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练习禅定时, 眼前总会出现一个景象, 就是有一个很深的隧道, 黑漆漆的, 但 尽头有一道白光, 这个隧道还会发出嗡嗡声响, 感觉是可以走进去的, 又有点害怕!! 有师兄会有这种情况产生吗?
很巧,看完你的问题,刚好看到这一篇。这篇是由阿毗达摩的角度去解释修习止观时 会看到的光,有兴趣可以看看。 一般初学禅定,有时会看到光影,通常师长的教导都是不要管它,不要在光影的身上 浪费时间。但如果影响禅修,应请教具格师长如何处理。 https://www.facebook.com/Abhidhammamahinda/photos/a.111875806200584.107374 1828.111872989534199/116812015706963/?type=3&theater&ifg=1
假设是我,因为法师於禅期时曾解说过,不管遇到什麽,当作幻觉就是了,回到禅修 的方法,不要理它,自然就不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会马上放下,当成妄念或幻觉,再 回到方法就好。
所缘跑掉了落入分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每次到这里,我就?睁开眼睛,结束静坐,因为不知如何应付!
修止吗?
就观呼吸
那就不要理会,只专注呼吸。
杨灏灏 接下来这个幻相(我是觉得这个是幻相)会消失吗? 我是很想走进去看那个白 光是什麽啦, 但又害怕走不回来!! 因为这个景象很?楚, 听说有人走不回来, 整天变 的失魂落魄的...
有个有趣问题,如果有人走不回来,那如何传出这样故事?
我是觉得,去看清楚也不会如何,这种影响多数是心理潜藏事物的浮现。面对自心, 有可能看到自己不能面对事物,看到曾逃离事物,不能说全无风险,但实在不高。
建议不要对任何感觉去做任何定义,佛曰不可思不可议,以人的意识去思,即是妄念 。
那影象就如同下图一样, 很清楚还有嗡嗡作响的声音!!
当作幻觉,不要理它,你越理,幻觉越多,会越来越偏离禅修,尽快放下比较好。
以幻修幻 不执幻 幻中有道
如果师兄想要更多解惑,那就去法尔请书来看,108参和53参,以及看是否私下问法 尔。他们教法若以书来看,结合佛家道家密藏,禅修一些问题可以参考,和去参考曾 银湖师兄的禅修风险
这一段讲稿我觉得也很有参考价值。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30.htm 我是在这场禅修的隔天也和禅师询问了类似的问题,当时禅师的重点是说,闭著的眼 睛,不是闭眼平视前方,这样很容易被前面的光点干扰,甚至不自主会追著光跑。 闭眼时,是往下看,我自己的经验是大约往下 45 度看键盘的方向,或是看著鼻尖的 方向,而不是平视90度看萤幕。但不是盯著鼻尖,以免变成斗鸡眼,那样眼睛会累。 方向和焦距要自己稍为去调整适应一下。 我这样做的确有帮助,也体会难怪古人说眼观鼻、鼻观心,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我正想问这个问题,眼观鼻? 很难吧,除非闭支眼,否则练成斗鸡眼也看不到鼻尖!
所以不是盯著鼻尖,而是顺著鼻尖的方向看过去。焦距可以拉远一点。下图是网路上 随便捉的,红色是我以前的焦距,蓝色是现在的焦距,大概向下 30~45度吧。距离大 概一手臂长,这个你自己调整,至少不用在鼻尖。 :) 如此一来,正前方的光就比较容易不用理它了。
闭著眼所看到的影像是超过100□的投影,如何调整光影都在
闭眼可以吗?
闭眼可以, 通常都闭眼, 我引用的那篇也是谈到闭眼. 我所说的焦距, 也是指闭眼後 的情况. 开眼和闭眼也都有焦距可以改变, 差别只在於眼皮有没有合起来而已. 光影虽然都在, 但若往下看, 正前方的比较不会注意, 因为一下子注意鼻头的呼吸, 一下子注意前方的光, 不易专注. 但若往下看(闭眼看), 只有在鼻前的光比较会被注意, 但那比较无妨, 因为注意力都 在鼻前, 专注比较不会跑掉, 很容易就控制在呼吸上. 试个几次应该可以感受到那个 差别的.
您的所缘是什麽?心ㄧ境性的地方在哪呢?如果您用安般念来说,简单的说您的脑袋 还在打妄想已经离开所缘,如果您学的是禅宗肯定也是在著您的妄想。禅修方法很多 找一个相应的,然後禅师必须有经验和固定一个,专业的指导是必要的,初学者需要 面对面指导,上网来爬文的理论和实际体验每个人跟您说的会有很多答案,只是更混 乱,好好找一位相应有正见的禅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