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1
@Facebook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己主观认定),还能告诉自己不
要学他,算是警惕自己的正面想法。但只要不善程度稍微再多一点点,自己就容易起
嗔心,而不易从其他角度来作光明想了...不知各位师兄师姐,遇到这些事时,都是
怎麽看待的?
Fri Oct 17 00:42:25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2
@Facebook
四念处
Fri Oct 17 10:18:32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3
@Facebook
(法华经 如来寿量品)...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
"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
来诚谛之语。
Sat Oct 18 16:00:15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4
@Facebook
也不一定都要用忍让的方式。佛陀去挡了三次琉璃太子的军队,也拒绝提婆达多的要
求。在基本的戒律不逾越,善护意念之下,处理事情的空间还是很大。
Sun Oct 19 23:24:08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5
@Facebook
我没接触过法华经,乔师兄能大概解释一下什麽叫  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吗?
Mon Oct 20 21:59:24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6
@Facebook
的确修慈无量心通常是最快见效也最通用的方法。

另一方面,佛教在这方面的对治法也很多,例如像《杂阿含经》第311经中: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3.html#三一一

佛陀问富楼那尊者被坏人打怎麽办?

>>>>>>>>>>>>>>>>>>>>>>>>>>>>>>>>

佛告富楼那:「西方输卢那人凶恶、轻躁、弊暴、好骂。富楼那,汝若闻彼凶恶、轻
躁、弊暴、好骂、毁辱者,当如之何?」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若彼西方输卢那国人,面前凶恶、诃骂、毁辱者。我作是念
:『彼西方输卢那人贤善智慧,虽於我前凶恶、弊暴、好骂、毁辱我,犹尚不以手、
石而见打掷。』」

(其馀追问就不一一列上,总之输卢那人怎麽打富楼那,他都往正面想。)

<<<<<<<<<<<<<<<<<<<<<<<<<<<<<<<<

富楼那尊者的回答,有的人会觉得太过阿Q乡愿,也有的人觉得像是传说中常不轻菩
萨的作法,只能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而富楼那尊者後来真的在超难弘法的输卢
那先是度化五百优婆塞,然後广传佛法,三个月後就入涅盘了。

当然,富楼那尊者是阿罗汉,或许早预知自己没多久後就会涅盘,万一被打被杀也不
放在心上,这些我们就不知道了。我还是比较喜欢先用世间法解决,只要心中尽量不
起□心即可,因为起□心容易误判或是做出不智的事情,没有□心而能以智慧应对、
化解之。
Mon Oct 20 23:01:56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7
@Facebook
法华经分为两类,本门;迹门,如来寿量品属本门(本门,谓如来於久远之往昔即已成道
(久远实成之本佛),以显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体之说,故谓之实体)
Mon Oct 20 23:25:24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8
@Facebook
唉呦!!!当自己遇到困难(苦)时"慈心观"很难发得出来啦
Mon Oct 20 23:33:56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9
@Facebook
A兄请看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文字不会很难懂;这部分就变成你只要相信(belive)就好
Mon Oct 20 23:35:36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10
@Facebook
看自己把"我"放在那里, 试著能拔掉或是移走多少, 再回头看看情绪会不会跟著淡一
点.

另外那个富楼那尊者教化输卢那人的典故, 我推测尊者可能已经摸透输卢那众人是吃
软不吃硬的个性, 知道放低身段可以让对方倾听法义. 如果是吃硬不吃软的人, 或许
尊者又会有不同方式应对. 不过不管是那种情况, 还是先得有能力了解对方是那种心
性就是了.
Tue Oct 21 00:58:08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11
@Facebook
【去尘除垢】~帕奥禅师 著

以下摘录整理内容片段:

《念处经》的注释提及有六种法是有助於断除

□恨的,即:

一、学习慈心观.

二、投入于修行慈心观.

三、思惟自己是自己的业的主人及继承人.

四、时常做(有助於断除□恨的)思惟.

五、结交善知识.

