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
心猿
请问圆觉经里面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这句话我一直想不通。

既然前面说「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
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
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也就是说「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的一个次第顺序。
同时也是一个以幻修幻的方便法。

为什麽後面又说「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呢?

前後文不就是矛盾了嘛?

请各位大德说说吧,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2002年12月17日 1:59:40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2
无心玩乐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请问圆觉经里面
>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 这句话我一直想不通。
> 既然前面说「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
> 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
> 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 也就是说「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的一个次第顺序。
> 同时也是一个以幻修幻的方便法。
> 为什麽後面又说「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呢?
> 前後文不就是矛盾了嘛?
> 请各位大德说说吧,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这与磨灭法有没有关系 ??? 还是没有关系 ???

  与心经中较深懊的句子有没有关系 ??? 还是没有关系 ???
Tue Dec 17 15:36:10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3
心猿
※ 引述《Vivian (无心玩乐)》之铭言:
> > 请问圆觉经里面
> >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 > 这句话我一直想不通。
> > 既然前面说「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 >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
> > 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
> > 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 > 也就是说「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的一个次第顺序。
> > 同时也是一个以幻修幻的方便法。
> > 为什麽後面又说「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呢?
> > 前後文不就是矛盾了嘛?
> > 请各位大德说说吧,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   这与磨灭法有没有关系 ??? 还是没有关系 ???
>   与心经中较深懊的句子有没有关系 ??? 还是没有关系 ???

对不起,我不懂你在说什麽。
不过,我希望如果有讨论的话,请针对圆觉经。
而不要转到心经去。
2002年12月17日 15:48:56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4
无心玩乐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 引述《Vivian (无心玩乐)》之铭言:
> > > 也就是说「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的一个次第顺序。
> > > 同时也是一个以幻修幻的方便法。
> > > 为什麽後面又说「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呢?
> > > 前後文不就是矛盾了嘛?
> > > 请各位大德说说吧,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 >   这与磨灭法有没有关系 ??? 还是没有关系 ???
> >   与心经中较深懊的句子有没有关系 ??? 还是没有关系 ???
> 对不起,我不懂你在说什麽。
> 不过,我希望如果有讨论的话,请针对圆觉经。
> 而不要转到心经去。

  不好意思,因为有疑问所以才问,问题也提得可
能不太正确。思考的是「无我」的问题,所以才会
想到心经。

  想的是如此,「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
               ^^^^^^^^^^^^^^^^^^^^^^^^^^^^^^^^^^^^^^^^^

  指得是与阿含部的磨灭法经义有没有关系,「无
所离」与无我及磨灭法,有什麽关系?多部经来印
证可能不错,如果您不习惯如此讨论,没关系,就
请借我post待日後思考较成熟时,再拿来请教。打
扰您的发问,请见谅。
Tue Dec 17 16:34:33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5
祈求身心都清净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请问圆觉经里面
>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刚才去翻了一下书,还有照以前蔡老师的文章,解释如下

方便是方法的意思,整句话的翻译是,
「明了世间是幻境,当下即能远离幻境,不需其他方法
远离了幻境,就能马上觉悟,觉悟是当下的事,没有渐次。」

> 这句话我一直想不通。
> 既然前面说「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
> 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
> 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 也就是说「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的一个次第顺序。

其实这整段话是在破除各种执著,并不是一种觉悟的顺序
只要把持著「心幻」来观照就可以

> 同时也是一个以幻修幻的方便法。
> 为什麽後面又说「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呢?
> 前後文不就是矛盾了嘛?
> 请各位大德说说吧,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Tue Dec 17 16:43:31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6
心猿
※ 引述《Vivian (无心玩乐)》之铭言:
> > 对不起,我不懂你在说什麽。
> > 不过,我希望如果有讨论的话,请针对圆觉经。
> > 而不要转到心经去。
>   不好意思,因为有疑问所以才问,问题也提得可
> 能不太正确。思考的是「无我」的问题,所以才会
> 想到心经。
>   想的是如此,「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
>                ^^^^^^^^^^^^^^^^^^^^^^^^^^^^^^^^^^^^^^^^^
>   指得是与阿含部的磨灭法经义有没有关系,「无
> 所离」与无我及磨灭法,有什麽关系?多部经来印
> 证可能不错,如果您不习惯如此讨论,没关系,就
> 请借我post待日後思考较成熟时,再拿来请教。打
> 扰您的发问,请见谅。

