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
@Facebook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是附佛外道作为吗?
Thu May 03 11:38:45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
@Facebook
依我的理解,如果说这个人所证、所讲的法,强调一切解脱知见都必须向「内」去观
察,而不是向「外」去寻求外力的救赎,那麽不管用甚麽方式来宣说,这个人都不是
外道。

而如果这个人所证、所说向内追寻的法,又同时鼓励人布施、持戒、求生天之福,那
麽这个人说的是善法。

又如果这个人所证、所说向内追寻的善法,还能契合四圣谛、因缘法,且不违法印,
那麽这个人所说的即是佛法。
Thu May 03 13:24:08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3
@Facebook
所谓那个人就是我。在读完《杂阿含经》第109经及第246经後,我相信那处六触不能
入的「地方」(或称“觉”)是可以通过练习成就的,只是我担心非正统的解说方式及
引导会损人慧命,所以不敢分享他人。我想我需要有人帮助我印证,确定个人认知是
否正确。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82593.
220440724638912/2156573657692266/?type=3
Thu May 03 13:50:47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4
@Facebook
River W. Zeiss 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们都不是阿罗汉、更不是佛陀,所以我们的
见解都有问题、也都有烦恼的杂染。

我想□结在於,如果抱持著「我要度人」的动机,即是落於人、我、众生、寿者相,
自然就会产生「是否损人慧命」的烦恼;如果抱持的只是单纯的「互相讨论」作为动
机,不仅不会落入这种烦恼,也能帮助自己精进修行,这两者其中的差异,我想恐怕
是慢心作祟吧:)

另外我个人觉得,比如在家居士能於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印证佛法、恒常思维,甚至能
帮助人,这是很棒的修行方式,随喜您。
Thu May 03 13:55:41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5
@Facebook
Russ Wang 我明白了,谢谢回馈。确实是我起了慢心被自己局限思考,非常感谢你一
针见血的当头棒喝。继续回到讨论,那样的练习方式,是否有助於个人觉醒?符合佛
法的精神?
Thu May 03 14:04:24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6
@Facebook
River W. Zeiss 如果我们抱持的是互相讨论的态度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
、法随法行,就不用担心练习方式是否错误,因为在讨论之中自然就有人会提醒我们
:)
Thu May 03 14:06:58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7
@Facebook
经你提点後我修正想法,并自己实验了一回,尝试依分享文章中的方法记录我慢心起
时的心理及身体反应,我发现原来自我诚实很重要,否则无法完成如实记录,但这点
却是文章及我这个分享人都未提及的盲点。我想我应该更加谨慎对待才是。谢谢你的
鼓励,令我感到踏实,感谢善知识。
Thu May 03 15:25:11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8
@Facebook
River W. Zeiss 一切实验都必须有正确的观察角度,在佛法来说,即是观察一切法
共同的特性:无常、苦、无我。也谢谢您的分享:)
Thu May 03 15:39:34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9
@Facebook
River W. Zeiss「你以前可能不自觉的会把想法当成自己,但当你可以察觉到你是你
,想法是想法,你拥有这些想法,但你不等於这些想法,你会发现自己和想法可以是
分开的,你可以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状态:」以这句,个人认为有进入修
习正念 的味道,加油。
Thu May 03 17:03:13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0
@Facebook
River W. Zeiss说 :【在读完《杂阿含经》第109经及第246经後,我相信那处六触不
能入的「地方」(或称“觉”)是可以通过练习成就的,....我需要有人帮助我印证,
确定个人认知是否正确。】

请法友试著把109经、246经的经文含义解说看看,跟学习阿含经的法友们研讨,看看
自己是否能正确的理解经义?或是曲解经义?

例如您所说提到的:【第246经:六触不能入的「地方」,这是什麽「地方」?这就是“
觉”吗?】

请您跟学习阿含经的法友们研讨看看,自己有正确的理解经义吗?或是曲解经义? ^_^

*** *** ***

在您的贴文中提到:

【读完《杂阿含经》第109经及第246经....

你以前可能不自觉的会把想法当成自己,但当你可以察觉到你是你,想法是想法,你
拥有这些想法,但你不等於这些想法,你会发现自己和想法可以是分开的,...】

试问:

「把想法当成自己」~这岂不是第109经所说的:「想是我」?

「察觉到你是你,想法是想法,你拥有这些想法,但你不等於这些想法」

~这岂不是第109经所说的:「想是我所,是名想异我」?

