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往生"极乐"世界???
#1
邱大刚
※ 引述《tt9000 (魔道中人)》之铭言:
> <中阿含、四十三、二、一六九>
> 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
> 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
> 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於涅盘。
> 经上说了"莫求欲乐"
> 但很多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 这种求生"极乐世界"的心态
> 如何与佛说的莫求欲乐一以贯之呢??
> "极乐"二字的涵义应做何解呢???

    也可说解脱方为极乐。

    求生净土,也是为了继续修行,而不是去了净土就一了百了像到天堂了 :Q

    因此一者是心内自证,一者是外在助缘,是可以不相抵触的。

    以下节录自『正信的佛教』及『学佛群疑』,供作参考:

    可是,弥陀经说,不可能以微少的善根之因及微少的□德之缘,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弥陀的愿力虽大,仍要依靠各自在平日的修善积□。否则,到了临命终时,
恐怕连念佛的能力都没有了,那时候,阿弥陀佛虽愿伸手救济,也是爱莫能助了。

    如何知道是魔境的干扰或是佛菩萨的接引?不在於临命终时的观察和认知,而
在於平时的愿心和修行。平时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以修善
、积□、持戒、修定和闻法等的薰习,成长善根力量,到临命终时,自然感得阿弥
陀佛和观音、势至等的化身来临。相反的,如果,错将极乐世界认为是藏污纳垢之
所,把阿弥陀佛当作是包庇护短之鬼神,以贪心求生西方,以□心厌离娑婆,以愚
痴心迷恋现身的妻子、儿女、父母等眷属及财产、事业、名位等的身外之物,如此
之人,临命终时虽然愿求往生弥陀佛国,但他们的本意和弥陀的本愿相违,就很可
能是魔鬼来临而现佛菩萨的形相。此时唯一能够补救的办法,是请有缘的大善知识
予以临命终时的开导,以期彻底放下万缘,一心向往清净的佛国,便可转魔境为净
相了。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Sun Nov 17 13:33:13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往生"极乐"世界???
#2
魔法师
※ 引述《tt9000 (魔道中人)》之铭言:
> 如题........
> <中阿含、四十三、二、一六九>
> 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
> 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
> 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於涅盘。
> 经上说了"莫求欲乐"
           ^^^^^^^^
    此说莫沈迷"五欲之乐",如身触或是眼触之乐。所以衣服合适就好,不一定非
得CK的内衣不穿。

> 但很多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 这种求生"极乐世界"的心态
> 如何与佛说的莫求欲乐一以贯之呢??
> "极乐"二字的涵义应做何解呢???

    极乐指的是弥陀国土的特点,其中人民不受诸苦但受诸乐,这也是很多净土的
特点。

> 我这问题没头没脑的
> 实在是断章取义 不明究理
> 但还是希望各位能解答我的疑惑.......

    不过您讲到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如果以"享乐"的态度或是逃避的态度求生极乐
,这种态度可能是值得深思的,这和弥陀的愿力并不相应。极乐指的是该国土的特
点而非给享乐的人去享受的。极乐国土无三恶道,因而大家怎麽轮回都在善道:一
切设施都在帮人学佛,因此不会像这ㄦ还得防一些外道混充佛法混淆视听。

    在那ㄦ连树上都有电子鸡在鬼叫鬼叫要人念佛念法念僧,想不学佛都难喔...


--
    偶理想中的天堂:          1.每天晚上有小酒小酌一番  (换成红茶也可以)
                             2.每天晚上有两片烤鱼下巴  (换成腱子冬粉也可以)
                             3.每天晚上有奇怪内容的节目(换成鬼话连篇也可以 )
    偶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在河港旁摆热呼呼的黑轮摊,客人可以喝杯清酒
    偶理想中变成老头子的模样:有两道白白的长眉能盖住我的眼睛,这样我能随
                             时看来都像是在打瞌睡。 
Sun Nov 17 13:53:34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