我认为「无所离」是一种远离诸幻的「境界」,但它也不能说是一种境界。
我觉得「无所离」跟涅盘的意思比较接近。
跟无欲、无求、的意思也比较接近。

而无我,指的是一种体悟,一种观念。
跟境界是不一样的。
无我的观念,是由听闻佛法、观察自我身心,因而建立起来的观念。
而有「无我」观念的人,并不见得就能达到无所离的境界。
但能无所离的人,应该都已经彻底的体悟了「无我」。

磨灭法一词,我没有听过,不知道你指的是那一部经里面的「磨灭法」?

不过,你的确打扰了我的发问。
我希望你若还有问题,就另开新话题来讨论会比较好。
我的问题在於圆觉经前一句说了一个次第的方便法,而面又接著「不作方便」跟
「亦无渐次」。感觉上,这样我觉得它是说这个方便法不是方便法,这个次第也不
是次第。让我一头雾水。
2002年12月17日 16:54:55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7
心猿
谢谢你的回答。
请问,以前蔡老师的文章在那里?

※ 引述《yfan (祈求身心都清净)》之铭言:
> > 请问圆觉经里面
> >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 刚才去翻了一下书,还有照以前蔡老师的文章,解释如下
> 方便是方法的意思,整句话的翻译是,
> 「明了世间是幻境,当下即能远离幻境,不需其他方法
> 远离了幻境,就能马上觉悟,觉悟是当下的事,没有渐次。」

这麽说,「不作方便」应该就是,没有其它的方便法,仅此一方便法?
而不是说「知幻即离」不是方便法?
「知幻即离」是仅有的方便法?

不作方便应该译成「无馀方便」才对吧?

「亦无渐次」如果跟「不作方便」上面有文法上的考量。
那麽也应该是解释成「没有其它渐次」才对。
而不是形容「离幻即觉」是没有渐次的。

这样解释上就有问题了。

要不然就是:
「知幻即离」不是方便法,「离幻即觉」不是渐次法。
要不然就是:
「知幻即离」没有其它方便法,「离幻即觉」没有其它渐次法。

所以,我看诸位前人的翻译,都很奇怪。怪怪怪。

天呀,头好痛。这是圆觉经是谁翻译的呀,真想去K他。
文学上的对丈有这麽重要吗?重要到可以让经文被错解?


> > 这句话我一直想不通。
> > 既然前面说「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 >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
> > 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
> > 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 > 也就是说「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的一个次第顺序。
> 其实这整段话是在破除各种执著,并不是一种觉悟的顺序
> 只要把持著「心幻」来观照就可以
> > 同时也是一个以幻修幻的方便法。
> > 为什麽後面又说「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呢?
> > 前後文不就是矛盾了嘛?
> > 请各位大德说说吧,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2002年12月17日 17:08:57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8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请问圆觉经里面
>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 这句话我一直想不通。
> 既然前面说「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
> 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
> 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 也就是说「心幻」→「远离」→「离远离」→「无所离」的一个次第顺序。
> 同时也是一个以幻修幻的方便法。
> 为什麽後面又说「不作方便」、「亦无渐次」呢?
> 前後文不就是矛盾了嘛?
> 请各位大德说说吧,以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知幻即离, 不作方便; 这义理还是得通透下
面那段的句义.


心如幻者  亦复远离, 远离为幻, 亦复远离,
离远离幻, 亦复远离,
如是说, 其後为破尽一切法相分别;
这师兄应当已理解, 但未尽其义.

1.告诉我们远离时, 若著法相, 即有远离想.
  这远离想自然也是妄想, 是毛病
2.故更说远离为幻, 亦复远离.
3.闻法著法, 则生法相分别; 修行取证, 有证
  果相, 亦是法相分别; 若有证果相, 仍在诸
  幻中; 故针对前说之离远离幻, 为遮修行者
  心中取著修行之相, 心存" 我离远""我离幻"
  , 故说 "离远""离幻" 亦复远离.
4.得无所离, 即除诸幻--无所得.