六、适当的言谈。

「忘掉及不思惟能引起□恨的目标」的方法克服□恨。

假设你在路上看到一堆很臭的粪,你是否需要把它拿起来放在袋子□,然後不停地生
它的气,骂它为何那麽臭,气它为何弄脏了你的衣?那当然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你只
需从它的旁边走过去,理都不必理它。

同样地,愚蠢的坏人就好像是一堆很臭的粪,你根本不必挂念著他,自找麻烦,损己
而不利人。你应当想一想,生气是否对禅修有帮助?如果有的话你就生气吧。但这是
不可能的。那麽,为什麽还要生气呢?

《清净道论》摘要——去除□恨:

当他心向一位可厌者散播慈爱时,如果由於忆及那人所造的过失而生起□恨,他应当
不断重复地以先前提及的任何一种人(即可亲者,或极亲爱者,或无好恶感者)为物
件而进入慈心(禅那),而每次从(禅那)出定後,再向那人(可厌者)散播慈爱。

但如果在他如此努力之下,它(□恨)还不止息,

那麽省思:

世尊不是如此说的吗?——「诸比丘,即使众强盗以一把有两个把手的锯子很残忍地
、逐一地锯掉你的肢体,任何因此而於心中怀恨的人即是没有实行我的教法。」(《
中部》i,129)

而且.以□报□回应发怒者,则比先发怒更为糟糕.别□怒地回应发怒者,以便战胜那
难胜之战。

在觉知他人的□怒时,还能正念地保持平静的人,是促进自他两者幸福之人。(《相
应部》i,162)

而且:「诸比丘,有七件发生於无论是男性或女性□怒者的事,能使(他的)敌人感
到高兴。

是哪七件事?于此,诸比丘,敌人希望他的敌人如此:『让他丑陋。』为什麽呢?因为
敌人不会因为他的敌人美丽而感到高兴。

如今,此发怒者是□恨的受害者,受到□恨控制.虽然他沐了浴,涂了油,修饰了头
发与胡须,以及穿了洁白色的服装,但他还是很丑,因为他是□恨的受害者。

这是第一件发生於无论是男性或女性□怒者,而能使敌人感到高兴的事。

再者,敌人希望他的敌人如此:『让他痛苦地躺著。』……『让他不会多财。』……
『让他不会发达。』……『让他不会出名。』……『让他没有朋友。』……『让他在
身体毁坏而死之後,不会投生到天界善趣。』为什麽如此呢?因为敌人不会因为他的
敌人投生到善趣而感到高兴。

如今,此发怒者是□恨的受害者,受到□恨控制.他於身、口、意造作恶业。如此地
於身、口、意造作恶业,在身体毁坏而死之後,他投生到恶道、恶趣、堕处、地狱,
因为他是□恨的受害者。」(《增支部》iv,94)

以及:「我说,有如一块取自火葬台的木头,两端都被烧焦了,而中间又沾粪发臭,
即不适於作为村子□的(建□)木料,也不适於作为森林□的(建□)木料.而此人
即是如此。」(《增支部》ii,95《如是语》90)

现在,如果你生气,你□是没有实行佛陀教法的人.通过以相同的(□恨)回应发怒
者,你比那发怒者更为糟糕,而且不能战胜难胜之战.你对自己所做的是帮助你的敌
人的事.而且你将有如一块火葬台的木头一般。

若他如此努力精进时,□恨被镇伏了,那就很好。

若不是的话,他就应回忆该人某些在忆及时能激起信心的清净且有自制之处,以消除
怒气。

这是因为某人可能在身体行为方面拥有众人皆知的良好自制,能在执行巨大任务时抑
制自己(的身体行为),尽管言语与内心的行为并无自制。如是,应当不理後者,而
只回忆其身体行为方面的自制。

另一人则可能在言语行为方面拥有众人皆知的良好自制:他可能天生善於和气地迎接
他人、善於交谈、友善、开明、言语恭敬有礼,或许还能以动听的声音开示佛法,以
完美的句子详细地解释佛法,尽管他的身体与内心的行为并无自制。

