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印顺导师的净土新论的主旨
#1
blueryan
刚看了大爱电视台的印顺导师传
看到了民国40年代左右,导师发表了净土新论,发生了焚书事件
对於有修净土的我,很想了解净土新论的主要意旨在讲什麽
为何会引发这个事件
还请大德善知识教导

感恩
Thu Apr 17 21:53:15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印顺导师的净土新论的主旨
#2
罗云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刚看了大爱电视台的印顺导师传
> 看到了民国40年代左右,导师发表了净土新论,发生了焚书事件
> 对於有修净土的我,很想了解净土新论的主要意旨在讲什麽
> 为何会引发这个事件

    那个理论,在本站已经不是第一次强调了,每次只要涉及念佛、净土都会讨论
    到。

    但就另外一方面来说,其实那也并不是「新」论,而是  印顺导师花了十年的
    时光,穷览群典,耕深细阅,在经文当中发现了已经被当代的人所遗忘的一些
    基本教理。所以说,并不是「创新」而是「复古」,他的「新」论是要将已经
    不被人们所信奉的真实之教,再度发掘出来。

    念佛,并非只是口头上称念阿弥陀佛,也不是只有阿弥陀佛可以念。在导师的
    著作当中,将念佛法门回归到「念佛、念法、念僧」这样的一个体系当中。念
    是「忆念」佛的种种功德,透过这样的忆念,起「我等肖之」的积极行为,而
    不是消极的想要往生。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而已。

    他的论著当中,同时也有提到其他各国学者,考据认为所谓的北方,不过就是
    中国的西藏一带。而标榜西藏是乐土的想法。这是引据,而非发明,是论述,
    不是论断。然而这样个引据,导致後来的五年动□,差点被当时的政权打上为
    匪宣传的标签。幸赖演培法师等人的救济,以及导师本人的屈服,才幸免於难。
    然而导师本人对於这样的屈服,至今依然深感欠咎,以未能够全护法之责为憾。

    导师的师父太虚大师因为开始佛教复兴的活动,和当时政界走得很近,所以被
    称为政治和尚。而导师本人则是因为传承太虚大师的理想,而一度被称为革命
    和尚。再传承下来的证严法师,早些人则被视为修福不修慧的代表。

    佛教要重新进入生活当中,落实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不是一条很容易的路。
Thu Apr 17 23:16:19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印顺导师的净土新论的主旨
#3
大愚若智
※ 引述《kftseng (罗云)》之铭言:
>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 刚看了大爱电视台的印顺导师传
> > 看到了民国40年代左右,导师发表了净土新论,发生了焚书事件
> > 对於有修净土的我,很想了解净土新论的主要意旨在讲什麽
> > 为何会引发这个事件
>     那个理论,在本站已经不是第一次强调了,每次只要涉及念佛、净土都会讨论
>     到。
>     但就另外一方面来说,其实那也并不是「新」论,而是  印顺导师花了十年的
>     时光,穷览群典,耕深细阅,在经文当中发现了已经被当代的人所遗忘的一些
>     基本教理。所以说,并不是「创新」而是「复古」,他的「新」论是要将已经
>     不被人们所信奉的真实之教,再度发掘出来。
>     念佛,并非只是口头上称念阿弥陀佛,也不是只有阿弥陀佛可以念。在导师的
>     著作当中,将念佛法门回归到「念佛、念法、念僧」这样的一个体系当中。念
>     是「忆念」佛的种种功德,透过这样的忆念,起「我等肖之」的积极行为,而
>     不是消极的想要往生。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而已。

前天导师短短几句访谈令人值得深思。其中有几句大意是在人间有苦所以有机会布施。
以前没想过要往生净土所以也没想过这些问题,现在想想四圣谛的第一谛是苦谛,在
一个没有苦的环境下要思维一些义理与要体会与实践布施的真谛不是那麽容易。再看看
目前有些净土的文章,个人看了都觉得已经变质成类似基督教的信主得永生之类的信
仰,看到这种文章时实在令人难过。
下面转贴一篇BudaDigest"念佛"相关经文,
[至心念佛能免三恶道] <增壹、三十二、三十八、十>

<<<<<<<<<<<<<<<<<<<<<<<<<<<<<<<<<<<<<<<<<<<<<<<<<<<<<<<<


众生身.口.意行恶。彼若命终。忆如来功德。离三恶趣。
得生天上。正使极恶之人。得生天上。是谓第六如来功德。
其有众生见如来者。皆起恭敬之心。而供养之


>>>>>>>>>>>>>>>>>>>>>>>>>>>>>>>>>>>>>>>>>>>>>>>>>>>>>>>>
Fri Apr 18 10:37:46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印顺导师的净土新论的主旨
#4
blueryan
※ 引述《Shishimaru (戒香)》之铭言:
> ※ 引述《bachida (大愚若智)》之铭言:
> > 前天导师短短几句访谈令人值得深思。其中有几句大意是在人间有苦所以有机会布施。
> > 以前没想过要往生净土所以也没想过这些问题,现在想想四圣谛的第一谛是苦谛,在
> > 一个没有苦的环境下要思维一些义理与要体会与实践布施的真谛不是那麽容易。再看看
>       ~~~~~~~~~~~~~~~~~~~~~~~~~~~~~~~~~~~~~~~~~~~~~~~~~~~~~~~~~~~~~~~~~
>   阿弥陀经中, 有净土的鸟类演说三十七道品的经文,
>   净土的确还是可以修习四谛等. 而对四谛等的理解,
>   是否要身受其苦才能觉悟, 本人就不知了. :)

希望往生净土的人,要有厌离心
如果没有体会过苦,怎麽会产生厌离心呢

>   而"一念"佛念之中, 具足一切功德, 具足六度万行,
>   我也不知此种说法您能不能接受就是了. :)
> > 目前有些净土的文章,个人看了都觉得已经变质成类似基督教的信主得永生之类的信
>                                                           ~~~~~~~~~~~~~~
> > 仰,看到这种文章时实在令人难过。
>   要有信, 愿, 行, 仔细深究, 差别甚多.
Sat Apr 19 11:45:56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