必须要这样说, 并非是离有次第, 而是因我等执
心太重, 说远离, 执远离; 说远离远, 执远离远;
造作之心太过厉害, 不得不一一遮止; 乃至修行,
亦著修行, 乃至取相生证果想.

    知见立知  还为解碍
    知见无见  斯即涅盘清净境界


知幻即离, 不作方便---
上义已明, 便可说此句, 末学但反问:

1.知幻, 若更作方便来远离; 这岂不是仍於法相(幻)
  坚固执著, 故欲远离吗? 如此, 则"生"坚固难破的
  "远离""想"--这不是更"生""妄""想"吗?

2.照了如幻便不更起心造作; 若起心造作, 即是困於
  如幻法, 照了如幻, 自心放下一切有, 一切有皆不存
  之见亦不存, 法亦不存, 智相  证果相亦不存;
  但狂心歇息; 若起心远离, 即狂心未歇也.云何更作方便?

3.有既放下, 有怎可抱个无? 抱个无, 即有所得矣.

离幻即觉, 亦无渐次--
幻离即无迷於幻之病矣.
此说无见次, 乃觉无渐次; 理则顿悟之意.

习气远离, 则仍是渐净的.
Tue Dec 17 17:18:59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9
祈求身心都清净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谢谢你的回答。
> 请问,以前蔡老师的文章在那里?

在精华区里

> > 「明了世间是幻境,当下即能远离幻境,不需其他方法
> > 远离了幻境,就能马上觉悟,觉悟是当下的事,没有渐次。」
> 这麽说,「不作方便」应该就是,没有其它的方便法,仅此一方便法?

不是方便法,是方法

> 而不是说「知幻即离」不是方便法?
> 「知幻即离」是仅有的方便法?

文章中也没有说「知幻即离是方便法」
而是说,知幻即可远离,"不需"其他方法

> 不作方便应该译成「无馀方便」才对吧?

前人有当时的语法.....
我想译者没办法预知未来人的语法
Tue Dec 17 17:23:19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0
祈求身心都清净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我认为「无所离」是一种远离诸幻的「境界」,但它也不能说是一种境界。
> 我觉得「无所离」跟涅盘的意思比较接近。
> 跟无欲、无求、的意思也比较接近。
> 而无我,指的是一种体悟,一种观念。
> 跟境界是不一样的。

无我也可以说是一种境界,不止是一种体悟、观念

相同的,无所离也可以是一种体悟、一种观念而已

> 无我的观念,是由听闻佛法、观察自我身心,因而建立起来的观念。
> 而有「无我」观念的人,并不见得就能达到无所离的境界。
> 但能无所离的人,应该都已经彻底的体悟了「无我」。
> 磨灭法一词,我没有听过,不知道你指的是那一部经里面的「磨灭法」?

> 不过,你的确打扰了我的发问。
> 我希望你若还有问题,就另开新话题来讨论会比较好。

大家讨论讨论,别看得这麽严重....

这是一个公开的讨论区,把问题丢出来,原本就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答案、甚至是问题

大家互相讨论说不定会有新的领悟呀~
Tue Dec 17 17:30:08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1
心猿
※ 引述《yfan (祈求身心都清净)》之铭言:
> > 谢谢你的回答。
> > 请问,以前蔡老师的文章在那里?
> 在精华区里

我在精华区里没没看到关於圆觉经的文章。
不知你是指那一个板那一个站的精华区?

