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关於供养破戒比丘功德的出处
#1
常昱
请问各位大德:

    末学记得即使供养破戒比丘,亦有功德,可否请问於经文何处有记载此事?
Wed Apr 16 23:18:14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关於供养破戒比丘功德的出处
#2
火之舞
※ 引述《lanchang (常昱)》之铭言:
> 请问各位大德:
>     末学记得即使供养破戒比丘,亦有功德,可否请问於经文何处有记载此事?

有几篇经文可供参考。BudaDigest版,搜寻一下"施"这个关键字,
可以查到平等施的几篇经文。大意是: 虽说布施有修行者会比布施
一般人果报大,但布施都是要不选择对象的,是因为对方需要所以
布施。(否则就是不平等施了,不平等施自堕落)

另外有篇经文较长,所以当初好像没摘句,但对您的问题回答的很清楚。
摘录於下(有提到犯戒):
No. 125 增壹阿含经 (卷51) T02, p0826b
<<<<<<<<<<<<<<<<<<<<<<<<<<<<<<<<<<<<<<<<<<<<<<<<<<<<<<<<<<<<<<<<<<<<
尔时。世尊到时。著衣持钵。将诸比丘众。前後围□。至大将家。各次第坐。
尔时。师子将军见佛及比丘僧已次第坐。手自斟酌行种种饮食。尔时。大将行
食之时。诸天在虚空中而告之曰。此是阿罗汉。斯人向阿罗汉。施此得福多。
施此得福少。此是阿那含。此人向阿那含。此人是斯陀含。斯人向斯陀含道。
此人是须陀洹。斯人向须陀洹道。是人七生往返。此人一生。是持信。此人奉
法。此是利根。此是钝根。此人下卑。此人精进持戒。此人犯戒。施此人得福
多。施此人得福少。

尔时。师子大将闻诸天语已。亦不经怀。见如来食已讫。除去钵器。更取小座
。如来前坐。尔时。师子大将白世尊言。我向者有诸天来至我所。而告之曰。
从罗汉。至犯戒。皆具白如来。虽闻斯言。亦不经怀。亦不生此念。我当舍此
施彼。舍彼施此。然我复生斯念。应施一切众生。有形之类。由食而存。无食
则丧。我躬自从如来闻说斯偈。□在心怀而不忘失。云何名为偈

  施当普平等   终不有所逆
  必当遇圣贤   缘斯而得度

是谓。世尊。斯偈所说。我躬从如来闻之。□念奉行
>>>>>>>>>>>>>>>>>>>>>>>>>>>>>>>>>>>>>>>>>>>>>>>>>>>>>>>>>>>>>>>>>>>
Thu Apr 17 00:02:48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关於供养破戒比丘功德的出处
#3
Heaven
※ 引述《lanchang (常昱)》之铭言:
> 请问各位大德:
>     末学记得即使供养破戒比丘,亦有功德,可否请问於经文何处有记载此事?

「将来之世。当有比丘剃须发而习家业。左抱男。右抱女。
又执筝箫在街巷乞食。尔时。檀越施主受福无穷。况复今日
至诚乞食者。如是。迦叶。一切行无常。不可久停。迦叶当
知。将来之世。若有沙门比丘当舍八种道及七种之法。如我
今日於三阿僧□劫所集法宝。将来诸比丘以为歌曲。在众人
中乞食以自济命。然後檀越施主饭彼比丘众。犹获其福。况
复今日而不得其福乎」

《增壹阿含经》(CBETA, T02, no. 125, p. 746, b18~27)


--
狮子吼站现有中阿含的网路读经会,欢迎一同来探讨佛法原貌!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个人网页:http://heaven.iyard.org/
Thu Apr 17 00:10:40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关於供养破戒比丘功德的出处
#4
火之舞
※ 引述《prajna (火之舞)》之铭言:
> No. 125 增壹阿含经 (卷51) T02, p0826b
> 尔时。师子大将闻诸天语已。亦不经怀。见如来食已讫。除去钵器。更取小座
> 。如来前坐。尔时。师子大将白世尊言。我向者有诸天来至我所。而告之曰。
> 从罗汉。至犯戒。皆具白如来。虽闻斯言。亦不经怀。亦不生此念。我当舍此
> 施彼。舍彼施此。然我复生斯念。应施一切众生。有形之类。由食而存。无食
                                ~~~~~~~~~~~~~~~~~~~~~~~~~~~~~~~~~~~~~~~
> 则丧。我躬自从如来闻说斯偈。□在心怀而不忘失。云何名为偈
  ~~~~
个人觉得这里有值得思考之处。布施是因为对方需要,经上一般
都是提到衣被、饮食、卧具、汤药等生活必需品。而敛财的或是
基於贪欲的想要,就不在布施的对象中了。
而且,对於钱,其实人都挺精明的,会把钱从口袋中掏出来给敛财
者,常常也是贪欲作祟,不是为了对方好,是为了自己好。(这并
非布施)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Fri Apr 18 16:30:57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