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遭遇不公义
#1
@Facebook
请问先进们,遭遇不公义,佛教徒该反击吗?若否,日後如何护法?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2
@Facebook
总的来说, 正信的佛弟子比较不会从反击的角度来思考. 而是会针对情境, 思考如何
做, 秉持慈心的原则, 预想采取身口行之後的因果关系, 从对於相关人及相关事都是
最佳的安排来思考.

广义来说, 公义是相当复杂的问题, 往往从不同人的角度, 会有不同的解读, 各自认
为的公义彼此却是互相矛盾的. 在 《正义: 一场思辨之旅》可找到许多例子.

具体来说, 仍需要 case by case 进一步探讨. 方便 share 你遇到的 case 吗?
Sun Aug 10 23:29:55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3
@Facebook
黄凯昕简直是跟读经班套好招的呀 :-)

今早开过的读经班,大家就讨论到此经: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8.html#四九七

舍利弗问佛:「若举罪比丘欲举他罪者,令心安住几法,得举他罪?」要检举他人,
该怎麽准备?

佛陀答:「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举他罪。云何为五?实、非不实,时、不非时,
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涩,慈心、不□恚。」

一、检举的内容是真的;

二、检举的时机是适当的;

三、检举是带来利益的;

四、和顺而不是恶劣的语气;

五、心怀慈心而不□恨。

这是出家人彼此举罪的做法,当然要求比较高。若是在家人来说,只要不犯五戒(例
如说谎)即可。当然,若是想要做修行人,还是要在维护正义或护法时尽量减少贪、
□、痴。

有句话「无心者公,无我者明」,要维护公义,就先把自己抽离出来 :-)

有兴趣读经的同学可参考站内「大家来读经」社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
Mon Aug 11 00:24:41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4
@Facebook
可以沟通

解释

避开
Mon Aug 11 06:10:52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5
@Facebook
大刚师兄,我人在花莲,套招很难呵;有经典依据,真好,感谢大家。
Mon Aug 11 16:05:59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6
@Facebook
般若正见建立再说吧
Fri Aug 15 22:09:26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7
@Facebook
受持读诵金刚经    不是你想的那麽简单    见上出问题
Sat Aug 16 07:16:26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8
@Facebook
达摩四行经怎麽说?圆觉经怎麽说?寒山拾得怎麽说?
Sat Aug 16 12:05:03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9
@Facebook
达摩二入四行论在说什麽    圆觉经在说什麽  ( 寒山拾得说就太广了 暂且不论
因未聚焦 )     可否告知
Sat Aug 16 20:21:48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0
@Facebook
提供一点个人意见:

一二三四是指顺序,不是指重要性。这四个一组就是四预流支。「亲近善士」的目的
是为了「听闻正法」,「听闻正法」的目的是为了「内正思惟」,「内正思惟」的目
的是为了「如法修证」(法次法向)。

如果把一二三四的顺序说成是重要性,那就变成「亲近善士」比「听闻正法」重要;
「听闻正法」比「内正思惟」重要;「内正思惟」又比「法次法向」重要。那就原味
尽失,不知所云了。
Mon Aug 18 09:15:40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1
@Facebook
云水法师境界真高!
Mon Aug 18 21:36:04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2
@Facebook
金刚经等般若经典所载,和「白马非马论」是两回事,如果误会成「白马非马论」这
种诡辩,就可惜了。

佛世时外道六十二见之一,先□那□罗胝子就是这样的观点,认为所谓真理只不过是
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
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著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但佛陀说得很清楚,这些
只是徒增忧悲恼苦、不得解脱。

请大家在讨论时以自己能清楚理解而且其他人能清楚理解的言语为之,避免空谈玄虚
,以期自利利他,自他俱利。谢谢!

往後若再有玄言玄语的文章,站务将直接删除不另行公告,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
谅解。
Mon Aug 18 21:41:30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3
@Facebook
四预流支要配合四依法,   亲近善士 ,配合依法不依人,  听闻正法,配合依义不依语
,内正思惟(如理思惟),配合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 法随法行(法次法向,)配合依智
不依识 .
Mon Aug 18 23:53:38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4
@Facebook
言谈是为灭苦,而非无法实证的戏论。
Mon Aug 18 23:55:54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5
@Facebook
达摩四行经: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经云:逢苦不忧
,识达故也。
Tue Aug 19 20:35:31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6
@Facebook
圆觉经:居一切境  不起妄念    於诸妄念 亦不息灭  住幻想境 不加了知   於无了
知 不辨真实。
Tue Aug 19 20:37:41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7
@Facebook
二入四行   你是理入吗  还是行入   理为何呢   四行以後再谈   回到问题    这
一论一经  在说什麽   如何连结你所要表达的知见呢  论不长  但圆觉经就长多了
可否告知
Tue Aug 19 23:50:32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8
@Facebook
□、顶、忍、世第一为四加行,四加行悟入唯识性。□顶加行:明得三摩地。顶顶加
行:明增三摩地。忍顶加行:一分真实三摩地。世第一顶加行:无间三摩地。见道顶
加行:随缘行,修道顶加行:无所求行,无间顶加行:称法行。
Sat Aug 30 20:50:45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遭遇不公义
#19
@Facebook
我的看法是,可以适当反应,不过也要知道,每件事都有他的因缘,有些也许很复杂
,所以不管站在哪一边,都要留点自我质疑的空间
Sat Aug 30 23:25:47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