如是,应当不理後者,而只回忆其言语行为方面的自制。

另一人可能在内心行为方面拥有良好的自制,尽管其身体及言语的行为并无自制。

如是,应当不理後者,而回忆其内心行为方面的自制。

然而,可能又有另一人在这三方面□并没有任何一方面是有自制的。

那麽,即应当如此激起对该人的悲悯心:现在,虽然他在人间□四处游走,但在过了
一些日子之後,他将会发现自己(已堕入)八大地狱或十六主要地狱(之一)。

因为怒气也能够透过悲心而消除(所以应当激起悲悯心)。

也可能有另一人在所有三方面都有良好的自制。

如是,他可於那人所拥有的这三方面当中,忆起他所喜欢的其中一个,因为对这种人
培育慈爱是容易的。

为了使它的意义更清楚,应当完整地引用下述出自(《增支部》)「五集」的经:「
诸比丘,有五种去除□恨的方法.通过它们,生起於比丘(心中)的□恨即能完全被
消除。」(《增支部〃《降伏□恨经》iii, 186-90)

{接下文}
Wed Oct 22 00:37:01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12
@Facebook
{接上文}

但若是如此努力之後,□恨还是於其(心中)生起,

他即应当如此训诫自己:

如今,在他的□围□,敌人伤了你,为何在不属於他的□围之处,你又伤了自己的心
?

你流著眼泪离开了亲爱及帮助你的家人。

那麽,为何不也舍弃你的敌人,那为你带来伤害的□恨?

你所怀抱的□恨,正在咬坏你守护的一切美德之根。

有谁是像你如此愚蠢的人?

别人造恶业,你为此而生气,

这是什麽道理?

他所造的那种业,你是否也想学习?

如果他人想要激怒你,而以可憎之行刺激你,

为何偏要苦恼地令□恨生起,而做正如他想要对你做之事?

如果你发怒,你或许能或不能令他痛苦。

但□恨所带来的伤害,却肯定当下已令你遭受痛楚。

若被□恨蒙蔽的敌人,正走在趣向恶道之路,

你是否想要通过发怒,随後跟著他们的脚步?

若因为你的生气,敌人得以伤害你,

你应当放下□怒,何必无由地受苦?

既然诸(名)法只能维持一刹那的时间,那些造了可憎之行的诸蕴早已灭尽,

而如今你又是向什麽生气?

如果另一者并不存在,想伤人之人又伤得了谁?

你的存在是伤害之因,如是,为何你还生他的气?

但若在如此训诫自己之下,□恨还是没有止息,

他应当省思他和别人都是各自的业的主人。

於此,首先他应该如此省思自己.你对他生气又有什麽用呢?

你这□恨的业不是会导致你自己遭受伤害吗?

因为你是自己的业的主人,自己的业的继承者,业是你的父母,业是你的亲戚,业是
你的归依处.

你将成为你所造的一切业的继承者(《 增 支 部 》 iii, 86)。

而这并不是带引你趣向正等正觉,或辟支菩提,或声闻(弟子)菩提,或梵天或帝释
天王的地位,或转轮圣王或一国之君的宝座之业,而是会令你从正法堕落,甚至成为
食用残食者等,以及遭受地狱等的种种痛苦之业。

在如此造作之下,你就好比一位以手拾起火炭或粪便,想要击打他人之人,却先烧伤
自己或先令到自己发臭。

在如此省思自己对业的拥有性之後,他应该省思他人的:

他对你生气又有什麽用呢?那不是会导致他自己遭受伤害吗?

