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关於安般念的问题!
#1
小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
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
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
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
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
离欲清净。□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於诸善法心得决定。
远离五盖烦恼於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盘。念於内息。
系念善学。念於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
学。觉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
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
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
觉知心解脱入息。於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於觉知心解脱出
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於观察灭入息善学。
观察灭出息。於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
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No. 99 杂阿含经 (卷29) T02, p0206a-b

  
关於这一段
[念於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
学。觉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
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
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
觉知心解脱入息。於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於觉知心解脱出
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於观察灭入息善学。
观察灭出息。於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

有没有 人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勒
感谢您
Wed Jul 9 01:20:50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关於安般念的问题!
#2
除尘扫垢
※ 引述《tekengsun (小毛)》之铭言: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
> 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 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
> 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
> 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
> 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
> 离欲清净。□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於诸善法心得决定。
> 远离五盖烦恼於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盘。念於内息。
> 系念善学。念於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
> 学。觉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
> 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
> 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
> 觉知心解脱入息。於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於觉知心解脱出
> 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於观察灭入息善学。
> 观察灭出息。於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
> 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No. 99 杂阿含经 (卷29) T02, p0206a-b
>   
> 关於这一段
> [念於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
> 学。觉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
> 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
> 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
> 觉知心解脱入息。於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於觉知心解脱出
> 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於观察灭入息善学。
> 观察灭出息。於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
> 有没有 人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勒
> 感谢您

偶也素安般念的初学者…
开个头 提供一些资料 欢迎补充^^

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
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
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觉一切身息入,觉一切身息出。觉止身行息入,觉止口行息出。

观呼吸的要领
首先集中心力於息之出入 (入知入 出觉出)
倘能得力 进一步 知出入息之长短 (长吸长呼 长吸短呼 短吸长呼 短吸短呼)
果能觉知 进一步 知出入息的整个过程

然後 就素大德的提问
於入息及出息时分别观察 身体(身)及身体的活动(身行)
以上是寻伺(觉观)的功夫 寻伺满足时 能生喜乐
喜乐一生就进入心的领域 开始训练心的觉察能力
觉知心 觉知喜乐 然後把心安止於一处 一心既生 则生定
以上觉知心的过程 不应舍弃寻伺 需同时配合出入息如实观察

止而後观 观亦不舍止 观察无常、断、无欲、灭
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
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

修习安般念前方便有五:
《杂阿含经》「安那般那念相应」经文,第八零一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
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於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
於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
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
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
念。复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
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
念。」

安般念的修习以四念处中之身念处下手
《中阿含经.念处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
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观身
如身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
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
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
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
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
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及知念出息,……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
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
每一个动心 每一个步履 一呼一吸 凝神专一 觉生命的苦 无常 无我
愿诸善知识 知法乐法 更从自身做起 净化自己 趣向烦恼止息
常自思惟自已的过患 思过而能改 勿论他人之非 得清凉法喜
常自精勤 日起有功 如光聚於一处 久必能燃 勿耽於逸乐 忘失法乐
勿因年少 轻忽无常之速 当下努力 未学当学 助己助人 同证菩提
2003年 7月 9日 9:41:54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