> > 这麽说,「不作方便」应该就是,没有其它的方便法,仅此一方便法?
> 不是方便法,是方法
> > 而不是说「知幻即离」不是方便法?
> > 「知幻即离」是仅有的方便法?
> 文章中也没有说「知幻即离是方便法」
> 而是说,知幻即可远离,"不需"其他方法

喔,我懂你的意思了,是方法,不是方便法。

不过……
我总觉得「不作方便」跟「不需其它方法」
两个并不太像。
好像就是有点那麽不对劲。

> > 不作方便应该译成「无馀方便」才对吧?
> 前人有当时的语法.....
> 我想译者没办法预知未来人的语法

唉……就连圆觉经的经疏,也是跳过这个问题不写。
好像根没没存在这个问题的样子。

中国古代,不懂装懂的人太多了。><
2002年12月17日 17:53:02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2
心猿
※ 引述《yuan (缘)》之铭言:
> 知幻即离, 不作方便; 这义理还是得通透下
> 面那段的句义.
> 心如幻者  亦复远离, 远离为幻, 亦复远离,
> 离远离幻, 亦复远离,
> 如是说, 其後为破尽一切法相分别;
> 这师兄应当已理解, 但未尽其义.
> 1.告诉我们远离时, 若著法相, 即有远离想.
>   这远离想自然也是妄想, 是毛病
> 2.故更说远离为幻, 亦复远离.
> 3.闻法著法, 则生法相分别; 修行取证, 有证
>   果相, 亦是法相分别; 若有证果相, 仍在诸
>   幻中; 故针对前说之离远离幻, 为遮修行者
>   心中取著修行之相, 心存" 我离远""我离幻"
>   , 故说 "离远""离幻" 亦复远离.
> 4.得无所离, 即除诸幻--无所得.
> 必须要这样说, 并非是离有次第, 而是因我等执
> 心太重, 说远离, 执远离; 说远离远, 执远离远;
> 造作之心太过厉害, 不得不一一遮止; 乃至修行,
> 亦著修行, 乃至取相生证果想.

这麽说,知幻、离幻,觉这是同时发生的。
所以没有次第,渐次的问题?

>     知见立知  还为解碍
>     知见无见  斯即涅盘清净境界
> 知幻即离, 不作方便---

不过,我还是不太懂你是如何解释「不作方便」?

> 上义已明, 便可说此句, 末学但反问:
> 1.知幻, 若更作方便来远离; 这岂不是仍於法相(幻)
>   坚固执著, 故欲远离吗? 如此, 则"生"坚固难破的
>   "远离""想"--这不是更"生""妄""想"吗?

後面有一个比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
                  灰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
我认为这个比喻是在说明
心幻、远离幻、离远离幻,等等这些幻,相因而互灭。
所以不会再更生幻。

> 2.照了如幻便不更起心造作; 若起心造作, 即是困於
>   如幻法, 照了如幻, 自心放下一切有, 一切有皆不存
>   之见亦不存, 法亦不存, 智相  证果相亦不存;
>   但狂心歇息; 若起心远离, 即狂心未歇也.云何更作方便?

我懂了,你的「不作方便」就是指「幻不再生」的意思。
因为幻不更生幻,所以称之为「不更作方便」。

> 3.有既放下, 有怎可抱个无? 抱个无, 即有所得矣.
> 离幻即觉, 亦无渐次--
> 幻离即无迷於幻之病矣.
> 此说无见次, 乃觉无渐次; 理则顿悟之意.
> 习气远离, 则仍是渐净的.

不过,「知幻」这个应该是要有渐次的吧?
背个英文单字尚且得花几分钟。
这个「知幻」我想应该花很久才会知道。
2002年12月17日 18:08:38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3

是同时发生

2. 砂漠之中, 有幻象发生, 是怎样子作, 才是离於幻象, 不被幻象所迷
?
 a.求幻象是远离幻象吗?
 b.消灭幻象是远离幻象?

见幻象, 於中生迷惑, 而有造作, 即是迷於幻象, 故a.b.皆是迷於幻象

唯有於中, 不取不舍, 不因幻象的缘故而起意, 才是不迷於幻
若欲用种种方法远离幻, 即是不知彼为幻像, 戊□g中所云之作病
若欲灭幻象, 即是受其象迷惑而起意欲灭之, 是灭病
在沙漠幻象之中, 想停止你的意识来离幻, 便识仍受幻境诱惑

