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念佛算不算是一种修行 谢谢
※ 引述《Shishimaru (戒香)》之铭言: >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 请问念佛算不算是一种修行 > > 谢谢 > 念的相应, > 因而身不造杀盗淫, 口不妄语, 意也清净, > 就是一种修行. > 如果念的不相应, > 嘴巴上念念, 不持戒也不在身口意上努力. > 就只是和所念的佛, 结结缘罢了. 对了,应该先了解修行的定义是什麽 有请仁者解说 谢谢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请问念佛算不算是一种修行 到 budadigest 读经版 搜寻 `念佛` 会有很好的结果 末法许多人以为念佛是动嘴巴 其实念佛是修行根本的十念之一哦
※ 引述《wuwen (吴文雄)》之铭言: >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 请问念佛算不算是一种修行 > 到 budadigest 读经版 > 搜寻 `念佛` > 会有很好的结果 > 末法许多人以为念佛是动嘴巴 > 其实念佛是修行根本的十念之一哦 仁者您好 请问阿含经中讲的"念佛"和北传讲的"念佛"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感恩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 > 请问念佛算不算是一种修行 > > 到 budadigest 读经版 > > 搜寻 `念佛` > > 会有很好的结果 > > 末法许多人以为念佛是动嘴巴 > > 其实念佛是修行根本的十念之一哦 > 仁者您好 > 请问阿含经中讲的"念佛"和北传讲的"念佛" >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只要是佛法 应该都是一样的哦 不同的只是地区民俗 佛法不因地区不同 阿含也是北传呀 南传也是佛教呀
※ 引述《wuwen (吴文雄)》之铭言: >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 > > 请问念佛算不算是一种修行 > > > 到 budadigest 读经版 > > > 搜寻 `念佛` > > > 会有很好的结果 > > > 末法许多人以为念佛是动嘴巴 > > > 其实念佛是修行根本的十念之一哦 > > 仁者您好 > > 请问阿含经中讲的"念佛"和北传讲的"念佛" > >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只要是佛法 > 应该都是一样的哦 > 不同的只是地区民俗 > 佛法不因地区不同 > 阿含也是北传呀 > 南传也是佛教呀 请问仁者 南传没有阿弥陀佛,那他们是怎麽来念佛 能不能请善知识们教导,南传的弟子们是如何修行"念佛"的 他们的方法是如何 感恩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 引述《wuwen (吴文雄)》之铭言: > > > > 到 budadigest 读经版 > > > > 搜寻 `念佛` > > > > 会有很好的结果 > > > > 末法许多人以为念佛是动嘴巴 > > > > 其实念佛是修行根本的十念之一哦 > 请问仁者 > 南传没有阿弥陀佛,那他们是怎麽来念佛 > 能不能请善知识们教导,南传的弟子们是如何修行"念佛"的 > 他们的方法是如何 如 wuwen 兄所说,我贴一篇BudaDigest版的经文,供您参考。 念佛主要是念佛的功德庄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等 五分法身。(南传巴利藏的其中一大部分非常类似北传的阿含经) [念佛] <增一、二、三、一> <<<<<<<<<<<<<<<<<<<<<<<<<<<<<<<<<<<<<<<<<<<<<<<<<<<<<<<<<<<<<<<<<<< T02n0125_p0554a20□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 T02n0125_p0554a21□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 T02n0125_p0554a22□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 T02n0125_p0554a23□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 T02n0125_p0554a24□具长。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 T02n0125_p0554a25□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 T02n0125_p0554a26□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未 T02n0125_p0554a27□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慢强梁。诸情 T02n0125_p0554a28□□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网结。皆悉 T02n0125_p0554a29□除尽。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挂碍。如 T02n0125_p0554b01□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 T02n0125_p0554b02□当更堕於生死。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 T02n0125_p0554b03□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 T02n0125_p0554b04□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 T02n0125_p0554b05□谓修行念佛。 >>>>>>>>>>>>>>>>>>>>>>>>>>>>>>>>>>>>>>>>>>>>>>>>>>>>>>>>>>>>>>>>>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感恩仁者善知识 请问仁者 如来功德广如太虚,念如来功德应从何下手 又,若专注在如来名号上的念佛 是否有念佛之庄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感恩 ※ 引述《prajna (火之舞)》之铭言: >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 ※ 引述《wuwen (吴文雄)》之铭言: > > 请问仁者 > > 南传没有阿弥陀佛,那他们是怎麽来念佛 > > 能不能请善知识们教导,南传的弟子们是如何修行"念佛"的 > > 他们的方法是如何 > 如 wuwen 兄所说,我贴一篇BudaDigest版的经文,供您参考。 > 念佛主要是念佛的功德庄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等 > 五分法身。