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nfs.idv.tw/02_books/d_amitaba/d.htm(迎福寺)
这位迎福寺大德说他弃净土改南传法门的过程与感想,基本上应予以尊重,
毕竟是个人因缘问题.
只是他强调熟识印顺导师,想必也熟悉印老的著作.既然如此,应该知悉印老对
净土法门的见解与对上座部佛教的看法才是(也应听过李老居士与印老的那一段
"意见不合"的往事).
但原文中,贬抑弥陀经及净土法门之心昭然若揭,而且有意将南传佛法形容成释尊
唯一教诲,小弟有点不以为然.
第一次集结乃是大迦叶主持,传下的想必都是大迦叶认可的法.但大迦叶的苦行
保守作风,并非就是佛陀教法的全部吧?其他弟子的教法,难道就不是佛法?
目犍连,舍利弗,富楼那...,他们传下的教法到哪去了?
阿含经岂可完全代表释尊四十九年教化的全部呢?
大乘批评小乘无菩提之心,只求自了.
其实不用讲「普渡众生」这麽伟大,小乘教法连对自己家人都无法度化了,
遑论其他?
为何这麽说?
因为小弟家母有精神性疾病,小弟出门上班时,总是担忧害怕...
小弟问过南传修行者该如何是好?结果对方亦是无话可说.
对家母讲那些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安那般那法...,有用吗?
不如小弟代替家母念诵大悲咒,祈求奇迹出现.
所以经咒密法,当然也有其作用.释尊未必亲口宣说,但悯众生苦,也不会反对吧?
只要不是以神通示现,以秘术取宠,为了助人急难,何以不能权变?
等人"挂"了,再来讲解「诸法无常」,「涅盘寂静」,有何用处?
有一句话说:
能让人解脱烦恼的,就是佛法;
能让人产生执著的,就是外道.
不也有点道理吗?
所以南传佛教虽接近原始佛教,但并非佛法全部,不是「唯一正确」的法门.
小弟对现代净宗弘扬弥陀净土之法,可能根器不同,没有太大感应(不太喜欢看
净土三经),既不向往,也没有持名念佛,但仍然肯定净土法门的价值,
因为它带给人们「希望」----穷,苦,都没关系,「希望」才是生存下去的动力!
(从前的台湾比现在更穷更苦,但大家活得有希望,知道未来会比现在更好,
於是很任劳任怨,认真生活.现在台湾富庶了,却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没「希望」了,生命就变得悲观,活得也不愉快了)
印顺导师说看大乘经典要带文学与艺术性来看,虽未必是佛金口所说,但弘扬
佛陀教法之心不容置疑.
该大德对弥陀经一句句批判,会让人误以为南传乃是惟一正法,对大乘信心动摇,
实在是矫往过度了(未必是矫往过"正")!
--
诸方无云翳 四面皆清明 微风吹香气 众山静无声
当下大欢喜 舍却危脆身 无嗔亦无忧 宁不当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