若已受迷惑, 自无放任之理, 放任即任病

唯有於观察之时, 当下了之其性为幻, 才是真远离, 不受迷惑

说这, 即是要表明" 不作方便


为何说以幻修幻?
於本无所有中, 为令众生离幻, 说如幻法药, 以治迷幻之病;
以药治病, 病除药舍; 说法令舍执, 法与执一并舍;
两木相因即喻此意;
佛说一切法, 为除一切心
故经云: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Tue Dec 17 19:08:05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4
心猿
※ 引述《yuan (缘)》之铭言:
> 是同时发生
> 2. 砂漠之中, 有幻象发生, 是怎样子作, 才是离於幻象, 不被幻象所迷
> ?
>  a.求幻象是远离幻象吗?
>  b.消灭幻象是远离幻象?
> 见幻象, 於中生迷惑, 而有造作, 即是迷於幻象, 故a.b.皆是迷於幻象
> 唯有於中, 不取不舍, 不因幻象的缘故而起意, 才是不迷於幻
> 若欲用种种方法远离幻, 即是不知彼为幻像, 戊□g中所云之作病
> 若欲灭幻象, 即是受其象迷惑而起意欲灭之, 是灭病
> 在沙漠幻象之中, 想停止你的意识来离幻, 便识仍受幻境诱惑
> 若已受迷惑, 自无放任之理, 放任即任病
> 唯有於观察之时, 当下了之其性为幻, 才是真远离, 不受迷惑
> 说这, 即是要表明" 不作方便
> 为何说以幻修幻?
> 於本无所有中, 为令众生离幻, 说如幻法药, 以治迷幻之病;
> 以药治病, 病除药舍; 说法令舍执, 法与执一并舍;
> 两木相因即喻此意;
> 佛说一切法, 为除一切心
> 故经云: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嗯……以药治病,病除药舍。

能不能再请教,众生如何能「知幻」?
凡夫总是认为此境为真实不虚。
起心动念,念念不断,世世轮回,以此为真实。
三千大千世界,以此为真实。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以此为真实。

那麽,怎知是幻呢?这不是释迦牟尼说是幻,我也说是幻就可以解决的吧?
既不知是幻,即不能离,不能离也就不觉了。
2002年12月18日 0:05:14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5

> 能不能再请教,众生如何能「知幻」?
> 凡夫总是认为此境为真实不虚。
> 起心动念,念念不断,世世轮回,以此为真实。
> 三千大千世界,以此为真实。
>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以此为真实。
> 那麽,怎知是幻呢?这不是释迦牟尼说是幻,我也说是幻就可以解决的吧?
> 既不知是幻,即不能离,不能离也就不觉了。

      当然不是靠知识上了知, 意识上逐渐了知, 是解悟; 然而仍在幻妄之内,
  故在这时後, 须借有为法对治毛病; 以幻除幻, 到一个程度, 本觉的能力便
  可生起, 谓之始觉.
      渐次之道的话

      如多贪, 以不净观对治, 即是以幻除幻; 然而这样子的对治, 只偏与某
  部份的病, 并未能圆离; 故须更借圣人所传之方便, 更进一步的对治其馀的
  毛病, 这样子当然也能离幻, 但仍未全然出幻, 真的离幻, 在於慧力的发生.

     故要快速解决, 须圆悟; 悟的开启, 在色阴尽的时後, 觉的力量就会展开,
  在这之前, 由解悟根尘识, 直接由摄根下手; 为何要摄根? 因为见闻觉知实在
  是一精明寄於色根发生作用; 故但摄根不使一精明的" 功德利用"随者识心取
  尘动荡而漏失; 直接的对治此落漏, 一精明的作用便会因为它的作用能力不漏失
  太快, 而能进一步的发生定慧一体的慧力; 当色阴尽慧力展开, 便不复幽暗,
  至此时, 更直接的方式, 便是纯粹的精神内收, 专注於一精明, 此即回光反照.

      在回光反照之中, 一精明的德能不落漏, 则会自然而然的更强烈, 慧与定
  直提升, 只回归於一精明, 识的毛病就会转化, 道理自然通透, 直接由一精明
  下手, 即是总持门, 谓之圆觉.