(南传巴利藏的其中一大部分非常类似北传的阿含经) > [念佛] <增一、二、三、一> > <<<<<<<<<<<<<<<<<<<<<<<<<<<<<<<<<<<<<<<<<<<<<<<<<<<<<<<<<<<<<<<<<<< > T02n0125_p0554a20□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 > T02n0125_p0554a21□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 > T02n0125_p0554a22□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 > T02n0125_p0554a23□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 > T02n0125_p0554a24□具长。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 > T02n0125_p0554a25□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 > T02n0125_p0554a26□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未 > T02n0125_p0554a27□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慢强梁。诸情 > T02n0125_p0554a28□□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网结。皆悉 > T02n0125_p0554a29□除尽。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挂碍。如 > T02n0125_p0554b01□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 > T02n0125_p0554b02□当更堕於生死。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 > T02n0125_p0554b03□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 > T02n0125_p0554b04□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 > T02n0125_p0554b05□谓修行念佛。 > >>>>>>>>>>>>>>>>>>>>>>>>>>>>>>>>>>>>>>>>>>>>>>>>>>>>>>>>>>>>>>>>>
※ 引述《prajna (火之舞)》之铭言: > ※ 引述《blueryan (blueryan)》之铭言: > > ※ 引述《wuwen (吴文雄)》之铭言: > > 请问仁者 > > 南传没有阿弥陀佛,那他们是怎麽来念佛 > > 能不能请善知识们教导,南传的弟子们是如何修行"念佛"的 > > 他们的方法是如何 > 如 wuwen 兄所说,我贴一篇BudaDigest版的经文,供您参考。 > 念佛主要是念佛的功德庄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等 > 五分法身。(南传巴利藏的其中一大部分非常类似北传的阿含经) 十念、六念都是学佛的很重要修学方法 大小乘也都有经典记载 念佛或念佛功德都有记载很多 但学习专一持心的念则是一样的 这里也有一篇经 阿含部: <<<<<<<<<<<<<<<<<<<<<<<<<<<<<<<<<<<<<<<<<<<<<<<<<<<<<<<<<<<<<< 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 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 贪欲缠。不起□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於如 来正法.於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 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於凶□众生中。 无诸□阂。入法流水。乃至涅盘 >>>>>>>>>>>>>>>>>>>>>>>>>>>>>>>>>>>>>>>>>>>>>>>>>>>>>>>>>>>>>> 而一步一步的修持 是非常重要的 !! > [念佛] <增一、二、三、一> > <<<<<<<<<<<<<<<<<<<<<<<<<<<<<<<<<<<<<<<<<<<<<<<<<<<<<<<<<<<<<<<<<<< > T02n0125_p0554a20□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 > T02n0125_p0554a21□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 > T02n0125_p0554a22□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 > T02n0125_p0554a23□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 > T02n0125_p0554a24□具长。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 > T02n0125_p0554a25□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 > T02n0125_p0554a26□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未 > T02n0125_p0554a27□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慢强梁。诸情 > T02n0125_p0554a28□□怕。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豫网结。皆悉 > T02n0125_p0554a29□除尽。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挂碍。如 > T02n0125_p0554b01□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 > T02n0125_p0554b02□当更堕於生死。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 > T02n0125_p0554b03□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 > T02n0125_p0554b04□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 > T02n0125_p0554b05□谓修行念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