
Linus Hsao 师兄误会我了。我是6种分类里面,标准嗔性行的人,我的物欲不高,支
持我在世间奋斗的主因是嗔心。小弟不会赞叹每个人的。
Wed Nov 06 11:41:33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25
@Facebook
祝愿周兄身心轻安。

听说文殊师利菩萨的嗔就是『为何众生缺少智慧,真是令人愤怒阿阿阿』,所以他

大怒之下发愿得到解脱慧後,也要让众生得到他的智慧...XD
Wed Nov 06 12:01:23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在南传的修定方法中
#26
@Facebook
感谢您散播慈爱,我收到了。随著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模式,定与慧慢慢的增加,有越
来越轻安了,嗔心也比较不强烈了....呵呵
Wed Nov 06 12:08:49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