「想是我」与「想异我」,两者都是我见! ^_^

试问:

如果,在读完《杂阿含经 第109经》之後,教导别人放下「想是我」的我见,然後引
导别人建立起「想异我」的我见,那麽.这是《杂阿含经 第109经》所教导的吗? 这
样引导别人好吗? ^_^

以上的举例,或许是片面的断章取义,还请见谅! ^_^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

「闻、思、修」是学习次第,如果闻法错误,思维就会错误,实修也就跟著错误。

正确的理解经义,是修行的第一步,请多跟学习阿含经的法友们研讨,看看自己是否
正确的理解经义?或是曲解经义?

*** *** ***

阿含经很实用,引导大家依据阿含经修行,这非常好! ^_^

贴文中提到 :

【练习写「心情日记」,记下自己的身体感受、情绪与念头。试著去拆解自己的念头
、情绪与身体感受是什麽,解码刺激至反应间的历程。】

练习写「心情日记」,觉察五蕴的运作,这非常好! ^_^
Fri May 04 12:39:18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1
@Facebook
确实!若相信『你拥有这些想法』时,已落入我所(异我)之我见。这是我没有确实解
读经义的疏忽,非常感谢您提出指正。

我是在家自修,身边没有同读阿含经的共修,要找人讨论较为困难,所以来此版请益
,希望先进能帮忙指出盲点。

谢谢昨日有贵人指点,我会抛弃去帮助别人的慢心,也感谢您愿意分享您的洞见,这
对我帮助很大。
Fri May 04 14:12:36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2
@Facebook
River W. Zeiss 欢迎参加每周六狮子吼的线上阿含经读经班 请搜寻社团 「佛经研
讨与心得分享」
Fri May 04 17:31:28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3
@Facebook
啊!那个社团我加入,但都不知道周六有线上读经班,感谢告知。
Fri May 04 17:48:11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4
@Facebook
杂阿含经真的不好懂!譬如讨论的246经原文是:复问瞿昙:「欲何所之?」波旬原本
说他都用(眼触入处是我所乘,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是我所乘。)到达任何地方
,反问佛陀您想去那儿呀?

佛告恶魔:

汝有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彼无眼触入处,无耳、鼻、舌、身、
意触入处,汝所不到,我往到彼。」 ......白话是说-----假如你没有眼耳鼻舌身意
触入处;你(指波旬)什麽地方也别想到达,而佛陀呢却可自在到达!(下面这段)意即有
我见偏执的人便受波旬控制了
Thu May 10 18:26:41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5
@Facebook
尔时,天魔波旬即说偈言:

「若常有我者,彼悉是我所,一切悉属我,瞿昙何所之?」.......如果认为有一常
住而实体我存在的话,那麽那一切便都是我波旬所拥有,一切既然都属我的,那麽佛陀
你要去哪里呢?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言有我者,彼说我则非,是故知波旬,即自堕负处。」 .......如果这时说有一
个我见的话,那麽他用来说我就错误了也就知道他是波旬了......
Thu May 10 19:09:38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6
@Facebook
世尊复说偈答言:

「若有离魔者,问度彼岸道,为彼平等说,真实永无馀,时习不放逸,永离魔自在。
」 .......如果想要出离魔王束缚的话,那他就会请问安渡彼岸的方法.......这才是
讲"觉"
Thu May 10 19:14:58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7
@Facebook
乔瑟夫您好,很高兴您愿意与我讨论,在思考几天後,以下是我的见解:

我认知的“佛”与“波旬”是一种状态,只是经论采用拟人化的对话方式呈现什麽是
佛、什麽是波旬,所以您说『有我见偏执的人便受波旬控制』,我会说「我见即是波
旬」,不知我们意思是否一样?

这也是我认为杂阿含246经与109经相呼应的缘故。生而为人,六根(以下称:身)触
入後自然蕴孕五受阴(以下称:心),故常令人误以为身是我、心是我等20种我见。

那摒除我见後,我是谁?我是什麽?这个抽象的问题,释尊以「我往到彼」、「度彼
岸」形容之,象徵我从波旬到佛,是一种过程、一种“可到达”的状态,而不是回答
“我”的本质,因为“我”本质上就不是一种具体的存在,只是一种连续性的状态。

◎以具体事物形容抽象概念,稍有差池就会失之千里,我想我以「六触不能入的地方
」形容觉,好像很不妥当啊??