      从色阴尽开始, 初时, 是梦中得知修行的进况, 拙火发生, 由命门发动, 气直
 上背脊,  身内阴阳归复正位, 觉力告诉你的情形, 会与事相有关, 逐渐通脉继
 续下去, 亦偶梦中, 似睡非睡,  眼未开而见外境, 见自己的影子反观己面....
 种种作用事相, 由梦中知, 亦或身内境界.
      当逐渐增强, 脉会通达, 当脱胎幻骨 身体的改造发生时, 自闻身中骨节
 如打雷般, 动的时後, 骨肉宛如分离, 在这过程中, 也有奇寒彻骨的现像发生.
    觉的作用, 由梦中, 进而乃至於禅定中, 亦可照了将发生之因缘, 亦或身
中景相, 气往那去; 会有相产生, 是因为有问题发生了, 故觉力自然的显示出来.
没问题则无.

    真破无明, 在这之前, 一入坐, 不久便见有一块漆黑, 当不断的循一精明下
去, 变会突然冲破, 此非现前见闻觉知的境界, 至此仍须继续下去, 方能成就化身.
    若不论坐中, 但循觉的作用去, 它也会直接的告诉你, 那是怎样; 就是没什麽
道理, 就是会知道.


    此是末学所了解的一些实际过程, 莫高推末学境界.
Wed Dec 18 03:21:11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6
祈求身心都清净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 引述《yfan (祈求身心都清净)》之铭言:
> > > 谢谢你的回答。
> > > 请问,以前蔡老师的文章在那里?
> > 在精华区里
> 我在精华区里没没看到关於圆觉经的文章。
> 不知你是指那一个板那一个站的精华区?

不是讲圆觉经的文章,而是解释其他文章时,曾解释到「方便」这两个字在古代的意思
现代人常拿「方便」这两个字,大开方便之门,许多奇奇怪怪的事,套上方便二字
就合理化了。

> > > 这麽说,「不作方便」应该就是,没有其它的方便法,仅此一方便法?
> > 不是方便法,是方法
> > > 而不是说「知幻即离」不是方便法?
> > > 「知幻即离」是仅有的方便法?
> > 文章中也没有说「知幻即离是方便法」
> > 而是说,知幻即可远离,"不需"其他方法
> 喔,我懂你的意思了,是方法,不是方便法。
> 不过……
> 我总觉得「不作方便」跟「不需其它方法」
> 两个并不太像。
> 好像就是有点那麽不对劲。

如果你能接受「方便」=「方法」
「翻译成不需其他方法」,是为了读起来流畅,所以简洁的写

「作」这个字运用得很广,但在这儿很简单,想像一下「作文」两个字是创造文章的意思
那麽,「不作方便」,就是不创作方法的意思,不创作方法就是因为不需要
所以直接翻译成「不需其他方法」,这样了解了吗?

> > > 不作方便应该译成「无馀方便」才对吧?
> > 前人有当时的语法.....
> > 我想译者没办法预知未来人的语法
> 唉……就连圆觉经的经疏,也是跳过这个问题不写。
> 好像根没没存在这个问题的样子。
> 中国古代,不懂装懂的人太多了。><

耶~~~你不大懂我的意思
我指的是,当时人的语法就是那样
後人读经,当然是用那个朝代的语法去读
译者并没有不懂装懂,是後人不懂,看不清文意
这类文章,在当时就是他们的白话文呢!
Wed Dec 18 08:57:15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7
心猿
※ 引述《yfan (祈求身心都清净)》之铭言:
> > 喔,我懂你的意思了,是方法,不是方便法。
> > 不过……
> > 我总觉得「不作方便」跟「不需其它方法」
> > 两个并不太像。
> > 好像就是有点那麽不对劲。
> 如果你能接受「方便」=「方法」
> 「翻译成不需其他方法」,是为了读起来流畅,所以简洁的写
> 「作」这个字运用得很广,但在这儿很简单,想像一下「作文」两个字是创造文
章的意思
> 那麽,「不作方便」,就是不创作方法的意思,不创作方法就是因为不需要
> 所以直接翻译成「不需其他方法」,这样了解了吗?

