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五戒中的不饮酒
#1
福大
请问各位大德

不饮酒这一戒律
是否有情境或因由的不同而不同
此一戒
是滴酒不沾(包括主素食也可能加点调味酒)
还是要酗酒可能乱性的情况下才算犯戒

如果是每日睡前喝点红酒, 便以药石开许
这是否是正道?

合十
2003年10月31日 12:51:28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戒中的不饮酒
#2
邱大刚
※ 引述《drmaster (福大)》之铭言:
> 请问各位大德
> 不饮酒这一戒律
> 是否有情境或因由的不同而不同

不饮酒戒是「遮戒」,也就是为了防止饮酒造成
破其他的戒而有的,主要还是在於能「醉人」,
《优婆塞戒经》:
「谷酒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用种种
子诸果草。杂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
是名为酒。」

《四分律》:
「若但作酒色,应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饮者不犯。」
「以酒为药,若以酒涂疮,一切无犯。」

> 此一戒
> 是滴酒不沾(包括主素食也可能加点调味酒)

在家人不可能就科学上来说完全没吃到酒的分子,
因为科学上来说醣类发酵就会有酒,东西摆在外
面几小时就可能有酒分子产生了。不过这种状况
没有酒想,且不能醉人,自然无犯。

「不饮酒戒」的目地是不迷醉,因此也不必为了
几个酒分子而挂心。

佛说「不饮酒戒」成犯的条件是:是酒、酒想、
入口。

当然,能避就要避,依据律制,如果一杯白兰地
摆在前面,你明明知道是能醉人的酒,只喝一口,
也算是犯了可悔戒。

> 如果是每日睡前喝点红酒, 便以药石开许
> 这是否是正道?

看是不是真的是药石了。有的法师是说须经医师
处方,不过我不知此说是否有经律根据。

Have a nice day!

--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欢迎光临:
Sun Nov 2 12:28:16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戒中的不饮酒
#3
福大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请问各位大德
> > 不饮酒这一戒律
> > 是否有情境或因由的不同而不同
> 不饮酒戒是「遮戒」,也就是为了防止饮酒造成
> 破其他的戒而有的,主要还是在於能「醉人」,
> 《优婆塞戒经》:
> 「谷酒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用种种
> 子诸果草。杂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
> 是名为酒。」
> 《四分律》:
> 「若但作酒色,应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饮者不犯。」
> 「以酒为药,若以酒涂疮,一切无犯。」
> > 此一戒
> > 是滴酒不沾(包括主素食也可能加点调味酒)
> 在家人不可能就科学上来说完全没吃到酒的分子,
> 因为科学上来说醣类发酵就会有酒,东西摆在外
> 面几小时就可能有酒分子产生了。不过这种状况
> 没有酒想,且不能醉人,自然无犯。
> 「不饮酒戒」的目地是不迷醉,因此也不必为了
> 几个酒分子而挂心。
> 佛说「不饮酒戒」成犯的条件是:是酒、酒想、
> 入口。
> 当然,能避就要避,依据律制,如果一杯白兰地
> 摆在前面,你明明知道是能醉人的酒,只喝一口,
> 也算是犯了可悔戒。
> > 如果是每日睡前喝点红酒, 便以药石开许
> > 这是否是正道?
> 看是不是真的是药石了。有的法师是说须经医师
> 处方,不过我不知此说是否有经律根据。
> Have a nice day!
===>感恩...已有初步理解....
2003年11月 5日 6:57:21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戒中的不饮酒
#4
伪装的外表下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drmaster.bbs@cbs.ntu.edu.tw (福大)》之铭言: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不饮酒戒是「遮戒」,也就是为了防止饮酒造成
: > 破其他的戒而有的,主要还是在於能「醉人」,
: > 《优婆塞戒经》:
: > 「谷酒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用种种
: > 子诸果草。杂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
: > 是名为酒。」
: > 《四分律》:
: > 「若但作酒色,应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饮者不犯。」
: > 「以酒为药,若以酒涂疮,一切无犯。」
: > 在家人不可能就科学上来说完全没吃到酒的分子,
: > 因为科学上来说醣类发酵就会有酒,东西摆在外
: > 面几小时就可能有酒分子产生了。不过这种状况
: > 没有酒想,且不能醉人,自然无犯。
: > 「不饮酒戒」的目地是不迷醉,因此也不必为了
: > 几个酒分子而挂心。
: > 佛说「不饮酒戒」成犯的条件是:是酒、酒想、
: > 入口。
: > 当然,能避就要避,依据律制,如果一杯白兰地
: > 摆在前面,你明明知道是能醉人的酒,只喝一口,
: > 也算是犯了可悔戒。
: > 看是不是真的是药石了。有的法师是说须经医师
: > 处方,不过我不知此说是否有经律根据。
: > Have a nice day!
: ===>感恩...已有初步理解....
若是5%这种轻饮料算不算呢