◎注:杂阿含246经的文体罕见的未以“欢喜奉行”结尾,代表该段经文并非公开对
诸比丘的教导,我认为更像是一个人独白式的内心对话,所以才大胆假设佛&波旬只
是人的一种状态。
Tue May 15 02:57:38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8
@Facebook
River W. Zeiss 「六根(以下称:身)触入後自然蕴孕五受阴(以下称:心)」这句
话有很多错误,建议地毯式的对於五蕴、五取蕴(五受阴)、心色法,以及十二因缘去
了解。
Tue May 15 11:12:02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19
@Facebook
River W. Zeiss 杂阿含246经要与杂阿含卷十三第 312 经对读才对。

佛陀在 312 经向问题宝宝□童子(摩罗迦舅)说明苦灭的可能性、以及何处为苦灭,
「若汝非於彼,彼亦复非此,亦非两中间,是则为苦边。」这就是「六触不能入的地
方」的意思。用因缘法的语言来说,识与名色辗转相生,依因缘法此有故彼有、此灭
故彼灭,没有六触入处,自然不会有後续的爱取有乃至老病死纯大苦聚。

此外「我是谁?我是什麽?」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是修行者在止观修行中真
实能证见的,这也说明了为何佛法必须从止观中去亲证,因为如果只依靠大脑的逻辑
推演,永远无法证悟,一如我们用眼睛看见全世界,却无法用眼睛亲见自己的眼睛一
样。

您若想要好好了解杂阿含经,不如我寄第一二册的《好读 杂阿含经》跟您结缘。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4213
Tue May 15 11:21:36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0
@Facebook
Russ Wang 真的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已让我比自己盲目的摸索要来得好多了,我再私
讯地址给您。
Tue May 15 11:43:37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1
@Facebook
佛经说的如实观察,是在禅定里的境界。
Fri Jul 06 07:18:13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2
@Facebook
个人的心得建议:

【不要只读杂阿含经】:

四部阿含经与五部尼柯耶是一套完整的修学系统。

如果只读杂阿含经,而没有适当的对读其它的三部阿含经或五部尼柯耶,往往会因
[偏食]而发生[发育不良、畸形发展]的现象。

例如:

开口闭口都是:无常苦无我、断欲、断慢。

忽视了:培养喜乐心、培养善法欲:依欲断欲、依爱断爱、依慢断慢。

*** *** ***

【在四部阿含经与五部尼柯耶的□围内,以经解经】:

四部阿含经与五部尼柯耶属於部派佛教,这是一套完整的修学系统,共有上万篇的经
文。

如果想要正确的理解阿含经的原始经义,大可在这上万篇的经文之中,交叉对读,
[以经解经],寻求正确的原始经义。

不宜以般若经、龙树中观的思想来诠释阿含经。

不宜以法华经、唯识、...的思想来解读阿含经。

当已经能够在这上万篇的经文之中,[以经解经]的正确理解阿含经的原始经义之後,
如果想要"融合"般若经、龙树中观、唯识、法华经....的思想,这就是个人的思想自
由了。

*** *** ***

以上.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_^
Sun May 06 21:15:48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3
@Facebook
感谢提醒,我发现尼柯耶没有文言古文,阅读起来确实较没有压力且容易理解,但我
在市面上只找到《增支部(一)》一本,不知其馀部在台湾是否有发行成册?我可能得
再找找。
Mon May 07 15:48:26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4
@Facebook
网路搜寻:【庄春江工作站】

电子版:

北传四部阿含经

南传四部巴利经典

北传阿含经与南传四部巴利经典的对读.
Mon May 07 19:35:07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5
@Facebook
尼柯耶没有文言古文--不代表尼柯耶就好容易理解,北传四阿含相对翻译中文是比较
早於尼柯耶,且很容易转成大乘,因为它们是互通的
Wed May 09 16:22:51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6
@Facebook
《杂阿含》在公元435~443年译出。

《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是在公元384、398年译出。

《长阿含经》在公元413年译出。

《巴利三藏》首次辑录成文,是在公元前一世纪末叶,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以僧
伽罗文字将经典写在贝叶上。

所以,巴利三藏首次辑录成文,比北传翻译四阿含,早约500年。

为何乔瑟夫法友说:「北传四阿含相对翻译中文是比较早於尼柯耶」?
Wed May 09 19:39:59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7
@Facebook
巴利语三藏》首次辑录成文,是在公元前一世纪末叶,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以僧
伽罗文字将经典写在贝叶上。-----就不是中文阿!
Wed May 09 20:09:51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8
@Facebook
没错!~  ^_^
Wed May 09 20:15:14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29
@Facebook
两位严谨的考究让人不容置喙??感谢分享
Thu May 10 09:30:41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以心理学知识证入佛法、向他人解说佛法
#30
@Facebook
不是外道。佛法就像医病的药,有什麽病就用那一个法门就医,就像当年佛祖一样,
你哪里不对就告诉你用什麽方法改正。用心理学上也一样,知道那人的心理哪里不对
,他的心里想要什麽就用适当的佛法帮助他。
Mon Aug 20 18:10:24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