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天众是想往生人间 佛世尊皆出人间 <增一阿含、二十六、三十四、三>
#1
hank
   【经文一】  (增一阿含、二十六、三十四、三)
<<<<<<<<<<<<<<<<<<<<<<<<<<<<<<<<<<<<<<<<<<<<<<<<<<<<<<<<<<<<
当天子欲命终时。…
尔时。天子极怀愁忧。椎胸唤叫。尔时。诸天子来至此天子所。
语此天子言。汝今尔来可生善处。快得善处。快得善利。
以得善利。当念安处善业。尔时。诸天而教授之。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
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处善业

世尊告曰。人间於天则是善处。得善处.得善利者。
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於如来法中得信根。
>>>>>>>>>>>>>>>>>>>>>>>>>>>>>>>>>>>>>>>>>>>>>>>>>>>>>>>>>>>>

    人类作善事,希望能往生天上成为天人。但从此段经文看来,
天人要往生时,其他天人帮他助念,是希望他能往生人间来当人类!

    对这段经文作如上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确?

  【经文二】
<<<<<<<<<<<<<<<<<<<<<<<<<<<<<<<<<<<<<<<<<<<<<<<<<<<<<<<<<<<<
是谓名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为安处善业。
於如来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须发。以信坚固。
出家学道。彼以学道。戒性具足。诸根不缺。
饭食知足。□念经行。得三达明。是谓名为安处善业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为天善处   良友为善利
  出家为善业   有漏尽无漏
>>>>>>>>>>>>>>>>>>>>>>>>>>>>>>>>>>>>>>>>>>>>>>>>>>>>>>>>>>>>>

  【经文三】
<<<<<<<<<<<<<<<<<<<<<<<<<<<<<<<<<<<<<<<<<<<<<<<<<<<<<<<<<<<<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
於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
  ^^^^
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
>>>>>>>>>>>>>>>>>>>>>>>>>>>>>>>>>>>>>>>>>>>>>>>>>>>>>>>>>>>>
    这段经文的最後一句「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读来有些唐突的感觉,天人即然是以人间为善趣,又下一段
世尊是说比丘(四众)的善趣是涅盘。为何会出现这句
「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於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
        ^^^^
    现在人间已无如来,天人还是以人间为善趣吗?
但这里的如来若是以「佛说的法」来解释,就没有这
个问题了。


  【经文四】
<<<<<<<<<<<<<<<<<<<<<<<<<<<<<<<<<<<<<<<<<<<<<<<<<<<<<<<<<<<<
尔时。彼比丘白世尊。云何比丘当生善趣
世尊告曰。涅盘者。即是比丘善趣。汝今。
比丘。当求方便。得至涅盘。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从经文一、二、三、四次序看下来,天人想往生人间,
是因为人间有佛法,可证得
「善利、善处」→「涅盘」→「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不知这样见解是否正确?

--
 祝 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无忧苦!
Tue Apr 15 23:07:06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天众是想往生人间 佛世尊皆出人间 <增一阿含、二十六、三十四、三>
#2
哈哈
    恕删一些原文....



>    【经文一】  (增一阿含、二十六、三十四、三)
> <<<<<<<<<<<<<<<<<<<<<<<<<<<<<<<<<<<<<<<<<<<<<<<<<<<<<<<<<<<<
> 当天子欲命终时。…
> 尔时。天子极怀愁忧。椎胸唤叫。尔时。诸天子来至此天子所。
> 语此天子言。汝今尔来可生善处。快得善处。快得善利。
> 以得善利。当念安处善业。尔时。诸天而教授之。
>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
> 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处善业
> 世尊告曰。人间於天则是善处。得善处.得善利者。
> 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於如来法中得信根。
  ^^^^^^^^  ^^^^^^^^^^^^  ^^^^^^^^^^^^^^^^^

    如果来人间没有生在正见家,没有善知识引导,也无法在如来法中得信根
    ,相信很难说是善处,如果可以生在正见家,有善知识引导,哪里都是善处吧...


>     人类作善事,希望能往生天上成为天人。但从此段经文看来,
> 天人要往生时,其他天人帮他助念,是希望他能往生人间来当人类!
>     对这段经文作如上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确?
>   【经文二】
> <<<<<<<<<<<<<<<<<<<<<<<<<<<<<<<<<<<<<<<<<<<<<<<<<<<<<<<<<<<<
> 是谓名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为安处善业。
> 於如来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须发。以信坚固。
> 出家学道。彼以学道。戒性具足。诸根不缺。
> 饭食知足。□念经行。得三达明。是谓名为安处善业
>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   人为天善处   良友为善利
>   出家为善业   有漏尽无漏
>   【经文三】
> <<<<<<<<<<<<<<<<<<<<<<<<<<<<<<<<<<<<<<<<<<<<<<<<<<<<<<<<<<<<
>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
> 於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
>   ^^^^
> 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 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 ^^^^^^^^^^^^^^^^^^^^^^^^^^^^^^^
>     这段经文的最後一句「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 读来有些唐突的感觉,天人即然是以人间为善趣,又下一段
> 世尊是说比丘(四众)的善趣是涅盘。为何会出现这句
> 「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     「於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
>         ^^^^
>     现在人间已无如来,天人还是以人间为善趣吗?
> 但这里的如来若是以「佛说的法」来解释,就没有这
> 个问题了。

    小弟一直觉得,要修学成道,应该有穷过有富过,有满足五欲过没有满足
    五欲过,方能了解真相,如果没有满足无欲过而求解脱,那应该是很有智慧
    ,有满足五欲而求解脱该是很有慈悲才是....