那麽,请问。
「作」如果说是「创造」或者「制造」来解释的话。
那麽「不作方便」就是说「不制造新的方法」、「不再产生方法」的意思来讲。
也许会比较精确。

我想,前面的以幻止幻的离幻法,两木相因而灰飞烟灭,
而不再产生「幻」或者「离幻」或者「离离幻 」。
依「离幻之幻」来说,这个就是方便。
而因为之後灰飞烟灭来解释的话,应该是「不再产生新的方法」,或者如
我理解前面的缘大德所说的「不再生幻」的意思吧。

不知道我这样理解的对吗?
2002年12月18日 10:40:17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8
祈求身心都清净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那麽,请问。
> 「作」如果说是「创造」或者「制造」来解释的话。
> 那麽「不作方便」就是说「不制造新的方法」、「不再产生方法」的意思来讲。
> 也许会比较精确。

这样也可以,但说过了,之前的翻译是为了通顺

> 我想,前面的以幻止幻的离幻法,两木相因而灰飞烟灭,
> 而不再产生「幻」或者「离幻」或者「离离幻 」。
> 依「离幻之幻」来说,这个就是方便。
> 而因为之後灰飞烟灭来解释的话,应该是「不再产生新的方法」,或者如
> 我理解前面的缘大德所说的「不再生幻」的意思吧。
> 不知道我这样理解的对吗?

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不是,「离幻之幻」就是一种方便法...

yuan的文章还没看,这方面没办法跟你讨论!!
Wed Dec 18 16:44:54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19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那麽,请问。
> 「作」如果说是「创造」或者「制造」来解释的话。
> 那麽「不作方便」就是说「不制造新的方法」、「不再产生方法」的意思来讲。
> 也许会比较精确。
> 我想,前面的以幻止幻的离幻法,两木相因而灰飞烟灭,
> 而不再产生「幻」或者「离幻」或者「离离幻 」。
> 依「离幻之幻」来说,这个就是方便。
> 而因为之後灰飞烟灭来解释的话,应该是「不再产生新的方法」,或者如
> 我理解前面的缘大德所说的「不再生幻」的意思吧。
                           ~~~~~~~~~~~~~~~~~~~~~~> □ㄙ器D我这样理解的对吗?

  不作方便; 作, 如同说作文这作的意思
  方便, 对治的方法即是方便; 种种法药即是方便
  法药如船伐, 最後也得舍, 因为它也属幻

  所以, 既已觉了, 归无所得, 就没有更抱著船伐走的道理;
  幻已离了, 更作方便, 就是又去抱了个幻

  故知幻即离  不作方便; 离幻即觉, 亦无渐次

  法空; 若法药已治病, 却仍抱著四谛十二因缘, 六度,种种教法
  ( 执著教法, 继续吃药, 这不是又是病?
  所以, 觉了如幻, 却又更作种种方便离幻, 不是如同之前所喻
  中的  沙漠中见幻象, 作  止  灭 而欲离幻
  的骨□□□□P吗?
Wed Dec 18 18:36:16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圆觉经的问题
#20
密怙翔王
※ 引述《yuan (缘)》之铭言:
>   不作方便; 作, 如同说作文这作的意思
>   方便, 对治的方法即是方便; 种种法药即是方便
>   法药如船伐, 最後也得舍, 因为它也属幻
>   所以, 既已觉了, 归无所得, 就没有更抱著船伐走的道理;
>   幻已离了, 更作方便, 就是又去抱了个幻
>   故知幻即离  不作方便; 离幻即觉, 亦无渐次

    一点意见
    这段经文 可能要注意 亦无渐次 的"亦" 字
    并且分析此段是由谁发问 ? 前问者为何 ? 後问者为何 ?
    然後便能知佛陀在此用什麽样的语气来说这段经文 ?
    这段经文是拿来总结 佛用什麽样的语气来作总结 ?
    依我看来 这段话是拿来斩乱麻的

    念头升起、复还於灭,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是故不厌念生、只怕觉迟,觉念则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远离离幻、亦复远离
    离无所离则除诸幻,自此知是空花不求果,远离劬劳幻象,离幻即觉,心得解脱
Sun Dec 22 14:00:56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