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ag5 (破病中的搞笑宝宝)》之铭言:
> 「阿含十念」这两种说法,一个是集满十种一样的拉环,一个是
> 集满十种不一样的拉环罢了。
也可能是拉开十个手榴弹。或者吃十粒爆米花....。这些
同样也是“罢了”。
> 至於阿弥陀佛发的愿,并非是释迦文佛发的愿,因此就算是所指不同,也不会
你确定他们的愿是不同的?
> 上次听到了一个例子,某处经文比对其他经典,大家都觉得错了,不过在考据
> 梵文本之後,才发现译经者是正确的。想起来再说吧!
下次等你确定了再说,否则就是放空气【罢了】^^"
不要每次都打一下高空,然後就没下文,那不叫搞笑,叫搞怪,
而且一点都不好笑。
这里有题外话和兄台一谈:
另外:你确定现代人来译梵文本会比当年的译经者精确?何以见得?
别忘了耶教系统也是追溯到梵文本啊,现代的印度学者译梵文经译了
半天得出的结论可是令耶回诸教人士跌破眼镜。
看看今天梵文佛经英译的结果,拿来和汉藏一比就知道根本不是那回
事。
你可以再说一次“没什麽”,是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说“一切都没什
麽”但是那不是求知的态度。佛也说一切都幻,都没什麽,但是佛悟
的都没什麽和我们的都没什麽可不是没什麽。
我们这里是讨论、探求佛法,佛经的解释可依国语字义去解,但是境
界无法用那样解,必须要探讨其合“法”性。
佛法是“可证”的境界,而不是打高空,佛经里写的方法,如
安般守意的过程及其境界也是一一可证的,它也有原理可以探讨,
未证的人了解它的原理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他“速证佛境”。
所以在国文老师眼里,十念“可以”解读成十声的念。但是原
题的要点是在“对众人那样解是否佛的本意”也就是合不合佛
法的问题,而不是国文老师打分数的问题。
我想版主已经提出不要再在十念的问题上打转,我们也就适可
而止。管他是要念十声或不念十声,那是各人的“信”的问题,
也都不是我们的事。
我想你在台上对著台下观众说明CBETA的使用方法时,不会告诉
他们“免读啦,念十声阿弥陀佛卡赢读这些啦,把今天发的光
碟拿去当杯垫好了”吧?
汉藏数千卷等学者去整理,希望能再把佛法的修行次第找出来,
今天站上十念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让我们思考到一个问题:
【佛要救的只是那些会念他的名字的一小撮人吗?】十念只是
念不念或念不念的支节而已。
这问题之後还有别的问题:佛如何度那些□飞蠕动?然後更多
问题会出来,这时才显得 CBETA的重要。
你身为 CBETA 的发行组代表人,理该更深入经藏,将这许多人
千年一直到如今辛苦写作、输入制版的经藏找出最能引起人们
学佛动机、且是最合理的解释来介绍给你的听众,他们是学生
你在台上就是讲师,何况又是替发行组介绍学佛者千年来最重
要的工具 CBETA。
今天在讨论这些问题没看你好好举证、叫大家努力找查 CBETA
也就罢了,反而是在那里尸位素餐,只打一句“就会更合理吗?”
或者“没什麽不好”之类的打混句。实在令人失望。
CBETA给你发行会不会也成了“不用读经只要念十声就好”?
站上我是唯一的黑脸,这里也是一言堂----只要佛言不要佛言。
更不要胡言。由於我对 CBETA的发行太寄望,而我一向说话不
一定是很小声,你若觉得□刺耳也请你包涵。
希望下次看到你会趁机推介并使用 CBETA而不是只会打高空喊
烧。
咒愿你的病早好,身体轻安。
南无世尊文佛
南无地藏菩萨
婴愚合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