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是空性的?如果是,应该是虚妄才对,怎麽会业果不失呢?
业是缘起是性空
业是缘起是性空;不是空(性);所以才业果不失
对不起!是我问的不好,但要问的就是如您所说的
为什麽空性就会业不失?
但要问的就是如您所说的(oh...yes),缘起是性空才是"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
空与无自性是同义吗?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灭法如何生?
如何轮回?
这边不太好讲,而且您问好几个问题且在概念上您有些问题,不过不代表我就对了多少 ....哈哈
杂阿含262经 ....这边可以回答
看来不读阿含真不行
杂阿含262经您看了吗?好像也不太好懂对不对?
阿含经比般若经容易懂
阿含经比较好懂?那也未必
我们解决了「空性」一词,那麽杂阿含262主角阐陀他的问题:时,诸比丘为我说法言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灭。』 我尔 时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涅盘寂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盘)),此中云何 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 尊者阿难语阐陀言: 「善哉!阐陀!我意大喜,我庆仁者能於梵行人前(无所覆藏),破虚伪刺。 阐陀! ((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涅盘寂灭。******阿难语阐陀言:.......(愚痴凡夫於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 ,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灭。)(当作有一个实体可以获得),但是阿难说 : 「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於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 境界,心便计著。 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於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 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 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我读了,与大乘没矛盾,也容易懂
那是杂阿含262的经文
其实还是有要了解空性?....《中论》第十三品.结颂有云:大圣说空法 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 诸佛所不化.....大圣」是指释迦牟尼佛,而他宣说「空性」的目的乃在 於遣除一切偏见,若仍执著於「空」,连佛都救不了你
「空性」诠释1.【空性的功用□□遣除戏论】2.【空性□□诸法实相】3.【空性的意 义□□缘起、假名与中道】
杂阿含262经再检讨:阐陀的问题~~~~阐陀又说:「然而我不喜欢听说:一切诸行是空 、寂、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盘。,<这当中如何有这个我>而说要这样去知 、要这样去见,这就是称做见法了呢?」
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万法都有相依性;无自性 有);(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此相依性消失就消失;无自性可得)。 .....如来离於二边,说於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 无;此灭故,彼灭
结论:空性义~~~~>无自性;业是无自性
业了了不就失了吗??哪来不失?
业了了,没有业有轮回吗?
旧业了,新业生,就是轮回
旧业了即旧业灭,灭法如何生?如无不能生有
旧业生起到灭去之间,心有见惑与思惑(心有执著),思心所即起心造新业。 《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在见惑与思惑未断除之前,旧业与新业就像插秧机的动作一样,拔起旧稻,随即插下 新秧。
那善业可以替恶业,恶业可以替善业?
思心所不是心王,有生灭不能作相续的所依
Ong Hin Guan:「那善业可以替恶业,恶业可以替善业?」 善业、恶业不能互抵。 Ong Hin Guan:「思心所不是心王,有生灭不能作相续的所依」 相续不需要所依,如第一义空经所说:「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 俗数法。」 其中的「有业报而无作者」是说在轮回中,没有一个相续所依。 「除俗数法 」是说在轮回中,只有缘起法(俗数法)的作用,意即其中没有一个主体 。
需要一点时间理解,也许问太过了!
Good night!
祝睡在当下!
「除俗数法 」的"除"---------->当"唯有";唯有,只有
人死业也失?
这一生业缘了结-->死 下一生业缘开始-->生
业果不失应该是说我们种子又浇了花又晒了太阳(缘)当然会结果.所以种子种了,因缘 聚会并定□果,但是结完果植物也会死,所以本质是空,亦是虚妄
所以业是空性的?
只要有生灭的都是空性...业会结束所以是空性,他是不持久的
空性的《性》,是否理解为空的《性质》?就如人必须一死,但当下仍然未死嘛?是 否可以这样理解?凡夫怕的只是业的果。并非怕业的因。而业的空性根本没凡夫愿意 听。。。业更加无相无声。能否将业当作是法的影子呢?
类似这个意思....空性意思是说他的本质是空的,如果拿人当比喻,我们人人都具有不 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佛性,但因为我们的妄念而执著於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有生灭的色 身,但人死後随著我们的妄念业力我们必须再轮回,所以色身不持久他是空性,唯有在 我们除妄念不执著色身,找到我们的如来藏性时我们就是所谓的成佛,这就是修行过程 . 一切世间所有的现象都是法,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这是没错的...
业感缘起和赖耶缘起一样吗?
目的一样是为了让众生了解缘起法 但是有对机的对象不同~再来是契入的角度及说法 叙述方式的名相不同 ~阿含经里佛陀也不是每个人一见面就直说四圣谛十二缘起~可 是这是法母~若因缘到了 佛陀还是教四圣谛~後来的大乘经典大多也会回归四圣谛(当 然没回的就保留或直接当成外道法)~阿赖耶缘起~就初期唯识来说是比较大部份是对 印度教等婆罗门教外道者~信仰梵天及唯心 补特伽罗不变论者~以及"特别针对害怕般 若经缘起性空者"~认真说对我而言学唯识的经验是不好学~名相解说及观念解说有点 绕 观念要建立要好久=.= 还是杂阿含贴切现实生活多了~比较好用~举例 要跟一个普 通人解释佛法是讲故事比较好懂 还是讲名相比较好懂.....当然是讲杂阿含经的故事 比较好懂...讲阿赖耶名相没学过谁会懂=.=!~
,,明朝後少高僧,就喜爱玩这些,,,针刺一下,直接了知,好了。
刚刺了一下,很痛,没有了知
建议不要讨论 空性 这各名相,看似神奇,但是对实修没甚麽帮助与益处
空其实不神奇,只是这个词有一些歧义性(多种意思)。阿含经中的空通常都指「无我 、无我所」。 「空」属於增上慧学的部份,所以对修定来说(所谓的实修)也许用不上,但「空」是 三解脱门的根本,没有空相应正见,进不了解脱门。
无昧即是佛 有昧即众生
个人认为了解空性对於修行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人在生气时他会觉得感觉真实对於不 发脾气他是用压抑的忍,但忍久了也容易爆发,如果他能了解空性时时观空性,他会知 道发脾气的本体是空,就不需要发脾气,反而所有应该做的都会出於自然,比起强迫忍 耐会更好.
这是很有趣的问题,众生根器不一样的确同一句话都能有不同的体悟.所以有的人一句 话就能开悟,有的人不行..
印顺导师在《中观今论》清楚说明八不中道是依阿含而作
好像发错地方!
对!八不中道是依阿含经。印顺导师是这麽说的。
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屡试不爽,即便佛陀也因过去曾打鱼头而头痛三天,因此业因 与业果的必然关系是无用置疑的。 然而佛说诸法皆空,一切的行业以至果报理应也是空的,如是者,因果则既是「必然 」又是「空」,岂不互相矛盾? 应知道,空性是说自心经历的种种现象其性质为空,於自性始终无增无减无垢无净, 是故不可执著贪爱。这样的理解并没有否定现象曾於自心出现,也没否定现象变化可 能有著种种规律,包括因果。由此看来,两者之间其实并无矛盾。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中观破有而不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