引
言
太
多
Wed Apr 16 03:50:13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天众是想往生人间 佛世尊皆出人间 <增一阿含、二十六、三十四、三>
#3
伊拉克,加油!!!
※ 引述《hank (hank)》之铭言:
> <<<<<<<<<<<<<<<<<<<<<<<<<<<<<<<<<<<<<<<<<<<<<<<<<<<<<<<<<<<<
>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
> 於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
>   ^^^^
> 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 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 ^^^^^^^^^^^^^^^^^^^^^^^^^^^^^^^
>     这段经文的最後一句「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 读来有些唐突的感觉,天人即然是以人间为善趣,又下一段
> 世尊是说比丘(四众)的善趣是涅盘。为何会出现这句
> 「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只要是比丘,其修法还有所得者,就算这世无法解脱,也会生为天人。
因此,「是故。比丘。於此命终当生天上。」


但是天界太快乐,以至会让人忘记修行,还记得经中的一个故事吗?


有比丘生天後,太快乐了,以致於忘了以解脱为业,这位比丘的老师,得
知他的学生如此,於是便生天想劝劝这位学生,可是这位老师生天後,却
发现,没有一个人理他,那位学生刚好驾著马车过去,向他的老师挥挥手
致意,这位老师实在忍不住了,便跑到马车的前面挡住他,说:「怎麽看
见我,不停下来呢?」,这位比丘说:「喔,在这□太快乐,实在是没有
时间停下来,我跟老师挥挥手,算是不错了。」


也由於天界太快乐了,以致於有些比丘会以生天为最终目标,难陀尊者就
曾这样想过,结果被佛陀警示。


还记得佛陀对难陀尊者的开示吗?
世尊曾对难陀尊者开示过,命终之後当生天上,旁边还有美女在侍候,
但是在天界享完福後,底下还有个大油锅等著他…


因此,比丘不该贪求欲乐生天而修法,当以解脱至涅盘之境为最後目标。
所以「世尊是说比丘(四众)的善趣是涅盘。」是对的。


天界太快乐,不利修行,人间有苦有乐,有利修行,所谓:「烦恼即菩提」
,若能转识为智,何尝不是件好事?


>     「於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
>         ^^^^
>     现在人间已无如来,天人还是以人间为善趣吗?

应该是的。
因为天界太快乐了,让人无法体悟「苦」为何物,但苦为四正谛之一,
若无正见,不了四谛,何能至涅盘?



>   【经文四】
> <<<<<<<<<<<<<<<<<<<<<<<<<<<<<<<<<<<<<<<<<<<<<<<<<<<<<<<<<<<<
> 尔时。彼比丘白世尊。云何比丘当生善趣
> 世尊告曰。涅盘者。即是比丘善趣。汝今。
> 比丘。当求方便。得至涅盘。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从经文一、二、三、四次序看下来,天人想往生人间,
> 是因为人间有佛法,可证得
> 「善利、善处」→「涅盘」→「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     不知这样见解是否正确?


嗯…个人的见解是,「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所以,「善利
、善处」,最後,「涅盘」。

祝

好

images :)
--
狮子吼站 相关资源: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电子三藏结集中            http://ccbs.ntu.edu.tw/cbeta
◆ 修改: 03/04/16 23:45:34 <210.58.61.16> 
Wed Apr 16 23:19:23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天众是想往生人间 佛世尊皆出人间 <增一阿含、二十六、三十四、三>
#4
伊拉克,加油!!!
※ 引述《Shishimaru (戒香)》之铭言:
>     有一个疑问,
>     虽说佛世尊皆出世间, 但毕竟是最後一个成佛步骤的示现,
>     之前未必生生世世都以人间为修行善处.
>     我这样理解对嘛?


嗯…世尊的前世有敲鱼头三下的小孩、也曾是忍辱仙人…但
他最後成佛却是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人间。或许之前未必以人间为修
行善处,但人间是最好的修行场所(最高级的喔)


仁兄会这样问,依个人的臆测,另一个意思是不是在问:「如果我在
西方净土修行」或者其他「乐土」修行是不是无法成佛?

这,我倒是不敢回答是或不是,不过,有个故事可以供您参考:

一日有一位比丘入定,结果生天了,一张开眼,结果看见许多美女围绕,
这些美女告诉他,您必须去谒这□的天子,可是比丘答道,我是比丘,
我不想拜见他,我要修行。这些天眷奈何不了他,告诉他天界有个地方
可以让你舍报再出家,这位比丘毅然决然就去那个地方,继续修行……


如果您有这位比丘这麽强的道心,在天界或其他乐土可以不被乐所迷惑,
并精进修行,或许有可能解脱,但成佛…我就不敢讲了…。
Wed Apr 16 23:40:12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天众是想往生人间 佛世尊皆出人间 <增一阿含、二十六、三十四、三>
#5
火之舞
※ 引述《gowinnie (winnie)》之铭言:
> 众生住人间.人间示众生.
> 生往天上观.观生下人间.
> 间在门中间.间在处为现.
> 现前不知现.现是不知前.
> 「善利、善处」→「涅盘」→「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 人欲往天.天欲度人.
> 人欲成佛.佛欲现人!

winnie 您好   :)
在这个版,我们奉行白话运动。请参考精华区版规说明。
你的偈,可能比经典还难。毕竟古代翻译经典的大德遣词
用语都还有一定的脉络可循,而且我们也都是花了些时间
才熟悉那些句法。
写写美美的"偈"抒发一下感觉是不错(请至Budafeeling版)
,如果想要说明给对方听,请用大部分的人可以听得懂的
语言。这也是当初佛陀教导去各地传法的弟子要注意的,
要以当地的通用的语言来说法。
若有冒昧,还请见谅。
谢谢  :)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Thu Apr 17 12:29:59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