因为那尊者是自己的业的主人,自己的业的继承者,(业是他的父母,业是他的亲戚
,业是他的归依处)他将成为他自己所造的一切业的继承者。

而这并不是带引他趣向正等正觉,或辟支菩提,或弟子菩提,或梵天或帝释天王的地
位,或转轮圣王或一国之君的宝座之业,而是会令他从正法堕落,甚至成为食用残食
者等,以及遭受地狱等的种种痛苦之业。

在如此造作之下,他就好比一位想要逆风把灰尘撒向他人之人,而只会弄到自己满身
是灰。

因为世尊如此说:

若人冒犯了不应受到冒犯、清净无染者,该罪恶返归此愚人,如逆风扬尘。——《法
句经》偈 125

但若在他如此省思业的拥有性之下,□恨还是没有止息,他应当省思导师(佛陀)过
去(世)的行为。

於此是省思它的方法:

如今,你这已出家的人,

当你的导师还是一位未觉悟的菩萨,还在四阿僧□与十万大劫□实行诸波罗蜜时,即
使他的敌人多次尝□杀害他,他都不让□恨腐败自己的心。例如.....

由於你是正在效法你的导师,即已达到一切知、拥有於此包括天人的世界当中无比的
忍辱美德的世尊,所以激起□念对你来说是极为不适当的。

但若由於长久以来他都惯于向□恨臣服,而在他如此省思导师过去(世)行为的美德
之下,□恨还是没有止息,他应当省思诸部有关无始(轮回)的经典。

於此,(经中)提到:「诸比丘,要找一个於过去不曾是你的母亲 ……你的父亲……
你的兄弟……你的姐妹……你的儿子……你的女儿的有情是很不容易的。」(《相应
部〃因缘品》189-90)

所以,他应当如此对该人而作思惟:

此人于过去世作为我的母亲时,怀我於胎中十个月,又视我的尿、粪、唾、涕等如黄
檀香木般,毫无厌恶感地帮我清除它们.她把我抱在怀□玩,养育我,以及把我背在
腰上四处走。

而此人(於过去)是我的父亲时,他走在羊道及崎岖的道路上经商.他冒著生命之险
进入两军对峙的战场,乘船出大海,以及进行其他难做之事□基於为了抚养自己的孩
子们的念头,他以种种方法赚取财富来养育我。

而当此人是我的兄弟、姐妹、儿子、女儿时,他给予我各种帮助。

所以,对我来说,於心中对他怀恨是不适当的。

但若如此还是不能止息该(□)念,他即应当如此省思慈爱的种种益处:

如今,你这已出家的人,世尊不是如此说的吗?——「诸比丘,当慈心解脱受到培育
、开展、多修习、作为管道、作为基础、建立、稳固及正确地实行时,即会获得十一
种利益。是哪十一种利益?那人睡得舒适.舒适地醒起来.不会发恶梦.为人喜爱.为非
人喜爱.诸天神守护他.火、毒及武器伤不到他.他的心容易定.他的面貌安详.死时不
迷惑.若他没有证得更高的(境界),他将投生到梵天界。」(《增支部〃十一集》
342)

如果你不停止此(□)念,你将得不到这些利益。

但若如此还是不能止息它,他即应当尝试分别诸界。

如何呢?如今,你这已出家的人,当你对他生气时,你是对什麽生气?你是对头发生气
?还是体毛?或指甲?……还是对尿生气?

或者,你是对头发等□的地界生气 ?或是水界?或是火界?还是对风界生气?

或者,在由於五蕴,或十二处,或十八界(的组合)而称此尊者为某某名字(的诸法
)当中,你是对色蕴生气?或是对受蕴,或想蕴,或行蕴,或识蕴生气?

或者,你是对眼处生气?或是对色处生气?……或是对意处生气?或者,你是对眼界生
气?或是对色界生气?或是对眼识界生气? ……或者,你是对意界,或法界,或意识界
生气?

当他尝□分别诸界时,其□恨即找不到立足处,就好像在针尖的芥子,或像在空中油
漆。

但若他不能成功地分别诸界,他应当尝试送礼物。

这可以是他自己送给对方礼物,或者是他接受对方的礼物。

「布施以制伏未受制伏之人,布施以获得一切利益.

通过给予礼物他们即会放宽,以及向爱语低头。」
Wed Oct 22 00:37:20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自己遇到微微不善的人、事、物时(这些不善当然是自
#13
@Facebook
你被从前所学缠苦了
Tue Nov 04 18:21:29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