这种不会醉


若是以执著在那饮料的味觉而算犯戒的话

我们都应该抛弃一切让人感到舒适情绪得事物罗!!
Wed Nov 5 18:25:09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戒中的不饮酒
#5
睡莲乍现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伪装的外表下)》之铭言:
> ※ 引述《drmaster.bbs@cbs.ntu.edu.tw (福大)》之铭言:
>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 不饮酒戒是「遮戒」,也就是为了防止饮酒造成
> : > Have a nice day!
> : ===>感恩...已有初步理解....
> 若是5%这种轻饮料算不算呢
> 这种不会醉
> 若是以执著在那饮料的味觉而算犯戒的话
> 我们都应该抛弃一切让人感到舒适情绪得事物罗!!

    重点是酒喝了 , 容易造成犯戒 . 感到舒适的情况 , 又不一定要放弃 .
但是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恶的後果 , 当然就得放弃罗 . 可以看到许多饮酒造成
家庭争吵, 废掉事业 , 结交损友的例子 . 佛法的重点是智慧与清净, 标准也比
较高 . 受持不饮酒戒 , 提醒自己不放逸 . 不然哪天心情不好 , 朋友鼓噪 , 一
喝多了 ,那不就成了颠倒无知之辈 .
    总之 , 学佛是有次第的 . 如果刚开始自觉还不容易做到不饮酒的话 , 可以
先不要受不饮酒戒 . 就是少分(受两三戒) , 多分(受四戒) 优婆塞 . 慢慢学习.
等到发觉受戒 , 学戒的好处多多 , 内心清净 , 更稳重 , 智慧更高 . 善友围绕 .
恶友远离 . 所做吉祥 , 慈心增长 ...就会自动自发受戒了. :)
Wed Nov 5 22:20:49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戒中的不饮酒
#6
火之舞
戒律是圣言量。圣言量指的大概是,这些道理你可能无法完全明白,
但是可以依靠相信而接受,因为那是圣者之言。

所以,如果你相信佛陀具足十八不共法,能够以最善巧而正确的方式
教导弟子以趋向圆满智慧。那麽剩下的问题就是:确实的理解戒律中
说的酒戒,而非误解,或道听途说,毕竟别人的看法并非佛陀的看法
。所以,别人跟你说,这里不用那麽严,那里可以自制就好...等等,
都只是他人之见。

当然,戒律的精神必须好好琢磨,因为时空环境不同,会有一些差异
。所以,硬梆梆的完全按照条文解释,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方式。这个
问题不容易,就此打住。

精华区中[法义讨论]/[戒律]有一些文章可以参考  :)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Fri Nov 7 02:02:24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戒中的不饮酒
#7
小毛
> 当然,戒律的精神必须好好琢磨,因为时空环境不同,会有一些差异
> 。所以,硬梆梆的完全按照条文解释,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方式。这个
> 问题不容易,就此打住。

  戒律的诠释的确是非常困难的
  常会听到不同的讲法
  特别是"时空环境不同"常和佛陀所制戒律条文有相违时
  造成不同的诠释




  可以请教您两个问题吗?我想听听您的说法  或者大家都可以给意见


  1.八敬法是否该作?
    该做或不该做的理由为何?(根据经律或自己的想法皆可)
  2.一个人因为没有饭吃  想要出家  就有饭吃了  这样的理由可以出家吗?
    可以或不可以的理由为何?(根据经律或自己的想法皆可)

  感谢您的回答
Fri Nov 7 09:33:23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戒中的不饮酒
#8
心猿
※ 引述《tekengsun (小毛)》之铭言:
>   可以请教您两个问题吗?我想听听您的说法  或者大家都可以给意见
>   1.八敬法是否该作?
>     该做或不该做的理由为何?(根据经律或自己的想法皆可)

这个问题应该是要分成两个部分来谈比较合适。
1. 如果你是比丘尼/沙弥尼,该不该遵守八敬法?为什麽?
2. 如果你是在家居士,该如何来看待不遵守八敬法的比丘尼/沙弥尼?
Fri Nov 7 12:47:50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