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云何消除『妄习』??
#1
愿为有情生
烦请线上善士师兄姐..
助弟脱离"妄念苦海"..
---
小弟不知过去世所造何业?
乃至今世升起无明业障->妄念杂成纷扰不断
(非一般妄念,
 而是自然强迫式的对於生活中的一尘一草等小细节都会升起繁多念头)

以致使心疲累不已..
而中又造诸多恶念(爱乱想)..
令己心痛苦莫名~~
(问题是己心又变态式地喜欢如此)

烦请师兄姐以妙善言语..
助愚弟自愿想要『乐於少念』....
ps.比如陈述『少念』的好处等等...

乃至使愚心脱於『杂念』之缠缚...令心得宽解..
========================
再三祈请..拜托..
感谢再感谢!.>.<..
Mon Jun 17 22:09:34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云何消除『妄习』??
#2
重生!
    不妨自己选一句佛号或一段咒话,当有这类问题时,
就持诵之。
Mon Jun 17 23:14:40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云何消除『妄习』??
#3
密怙翔王
※ 引述《anum (愿为有情生)》之铭言:
> 小弟不知过去世所造何业?
> 乃至今世升起无明业障->妄念杂成纷扰不断
> 以致使心疲累不已..
> 而中又造诸多恶念(爱乱想)..
> 令己心痛苦莫名~~
> (问题是己心又变态式地喜欢如此)

  就我所解


  念头升起、复还於灭,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所以不厌念生、只怕觉迟,觉念则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远离离幻、亦复远离

  离无所离则除诸幻,自此知是空花不求果,远离劬劳幻象,离幻即觉,心得解脱


  予您参考
Tue Jun 18 16:16:33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云何消除『妄习』??
#4
火之舞
※ 引述《anum (愿为有情生)》之铭言:
> 小弟不知过去世所造何业?
> 乃至今世升起无明业障->妄念杂成纷扰不断
> (非一般妄念,
>  而是自然强迫式的对於生活中的一尘一草等小细节都会升起繁多念头)
> 以致使心疲累不已..

这种事不需要考虑到过去世,著眼於问题的解决即可,这辈子的烦恼已经
够多了 :) 不知道你的症状有多严重,就我所知如果已经到无法控制又
痛苦的情形,就该去看心理医生。有一些症状服药後会改善很多。

> 而中又造诸多恶念(爱乱想)..
> 令己心痛苦莫名~~
> (问题是己心又变态式地喜欢如此)
> 烦请师兄姐以妙善言语..
> 助愚弟自愿想要『乐於少念』....
> ps.比如陈述『少念』的好处等等...
> 乃至使愚心脱於『杂念』之缠缚...令心得宽解..

如果你至少能做到稍微集中一下精神,或左右自己的念头,这样谈修习
大概比较有意义。修习正念的方法很多,但其重点不外乎"系念一处",
只是适合每个人的念处可能稍有不同。常见的有念佛,念法,念僧,念
安般...等等。Buda-Digest有许多经文可以参考,Buda-sitting也有一
些相当不错又白话的著作。

如果对念处的修习无法上手...我们一般的生活方式要上手还真不容易,
经上提到念处的基础是身口意的三善行及对於六根等感官经验不爱著。
这应该是很明显的,不过,无聊时追求五欲刺激,痛苦生起时希望能平
静,这好像就是我们一般人的写照 :Q  

要能做到时时清楚明白的知道:[爱著只会升起痛苦,邪见只会带来痛苦
,愚痴只会带来痛苦],其实不是件简单的事。有时连分辨一个行为是否
基於爱著都不容易。对於不好的事,如果你不觉得那样不好,大概就戒
不掉了。就像一般的状况下,你不见得会觉得"少念"比较好。这关系到
正见的修习,这不是别人对你说说就行得通的。经上说修习正见的方式
不外乎{闻法教化;内思止观},总之,想要有改变,不论是一种想法或
是一个行为,对抗的都是长久以来的积习,习惯的问题还是要由习惯来
解决。站上的读经版有许多不错的摘录,来读经吧   :)

以上仅供参考 
Tue Jun 18 20:59:59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云何消除『妄习』??
#5
凤兮
当一个人「自己」觉得要往下沈时,一定伸手四处乱抓。
管他是不是药都往嘴里塞!

但是学佛是学个什麽来著?学得像佛?佛是什麽?
佛不是杀□剂!更不是拿来当镇纸的!我们学佛至少也要学著
往「清楚明白」处去。如果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
语焉不详!连自己身处何处都无法清楚明白叙述出来。
尽是模糊甚至不清的呢喃话语!当然,只有狂乱的份。

有时,棒喝也好。温柔爱语也好。摈默以对也好。。。。
但总不能期待别人给你。那漫漫长夜该如何自处呢?

找机会多帮助人吧!常常一心系念在人家身上就会忘记自己的苦。
自他替换是一个很棒的经验!多运动也有好处!

生活多一点视野也会有帮助。

接受自己的现状比茫茫然找药医要来得更重要。
爱自己的人就自然而然会爱别人。而爱是要学习的。
没人可以一蹴即成。所以,了解没人是万能的是很重要的课题。
要仔细观察哟。。。莫「拿人之有画己之无」!

就这样简单!时间会说明一切的。装呆向前行吧!

安定了!那我们一起来学佛吧 ^_^

※ 引述《anum (愿为有情生)》之铭言:
> 烦请线上善士师兄姐..
> 助弟脱离"妄念苦海"..
> ---
> 小弟不知过去世所造何业?
> 乃至今世升起无明业障->妄念杂成纷扰不断
> (非一般妄念,
>  而是自然强迫式的对於生活中的一尘一草等小细节都会升起繁多念头)
> 以致使心疲累不已..
> 而中又造诸多恶念(爱乱想)..
> 令己心痛苦莫名~~
> (问题是己心又变态式地喜欢如此)
> 烦请师兄姐以妙善言语..
> 助愚弟自愿想要『乐於少念』....
> ps.比如陈述『少念』的好处等等...
> 乃至使愚心脱於『杂念』之缠缚...令心得宽解..
> ========================
> 再三祈请..拜托..
> 感谢再感谢!.>.<..
Wed Jun 19 02:14:17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云何消除『妄习』??
#6
离相....离相
※ 引述《anum (愿为有情生)》之铭言:
> 烦请线上善士师兄姐..
> 助弟脱离"妄念苦海"..
> ---
> 小弟不知过去世所造何业?
> 乃至今世升起无明业障->妄念杂成纷扰不断
> (非一般妄念,
>  而是自然强迫式的对於生活中的一尘一草等小细节都会升起繁多念头)
> 以致使心疲累不已..
> 而中又造诸多恶念(爱乱想)..
> 令己心痛苦莫名~~
> (问题是己心又变态式地喜欢如此)
> 烦请师兄姐以妙善言语..
> 助愚弟自愿想要『乐於少念』....
> ps.比如陈述『少念』的好处等等...
> 乃至使愚心脱於『杂念』之缠缚...令心得宽解..
> ========================
> 再三祈请..拜托..
> 感谢再感谢!.>.<..


首先要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或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道理,
这样对所见或所想的事物较可以不理会、放下
(让自己的心较定,较不著相),所以要接触金刚经。

接下来专心念「阿弥陀佛」,让自己的心念能够
时时刻刻都不离「阿弥陀佛」四个字,希望最後能够
一向专念,关於这方面,可看净宗的书籍。

多接触法师的法宝,像讲解金刚经,或无量寿经、弥陀经。
Wed Jun 19 23:21:00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云何消除『妄习』??
#7
sean
※ 引述《anum (愿为有情生)》之铭言:
> 烦请线上善士师兄姐..
> 助弟脱离"妄念苦海"..
> ---
> 小弟不知过去世所造何业?
> 乃至今世升起无明业障->妄念杂成纷扰不断
> (非一般妄念,
>  而是自然强迫式的对於生活中的一尘一草等小细节都会升起繁多念头)
> 以致使心疲累不已..
> 而中又造诸多恶念(爱乱想)..
> 令己心痛苦莫名~~
> (问题是己心又变态式地喜欢如此)

   我们喜欢的方式,造成如此痛苦,就当觉悟,我们坚持的理念是一种偏见。
   而我们该采取何种理念来生活,才能达到平安吉祥?

   正是我们学佛要改进自己之重点,与好好研究的地方。

   就像一个人依其习性喜欢驼背,得到众人异样奇怪的眼光与对待。
   首先得彻底觉悟,原因不是出在别人单方面而已。
   我们常会抱怨「我又没有怎样」,或「我是好意,为何别人对我不好」
   或「我看是你有问题」
   首先能觉悟自己这方面的问题关键,就是成功了一半。

   再来就是改善的毅力。
   要改善驼背,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端正自己,反省自己,时时处处努力不懈。
   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也许不只是一年两年。
   不是此时此地而已,要做到周遍圆满。
   但套句蒋经国先生的话;「现在不做,以後必定会後悔」

   在这过程中,将遭遇到的苦,颠颠倒倒,矛盾折磨的多寡,端看你的信心与
   坚定的程度。苦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趋近身体端正的人所享受的乐。
   大部分的人安逸惯了,不是他不想改,而是吃不了苦而退转。
   又回头选择蒙蔽自己的内心。继续回头去受原来的苦。
   所以六道轮回不止,受苦轮回不断,一再上演,也是这道理。

   对佛永远保持信心。
   不断觉悟。
   改进自己,提升自己,不断努力。
   不断证实出佛的清净真理。

   给您做个参考。



> 烦请师兄姐以妙善言语..
> 助愚弟自愿想要『乐於少念』....
> ps.比如陈述『少念』的好处等等...
> 乃至使愚心脱於『杂念』之缠缚...令心得宽解..
Tue Sep 10 13:45:53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